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賞一首詩好不好?

朱子百家談


文言詩、詞是我國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中光彩奪目的明珠,對詩、詞的賞析,是文學作品鑑賞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怎樣賞析文言詩、詞呢?有很多方法值得嘗試。

其中歷史感在詩歌鑑賞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很多詩人會通過用典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的觀點。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積累,才能對詩歌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登樓》中,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廣德二年春,吐蕃不斷侵擾,代宗昏聵無能,寵信宦臣程元振、魚朝恩等人,朝政更加腐敗。詩聖杜甫借劉禪任用宦臣黃皓導致亡國的歷史教訓來抨擊時政,諷諫代宗。可謂用心良苦,意味深遠。《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因晚唐皇帝篤信佛教,修建佛寺四萬餘所,佛法誤國之嚴重,不亞於南朝。因而杜牧借古諷今,警省昏君勿重蹈覆轍。


蟲GG


如何鑑賞一首詩好不好,首先要明白如何鑑賞一首詩,再談好不好。

古詩鑑賞方法:

第一,形象分析。古詩有事物,景物和人物形象,看詩歌形象刻畫的生動與否。比如,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人物形象鮮明,個性特點明確。

第二,語言分析。語言賞析可以從,煉字,語句,詩眼等方面進行。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用字,不然怎麼會有郊寒島瘦。再比如清平樂村居里的溪頭臥剝蓮蓬,的臥,一個臥子把小兒的天真無邪刻畫的淋漓盡致。臥,可能是躺,可以是趴,可以側著,也可以仰面,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第三,表達技巧分析。表達技巧包括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和結構技巧。這也是賞析一首古詩的關鍵。比如岑參的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雙袖龍鍾淚不幹,運用誇張的修辭,把對故土的思念之情刻畫的入木三分。

最後,情感主旨。情感主旨是古詩最重要的部分,沒有情感的表達,如何能說明是一首好詩呢?

再來說,一首詩好不好,滿足了上面的賞析條件之後,好詩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立意高遠,千古文章,立意為要。比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他要是隻是寫半夜思念弟弟子由,顯然立意就低了太多,也不會成為傳世名篇,恰恰是在最後,由思念弟弟轉為為天下人所祝願,境界一下就樂觀曠達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再比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要是隻是寫一個老翁生活條件艱苦,住的茅屋破漏,大家或許只是同情一下罷了,而他即是在這種生活條件下,他依舊心懷天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就是境界,立意,這就是好詩。






饅頭一哥


如何鑑賞一首詩好不好,我是這樣認為的_第一點,要看整首詩的表達句式夠不夠通順,也就是句式上不上口!好的詩句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讓讀者記憶猶新,容易記住!

第二點,要看韻腳!韻腳是詩句之間音韻美感的粘合!常言說_戲怕跑調!歌怕跑音!詩也一樣,如果失韻了,就會失去詩的風韻!讓人覺得讀之乏味!

第三點要看律仗!詩律與音符音律一樣。要有起有伏!一唱一和!這樣才會讓句式更加優美!但現代詩歌就不一樣了!應該說詩是精品!詩歌通俗一些。好的詩句以尊守詩律規則為上,這樣會少一些爭議!真正好的詩作會守律。不是守律就寫不出好的詩句了!

第四點要有意境!有意境的詩詞才會充滿靈魂!有意境才會脫俗!把靈感觸入句理行間,讓表達的景物充滿感情!讓感情以物代答!這就是詩的意境。

第五點要讓詩詞的表達充滿意境的想象!也可以朦朧一點!以四兩撥千斤的力度,把讀者吸引到無限的想象上!讓你的短詩充滿長篇導引性!真正做到小詩大文章!

一首詩概括的就是一篇文章的縮寫!能大就能小!能縮就能擴!如果一首詩缺少了意境與想象力,也就失去了一首算作好詩的價值!真正的好詩,除了朗朗上口,既壓韻,又守律,會讓詩的表達意境充滿朦朧或想象力之中!

謝謝朋友們的閱讀!歡迎討論詩詞創作的理解!謝謝!


