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散去疫情的曙光即将到来,恩施的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在哪?


恩施州是全国首批、湖北省唯一整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单位。近年来,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旅游目的地建设雨后春笋般涌现,民宿产业更是如火如荼,游客满意度连续三年蝉联全省第一。借助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两大时代契机,以及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科技赋能等模式,恩施的旅游业将迎来更高,更全面的提升。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将一切美好愿望打破,恩施的旅游发展该何去何从?支柱产业如何迅速反应?景区景点如何升级?乡村旅游如何刺激?以下作为一个从业者我浅谈自己对这个市场的看法,也望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首先从解禁后云南周边景区,江苏周庄古镇恢复营业后的现状可以预见,疫情过后旅游市场井喷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充其量就是自然增长,后疫情时间段的旅游产业恢复期可能至少需要大半年。

此次疫情影响范围中恩施地区属于低风险,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是恩施的主导产业,我们相信,政府将加大在政策方的支持力度,推动并刺激旅游消费,形成强大内需市场。结合恩施资源、交通、生态、市场等因素,我们仍然能感受充满阳光的地方,从对外和对内两方面进行阐述。

—— 对 外 ——

“空间”+“健康”

能够在最快时间内让旅游经济开始回暖

01

低密度、近郊型的乡村生态游

1. 从心理上讲,疫情造成了人群恐惧后遗症,大家需要的是空间,有质量服务的享受空间。路程近、时间短的低密度私享型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将会获得青睐。

2. 从消费上讲,精神消费将与日俱增,旅游目的地成为一种精神体验和享受的承载体,乡村旅游开展的文娱活动如观赏、饮食、采摘、垂钓、摄影、骑行、攀爬等无疑迎合消费者的胃口。

3. 从社会角度讲,本次疫情让大家对大自然有了敬畏之心,对生命健康有了敬重之意,人们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去释放、去缓解,并重新诠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和田园生活或许是承载人们内心需求的独家旁白。

4. 从安全性讲,乡村旅游低密度,复杂设施少,空气环境优越,便捷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5. 从发展上讲,城乡融合是未来趋势,是政府的工作重心和全社会人的期盼所在。经历疫情大考过后,倒逼乡村做全方位的升级,升级后所提供的服务更加优质。

恩施的全域旅游涉及到的主体绝大多数都在乡村,避暑康养、家庭亲子、田园旅居、民俗体验、研学拓展这些在2019年都有体现,但是目前依然尚处于粗糙、低效、模仿的阶段,离优质的服务、个性化的发展还很漫长。随着疫情结束,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行业洗牌、规范化治理,对于起步较晚的乡村游反而是个发展的好机会。

农旅结合,文旅结合,“+旅游”的模式,做好资源整合,做好产业规划是首要条件。乡村旅游应注重“以文为魂、以水为脉、以人为本”为基础,充分发挥乡村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开拓视野,开发新业态,瞄准新业务,实现多种经营,多元化发展,不断创新旅游项目。同时,各级部门需要联通联动,响应并快速激活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乡贤入村、资源入村,从而激发其活力和创造力,为恩施乡村振兴创造条件。

02

更健康、安全的康养旅游

1. 一场疫情导致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科学的生活方式,安全的生活环境,配套的医疗养护无疑成为大众提升自身免疫力的上佳选择。广大的乡村田园集市、生态农庄、休闲景点亦可以承载这一系列需求,康养旅游,休闲旅游势必迎来井喷式增长。

2. 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生态环境等问题备受重视,国家全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美好生活”建设,中老年人对健康、绿色以及个性化服务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在旅游产业中“银发经济”蕴藏着巨大潜力。

3. 大众旅游时代,康养旅居度假成为新时期人们的一种流行旅居生活方式,利川、建始一些村镇每年夏天诸多候鸟型游客可谓人山人海,为此延申出来诸多新业态逐渐成为旅游经济突破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恩施旅游,首先输出的就是一个“健康”旅游品牌,不仅是大自然的天然氧吧,更是具备“世界硒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的美誉。无论是从自然环境,还是从人文历史来说,恩施的旅游资源都是具有差异化的,能够给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避暑、温泉、森林、运动、中医药等为代表的康养旅游细分市场将可以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况且恩施本身具备稳定的重庆、武汉的避暑游客基础。挖深消费空间,提升服务品质,从卖资源、卖产品往卖生活,卖健康升级,打造全新健康旅居生活目的地。

03

更自由、个性的自驾旅行

1、“小空间,不聚集”成为人们出门的共识。自驾游的灵活性强,自由度高,安全度高,个性魅力更足的优势将成为疫情后旅行者的品质选择和旅游市场回暖的先遣队。

2、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4亿人次,自驾人数占据60%之高,自驾游已经成为国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自驾游市场的普及和市场下沉,三四线城市将会成为市场发展重点。

