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我们的乐队?

梦痕无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希望大家明白一点

《我们的乐队》的核心固然是"乐队"二字

但考虑到他作为一档综艺的性质,就不得不说综艺的重流量和娱乐性与许多非流量专业乐队所在乎的乐队宗旨相悖这一点

1.大多数乐队讲究摇滚,而许多摇滚却很难流量青睐,就看那些排行榜,有top的几乎很少是出自乐队

这就是这档节目为什么会请当前娱乐圈顶流之一的王俊凯,他的精明之处就在于处理专业性和娱乐性之间不可避免地矛盾

娱乐圈新生代代表之一的王俊凯给节目撑起大部分流量,有着多年乐队经验和专业素养的谢霆锋萧敬腾巩固了节目的专业性

即便是难调众口,仍然难以满足部分对小众音乐极致追求的人,但作为乐队综艺来说,这样的搭配尝试无疑获得了大多数观众的青睐,满足对热点综艺好奇心的同时,除欣赏音乐外还能借此多少了解到乐队相关的一些知识(哪怕是皮毛),对如今大多数休闲时间碎片化的人来说,也是一件乐此不疲的事~

2.节目内容的多样化

可以发现的是,在节目里崭露头角的都是清一色的实力派,无论是身为rapper的王以太,全能制作的胡梦周还是跨界钢琴师叶子等,都是其领域内的佼佼者,风格之多,专业之足,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表演无疑是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神仙打架"

这也是我所欣赏的特点所在,没有所谓的风格局限,多元素的展现不是简简单单的罗列,而是寻找平衡点,在竞争中融合,在竞争中共赢!

3.节目制作的长久性

如果该节目仅仅是为了炒起热度赚一季的盆满锅满其实并不难,通过以及所暴露出来的缺陷和不足,完全可以就此完结,然后被层出不穷的类似节目所掩盖,但如果节目想要继续长久地做下去,那么就要好好探讨乐队综艺的深刻含义,即如何更好的处理专业性、娱乐性和重热度重流量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节目组不断尝试和创新。

也就是看他想要成为乐队综艺发展的垫脚石,还是里程碑式的存在

ps:也不要质疑王俊凯能不能镇住这些专业素养何其高的选手了,他本身就是作为合伙人和学习者的存在,给节目带来更高的热度,和更成熟的人学习交流才是他的目的吧~


无粮瓜农


先不评论王俊凯这首歌的如何。(其实我觉得受周董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是旋律本身还是切分律动,里面那句“花也不再香 -111 23”让我自动跳台接到周董的《千山万水》中的“你我同个世界-11 23 32 2”)

我们来谈谈这首歌的幕后。

一般来讲,综艺节目中歌曲的最终呈现。幕后的编曲和音乐总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陈子龙作为一名年轻的香港音乐人,这几年深得谢霆锋的赏识。现在基本上算是谢霆锋的御用制作。相当于黄雨勋对于周杰伦。谢霆锋不少单曲的编曲也是出自陈子龙之手。

但是这首歌的编曲来讲,只能是说中规中矩的pop rock。配器以传统四大件为主,你会在谢霆锋的《保重》、《善良》等等作品中听到一模一样的味道,甚至感觉某些乐器的音色都没有换过。

中间的电吉他solo弹奏应该出自黄仲贤。黄仲贤是beyond演唱会的御用吉他,堪称“香港第一吉他”。不过这次黄大师显然没有发挥全力,solo的编写也只是配合地中规中矩。整体来讲,大家还是以完成一个节目show为目的,“完整”而“套路”。