晨光無限322


首先看到詩後先看題目和作者,因為題目往往有作者的寫作意圖,如果認識作者就更好了。一般作者的寫作風格和感情不會有太大變化,如果認識可以聯繫自己之前讀過的詩歌來理解。例如這篇杜甫的春望,看到杜甫也就大致明白詩歌的表達情感了再看註釋 看註釋可以看出作者的事蹟,做詩時的遭遇看詩句翻譯,一般的詩歌可以翻譯出來,一般情況遇見不懂的詞可以跳過這並不影響對詩的理解,但有時詩的翻譯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就像高中的詩歌鑑賞總是考 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這類題一般都是5個選項選錯誤的兩個,在這時總會有一個選項是考詩歌某句的翻譯,要作對這類題就要理解作者感情對於如下詩歌 通過作者註釋和詩句翻譯大致可以讀懂了一般選擇題中會有偷換主語的錯誤,也有修辭手法使用錯誤,再有就是翻譯情感錯誤。如果實在看不懂,學生可以根據選擇題的感情分析詩歌,是否接近,但在答題是不要直接抄上選擇題給出的情感,以免錯答,如果自己明確選擇題的感情是錯誤的就不需要這樣做了。


璞璽藏傲


首先,整體通讀一遍,不生硬,不做作,不無病呻吟,可以讓人順利地讀得下去。這種情況,就反映作者對詩歌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這部作品就可以稱之為詩了。

然後,回到詩句的本身細看,因為我們知道,詩因為篇幅制約,它必須在有限的空間裡,把我們要表達的意願展現出來,這就需要凝鍊,需要壓縮,很多人把詩歌創作,當作文字鍊金術,個人認為,這很貼切。當年,北島就把《生活》這首詩,用一個“網”字表達出來,讓人深思,讓人回味,也讓人欽佩。

這裡就是說,要看詩的內容是否臃腫。一些初學者總是以為自已的東西沒說完,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其實,寫詩就像看美人,要多一分嫌肥,減一分嫌瘦。

如果以上兩點都找不到硬傷。有硬傷的詩不能叫詩。就要從詩中找亮點了。

詩歌的早期表現手法,賦,比,興,到現在也沒落下,在加上現在的通感,象徵之類的,這些技巧的靈活運動,使詩歌的跳躍感很強,但是,傳統文學也有很多跳躍性很強的句子。例如萬里悲秋常為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從千里到百年,這種時間和空間的自然轉換,在古典文學中,有很多這樣的大膽詩篇。所以,要大膽去想象。

一首好詩,沒有亮句來推高它的光芒,就不是好首。但是如何把亮句不著痕跡地嵌入在詩中,卻是個技術活,需要在寫好後反覆去打磨。

當我們讀到一首好詩,從亮句中找到共鳴之後,請我們再回到文字自身,去看看作者如何起句,(起句一般都很抓人,撓心,誘惑你去讀),看他如何鋪墊,如何走高,然後如何結句,收筆。這是個學習的過程。要從中領悟出自已的東西來。


f夢飛翔f


如何鑑賞一首詩好不好?

第一,鑑賞首先是一種考驗

如何鑑賞一首詩(新、舊)好不好,首先,對鑑賞者來說是一大考驗,它直接考驗鑑賞者的實際鑑賞能力。鑑賞能力直接判定詩的價值。再好的詩到了外行眼裡,恐怕是"渣″,再差的詩也會誤判為"花"。對內行來說,截然不同,有天壤之別。好詩是"花″′,反之是"渣″!

第二,鑑賞的主要評判標準

我認為:鑑賞一首詩的主要標準只有兩個,第一思想性,第二藝術性。從古至今,大同小異。讀者即鑑賞者看待同一首詩,也是"見仁見智″,在喜愛方式上與側重點上明著存在差別,好比"百人進店,口味不同"。這是必然現實,當然大體觀點相同,只是細微差別,無妨礙。因為手中都拿著相同的兩把尺子,思想性和藝術性。這兩尺子沿用直今,千篇一律,千古永恆,是鑑詩的法寶.

