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紙寫過大字再寫中楷和小楷好嗎?

安然自樂3537


有什麼不好,練字浪費紙,能省就省。

總書記教導我們“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忘了麼?



大字、中楷和小楷同時學習,不失為一個全面鍛鍊書寫能力的好方法。大字寫完,空白地方或者反面寫中楷小楷,長期積累下來,能省下不少的練習紙張。作為日常練習,目的在於研究和熟記,紙張寫的亂一些沒關係。

初學書法,大字為主,研究筆畫、結字技能。同時也鍛鍊手指、手腕、肩部及肘部肌肉。可以說寫大字是學書法的基礎。



但是初學書法也不宜過度追求大,字體太大很難控制字形。一般以六七公分左右的大楷為主,懸腕即可。如果十公分或再大的字就得站起來懸肘了,對書寫者體力和技巧都有很高要求,還是不要急於求成。



中楷一般是指三四公分左右的字,在古代,這樣的尺寸已經算大字了。而小楷是最有書寫難度的,不要以為字小就好把握,在一兩公分的空間裡,把字形,筆畫,韻味都寫出來,沒有幾年功力是做不到的。所以學書法要做長期戰鬥準備,筆墨紙硯儘可能選擇經濟實惠的,不要鋪張浪費。



如果大楷中楷小楷同時寫在一張紙上,最好使用半生熟的紙,不要用生宣。生宣紙不適合寫小楷,也不適合初學者磨鍊筆法。


柏柏刺客


我覺得不好,不要為了幾張廢紙影響了學習書法的效率。

根據題主的問題來看,應該是初學楷書,而初期練習楷書的人最常用的就是米字格書墊,如果在宣紙上練習了大字,就只剩下一些邊邊角角,犄角旮旯,字裡行間的一點點“拾邊地”。

要把這些拾邊地都用上,再去寫中楷、小楷,就得不斷更換米字格書墊的規格,而且還要不斷切換方向,手忙腳亂,非常麻煩,而且往往因小失大,影響了手臂肌肉對控制楷書字體大小的記憶,實在是得不償失。

以前我有一位同事,也是鄰居。他和我工資差不多,但我發現他總是買泰國米,而我總是吃東北米,十幾年下來,並沒有出現貧富之差,我有的,人家也有,我沒有的,人家可能還有呢。有一天說到這件事,他解釋說,一袋米才貴100元,要吃兩個多月,每頓飯只是多出幾毛錢,就會吃得更香,為什麼不呢?而且,因為米貴,我們從來不會浪費,算起來說不定還省錢呢!

學習書法也一樣。而且現在宣紙其實比起普通紙貴不了多少,很便宜,一張三尺宣紙才幾毛錢,要是還覺得貴,還可以買毛邊紙,元書紙等等,大可不必在大字縫隙裡穿插著練習中楷小楷。

另外,練習書法的時候,我們覺得滿意的作品也不應該毀掉,可以留存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看看,會發現自己還存在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剛寫完是看不出來的。

我還有一點經驗願意給大家分享,那就是寫過大字楷書的宣紙,背面可以練習草書,恣意汪洋,大開大合,隨心所欲,無拘無束,比起在新宣紙上更有感覺,更放的開,進步更快!這點經驗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永書101


首先考慮用紙的目的

如果是練習用的,不要緊,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以隨便寫。不僅可以寫過大楷再寫中楷後寫小楷,還可以反過來寫,這些都不是問題,寫字就是要多練。剛開始是主動的練,練到一定程度就成了自發的練,還是那句老話:“熟能成巧”,練字都要經過這個階段,沒有其他捷徑可走。

如果是創作用的,那就該怎麼寫就怎麼寫,不能馬虎。一旦寫錯了,那就當廢紙練了。

其次,考慮用紙的質量

紙分許多種,宣紙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不同的宣紙適合寫不同的字,效果不一樣,可以有選擇的使用。比宣紙經濟便宜適於大量書寫的是毛邊紙。又分有格子的和無格子的兩種,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初學用有格子的,容易把控字的重心、大小。等過了初學階段,手上有了功夫有沒有格子就不重要了。

總之,學習書法就是要多練,“量變產生質變”,只有經過大量的練習才會掌握、領悟筆法。怎樣持之以恆、數年如一日的堅持下來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大海書畫


寫完大楷再寫上小楷,大小區分分明,留白顯現出字體風貌了。算是一張書法了。一家之言,請批評指教。謝謝。



古硯古墨齋主


我是書閱,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如果這是練習紙的話,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原因如下:

1.練習書法需要大量的紙,從節約的角度看 ,寫過大字的紙再寫中楷,小楷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因為這可以節約樹木,保護環境。

2. 從成本的角度看,這樣可以節約金錢,使得學習書法的成本最小化。

3. 從練習的角度看.,練完大楷,又可以練習中楷,小楷,可以使書法功底大大增強


書閱


如果是平時練習,怎麼寫都可以。我平時練習用加厚的毛邊紙,小字寫後再寫大字,正面寫了再寫反面。

但要是作品,就要注意章法了。一般大字寫好後,只用一種小字或中字落款,不能出現大中小三種。


金星753


若是練字從節約用紙方面講應該先練小字,再逐步漸進練寫大字,因為大字覆蓋面大,能覆蓋小字能清楚看到所練習的字。所以一張紙寫過小字再寫大字比較合適。


默耘張鳳亮


1,好的!三種字體或字型並存,可以各領風騷,同時在一張紙上欣賞到不同字體字型的風格特點。

2,可對比出寫字的技能、筆鋒下的寫字技巧、運筆的姿勢、作出更好調節,同時可鑑賞到不同字體的不同特色。

3,三種字型同時出現在一張紙的平面上,可以指導自己的寫字心態、心理反應、順理成章成字、以及持筆操作過程的風格、筆劃順序、使之更加流暢。

4,按照中國人的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以勤養德,可以大大節約紙張,不致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物為廣用、物盡其用。

5,當然不可慣大、中、小字在同一張平面上的人或因審美觀點有異議的另當別論,也可在同一張紙上全部滿寫大字,或全部滿寫中楷,或全部滿寫小楷,總之以不浪費紙張為前提。


建設者築跡


學習書法,乃人生大得也!這裡我要說的是文房四寶中第三寶一一紙,要深知造紙不易,要知紙貴,定要珍惜!只要不是作品,完全可以物盡其用,行間也莫要空過,學會惜紙如金,是人德在書道中最難能可貴的。


中國邵華書法


看你怎麼用、如何去用了,如果是練習,我覺得還是物盡其用,通常我都是在每張紙都寫滿在啟用新紙,亦可用報紙,如果是寫作品,對紙張的要求還是要高一點,畢竟是對近期或是長遠的一種留存,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將中國書法發揚光大,傳世千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