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完璧归赵”,秦昭王放过了蔺相如,就此事他放过赵国了吗?

大马哈鱼12


在完璧归赵一事中,蔺相如靠智谋和勇气出色地让我和氏璧完璧归赵,也保全了赵国的名声没有受损!而秦昭襄王呢?面对此情形,只剩下两个选择:

要么杀了蔺相如,以泄心中之愤!

要么放过蔺相如,向诸侯显示秦国的宽大!

要杀蔺相如,可以轻松的做到,但是除了可以一泄暂时的心头之火,还能得啥呢?杀死了蔺相如,第一和赵国的关系,将完全陷入敌对战争状态,表面上的和平友好将不可再得,其后,秦国被后的楚,魏,韩,齐等国会不会再合纵攻秦?杀死蔺相如这样一个文弱之人,秦国什么也得不到。而放蔺相如回去,秦,赵都没有损失,至少在诸侯间,秦国还得到宽大为怀的名声。基于这个考虑,秦昭襄王放蔺相如回到了赵国。

虽然蔺相如完璧归赵,此事也在秦赵两国间留下了隐患。随后不久,秦国就发兵攻打赵国,并且攻下了石城。公元284年秦昭襄王再次出兵攻赵,杀死两万人!在频频得手的有利时机会,秦昭襄王却突然派使者到赵国讲和,并邀请赵惠文王到秦西河的渑池会盟,商谈和解之具体事宜。其后的渑池之会,结果大家都清楚了,因为赵大将廉颇带重兵屯于边境,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也得以再次展现勇猛和胆略,折服秦国君臣,也再次保护了赵惠文王和赵国,这才有了将相和的佳话。

再多聊两句关于和氏璧的话题,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后,秦赵史书中再没出现过和氏璧,但是这个稀世之宝,最后还是归了秦国。在秦王赢政在位期间,因为要驱逐其他各国在秦国的客卿,客卿李斯向秦王赢政上了《谏逐客书》一文,在文中李斯写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这里的随和之宝,就是指的和氏璧。而且后来赢政统一六国当了秦始皇之后,还把和氏璧雕成了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企图保大秦传国万世永久流传下去。因史料没有记录秦国是何时靠何手段得到和氏璧的,故此只能依据史书猜测,既然秦赵史书都无记载,最后赵国的和氏璧却归功了秦国,这其中必然有秦赵两国都不能说和不愿说的原因。为什么不愿意说呢?肯定是得到的不光彩,失去的很耻辱!在赵惠文王时,赵国实力不弱且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秦国得手的可能性不大。随后的赵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赵国依然有抗衡秦国的能力,秦国仍然不可能得手和氏璧。秦国得到和氏璧只有两个可能:

一,赵王迁在位期间且是在李牧被杀之后,也许赵王迁宠臣郭开,为了求和献宝于秦国的。

二,就是在赵国作人质的赢异人,依靠吕不韦得到了和氏璧(也许是吕不韦靠台面下的手段得到并献给秦国的)。

不管怎样,秦国虽然最终得到了和氏璧,却还是没能保全大秦江山永固。





JSDD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从小听到大。秦昭襄王也因为此事,在大家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类似无恶不作,无耻之徒,幕后boss之类的标签,说的统统都是秦昭襄王。

那么作为秦国统一天下道路上最重要的一位君王,他真的有大家说得那么不堪吗?完璧归赵故事的背后,又蕴含着怎么样的动机呢?

完璧归赵始末

完璧归赵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这里就只做一点简要的叙述。

战国中后期,赵王得到了一块绝世宝玉,和氏璧。而当时的秦国已经无比强大,因此,当他得到这块宝玉以后,就马上对赵王要求道:“这块宝玉我要了,拿十座城池来换。”

按理说,赵王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应该是很激动的,毕竟一块玉和城池没有可比性。然而,此时的赵王却是愁眉苦展的,因为上一个相信秦昭襄王鬼话的楚怀王,还尸骨未寒呢。但是赵王又害怕不顺着秦昭襄王的心意,秦昭襄王会以此为借口攻打赵国。

此时,一个名叫蔺相如的人自告奋勇,向赵王保证:如果秦国不拿城池,我一定把和氏璧成功地带回来。

就这样,一场完璧归赵的好戏就上演了。

蔺相如来到秦国以后,秦昭襄王果然没有拿城池交换的意思。于是,蔺相如又乘机将玉拿了回来,并欺骗秦昭襄王说:“想拿玉,得斋戒五天,并用九宾大典来迎接自己。”秦昭襄王答应了这个请求,而蔺相如却乘机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然而,这里有一些疑问:蔺相如的行为最终还是得罪了秦昭襄王,那么为何不一开始就选择得罪秦昭襄王呢?反而要多此一举地弄出完璧归赵的戏码?而秦昭襄王在被耍了以后,为何又要放过蔺相如,放过赵国呢?