3、旅游消费结构转变,传统旅游包团市场萎缩、旅游群体萎缩,转而更加青睐个性品质旅游、低密度乡村旅游、康养旅游,如此一来日益火爆的自驾形式市场有望进一步高歌猛进。

面对这充满无限机遇的自驾游市场,属于恩施的机会不小,如何让自驾游成为强力军?第一,加强交通沿线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科学设计交通线路,做好路线指引;第二,完善“衣、食、住、行、游、乐、购”的相关配套设施,提供全方位服务;第三,提升服务水平和商业环境体验,突出核心资源优势,挖掘特色服务内容;第四,建立自驾游大数据库,做好旅游前、中、后期数据统计,做好线上服务和线下对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增强粘性,刺激消费,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精准数据分析。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 对 内 ——

修炼内功,完善内容

持续推动恩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01

恩施景区数字化建设

我们已经看到此次疫情是一场大数据时代的抗疫战争,感叹大数据对于全国防疫的巨大贡献。我们也看到线上文旅活动不但没有终止,反而更加活跃,凸显了网络的巨大优势。

举个例子,江西鹰潭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用科技手段打造的一条音乐公路引起了不少的网红打卡效应。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数字科技正在全面融入旅游行业。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旅游供给和旅游消费方式,促进了旅游商业模式的转变。未来旅游业将面临“融合发展”转型,OTA与传统企业竞争加剧。然而,恩施旅游大数据应用市场还只是停留在中级阶段——互联网传播、销售、业务上,要持续推动恩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往更高的阶段迈进——旅游数字化转型,应果断拥抱数字化,建设智慧景区,不仅可以提升景区预警系统,防患未然,减少低概率事件引起的巨大损失;同时借助于大数据,能更加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科学了解游客需求,整合旅游资源,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决策;再者提升景区接待时效和水平,减少经营成本;最后更重要是的加大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次数,从而达到更好的刺激游客消费目的。

02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建设

“品牌联想认识比事实更重要”,一个大品牌的抗风险能力是远远大于众多普通品牌的,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是不可短期改变,举个例子,在疫情下很多国内一线服饰品牌拉个朋友圈每天都能卖个几十万(单个城市的销售额),但是小品牌连拉一个微信群都显得力不从心更别谈销售了,毫无施展空间,只能坐以待毙。

由此,把品牌效应放置在旅游产业上同样意义深远,疫情结束后恩施旅游的品牌之路建设将会得到空前重视和快速发展,产业周边的各个业态也会迎来诸多的发展机遇。

1、品牌建设:

首先需要树立一个大局观,不论是传统资源型景区还是新型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康养基地等都是建立在大的恩施旅游产业背景下的,所以品牌打造是全域的事情,我们必须树立一个系统、一个符号、一个价值观、一个特色的旅游品牌大局观。其次品牌化不仅是景区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恩施旅游业的增收之路。没有类似长城、兵马俑、故宫那样超级资源,也没有像迪士尼、乌镇、丽江那样的超级超级IP,恩施特色旅游品牌建设是刚需,能力有大小,贡献有先后,那些资源、实力相对大一点的知名景区需要冲在前面,同时很多相关产业的公司业务将有更高要求,更多需求。

2、美誉度建设:

有知名度不等于有美誉度,我非常赞成恩施土司城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孙福民在《恩施旅游的品牌之路还有多长》一文中所说的美誉度在评价体系里级别更高,需要通过游览的愉悦度,舒适度以及很高的服务质量去赢取的。美誉度的获得很难,难在主体分散、环节复杂、细节纷繁,难在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虽然任重道远,但是意识形态的事物需要前期就有规划,需要大的旅游产业下各个层面连成一条利益共同体,组成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旅游线上的各个环节,各个组织都要秉承统一理念,细化每一个服务标准,优化每一条线路,打造好每一款文旅产品;政策上各个部门,各个团体都要做到资源整合,上通下达,行政主导,科学测评,制定全面的保障体系,利益分配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做客恩施,秘境恩施的美誉只是时间问题。

3、创新创意营销体系建设:

景区归根到底是一种商业业态,所以一个商业业态在运营中最需要的是营销策划,单单只是做了常规推广和互动还是远远不够的,营销的出发点要从广义上,战略上,战术上去探寻,而不应该埋头摸索文案怎么写,宣传片怎么拍,广告费怎么用等等。要站在买方角度深度思考,特殊考虑,比方说如何提升二销环节?如何挖掘深层次文化产品?如何推出个性化服务产品?短视频如何矩阵营销?

