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我就想在赤城山下静静地看日出日落,

人来人往……

我没有说话并不代表我不安好,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城市套路深,就想回农村”当初就是因为厌倦了城市中的快节奏才想回到老家,呆在赤城山脚下,每天看着梁妃塔,听着风吹竹林声,喝点茶,看点书,独居一隅,这才是理想中的生活。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不知道大家对于民宿这一概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知的,在我的印象里,我对于民宿的认知就是从这张图开始的: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还记得这张图吗?是不是特别眼熟?上岙里,我想很多天台人都跟我一样,最先是通过这张图认识“民宿”这个新词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2013年吧,那时候在天台“民宿”的概念还不怎么流行,都说“农家乐”。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有一次一个外地的朋友跟我打听天台有什么民宿,我还一头雾水……后来多方打听,说塔后有一家,很有意境,应该算是民宿,还发来两张图。这两张图后来用了很多年,透过窗格,能隐约看到喝茶聊天的身影,这图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哦,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民宿啊!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这几年,天台的民宿越开越多,不乏很有特色很有情怀民宿,不说别的地儿,就是塔后村,从开始这一家民宿到现在全村成为一个民宿集聚村……不得不感慨,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时代在变化,民宿也在发展,唯一不变的民宿主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初心和赤城山顶那魏然矗立的梁妃塔。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就一直在那里,默默地看云起云落,老板娘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客人时热情接待,没客人时自娱自乐,将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沏一壶茶,捧一本书,沐浴着阳光,对着赤城山,一坐就是一天。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很多人喜欢上岙里,并不是说它的装修有多豪华,也不少说它的设备有多先进,可能就是因为那种“家”的气息吧。其实,原本民宿就该是如此,它应当有着非常浓烈的烟火味,女主人利索地拾掇着屋子,烧一桌家常菜,唠唠嗑,家长里短或者当地的风土民情就随意地脱口而出,不会刻意,没有距离,就像自家人一样的轻松和舒适。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是四星民宿,共有八个房间,分别用刻着“观塔”、“听松”、“品竹”等这些一听就有周边环境特色的房名。拉开窗帘就能看到赤城山,晚上安静的时候还能听到风吹竹子的声音。现在刚好是紫荆花开的时候,民宿周遭都被紫荆花和郁郁葱葱的绿植包围着,真是有种闹中取静,独踞一隅的感觉。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民宿的位置不错,从海坑上来,到塔后村口,进来看到的第一家民宿就是上岙里,路边是个大停车场,很便利。停好车,顺着台阶下来就到了民宿。院子里种着各种绿植,特别是一盆多肉长得很茂盛,有好几张茶桌,能看出平时这里的茶客真不少。午后的阳光照着茶几打出些许影子,这一刻,迈不开腿了,就这样停下来,坐着等夕阳西下吧……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的,

有空记得来坐坐!

上岙里 | 嗨,好久不见,我一直都在!

订房热线:13958509637(6196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