秦昭襄王想要和氏璧的真正原因

完璧归赵事件,其时间节点正好位于五国伐齐之后。当时的齐国,被乐毅打得差点灭国,虽然后来田单复国了,但是齐国的国力却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抵抗他国的侵略。

在战国这种残酷的环境下,其余诸侯国看见齐国衰弱,不仅不会同情,反而会一拥而上,侵略齐国。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时,赵国和齐国都多次攻打齐国,侵占了齐国不少的领地。因此,受不了的齐国终于派人来说服赵王,并劝谏赵王应该联络诸侯,抵抗强秦,而不是和秦国一起削弱合纵联盟。

此时的赵王才意识到自己的敌人不是齐国,而是秦国,于是便停止了攻打齐国的步伐。于是,就有了这一次完璧归赵。

当时的天下大势,除了秦国以外,就属赵国最强。一旦赵国联络诸侯,抵抗秦国,那么秦国依旧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秦昭襄王就以拿城换璧为手段,看看赵国对秦国的态度。

如果赵王拒绝了秦昭襄王的交易,那就说明赵王想要和秦国作对,那么秦昭襄王必定会借此机会,削弱一下赵国。毕竟,此事在明面上,秦国是占理的。

如果赵王接受了秦昭襄王的交易,那就说明赵王畏惧秦国的强大,不想和秦国作对。这种情况自然也是秦昭襄王所乐意看见的。那么秦昭襄王就会对赵国进行敲打。

事实上,秦昭襄王也是这么做的。蔺相如来到秦国以后,既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也没有得到应该拿到的城池,而是被晾在一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秦昭襄王)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足可见秦昭襄王有多么的轻视赵国。

相如至,谓秦王曰:“且秦彊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此,才有了蔺相如后来的“斋戒五天,并用九宾大典待之”的行为。而蔺相如在欺骗秦昭襄王以后说的话,更是表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赵国畏惧秦国的强大,并不想和秦国作对,但是如果秦国真的想要不讲理地欺负赵国,赵国也丝毫不惧。

这个信息,对于秦昭襄王来说,其实已经够了,秦昭襄王已经知道了赵王的态度,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自然也不会再对蔺相如做什么。否则,就凭蔺相如的欺骗行为,秦昭襄王早就杀死他了。

而秦昭襄王没有杀蔺相如,本身就说明了秦昭襄王的目的不在于和氏璧,而在于赵王的态度。

结束语

因此,秦昭襄王已经放过了赵国,因为此时的秦国还没有得罪六国的实力。


品茗论史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可谓是流传千古,讲述了赵国丞相蔺相如是如何不畏强权得故事,赵国得到了和氏璧,秦王听说后,表示自己愿意用土地来换,赵王怀疑秦王得用心,用这么多土地来换一个死物,这种明显着会亏本得生意秦王这种人怎么可能去做,但是毕竟秦国是老大,也不好摆在明面上拒绝,又舍不得将手中的宝物白白送人,于是就派出了蔺相如。

既然如此,按照秦王的脾气,蔺相如把他当猴耍,和氏璧也没到手,为何不把蔺相如杀了,带兵攻打赵国?由此可见,不管是赵国还是秦国,都是没把这个宝物放在心上的,而这一场关于和氏璧的较量,实际上是两个国家之间摆在明面上的智商较量,他向赵王索要和氏璧,赵王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将和氏璧让出来,如果赵国选择了这种做法,说明赵王怕他,如果赵王不给和氏璧,那就可以先攻打赵国,然后签订合约。

所以说,秦王怎么可能让蔺相如牵着鼻子走呢?而是秦王想要攻打楚国,又担心在攻打楚国的时候,赵国会站出来插上一刀,所以事先搞出了和氏璧这一遭,和氏璧被送回,秦国有了攻打赵国的借口,于是在蔺相如把和氏璧拿回去之后,秦国对赵国发动战争了,打了两次,不用想,肯定是秦王赢了,然后就是签订合约了。

所以说,秦王这一场讨要和氏璧,实际上是借着和氏璧的由头来试探赵国的立场,对他来说,和氏璧也是可有可无的,虽然赵国有了蔺相如力挽狂澜,让赵国看起来挽回了脸面,实际上还是吃亏了的,秦昭王在位时间如此之长,而且在他在位期间,秦国的地盘一直在不断扩大,甚至是赵国,也在长平之战后被灭,秦昭王算的上是秦国最有实力的君王,所以说,这一场外交,看起来是秦王贪得无厌什么都想要,实际上只是对赵国的一个试探,而蔺相如也不过是看起来赢了,实际上早就已经输了。

所以说,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所著作的《战争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产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引起的”。秦昭王索要和氏璧,并假意应允以秦国十五城交换,表面上是和氏璧价值连城,实则是探一探赵国的底线,强国大国需要什么,你不得不送来。进而送了,掌握了赵国的部分虚实,不送可以以此为借口,攻击赵国,实现其战略构思。不得不说,确实是高明。


可爱的小豫


秦昭襄王因蔺相如“完璧归赵”,故不计较其撒泼打滚耍无赖,遂顺水推舟“毕礼而归之”。但其后,秦王并未善罢干休,依然采取战和两手对付赵国。

秦继续实施远交近攻战略,先和好楚,又拉拢韩魏以孤立赵国。公元前282年,赵猛攻已附秦的魏,秦将白起趁机攻入赵国西部,攻占战略要地石城并杀二万人,再拔除赵两座城池,赵苦苦支撑,双方陷入僵局。

曾被秦逼得签订城下之盟的楚国突然背后捅刀,反攻强秦。秦无力两线作战,只得在全力对付楚军时,向赵惠文王挥舞橄榄枝,单方面宣布停火,并约赵王渑池相会。于是,又引出蔺相如在廉颇强援在后背景下,面折秦王的渑池会故事。(用百度捜索词条“蔺相如”,即可于“TA说”中见拙作《完璧归赵的内幕》)

故,完璧归赵后,秦始终用各种手段对付赵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