又見炊煙 食肆飯菜再飄香 安全防控讓市民安心品饕餮

又見炊煙 食肆飯菜再飄香 安全防控讓市民安心品饕餮 | “戰疫日記”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隨著本市餐館有序恢復堂食,讓整個城市又多了幾分煙火氣息。進店測體溫、戴口罩、登記信息,隔桌就餐、餐廳所有區域全面消毒……一系列嚴密的防控措施,讓市民們在安全的環境中,盡情享受久違的饕餮盛宴。

又见炊烟 食肆饭菜再飘香 安全防控让市民安心品饕餮 | “战疫日记”

同賀春來,食肆飯菜再飄香

3月16日中午,位於興達路的黑家餃子館,“恢復堂食”4個大字被印在海報上放置於店門口,店內環境乾淨整潔,滾動的防控知識播報替代了以往的輕音樂。

又见炊烟 食肆饭菜再飘香 安全防控让市民安心品饕餮 | “战疫日记”

在餐廳一角,有兩人正坐著耐心等待他們的午餐,很快,燒肉條、孜然羊肉、素小炒、羊肉大蔥水餃,幾樣菜品便擺在了他們面前。兩人摘下口罩,迫不及待地開始享用起來。而在距兩人6張桌子距離外的餐桌上,飯菜的香氣也瀰漫開來,面對美食,就餐者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

又见炊烟 食肆饭菜再飘香 安全防控让市民安心品饕餮 | “战疫日记”

“雖然進店就餐要進行登記身份信息、測量體溫等程序,但為了自身安全和久違的味道,感覺這都是值得的。”就餐者張先生說,等疫情結束,他要遍邀親朋再來這裡,一同慶賀春天的到來。

又见炊烟 食肆饭菜再飘香 安全防控让市民安心品饕餮 | “战疫日记”

“跟蹤”消毒,安全就餐品饕餮

在橋東新華北路喜士來酒店,兩名市民點的餐剛剛被端到桌上,炙烤羊肉、大煮乾絲、乾燒黃魚,另兼幾樣佐餐小菜,望之令人垂涎。

“以前從不覺得到餐館來吃飯是多麼值得讓人珍惜的事,直到這次疫情來襲。”其中一名就餐市民說,不過一切都將過去,更加美好、多彩的生活正在等著經歷過的人們。

又见炊烟 食肆饭菜再飘香 安全防控让市民安心品饕餮 | “战疫日记”

40分後,就餐完畢的兩人剛剛離開包房,便有服務員進來全面消毒,並沿著就餐者的足跡,對洗手間、電梯間進行“跟蹤”消毒。

“客人就餐需攜帶身份證及小區出入證,並接受餐廳信息登記、測量體溫,雖然這一程序相較以往有些複雜,但為了安全,大多數客人都能理解。”該酒店工作人員說,目前其酒店堅持每天3次對員工測量體溫,同時做到“一餐一消毒”,在沒有顧客就餐時,就餐區每天定點3次消毒,洗手間、電梯間加大消毒頻次,為顧客營造安全的就餐環境。

又见炊烟 食肆饭菜再飘香 安全防控让市民安心品饕餮 | “战疫日记”

鼓勵打包,外賣為客送到家

3月16日11時許,在新興大街馬凱豆撈門前,前來就餐的幾名市民戴著口罩,正在排隊量體溫,憑身份證件登記進入。

又见炊烟 食肆饭菜再飘香 安全防控让市民安心品饕餮 | “战疫日记”

“這既是保護他人,也是保護自己。”穿著防護服、負責測量體溫的飯店工作人員說,現在是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就餐人員看到他“全副武裝”站在門口,就知道是做什麼的了,大多會主動前來測量體溫。

在該店內包房,幾名市民正在就餐,他們相互間隔一個座位而坐,雖然不能像往日那般“親密無間”,但絲毫不妨礙幾人對美食的品鑑。

在飯店門口東側的醒目位置,張貼著開設堂食、單人單鍋自然分餐的提示語。為了避免聚餐,該店鼓勵顧客打包帶走食用,同時外賣依舊開放,3公里免費送到顧客所在小區門口。

又见炊烟 食肆饭菜再飘香 安全防控让市民安心品饕餮 | “战疫日记”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東甲 劉曉燕

又见炊烟 食肆饭菜再飘香 安全防控让市民安心品饕餮 | “战疫日记”
又见炊烟 食肆饭菜再飘香 安全防控让市民安心品饕餮 | “战疫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