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鄂东民间文化·麻城专刊》文稿选二十四: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樱子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老米酒,蔸子火,过了皇帝就是我。”这是麻城木子店流传了几百年的老米酒之歌,现在成了响亮的广告语名片。

木子店位于大别山腹地,巴水源头,麻城市东部,鄂皖两省交界处的江淮分水岭南边。东与罗田县鼓楼山交接,南与市内张家畈镇张家边相连,西南与熊家铺月形塘相接,西北与安徽金寨县斑竹园共山相靠。沪蓉高速、麻阳高速和二条国道交汇,从高速公路到麻城市区35公里车程。总人口60168人,版图面积256平方公里。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木子店古老、神秘。

境内天景山上有一块露出约50平方米的石头经地质专家考证,它形成于距今28亿年前的新太古代,是大别山最古老的石头,被称为“古陆核”,有“大别山之根”之称的美誉,是“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亮点之一,近年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地质爱好者和游客观赏。

东义洲,它曾经是北周王朝时期的一个洲治所在地,管辖着现今湖北麻城、安徽金寨、河南商城的大片区域。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看过《封神演义》的朋友一定知道殷郊太子被封为值年太岁,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陵墓就在木子店“殷郊园”(木子店镇丁家坳村)。1985年,麻城市人民政府在该地树立了二块保护牌――“殷郊园遗址”和“殷郊太子墓遗址”。

麻城“三台八景”之一的定慧海棠,位于南面约一公里处的一座叫“定慧寺”的古寺里。相传有沁水井一口,井上有株海棠树,枝繁叶茂,高大挺拨,一年四季开花不绝,更奇的是,一天开十二样的花,花色各异,芳香扑鼻,有“定慧海棠香千里”之说。现在木子店中学搬迁到这里,定慧海棠变成了读书胜地和文化殿堂。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木子店山青水秀、人间净土。

木子店群峰逶迤,山泉密布,林丰竹茂,雾绕晨昏,森林覆盖率高,境内无工业污染,放眼望去,看不到一个烟冲,全是优良空气,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城市的50至100倍,是一个“天然氧吧”。

李峰山,据地质部门勘测蕴藏着丰富的磁铁矿。2017年底,世界水土保持学会20多位专家多次考察,授予麻城“世界磁谷”称号。李峰山是流经木子店全域的巴河水源头,用这种地磁水灌溉生长的作物,营养更丰富。查相关资料,地磁水有着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明目利耳、纳气平喘之功效。

吊桥沟小溪潺潺,曲径通幽。向明红叶林壑优美,一到秋天,层林尽染,红叶似火。杉林河水库四面环山,绿荫成林,气候温和,原生态,宛如仙境。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木子店的“双骄”——吊锅、老米酒

吊锅、老米酒被誉为木子店镇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双骄”,两者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说是隆冬时节,大雪纷飞,村子冻透了,这时,山里人家围坐在火塘边,烤着热烘烘的蔸子火,吃着悠悠晃晃的吊锅菜肴,喝着热气飘香的老米酒,其感觉与神仙不差一分呢。

吊锅风味独特

吊锅是木子店一种独特的歺饮方式,它产生影响始于唐朝。传说唐太宗李世民起兵之初,在麻城东山以及龟山一带屯兵数月,时置严冬,天寒地冻,为驱寒并提高练兵效率,将领借鉴当地老百姓吃吊锅的习俗,在空旷的练兵场旁用石块支起铁锅,用柴草烧水,把切成大块的牛羊肉佐以葱蒜辣椒、花椒等在锅里煮出香味后,再加上新鲜蔬菜,锅里煮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官兵一边咽菜,一边饮酒,士气大振。

先前吊锅最原始的做法是:在火房(厨房)内,挖出二尺见方的火塘,在火塘中央的房梁上悬挂一根木质或铁质滑杆,滑杆下吊一铁锅,滑杆可自由升降。

现在简单啦,就是把锅搁在火盆的铁架上。锅内菜肴根据人数而定,至少有腊肉、干竹笋、干萝卜,干豇豆、皮子、肉糕、萝卜、白菜、蛋卷、鱼圆等。最爱好的是“八铺八盖”,其实就是“锅内大杂烩”,慢火煮春秋,围坐,微醺,把不老的时光,慢慢咀嚼⋯⋯

吃吊锅,不喝老米酒,吃不出吊锅的味道;喝老米酒,不吃吊锅,喝不出老米酒的香醇。因此,一到秋冬,木子店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动手自酿老米酒。

