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教育出版企業緣何在疫情中行業普遍受挫的情況下仍處亂不驚?

2020春節,疫情蔓延,防控措施升級,歸途、復工、開學都在無聲中延長。在極度壓抑的氣氛中,中國股市開市了,世紀天鴻走勢強勁,成為股市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給低迷的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一時間諸如“教育出版第一股”、“在線教育龍頭”、“最牛魯股”等都冠之於世紀天鴻身上。

面對市場的熱炒,世紀天鴻在回覆深交所的問詢函時表示:“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紙質圖書的策劃、設計、製作與發行,為中小學師生提供教育與考試解決方案。”、“公司在線教育業務的經營思路為利用公司在多年的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內容資源和渠道資源,在紙質圖書產品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在線教育產品的研發,以B2B2C的方式進行推廣,通過為老師和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達到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學習的目標緊接著,世紀天鴻在業績快報中披露: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31%,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較上年增長9.72%和3.83%,企業整體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如果說穩健是世紀天鴻給投資者留下的主要印象的話,那麼接下來的操作成為世紀天鴻為數不多資本運作之一。世紀天鴻在3月1日發佈了出資1650萬元購買華鴻產業園不動產和辦公設備的公告,公司表示:“基於公司教育出版產業的整體佈局,公司著力打造“鴻翼創谷·世紀天鴻創業孵化平臺”,以教育出版為核心,面向教育科技、教育服務、教育學科化等領域培育孵化優質教育項目

“、”形成涵蓋線上、線下,紙媒、數媒為一體化的全媒體創業、創新生態圈,以此來推動公司產品迭代和產業升級的步伐。”

在全國同心同德馳鄂援漢、共克時艱的一致行動下,多數企業不能按時復工,開學遙遙無期,交通物流受阻,線下交易乏術。口罩成為硬通貨,直播成了救市神藥。一時間,全民皆商,全民直播。諸多商家開啟了花式求生模式:加油站賣菜、影院做外賣、美團賣書、造車的生產口罩機等等……許多專家大咖也紛紛呼籲企業要消減成本,現金為王,快速把經營向線上遷移等等,抱團取暖,共渡難關。

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紀天鴻何以此時進行上述運作?

回顧2019,世紀天鴻有三項重要經營舉措:

1、 組建了智能教育事業部,承擔公司由紙質出版向教育融媒體轉變的先鋒職責,與國家重點實驗室RAYS現代紙書項目達成深度合作;

2、 搭建創業孵化平臺併入駐華鴻產業園,入駐企業整體業績攀升顯著,資源賦能效能明顯,經營架構運轉流暢;

3、 把新一輪高考改革帶動經營升級上升到企業戰略層面,與中國高考報告學術委員會達成深度合作,以《考試藍皮書:中國高考報告》這一高端智庫成果作為推進全面精品工程的發動機。

正因為有了以上佈局,世紀天鴻才能在本次特殊戰爭中做到有條不紊,在公司的分銷業務、電商業務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的同時,迅速發動了主題為“變革:藍色We來”的企業自救行動,各事業部、經營主體也立即行動,積極聯手開拓異業合作、線上推廣、社群營銷、直播帶動等,拓深拓展產業鏈合作,內部管理挖潛,有效的降低了本次突變事件帶來的影響。

這家教育出版企業緣何在疫情中行業普遍受挫的情況下仍處亂不驚?

世紀天鴻就像一條精密的柔性生產線,既各司其職又高度協同,面臨突發狀況自我調整,高效運轉。

面對嚴格疫情防控下開學無期的狀況,世紀天鴻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第一時間免費開放了線上教學資源、學習資源及增值資源,並將高考改革高端智庫培訓轉變成線上公益課,承擔起了教育公眾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同時,世紀天鴻積極推進智能作業本、數字融合出版等新業務形態,不斷探索以內容為基礎,與技術、服務相結合的新商業模式。

這家教育出版企業緣何在疫情中行業普遍受挫的情況下仍處亂不驚?

回顧世紀天鴻的發展歷史,“穩健經營,長遠佈局,自我變革”始終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主旋律,公司堅守教育主航道不偏離,不斷以內容資源為核心拓展K12教育產業圈。完整的業務體系,穩健的經營風格,前瞻的佈局,高效的協同使得世紀天鴻在經營業績穩中有升的同時又在厚積薄發新的業務突破。

以在本次疫情中被熱炒的“在線教育”概念來說,世紀天鴻早在2000年就已經進行佈局,紮紮實實的進行資源庫、題庫、電子書包等內容開發生產,曾為聯想集團、方正科技、科大訊飛等廠商提供軟件平臺與內容資源,也開發了在線學習平臺、試題資源庫、智能測評等軟件系統。在線教育火爆數載,世紀天鴻始終以我為主,不跟風不冒進,在堅持內容研發和底層構建的同時,時刻關注用戶的需求與技術的變化,著眼長遠發展,積極擁抱新興技術,以做教育的初心實現教育的理想與情懷。

突發事件是危機,也是考驗企業面對危機的應變能力。縱觀此次行業危機中的表現來看,世紀天鴻做到了:有行動,不衝動;有應對,不焦躁,時刻保持清醒敏銳的心,勝利就在前方!

相信世紀天鴻能在教育內容、教育科技、教育服務的領域走的更遠,真正實現“關注每個角落,每個人的教育”的企業願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