不知道陈子龙在这个节目中是不是担任了音乐或者乐队总监之类的职务,总之,还是希望他向梁翘柏、刘卓这些综艺节目老前辈看齐,拿出更用心、更有说服力的作品。



斑马小白


其实真的来说,这个节目就是一个音综,更像是一个大型的songcamp,众多年轻的爱好音乐的,想玩乐队的音乐人歌手们组合在一起,,一起交流,一起享受。再说一次,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乐队节目,更不是摇滚乐队节目,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乐队节目。本身国内提供给音乐人互相交流的平台就不多,大都喜欢闭门造车,而这样的节目也是给大家更多的交流学习的机会,思想上的碰撞,导师不重要,节目只是形式,重要的是这个平台去推广这些幕后的年轻人们走到台前让大家看到他们,重要的是他们带给我们好的音乐作品,从而面向大众。谁不是从年轻一步一步走来,谁不是经验一步一步积累,拜托有些人能不能不一上来就劈头盖脸的贬低好吗?本来乐队推广就更不容易,国内生存环境不易,给点更多的包容性,百家齐放不好吗?而谁有说乐队只能是摇滚呢?如果你只喜欢摇滚,那么你可以不用看这个节目了,趁早拜拜。只是希望最后节目做完可以让我们能够记住几个优秀的年轻音乐人,这也是一种成功。就像乐夏我记住了九连,盘尼西林,即刻记住了毛老师,anti,熊猫人等等,这样不好吗?

刚看完节目,首先感官还是比较舒服,这个是最重要。而以下只是个人观点,一个喜欢听歌,看看乐队演出的路人之一。

首先,节目定位来说,他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寻找摇滚乐队,想看纯摇滚乐队的恐怕要失望,他就是符合他节目名字,就是乐队,这个乐队是更广泛意义上乐队,可以是各种形式的乐队,甚至称为组合也可以。说实话,乐队在国内生存不易,就目前大众流行的像被广泛得知的歌手一样而存在的乐队几乎很少,而很多人一提起乐队就会认为是摇滚乐队,实际这里面给大家呈现的更加流行更加广泛意义上的乐队。可以古典,电子,摇滚等等。所以如果是冲着看摇滚乐队的,那么你基本可以拜拜,劝退,如果是想看多重融合多类型的乐队,到是可以一看。

二,这节目可以说更多就是冲当下年轻群体而去,不被具体定义风格,但每个乐队要有自己核心主义在里面,他不是传统的,可能节目组想靠向当下最流行的,来吸引更多年轻群体。但是会不会为了一味地流行而流行,丢失本真,急功近利,那就看后续吧。而就第一期来说,基本没有我的雷点,剪辑也还可以,每人风格展示剪出精华部分,整体走向还是不错。导师评价也还可以。节目中穿插的小知识讲解好评。

三,第一期最吸引我的反倒是选手,看到很多宝藏男孩和女孩,当下这么多年轻的音乐人制作人,还看到当年即刻里面的毛老师。其实感觉国内有跟多不错的音乐人,制作人,而恰恰缺少的就是机会,就这里面大多数人展示出来的东西都很有自己想法,有自己内容,越来越有自己个性化,而且都在做很多音乐的尝试。平台很重要,宣传出去更重要,并且都是非常年轻的选手,做出来的东西会比较前卫大胆,我比较期待。第一位上场的胡,选择的歌曲觉得并没有展示全部的实力,有所保留,选择的歌曲感觉有点平。伯克利的鼓手,打击节奏干净,非常干净,听着很舒服,而和大龙一对比,明显那个大龙就是一老炮,经验丰富,打的没话说,那是多少年练出来的。短发西装的小姐姐的吉他听着舒服,舒爽,一样滴干净。那个爱吐槽的央音的小伙,的确也有吐槽的实力,比较好玩,很看好他。可能我手机看节目,表演时候总觉得伴奏声音过大,听不清贝斯的声音,感官不好,只看到指法了。最后两个主唱,印象太深,一个20出头的小伙,有自己风格,切情绪饱满,开头有些紧,但是后面基本放开了,还是有点紧张。那个漂亮妹妹,反差太大了,她的声音真的太适合乐队了,她就应该去唱摇滚,天生唱摇滚的嗓子。

说下缺点,有时候个别镜头能不晃吗?揺的人眼花,整个节目舒服吧但是高潮不算多,整体安排平稳,看的会有一点平淡。适当可以有点火药味,乐队啊,就是要有个性,有张扬,但也不是肆意放飞。

