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电力扶贫 看岭脚村民生活大变样

  3月15日,在休宁县榆村乡岭脚村,地里的油菜已经开花了,金灿灿的,煞是好看。水田里,村民们正在忙着翻地,为即将到来的春种做准备。此时还有一群人也在村子里忙碌着,他们有的在搬运电线杆、有的给新装的变压器接线、有的在装电表,他们就是为岭脚村进行电网彻底改造的国网休宁县供电公司员工。

  岭脚村属于县级贫困村,由岭上、岭下、水口三个自然村组成,面积10.36平方公里。岭脚村共有村民531户1618人,其中贫困户数为26户,村中的主要经济来源为茶林业。古时从徽州府到浙江开化的“徽开古道”入口处就在岭脚村,近几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经常有驴友到徽开古道进行徒步体验,当地村民也从中看到了商机,纷纷开办农家乐,供来往游客歇脚,品尝农家饭菜。

安徽黄山:电力扶贫 看岭脚村民生活大变样

  中国好人、黄山市人大代表程彩玲正在家里打扫卫生,为3月16日农家乐开门迎客做准备。她是岭脚村第一个创办农家乐的人,为让村民早日脱贫,她手把手教同村的村民开办农家乐。在她的带领下,村里陆续开起多家农家乐。农家乐不仅要用大功率的电饭锅,还要装空调。

  农家乐生意的红火导致用电量节节攀升,岭脚村原来的配变容量为420千伏安,户均容量0.79千伏安,已经不能满足当地村民用电需求。特别是周末和假期生意好的时候,家家都开空调,更是捉衿见肘。说起用电问题,程彩玲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夏天,有一天家里客人多,家里8台空调一起开了,加上几台电饭煲同时做饭,家门口的电线一下子烧起来了,可把我吓坏了。幸亏你们的电工及时赶到帮我修好,才没有耽误客人吃饭。”

  程彩玲说,这几年村里许多年轻人出去打工,村里好多留守老人和儿童,遇上用电难题都是供电所的电工帮忙。“这次电网改造就在我家门口,他们从去年冬天一直干到现在,真不容易。现在因为疫情不能开学,孩子们要在家里上网课,上星期本来是要停电施工的,因为孩子们要上网课,他们就重新安排停电时间了,你们供电部门事事都为老百姓考虑,我给你们五星好评。”

安徽黄山:电力扶贫 看岭脚村民生活大变样

  山芋粉丝是岭脚村的特产,因为独特的口感得到消费者青睐,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近几年因为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村里许多人都用机器加工粉丝,相比手工做粉丝,机器加工的粉丝粗细均匀,品质更加稳定,销路更好。“用电的人多了,线路就容易出问题。”程彩玲说:“大家都让我向供电部门反映一下,我还没来得及去,你们就来改造了,你们的服务真是没话说。

  岭脚村电网改造工程负责人陈镇跃说:“岭脚村这个项目属于贫困村电网改造,今年因为疫情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我们中午不休息,争取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刚追了几天工期,新的问题来了,孩子们因为疫情不能开学,都在家上网课。“为了不影响孩子们上课,我们现在停电作业只安排在周日,其余时间安排不停电作业,这样不耽误工期。”在陈镇跃看来,虽然早就安排好的施工计划打乱了,但是孩子们上课是头等大事,不能马虎。“现在每周只能周日安排停电作业,这一天我们自己吃点苦,工作量大一点,贫困村改造的项目也耽误不得。”陈镇跃说。

  村民汪春胜夫妇俩趁着天气好,正在晾晒梅干菜,他们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和为他们家装电表的电力工人唠嗑,“以前我们村里的人做饭都是烧柴火,又脏又麻烦。后来家家户户都用电饭锅做饭,相比柴火,电饭锅做饭又干净又省事,但是大家都用电饭锅,电就不够了。现在电网进行了改造,以后用电就不发愁了,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好!”

  脱贫致富,电力先行。为让岭脚村早日摘掉贫困村的帽子,2019年,国网休宁县供电公司将其纳入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投入174.49万元,将岭脚村的变压器容量从420千伏安增加到1600千伏安,导线全部更换为150的绝缘线,户均容量达3.59千伏安以上,整个改造工程将于4月初完成,届时将极大提升岭脚村的供电可靠性。

  有了坚强的电力保障,岭脚村的春天真的来了。(丁蓓芳、宋海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