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陳思誠後,佟麗婭口碑翻車了

其中,佟麗婭和黃軒主演的《完美關係》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畢竟,佟麗婭本身的口碑很好,只是很多人對她作品的印象還侷限在《宮鎖心玉》、《北京愛情故事》裡。


最近上映的《唐人街探案》網劇和被推遲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裡,前兩季的女主角佟麗婭沒有再露面,而同時期她主演的另一部電視劇上映,這部劇就是《完美關係》。


只是,開播沒多久,佟麗婭的演技卻收了整整一籮筐的吐槽。


離開陳思誠後,佟麗婭口碑翻車了

網友認為,佟麗婭在這部劇中的演技太尷尬,被劇中的一眾女配角吊打,劇中頻頻瞪眼的誇張動作彷彿得到了楊穎的真傳。


放一張動圖,大家感受一下:


離開陳思誠後,佟麗婭口碑翻車了

......確實有點尷尬。


就像以為網友評論的:以前一直覺得傻白甜很好演,但近年來看了這麼多尷尬的表演,才發現,一個演員要自然地演出少女的活潑勁靈動兒,又不讓人出戏,其實並不容易啊。


在這部劇中的人設可能有一部分問題,但佟麗婭本身的年齡和氣質也實在不符合這個角色。


劇中,佟麗婭飾演的是一個剛畢業的女大學生,但佟麗婭今年已經37歲了。


讓一個即將步入40歲的女演員去演一個20出頭的角色,最後出來這樣的效果也在意料之中。


離開陳思誠後,佟麗婭口碑翻車了

說實話,即便多年來佟麗婭的美貌已經被捧上天了,但她本身的條件確實已經不再適合出演青春美少女了。


她身上本身已經沒有的氣質,再去硬靠“演”,最終出來的效果只能是尷尬。


想想當初《北京愛情故事》中佟麗婭飾演的沈冰,當時的她不用誇張的表演就可以詮釋青春,因為她本身的氣質就足夠形容她的角色。


離開陳思誠後,佟麗婭口碑翻車了

只是時光飛逝,現在的佟麗婭,已經找不回當初的狀態了。


02


有人評論過,再也沒有比中國的女演員更執著於少女感的了。


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女演員,只要還能挑角色,就不會選擇飾演大齡女性。


有些人甚至覺得,讓自己去演”母親“類的角色,是對自己的侮辱。


大S是美容達人,直到現在也很注重減肥和身材管理,她說自己減肥是為了健康和工作。


她這樣解釋:因為我的年齡,所以我沒有戲演了。現在找我的戲都是演誰的媽媽,最大的是演王大陸的媽媽!


離開陳思誠後,佟麗婭口碑翻車了

小S在一旁聽到這種觀點,當場反對,她勸姐姐:要做一個真正的演員,就不該有這樣的想法,很多女演員演媽媽都能得獎,你不應該又擔心自己沒有戲演,又去挑角色。


小S的話說得很現實。


即便大S在很多公開場合表示自己很想演戲,但她真的沒戲可演嗎?


是她不願意演。


她瘋狂地減肥美容,只為了留住美貌,去接演自己心儀的角色。但美貌可能短暫停留,年齡卻留不住。


你不應該指望自己年近四十了,還有導演捧著劇本讓你來演杉菜。


即便真有這樣的導演,你也不該演,因為這個角色已經不適合現在的你了。


抱著這樣想法的女演員,又何止一兩個。


林心如曾經在一檔綜藝中也談及過這個問題。


在聊到”如何面對工作上的困境“時,林心如當場落淚,她說:可能有一天不能接受的,是演女主角的媽媽,那我就不會演了。


離開陳思誠後,佟麗婭口碑翻車了

離開陳思誠後,佟麗婭口碑翻車了

離開陳思誠後,佟麗婭口碑翻車了

說得很動情,其實當時的林心如已經43歲了,確實不適合演偶像劇的女主角了,演一些成熟的角色也未嘗不可。


但對於林心如來說,這是沒有辦法接受的事情。


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到後來,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出品過兩部由自己擔當女主角的電視劇,只不過,激起的水花都不大。


離開陳思誠後,佟麗婭口碑翻車了

如果願意“屈尊降貴”,去接演一些不一樣的角色,以她們的名氣和資歷,不會愁沒有電視劇演,但過度追求角色屬性的結果,是自己主動放棄了很多機會。


這樣的機會,也是很多演員擠破頭,求也求不來的。


還有陳喬恩,同樣是執著於“少女型女主”的典型代表,很多人看著她的偶像劇長大,但長大後發現,陳喬恩還是在演偶像劇女主。


曾經有一個粉絲勸過陳喬恩應該規劃好自己的職業路線,不要多年如一日地去接演毫無營養的傻白甜角色。


離開陳思誠後,佟麗婭口碑翻車了

換來的卻是陳喬恩的大發脾氣,她認為該怎麼做自己心裡有數,粉絲不愛看她的戲可以不看。


離開陳思誠後,佟麗婭口碑翻車了


直到現在,也沒有看到陳喬恩的一部轉型之作,想想陳喬恩對於偶像劇女主的執念,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看到。


03


周迅曾經在《表演者言》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千萬不能給女演員灌輸,20歲到30歲是最美好的那十年,因為隨著生活的閱歷和年歲的增長,你的角色才有深度。


沒有人會一直停留在20歲,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美,你要做的是接受它,欣賞它,而不是排斥它。


在很多中國人的眼裡,女人一到40歲就老了,就沒有吸引人的地方了,但女人成熟的風韻,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齡才能顯現出來。


過度地追求“少女感”,得到的結果一定是尷尬的。


不如就順其自然,承認自己沒那麼年輕,但是你足夠自信,足夠美麗。


人生百年,如果只認為那短短十幾二十個年頭才有意義,那該多無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