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胜利了,大清朝会灭亡吗?为什么?

大马哈鱼12


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即使取胜,也不会改变甲午战争的结果,更不要说改变清朝的命运了。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获胜,也不可能大胜

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中中日双方第一次海上决战,战斗结果北洋水师损失了“致远”、“经远”等5艘军舰,日本联合舰队取得了胜利。日本能取得海战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其总体实力优于北洋水师,其次则是北洋水师的炮弹存在严重问题。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的炮弹命中率并不低,不过因为其使用的旧式穿甲弹大多不能爆炸,而榴弹无法击穿装甲,而且数量有限,所以海战中对日本军舰造成的损伤有限。

比如像日本的“西京丸”号辅助巡洋舰只是一艘商船改装的军舰,防护能力很差,结果中了4发305毫米炮弹、1发210毫米炮弹、2发150毫米炮弹、3发120毫米炮弹,最后却不过是轻伤而已。

海战中唯一一艘重伤的日本军舰是联合舰队的旗舰“松岛”,因为“镇远”发射的两发305毫米炮弹击中了堆积在甲板上的弹药堆,结果引发殉爆被炸成重伤。

很明显,依靠这样的炮弹北洋水师除非运气足够好,能在战斗时正好多次击中对方堆积的弹药或者是弹药库、轮机舱之类的要害,否则根本无法取胜。然而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不可能连着发生。

而且日本海军拥有速度上的优势,即使真的局势不利可以选择主动撤退。北洋水师一来追不上,二来还要保护大东沟内的运输船队,也不可能远离。所以日本联合舰队即使失利,也不会损失太大。

结合当时双方交战过程看,北洋水师在海战中最可能击沉的也就是“西京丸”、“比睿”、“赤城”、“松岛”中的部分。这4艘军舰中除了“松岛”外,其他都是日本的二三线军舰,即使损失了对日本海军的影响也不大。

因此北洋水师即使胜利,最多也是小胜而已。

北洋水师不具备利用有利时机继续扩大战果的能力

当然,北洋水师如果在黄海海战中取胜,确实可以极大的打击日本海军的士气。此后日本海军的行动将更为小心,不敢轻易和北洋水师决战。而理论上北洋水师也可以攻击日本的海上运输线,从而削弱日军的战斗能力。

然而受限于清朝当时的工业水平和战备情况,北洋水师无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扩大战果。

北洋水师的修理基地是在旅顺。因为不重视后勤维护,旅顺船坞的规模有限,工人只有5、600人,只能为北洋水师提供日常维护,无法承担战时繁重的维修工作。历史上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受伤各舰前后修了两个月,修理工作还是没有完成。

在海战中损伤在所难免,北洋水师即使获胜,肯定也有不少军舰需要维修。旅顺船坞修理效率如此低下,北洋水师在海战后势必要花很多时间进行修理。

而且北洋水师在海战中会损耗大量的弹药。由于库存炮弹已经消耗一空,因此海战后北洋水师将面临弹药不足的窘境。同样的,历史上北洋水师为了等天津机械局把炮弹造出来完成补给,也是等了两个月时间。

所以即使北洋水师在海战中获胜,那么也至少有两个月时间无法出海作战,无法有利时机切断日本的海上运输线。

而在黄海海战的同时,清军在平壤战败。随后日军又突破了鸭绿江防线,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北洋水师能再次出海作战时,日军已经差不多打到辽阳东路,陆上败局已定。

即使北洋水师恢复了出海作战能力,对于日本海上运输线的威胁也很有限

北洋水师能再次出海作战大约要到11月,然而这不意味着北洋水师就可以直接去攻击日本的海上运输线了。

由于对情报工作极端不重视,清政府对于日本的动向可以说一无所知,更不要说知道日本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运输。而在茫茫大海上要想靠运气撞上日本运输船队,这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此外由于担心日本海军袭扰京畿,光绪曾经严令北洋水师要死守旅顺、威海一线,不得擅离。在这道命令束缚下,北洋水师也不可能经常主动出击,对于日本海上运输线威胁有限。