穿白衣妹子的失误真的可以看出职业和非职业的差别,而且选手之间也可以看到临场经验的差别,这都是一个过程,但是白衣妹子因为舞台事故而停止表演,是非常不可取的。这不是一个专业表演者的态度。

最后三位导师没什么讲的,但是王俊凯让我有些刮目相看,看来孩子是做足功课的,储备了很多知识,讲话也算言之有物,这个世界,不怕你年轻,不怕你不会,不怕你不了解,这些可以去学习,就怕不懂装懂,自大的人。而王俊凯在节目中表现是值得肯定的,希望孩子可以更近一层楼。




河南小伙在青海


《我们的乐队》首播告捷,节目中不论是选手在音乐方面展示的超高才华,还是三位明星总裁在点评方面提出的专业意见,都给观众呈现出了一个认真做乐队的团队状态。另外,播出当天,陆陆续续有节目词条登上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

最值得期待的王俊凯个人的表现,此次也是过于优秀了。年龄虽然是最小的,但是各种音乐方面的专业词汇都是信手拈来,后期还专门将这些专业词汇做成字幕供观众理解。而且在这个节目中,王俊凯在决策上的成熟以及超好的性格,也是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面对优秀的选手,王俊凯很谦虚,也非常尊重他们,会很虚心地向他们提供自己的一些意见,还会在言语上给予他们温暖,适当地开玩笑缓解了在赛制上的紧张氛围,比如会调侃选手化的眼线,也会调皮地表示“为什么要穿牛仔裤啊”,虽然是题外话,但是会让选手更加放松。一看王俊凯就会让人觉得非常好相处,整个氛围是非常轻松的。

从《我们的乐队》预热到正式播出,王俊凯的热度和人气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明星人气榜新一期周榜公开,王俊凯再度蝉联总榜和内地男明星top1拿下双榜四连冠,厉害了!

除此之外,《我们的乐队》在热度上也有一个很好的成绩。相对于其他娱乐性综艺来说,《我们的乐队》算是一个小圈层的综艺,覆盖的观众群体比较狭窄,而且第一期大部分镜头给在了选手的表演上,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乐队》还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据悉,《我们的乐队》在开播后的短短48个小时,在某专业平台评分人数突破了5万,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亮眼的人气数据。

在短时间内,超过五万人的人去评价,这个数据是非常庞大的,这意味着关注和观看这个综艺的人很多,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档综艺的观众基础是很坚实的。

另外,在热门书影音实时第一居高不下,乐队专组也登上了小组热门趋势榜top1,这样高热度高人气的成绩,谁能不说一句《我们的乐队》火呢?

在节目播出之后,也有不少人质疑王俊凯的“资格”,因为节目中出现的乐手都是在音乐方面非常厉害的人,有的毕业于名校,有的专业能力非常强,他们展露出来的特殊才艺可能三位总裁本人都无法做到,而在这种情况,三位做他们的导师合适吗?实际上从节目中可以看出,王俊凯、谢霆锋、萧敬腾不是充当的导师的角色,他们其实只是“面试官”,面对选手适当地给出自己的意见。

都知道《我们的乐队》其实是由王俊凯、萧敬腾、谢霆锋开了一个乐队无限公司的,而在节目中呈现的这些规则、赛制,实际上就是三位根据自己的经验、需求、想法来选出自己心仪的乐队艺人,最终组成一支强大的乐队走向市场,所以这根本也不存在有没有资格的事情。《我们的乐队》是一档很新颖的综艺,虽然才播出了一期,却让人看到了它的“魅力”和实力,期待后面更精彩的节目!