木子店镇也被誉为著名的“老米酒之乡”。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老米酒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境内殷郊太子墓的大量出土酒具证明,3600年以前该地便盛行米酒酿造,曾被列为宫庭贡酒。宋代文豪苏轼饮后感慨:“定慧海棠香千里,东山米酒醉万家”。明代思想家李贽饮之赞曰:“聚龟峰之灵气,汲巴水之精华;承上天之甘霖,师杜康之工艺。”明代封疆大吏梅之焕说“酒香飘千里,东山户户春”。名著《金瓶梅》书成麻城,书中记载的十六处“金华酒”、“金酒”就是木子店老米酒。冯梦龙四次来麻城,每与文友畅饮“金华酒”,他说“余寓居麻城时,或呼金华酒为‘金酒’。”661年的一个风雪之夜,留下了红巾军天完政权领䄂徐寿辉的豪言壮语:“老米酒,蔸子火,过了神仙就是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木子店老米酒再度声名鹊起。在家家户户分散酿酒的基础上,开始了集约经营,建立了产、供、销一条龙的老米酒联合体。从此木子店老米酒从自酿自饮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成为木子店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振兴乡村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全镇雨后春笋般冒出了“老屋湾”“金盘”“巴水源”“东义洲”“斗寅乡”等一大批酿酒企业。这些企业相继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绿色食品、农博会、食博会金奖等荣誉。

木子店镇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老米酒吊锅文化旅游节”。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老米酒手工酿造,品质上乘,功效多多

俗话说“健儿需好马,好马需健儿”。木子店老米酒正宗、绿色是缘于独特的水源、优质的原料和祖传的工艺。

独特的水源:长岭关为江淮分水岭,是巴水之源头,境内亿年磁谷水潺潺汇入巴水。各酒业公司紧挨长岭关,近傍巴水河。无工业污染、少农耕污染以及磁谷水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而水体清澈、味道甘醇、营养丰富。

优质的原料:老米酒釆用的原料为优质的“美人糯”。这里地处北纬30度,“美人糯”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36天左右,其米粒饱满光润、食之绵柔甘香。加之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约定实行无农药有机肥种植,以高于市场价予以收购,从而确保了原料绿色环保无公害。

祖传的工艺:曲乃酒之魂,老米酒所需的酒曲,采用野生金银花、马铃花等作原料,以陈年老酒为引子,拌合糯米粉搓揉成酒曲。将适量蒸熟凉干的糯米和适量酒曲置于定制陶缸,然后掺入适量巴河水,发酵30天取酒合缸,沉淀后灌装封坛。

当然为了确保老米酒品质上乘,除了坚持制曲、选料、采水等层层严格把关外,还严格坚持每百斤糯米出五十斤酒的生产标准。同时采用糯叶喷施硒肥、添加魔芋粉等方法创新传统工艺。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出缸的老米酒,色泽清亮,味道淳甜,质浓而不伤脾味,富含22种氨基酸、4种微生素、5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滋阴补阳、补气养血、舒筋活络、祛风驱寒去湿等很强的养生功效,是真正的原生态好酒。

己亥冬末,庚子春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荊楚,湖北武汉是疫区中心,感染者数万。麻城也感染了了两百多例,而木子店镇近七万人口,却无一病例。见此,退休干部吴昌发经过周密核查论证写了《木子店现象初探》说:这与木子店老米酒抵抗寒邪的功效有关。因为木子店人是吃吊锅喝老米酒长大的。此说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木子店“零感柒”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现在木子店酒业公司为其老米酒打的广告是: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最后衷心祝愿传承祖辈千年艺的老米酒,借金风,燃蔸火,红透神州半个天。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此文能得以成稿,感谢金仕善老师的提议,感谢胡保兰胡总的资料提供)。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樱 子,湖北麻城人。爱读书,喜欢静静地在书海里任心灵肆意的遨游;也爱弄下文墨,喜欢静静地在文字里让心灵纵情的释放。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鄂东民间文化·麻城专刊》

备用文稿选

策划:金仕善△熊明修

顾问:毛正秋

撰稿者 :(以供稿先后为序)史宏友、李文涛、刘宏、樱子、杨恩义、李向农、邵德艾、傅光明、周杰民、金仕善、郑重建、林明康、曾锋、胡保兰⋯⋯添加中

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编者语:在金仕善老师和熊明修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在各位编写老师的努力下,《鄂东民间文化·麻城专刊》备用文稿选陆续完成,编发进行中。《鄂东民间文化·麻城专刊》备用文稿选已编发如下:

1.樱子/福田河镇与福白菊

2.刘宏/《金瓶梅》作者是麻城丘长孺

3.史宏友/麻城明代进士县

4.史宏友/九龙山和柏子塔

5.李文涛/宋埠镇的由来及其它

6.李文涛/余诚与辛亥革命

7.杨恩义/两弹一星功臣彭桓武

8.李向农/麻城孝感乡文化园

9.邵德艾/《洪湖水浪打浪》与麻城的故事

10.傅光明/敦煌莫高窟与麻城人王圆箓

11.李文涛/麻城人阎伯玙与《滕王阁序》

12.李文涛/麻姑的传说

13.史宏友/麻城百科全书一一《麻城文化丛书》揽要

14.周杰民/麻城蔡家山窑陶瓷

15.李文涛/梅之焕的传说

16.金仕善/周恩来总理1958年在麻城

17.邵德艾/闪闪红星与麻城的故事

18.史宏友/人如其名严立三

19.史宏友/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

20.郑重建/凤踞龙蟠 锦绣阎河

21.樱子/大美龟峰山

22.林明康/“麻城花挑”探源

23.曾锋/王树声大将

24.樱子/木子店镇与老米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