更糟糕的日本很重视情报工作,派遣了大量的间谍潜入中国,对于清军的动向了如指掌。北洋水师几次出击,日本其实都事先已经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完全可以利用情报上的优势避开北洋水师,完成对前线的补给,日军的战斗力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陆战清军和日军差距实在太大,在甲午战争期间清军不仅屡战屡败,而且日军的损失也微乎其微。因此日本还是可以依靠陆战击败清军,迫使清政府投降。

所以北洋水师即使在黄海海战中取胜,也无法改变甲午战争的结局,最多就是少赔点款,少割点地而已,而对于清政府的命运影响就更小了。


不沉的经远


历次大清与外国人的战争,清军差不多都是失败者,因此决定大清的存亡主要原因并不是对外的战争,大清灭亡的真正根源其实是来源于自己内部,就是所谓的“祸起萧墙”。大清对外战争可以输,但是对内战争却输不得,即便英法联军打下来北京,清军主力依旧在和太平军打,最后拼了老命把天平军剿灭了,由此可见大清对于内战和外战是完全两个态度。
从太平天国开始,其灭亡的种子就已经埋下,大清灭亡的隐患因一次次战败而不断加大。如果甲午海战或是甲午战争胜了,起到的作用不过是延缓了大清灭亡的速度,多十年还是二十年其实根本就不那么重要。


浮沉的历史


短期内应该不会灭亡,但是长久角度来看还是会灭亡的!主要是清朝不会做人,外交缺乏柔性,太过盲目自大,这实际上也是清朝老是打败仗的主因。

这负责外交的人真该抓起来枪毙!实际上甲午战败并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外交上!早在甲午战争以前,清日两国其实都做了战争动员与前期准备,但是差别在于日本成功与英国结盟并得到了由英国保护其本土的承诺,这等于是让日本海军断了后顾之忧,可以全部开出来打仗。而清朝当时除了没搞定英国之外,还得罪了俄罗斯,当时的沙俄陈兵八万随时准备南下东北,直接导致清军八旗不得不向北防御,这是北洋水师寡不敌众的主因。

我们从国家角度来看,即便是现在的美国,也不一定有实力敢向全球宣战。而八国联军侵华以前,慈禧竟然大言不惭的向世界所有国家宣战,假如她能够采用现在美国这种结盟一两国共同对付另外几国的方式,清朝绝对不会败得那么惨。


优己


社会制度已经阻碍人类的进步。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制度必将灭亡。就算是打赢了一次。后来还会有更多的战争。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彼时流年若水情深


封建社会被取代是必然的,即使甲午海战没有以失败而告终,清朝也不能逃过覆灭的命运,有可能清朝的灭亡时间会延后,但绝对不能逃脱灭亡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兴亡不能是一场战争就能决定的,它一定是有很多的原因共同造就的!


何唐


会灭亡,这是历史的必然,清朝整个国家已经腐败了,甲午战争就算胜利了也会灭亡,因为清朝最后是被自己培养的新军给推翻的,武昌起义吹响了清朝灭亡的号角,袁世凯也是通过北洋新军逼清帝退位。


一个失落的小强


只会推迟灭亡的时间,但灭亡是必然,因为慈禧那个老娘们,已经不站在人民立场,就会象我讲的梁武帝一样[捂脸]⬇️⬇️⬇️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3720084866e4d2a8aca74ce8b6b9d0c\

红鼻子老哥


如果甲午海战胜利了,清王朝也会走向灭亡的。清王朝的灭亡,不在于一场战争的成败,而是清王朝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远离世界潮流的腐败制度,终将使清王朝不复存在。


枫亭的校园生活


如果北洋水师胜利了,大清肯定也会灭亡的。因为,当时的清朝不得人心,所以,必然会灭亡的。


布吉格娃


如果的话,还是(会)灭亡:因为腐败的内政就像被蛀虫粉化的木桩内部,再也承受不住一点的压力和打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