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來自童書

日本兒童文學家柳田邦男說:“人的一輩子有三次讀童書的機會,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時候,第二次是自己撫養孩子的時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將落幕,面對衰老、疾苦、死亡的時候。我們都會出乎意料地從童書中讀到許多可以稱之為新發現的深刻意義。

成長,就像揹著揹包去徒步,在這個過程中,你發現自己身上揹負太多東西需要不斷丟掉以減輕負擔。因此,我們丟掉了天真,丟掉了好奇心,丟掉了想象力,丟掉了一路上的各種可能性。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本書《關於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來自於童書》,作者卻從童書閱讀裡找到了一個重回童真時間的入口,從《小王子》到《花生》,從《野獸國》到《長襪子皮皮》······,這些童書都保留了最簡單純靜的眼光,最真摯樸實的道理,以及最細膩溫暖的情感。

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尋回童真與快樂,如何滋養我們乾涸的心靈。

關於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來自童書


《傷心書》:如何面對死亡?

說起死亡,我們或許會恐懼,也不願意提起,但是死亡又確實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事實。

《傷心書》的作者是英國作家邁克爾·羅森,他專門為患上腦膜炎而離去的18歲兒子而創作了這本童書。失去兒子的他經常來到孩子的幼兒園裡講故事,很多小朋友都會問他的兒子去哪裡了。可惜當這位爸爸說兒子已經去世了的時候,這些幼稚的孩子還不明白。於是,作者寫下了這本《傷心書》來表達自己對兒子的思念與心中的悲傷。

“傷心是人人都有,我不是唯一的一個。

傷心與可怕並不是一回事,我傷心,但是並不可怕”


關於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來自童書


面對心愛的親人離去,每一個人都會難以接受。今年春節,我年輕的舅舅因為肝癌離世了,外婆白頭人送黑頭人的痛苦,讓她一夜憔悴了很多,頭髮更加白了。這是我離死亡最近的一次,卻因為疫情關係沒辦法看望他,我內心也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這種離別。

而《傷心書》裡面那個失去孩子的父親,他一幀幀的畫面都告訴我生命的真實,就是儘管死亡不是我們生活中的日常,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一個人的心靈能承載多少的愛,就必然要承受多大的痛

悲傷的結束並非關係的結束,而是關係的重建。面對死亡,我們要做的就是與逝去的他們重新建立連接。正如著名作家C.S路易斯在回憶他逝去的妻子時候講到“當我在悲痛的時候,我還是失去了她,因為我無法好好回憶她,直到我從悲痛中復原,我又 重新找到了她。”

正如作者陳賽所說,“生命歸根結底不是上帝賜予的禮物,而是人人都要面臨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說,人被拋入這個世界,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以行動賦予生活以意義。 ”

選擇面對生命的真實!


《野獸國》:家的意義

小時候與父母吵架,等到自己冷靜下來後,回到家,迎接我的始終是父母,等待我的始終是溫暖的家。

童書《野獸國》以簡單詩意的語言講述了調皮男孩邁克斯的故事:他與媽媽吵架了,生氣的他沒吃完飯便把自己關進了房間。就像孤身一人的奧德修斯,邁克斯旋即開始了遠航:他駕著海浪帶來的小船出發航行,經過了晚上,過了一週又一週,過了幾乎一整年,來到了野獸國。

在那裡,邁克斯統領了那些暴躁狂亂的野獸,經過了一番熱鬧後,他開始想念那些最愛他的人,最後他放棄了野獸國國王的王位,回到了最愛他的親人那裡,他的怒氣已散,發現晚飯就擺在那兒。

“還熱著呢”

關於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來自童書


童書裡的“野獸”其實就是邁克斯內心世界的憤怒和委屈,他怒氣衝衝地走進自己的野獸國(幻想的世界),他在那裡是國王,是有力量的,而不是被大人鎮壓的。

但是經過冷靜後,他還是想念家人。走出野獸國的邁克斯發現自己的家人在等著他回來。

孩子的世界不僅僅有開心,有愛,也有悲傷,生氣這些負面情緒,接納孩子,如他所示,給予一個溫暖的家讓他依靠,他會慢慢地走出自己的野獸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野獸國”,當我們的負面情緒來了,我們就會走進去,發洩心中的悲傷和怒火。可是,那裡終究不是我們的家,當發洩完了,冷靜下來才會發現,父母才是最愛我們的人,家才是最溫暖的港灣。

正如三毛說:家,對每一個人,都是歡樂的泉源,再苦也是溫暖的。


《小黑魚》:做自己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美國作家李歐-李奧尼創作的《小黑魚》,講述的是關於成為自己的英雄的故事。

在大海里的角落有一群小魚,大家都是紅色的,只有一條是黑色短裙。有一天,一隻兇猛的金槍魚要吃掉所以的小紅魚,只有小黑魚倖存下來。

他孤身一人在海里,遇到了很多奇怪的事情,後來又遇到了一群躲避大魚的小紅魚,小黑魚這次不再退縮,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與小紅魚一起嚇跑了大魚。

關於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來自童書

小黑魚告訴我們,世界是五彩繽紛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而做自己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小黑魚雖小,但是在關鍵時候,還是勇敢去面對挑戰。它沒有因為自己不是小紅魚而逃避,也沒有在獨自一人流浪時候選擇放棄自己。我們在這個世界裡就像一條小黑魚,剛開始我們個性鮮明,但是慢慢地發現大家跟自己不一樣,或者大家都從眾的時候,你會選擇變成萬千小紅魚中的一條不是繼續忠於自己做獨特的小黑魚呢?

電影《無問西東》裡,在“理工科才叫實業”的年代,在理科方面沒有優勢卻熱愛文學的吳嶺瀾因此而產生了深深的自我懷疑,猶豫不定的他被校長貽琦看到了,告訴他:

“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這,就是真實。”

因為這句話減輕了他的疑慮,後面泰戈爾訪華的演講讓他堅定文學之路。

後來,他成為了一名文學教授。

吳嶺瀾就是那個時代的小黑魚,選擇忠於自己,才成就了他的文學夢。周國平曾說:幸福,不是活成別人那樣,而是能夠聽從自己內心的生活。

有這麼一句話,對於世界而言,他什麼都不是,但對於他自己而言,他就是整個世界。如果不能做自己,他就失去了整個世界。

忠於自己,過一場酣暢淋漓的人生!

童書裡面傳達了很多簡單卻有寓意深刻的道理。讀童書,不僅僅是讀給孩子聽,更是讀給自己的內心聽。讀懂童書,才知道如何把世界介紹給孩子,也讓自己更加認識世界。

關於人生,童書會給你答案!


作者簡介:圓滿小姐,愛生活愛讀書寫作的80後小姐姐,願我的文字可以溫暖你的世界。點一點,關注我,是對我的最大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