第三、案例篩選,綜合分析鑑賞

A、王之渙的詩《登鸛雀樓》:

" 白日依山盡,黃流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先譯詩:

太陽依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洶湧奔騰的黃河直入東海;

想要看到千里風光與景物,

必須再往上登上一層高樓。

詩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揭示哲理。波濤澎湃的黃河,從發源地一瀉千里向東海流去,太陽也慢慢地隨之沉沒,想縱覽千里風光,就必須再登上一層樓,由眼前風景到挖掘深層的哲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遠眺近觀,或縱橫瞭望,從而拓寬視野,創設意境。借"景"的描寫,揭示其中所蘊含的深刻的哲理,使詩意得到無限的昇華。共四句詩,兩兩對仗,工整優美,雄渾壯觀,字字珠璣,句句玲瓏,聲韻平仄,字詞句,對仗無一絲疏忽,無一絲瑕疵,無一絲俗氣,藝術性極強,論思想性,揭理淘金閃文光,一句哲理,千古流傳,使其詩成為不朽作品!詩齊《登高》,名齊李杜!單從這兩個方面,足以判定此詩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全面肯定它的歷史地位和深遠影響。

B、曹植的七步名詩。

煮豆燃豆箕,豆在鑑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此詩,驚豔天下,流傳千七步詩才,學富五車。為了皇位,兄權膨脹,不擇手段,忌才害命;手足相殘悲局,競在曹魏上演,震驚華夏。故限其弟七步成詩,成為天下之大惡、人間之怪事。命懸一線,只因一念;求情、下跪、叩頭、奉承、千言萬語,都無濟無事,也只有以"煮豆燃箕″的常見事實與厲害關係,以"相煎太急″的道理撬開兄長心門,好讓其兄在從普通的事實中所挖掘出來的真理面前猛醒、反省、低頭、悔改,把喪失的良心和親情找回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才可免去一死。可見曹植急中生智才高心細,詩出驚人。全詩雖樸實無華,但事實和深隱其內的扣人心絃的道理,誰要一下想到?借事挖理,借事說理,以理服人,這就是七步詩所體現出來的最大特色,讓思想性在極為常見的簡單生活事實中體現,讓思想性在比喻引申中昇華,讓智慧和詩的光芒閃爍、燦爛、絢麗!這首詩空前絕後,名揚天下。本詩實現了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結合,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一。七步一詩,古今難得的天下好詩,文苑仙葩,詩壇絕品!

綜上所述,鑑賞一首詩,任何一首詩,只要用思想性和藝術性這兩個標準去衡量,就完全可以判定詩的好否!


袁君保


一、感知詩的意境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寫詩的人以境界為“高格”,那讀詩詞的人也應已品詩詞境界為最“高格”。什麼是境界?境界就是把詩詞中描繪的圖景與作者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意境,意境虛實相生,意與境諧,深邃悠遠。其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統一,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如歐陽修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秦觀的“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兩句詞都明顯帶著詩人的主觀感情色彩,詞句中能讀出詞人的傷心和孤獨。正是“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界。又如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元好問的“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這兩句,雖然不能讀出詩人在寫這兩句詩時的心情,只能看到了一片美麗而又超脫的景象,但仍然讓人回味無窮,這又是“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物我合一的無我之境界。

二、明瞭詩中的寄託

欣賞一首詩或詞,首先要對作者的身世,時代背景都要有所瞭解。“知人論世”,然後才能更好地領會全詩的主要內容,推尋出詩詞的言外之意。如棄疾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力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峨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楊柳斷腸處。”這首詞表面看,是寫惜春、怨春,實際上是假借一個多情女子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上片是通過她的惜春、怨春表現自己對南宋王朝愛憎交織的矛盾心情。下片假借這女子遭到逸妒時的怨恨來表現自身遭遇的不平和對南宋王朝的不滿。“君莫舞”,是對那些得志小人的祖咒,結句是對南宋王朝的辛辣諷刺。所以,明確了作者的寄託,就可以強烈地感覺到作者內心的憤和不平了。

三、品味詩詞中的感情

詩闊詞長。或言志,或抒情。無論是愛情、友情、親情,鄉詞所表情,還是愛國情、憂民情,所有的名篇佳作,無一不是具有情真、情深的特徵。如蘇軾悼亡妻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詞中,詞人又夢迴到了故鄉,他走在久違的庭院,他來到窗前,透過綺窗,恰見妻子坐在那