老猫很懒


看节目制作水平的话。

一期节目从春节前打磨到现在,从舞美、剪辑、后期明显看出来是比较精细的,包括字幕上的小细节也是都有的,科普部分做的也比较用心。音频上来讲,听感不错。看来曲目都仔细做了后期混音,部分音准应该也都调过了。几个弹劈的地方也做了处理。(比如开场谢霆锋的solo那里)。

总体来看,观感比《一起乐队吧》强不少,比《乐队的夏天》第一期也强。几个回锅选手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档电音选秀《即刻电音》。电音加乐队,吸引年轻人,这也代表了现在很多潮流音乐的大方向。

当然话说回来,有多少钱做多大的事儿。我想这些节目所拿到的投资跟资源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看乐手水平的话。也是比较强的。虽然总体都比较年轻,但是有一些具有比较成熟的创作编曲能力,可以作乐队leader的选手。玩乐队有个关键因素,乐手易得,leader难求,这还是比较难得的。乐手来看,有不同风格的选手,技术也不错,还有一些科班选手,也是值得一看,毕竟这帮正规军比较难在综艺节目上看见(之前很多央院的是看不上这些综艺的)。

最后讲三个导师。说实话,导师是这个节目的薄弱环节。因为三个人都不能说是完全的“制作人”。谢霆锋弹了那么多年琴了,还是那个样子。这也是引起很多人发起质疑的关注点。

但第一期看完,这个节目好像并不是让他们来当纯粹技术上的制作人的。三个人应该是类似“经理人”的角色。具体的赛制,也要等到下几期才能完全看清。

总之,觉得可以再跟着看看。







老高与小茉茉


1、导师阵容

导师阵容比较年轻,而王俊凯和谢霆锋基本没有乐队的经验,只有萧敬腾有过乐队的经历,而且王俊凯是偶像团体出道,显然在传统的乐队乐迷的心中,至少王俊凯不太够资历坐在导师席上。

2、选手阵容

一如以往,很多选秀回锅肉的身影再次出现,显然一些以出名为目的的想红选手,见综艺就上,并把自己力图将自己领域的专业技术和别的领域的技术相融合的理由将想红的真实想法掩盖的特别好。

3、节目定位

节目是定位三个导师选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的新潮乐队,所以不应该叫我们的乐队,应该叫《我们选出的乐队》

4、节目效果

节目中出现了各种乐器,各种艺术流派,传统乐队中不常见的钢琴、说唱都涌现出来,一方面造足了可看性,另一方面,也让资深乐迷觉得不伦不类,反正古典钢琴一出场,我觉得,这是乐队么?这能组什么乐队?古典乐团也能改成乐队的编制?

另外,年轻选手怪张挑剔的性格,以及连绵不绝的怒怼,不忿儿,叫板,可能是节目组刻意要求的节目效果,也可能是刻意让选手表现出来的real,或者是表现出来的所谓的摇滚精神,乐队精神。但是博足了眼球。


文体艺术那一摊子事儿


看节目制作水平的话。

一期节目从春节前打磨到现在,从舞美、剪辑、后期明显看出来是比较精细的,包括字幕上的小细节也是都有的,科普部分做的也比较用心。音频上来讲,听感不错。看来曲目都仔细做了后期混音,部分音准应该也都调过了。几个弹劈的地方也做了处理。(比如开场谢霆锋的solo那里)。

总体来看,观感比《一起乐队吧》强不少,比《乐队的夏天》第一期也强。几个回锅选手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档电音选秀《即刻电音》。电音加乐队,吸引年轻人,这也代表了现在很多潮流音乐的大方向。

当然话说回来,有多少钱做多大的事儿。我想这些节目所拿到的投资跟资源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看乐手水平的话。也是比较强的。虽然总体都比较年轻,但是有一些具有比较成熟的创作编曲能力,可以作乐队leader的选手。玩乐队有个关键因素,乐手易得,leader难求,这还是比较难得的。乐手来看,有不同风格的选手,技术也不错,还有一些科班选手,也是值得一看,毕竟这帮正规军比较难在综艺节目上看见(之前很多央院的是看不上这些综艺的)。最后讲三个导师。说实话,导师是这个节目的薄弱环节。因为三个人都不能说是完全的“制作人”。谢霆锋弹了那么多年琴了,还是那个样子。这也是引起很多人发起质疑的关注点。

但第一期看完,这个节目好像并不是让他们来当纯粹技术上的制作人的。三个人应该是类似“经理人”的角色。具体的赛制,也要等到下几期才能完全看清。

总之,觉得可以再跟着看看。


児康


你们乐队是什么乐队?


蔡氏龙


我是新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