举个例子,河南省贫困县栾川县利用“旅游+交通+扶贫”结合的模式,进行高速免费的活动。2019年 高速免费20天,接待游客126.58万人次,累计免征高速通行费1486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6亿元。是栾川县近年最成功的一次旅游营销策划,这项创举让栾川收获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对栾川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再看新媒体手段的成功案例,重庆的穿楼轻轨、洪崖洞、成都的IFS熊猫、宽窄巷子、西安的摔碗酒、大雁塔……抖音成就了诸多网红城市和特色景点。这要求景区对人才库的建立,高端人才,新型人才,第三方机构要敢于信任和突破,才会有用户、资本、市场、资源和人才的良性循环。

4、文旅融合、IP建设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结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已经进入精神文化消费阶段,商业上我们常说差异化,特色化 ,旅游上我们说地域化,民族化,这一系列的核心便是抓住文化这个大旗。做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路,我以前做服装设计的,在服装历史研究时我非常明白民族文化有着血脉相连,是一种精神归属,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道理,更明白文化为魂的产业会走的非常久远,越用越恒久,越有生命力,七万亿的文旅市场空间足以让文化创新大展拳脚。

有恩施本土文化深度融合的文旅产品创新才可有出路,才有可能生生不息,州内的自然资源越挖越少,但是文化资源越挖越多,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立足恩施从文化来说,恩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土家族和汉族居多,少数民族的气息浓重,其中恩施土司城是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恩施的名歌(《黄四姐》《龙船调》《六口茶》等)、摆手舞、傩戏、女儿会、哭嫁等极具特色IP。所以恩施的人文文化也极具特色。文化本身是无法消费的,只有把文化转化成为商品,才有可能实现价值。游客看的是文化、玩的是文化、带走的还是文化!最终富裕也是因为文化的附加值,就目前恩施我们也看到不同寻常的文旅产品,值得关注。

一心文化[打花铺]

5、文旅人才建设

高品质人才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是贯穿上下链的基石,没有人才再好的资源也打造不起来。疫情后,文旅产业振兴、融合、加速发展的关键痛点还是在人才。文旅产业属性其实是个多个领域流动变化结合的综合体,非常需要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性人才。

回看恩施州文旅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那么人才储备计划是否先行?能否做到指哪打哪?更能否打中别人看不到的靶?恩施人才有很多,但是面对庞大市场和深度且分散的文化挖掘需求,是供不应求的,需要文旅规划、策划、运营管理及懂得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科技创新等联动型人才。这个人才的源头不一定是传统景区的人才过渡,也许是优质资源乡村的乡贤乡绅,但更多是文化型人才,商业型人才,科技型人才的加盟,可能这些人没接触过传统旅游,但是后续之力不可小视,这就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引导并完善人才政策,建立多部门、多单位、多企业、多群体共创、共享、共赢的发展联盟体,比如文旅协会、文旅培训班、文旅工作站、文旅创客基地、孵化器、加速器等。通过定向培养计划和市场实践最终精选出一大批实用型人才,开发与运用并存,帮扶与激励并存,最终本地人才留得住,外地人才进得来,总量扩增,质量拔尖,存量盘活才是一个良性循环。齐心协力助力文旅融合健康持续发展。

当下情况针对疫情,个人也梳理了一些脱困方法,供大家参考

传统企业新经济时代生存指南

1、抱团发展,资源互补,客源互推,齐力造势,矩阵策略,扩大营销宣传效果,可以针对在疫情中为国战斗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警务工作者进行康养休闲旅游的正能量特别关怀,顺应时代,提升形象;

2、各个旅游服务行业严格控制成本,谨慎决策,力求“回血”,比如开展提前预售的方式,推出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开展吸引客流的特惠政策;

3、在锁定好现有市场基础上,深入评估,开拓创新,尽早转型。比如拥抱新技术(旅游网红),巧用新媒体宣传(景区直播,景区短视频),新市场涉足(旅游装备市场、旅游保险市场、无人经营酒店、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

4、苦练内功,做好内容优化升级,在宣传、产品、服务、运维、管理等全方位优化提升软实力和硬实力,提升变现能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全业务链提升,不断提升企业的IP转化水平和能力。

5、维护好关系网,尤其是高品质客户和高质量人才,确保疫情结束后能有条不紊顺利经营。

6、要吃透政策、用好政策,将其化为自己发展的助力,疫情当前,我们必须跟紧政策动向,韬光养晦,赢在未来;

7、转化意识,去伪存真,回归旅游存在价值。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是企业长久经营的不败精神。

最后,相信未来,相信大自然,相信我们所处的这块热土,它神奇而极具灵性,不论经历多少风雨,它始终扎根大地,它依然美丽绽放,它蕴育无限美好!

END

特别感谢:

恩施文化旅游局

恩施土司城旅游管理有限公司

恩施州民宗委

恩施文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超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