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后,北方陷入分裂,东晋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收复北方?

芬芳杜若


东晋十六国历史有个有趣的现象:北方乱,南方也乱,南方平,北方也一统,谁也不好拿捏谁。

我们来慢慢看。

前赵灭掉西晋后,司马睿在建康登基,另立朝廷。

东晋有流民帅的问题,东晋中枢实力并不强,根本无力北伐。祖逖北伐,司马睿不是不支持,而是没东西支持啊。

前赵在刘聪死后爆发内乱,还有占据河北的石勒已经崛起,所以继承皇位的刘曜和石勒俩人互掐,无力南征。

石勒灭前赵后,一统北方,但这时候的东晋经历王敦、苏峻之乱后,趋于安稳,无论中枢还是地方(主要是荆州)被庾氏把持(庾翼很有作为)。南北谁也奈何不了谁。

后赵石虎死后,北方再次陷入大乱,而东晋出现权臣桓温,桓温忙着揽权,三次北伐可以说皆是无功而返(对东晋来说是无功而返,但桓温权力却有好处)。

北方苻秦、姚襄、慕容鲜卑、冉闵乱打一气,自然也无力管东晋。

苻坚灭前燕,五胡第二次统一北方,于是开始打东晋的主意。

但这时候的东晋可以说是战力最强的时候,这要归功于俩人:谢玄、桓冲。

俩人刻意化掉彼此矛盾(东晋中枢和地方的矛盾),图强发展,以应对强敌。

苻坚大败于淝水,不仅是自己大意,东晋势力也超出他的意料。

北方陷入战乱,东晋先是桓冲病逝,桓氏没合适的人才,而谢安不是个争权的人,于是在司马道子夺权下,主动让开,不久之后也病逝。

东晋之所以能撑一百来年,离不开士族间的平衡。司马道子夺权,打破世家平衡,间接消耗东晋实力,开始抢夺权力空当,也就没法北伐。


卧牛说历史


淝水之战的巨大胜利,谢安的事先筹划功不可没。而且谢安从战前的“围棋赌墅”到战后的“小儿辈大破贼”,自始至终一直采取极为冷静的态度,对于稳定当时建康的人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此次战争的前线将领也是谢家嫡系子弟的谢石谢玄谢琰等人,谢家的声望达到顶峰,引起了司马氏皇室的戒备,以至于淝水战功,竟然没有封赏,直到两年后的谢安死后,司马曜方才因淝水战功追封谢安以庐陵郡公。

大将桓冲在淝水之战之后不久去世,临死前将桓氏子弟托付谢安。谢安为了安定“荆扬相衡”的局面,放弃了以谢玄任荆江两州刺史的机会,改以桓氏子弟出任,缓和了桓谢两大士族的关系,为东晋接下来的大规模北伐稳定了后方。


太元九年(384年)八月,谢安起兵北伐。东路的谢玄领北府兵自广陵北上,一路收复了兖州青州司州豫州,中路和西路的桓氏则出兵攻克了鲁阳和洛阳,并收复了梁州和益州。至此,淝水之战前秦晋以淮河-汉水-长江一线为界的局面改成了以黄河为界,整个黄河以南地区重新归入了晋朝的版图。

北伐节节胜利以后,司马氏和部分朝臣对谢安非常猜忌,世人也有怀疑谢安会像王莽那样篡位夺权。


谢安“素退为业”,主动交出手上权力,于太元十年(385年)四月自请出镇广陵,都督北伐军事。不久,刘牢之于邺城被慕容垂击败,谢安不得不调整部署,将进攻转为调整以巩固黄河防线。


8月,谢安病重,自广陵还京医治,由西州门入建康,不久,于8月22日,病逝建康,享年66岁,谥号曰文靖。


谢安葬礼同霍光、王导以及桓温等人同规格,有“九旒鸾辂,黄屋左纛,缊辌车,挽歌二部,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百人”,为皇帝级别的葬礼。后谢安妻刘氏去世,也用同等葬仪。


鄜延路节度使李


淝水之战后,北方陷入分裂,取得大胜的东晋,日子也没那么好过。

在淝水之战中,以谢安、谢玄、谢石为首的陈郡谢氏获得了极大的声望,而东晋又有“王与马共天下”的优良传统。晋孝武帝司马曜担心谢氏坐大,进而威胁皇权,于是利用谯国桓氏和陈郡谢氏的矛盾,排挤谢氏在朝中的势力。

谢安作为东晋名士,有着淡泊名利的情结,不愿争权而主动退出,孝武帝胞弟司马道子顺利掌握朝中大权。随着谢安的逝世,谢玄在北府军中也独木难支,被调派为会稽内史,退出权力中心。

△西晋女诗人谢道韫。唐诗《乌衣巷》中的“旧时王谢”即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

孝武帝死后,东晋朝中形成了三股势力:掌控朝廷的司马道子,掌控北府军的兖州刺史外戚王恭,掌控长江上游西府军的荆州刺史桓玄。而在淝水之战中崛起的刘牢之成为三方争夺的对象。

397年掌握北府军的王恭率先发难,起兵清君侧,虽然王恭达到了清除异己的目的,但刘牢之因为在王恭手下不受重用而“深怀耻恨”,被司马道子收买。当王恭准备故技重施再次起兵之时,刘牢之反戈一击,王恭很快兵败被杀。刘牢之也顺利取代了王恭的位置,但刘牢之武人出生,即使身居高位,依然不能服众。

△刘牢之及北府军在镇压孙恩、卢循起义中,迅速成长

桓玄在王恭兵败后,率荆州兵冲到建康(南京)城下,要求朝廷诛杀叛上的刘牢之。最终在朝廷的维护下,桓玄才息兵退回荆州,但这次兵谏也促使朝廷决心要诛灭桓玄。

△晋明帝时期,桓温(桓玄之父)独掌朝政,发起三次北伐。成为桓玄控制西府军的政治资本

402年,朝廷派刘牢之为征西将军,讨伐桓玄。面对刘牢之的讨伐,桓玄派刘牢之的舅舅劝刘牢之放弃对朝廷的效忠,转投入桓玄的麾下,成功后共享江山。刘牢之,一来害怕桓玄的英名,二来担心自己势大后,步王恭的后尘,于是叛变加入桓玄。

△桓玄在刘牢之的叛变下攻克建康,建立桓楚

桓玄在刘牢之的倒戈下,迅速击败了司马道子,并将刘牢之调离北府军之位,夺了他的兵权。发现上当受骗的刘牢之决定反叛桓玄,可当他把自己的计划和部将说时,再也无人支持。参军刘袭说到:“事之不可者莫大于反,将军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反桓公,一人三反,何以自立。”

△东晋北府军

众叛亲离之下,刘牢之自缢而亡。刘牢之死后,刘裕渐渐掌控了北府军,并击败桓玄,拥护晋安帝在江陵复位,由此掌控东晋军政大权。在其后的二十年里,刘裕平定数次内乱,征谯蜀、仇池,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两都,并于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综上所述,淝水之战后,东晋忙于内斗,既无心也无力北伐。


地史馆


我是竹沐春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11月发生的,前秦溃败后,北方的确陷入了混乱之中。384年八月,东晋谢安命谢玄率部北伐。谢玄占彭城;九月,谢玄派刘牢之攻陷鄄城(兖州治所);

十月,谢玄派高素攻占青州后进军冀州,命刘牢之和丁匡据守确磝(山东),命郭满据守滑台(河南),命颜肱渡黄河,于北岸扎营;十一月,谢玄命刘袭夜袭取黎阳,而后派滕恬之渡黄河,驻守黎阳。

至此,谢玄收复黄河以南,并在黄河北岸占据了桥头堡黎阳。所以说晋军不仅北伐了还收复了大量失地。

可是当谢玄再度请命继续北上攻打洛阳时,却被朝廷以劳师已久,不宜再战为由令其回师淮阴。这是为什么呢?

一、东晋是皇室与世家豪门共掌朝政,皇室处于弱势。可是在淝水之战前发生了王氏王敦和桓氏桓温独掌大权的情况,而淝水之战和以后的北伐中原完全是谢氏统领的北府军打胜的,现在的朝廷可不想看到又来个谢氏专权;

二、北方士族衣冠南渡后,把自家北方的产业都转移到了江南,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早已枝繁叶茂,而且就算打下洛阳他们也不敢回去,因为洛阳始终地处前线,这不成了鸡肋吗?所以北方士族对北伐的热情并不高,南方士族那就更没有利益驱动想去费力北伐了;

三、谢氏是真正诗书传家的世家,根本没有争权夺利的野心,所以为了避嫌,立马班师。再加上谢玄回师途中染上重病,后经多年医治无效,于388年死于任上。谢氏索性将北府军交给了朝廷,的确是公忠体国的模范世家。







竹沐春风


东晋只是一个门阀士族组成的松散联盟,皇帝基本就是个摆设,掌权的都是士族门阀。内部矛盾错综复杂,有皇族和士族的矛盾,北方士族和江东士族的矛盾,大士族和小士族的矛盾,士族和寒门的矛盾,北方流民和南方土著的矛盾。

在前秦这个大敌当前,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东晋国内各个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会抱成一团,奋力抵抗前秦。当淝水之战胜利后,外部威胁消灭了,东晋各个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又陷入了无止境的内斗之中。


百胜军节度使


淝水之战据记载东晋消灭与打散前秦军共计七十万、但其中被消灭的只占其中三分之一左右。尽管前秦元气大伤、内部分裂纷纷自立。但整体实力并未损失多少。另一方面、不久之后谢安去世、而前线统帅谢玄因为某种原因而退隐。这其中的某种原因相信大家也可以想到。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你想立功、但丞相谢安一死、后方朝中的新的掌权者并不希望所有的功劳都被你得到。没有一个可靠的大后方。战争肯定进行不下去。毕竟战争不止要靠士兵。


等等4336


因为统治阶级偏安江佐,不思北伐,只想过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江南生活,所以没有勇气收复失地。


手机135598242


内部不和,司马道子掌权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