裡,對鏡梳妝,依稀之間,宛如當年種種景物,看起來如同往昔,人兒依然是那個人兒。也許別離太久,也許在夢裡都明白,人事無常,生死相隔。這些年,積壓的辛酸、思念,匯成千言萬語,無從說起,唯有凝望彼此,淚流不止。如此追思之情。只有情真、情深才能寫出來。

四、讀寫並舉,功夫在詩外

自己創作詩詞才能更好的品詩。清代況周頤有一種讀詩詞的方法就可取。他在《蕙風詞話》說:“讀詞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絕佳者,將此意境締構於吾想望中,然後澄思渺慮,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靈與相陝而俱化,萬真實為吾所有而外物不能奪。”這種讀法,確實既有利於賞析詩詞,又有利於創作。能把自己融入其境其情,學到更多各式各樣的表現藝術。

陸游《示子適》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鑑賞詩詞只有重修養,厚學識,勤耕耘。方才能算上真正讀懂一首詩。





江海翻浪


(1)鑑賞口訣:

  一.看類型。

  從詩歌內容的角度來看,古典詩歌的考查基本類型有以下幾類。①送別類。②懷古類。③思鄉懷人類。表達對家鄉或親人思念為主。④戰爭或邊塞類。⑤閒適類。⑥借景抒情類。⑦託物言志類。⑧愛情類。⑨民生類。 以上九種類弄,只要學生掌握住基本的閱讀水平,在認真閱讀原詩二至三遍後,基本可以定住類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後,全詩感情自然顯現。能夠表現詩歌感情色彩的詞語有:愉悅、歡快、激憤、沉痛、悲憤、哀傷、悲涼、讚美、仰慕、惜別、依戀、豪邁、閒適、恬淡、迷戀、熱愛、憂愁、寂寞、傷感、孤獨、煩悶、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三.定主旨。

  即確定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這是詩歌創作的核心,同時也是詩歌鑑賞的核心。詩歌的思想內容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憂國憂民、懷古傷今、反對戰爭、追求和平、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念親、相知相親、別恨離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詩歌鑑賞的重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正確把握詩歌所描寫的意象,即詩歌中所描寫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詩歌當中許多的意象都是有它們各自的喻意的。雖然這種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當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數情況之下卻是有其共通之處的

  五.找技巧。

  一首詩歌寫的好壞,與它所採用的表達技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表達技巧又要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三個方面去分析。

  六.品風格。

  “風格”是指由於作者的生活經歷、藝術素養等造成的不同的創作特色。如李白之詩清新飄逸,杜甫之詩沉鬱頓挫,陶淵明之詩沖淡平和,王維之詩詩中有畫,韓愈的詩深奧險怪,白居易的詩通俗鮮明。再如,按詞論家說,蘇軾、辛棄疾之詞豪邁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詞婉約含蓄。

  詩歌鑑賞的最後,或者說到了細微之處,要讓學生體會出作者的語言風格及語言所要達到的表達效果。而與相關的一些術語有:剛健、雄奇、悲壯、曠達、蒼涼、沉鬱、飄逸、含蓄、纏綿、清新、明麗、秀麗、恬淡、悽美、明快等。

  語言表達效果: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情景交融、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

  以上六點看起來很分散,似把詩歌給拆開來讀了,但實際情況絕非如此。這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不過我把它稍做了一點修改:“師傅引對門,修行在個人。”只有讓學生懂得了詩歌鑑賞的門道,才能使學生建立一種賞析的思路,進而在不斷的賞析中培養起一種屬於自己的賞析風格。

  二詩歌內容、思想情感

  一、詩歌內容分類

  贈友送別詩、借景抒情詩、思婦閨情詩、託物言志詩、詠史懷古詩

  羈旅行役詩、邊塞征戰詩、即景抒懷詩、山水田園詩

  送別詩多是叮嚀對方,讚頌對方。或訴依依別情或言別後的思念。

  詠古詩多是對古代人或事的憑弔。或為緬懷先賢,追慕古人,或表達自己建功立業的願望,或訴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或感嘆昔盛今衰,借古諷今。

  戰爭詩要麼表現保家衛國的豪情,要麼表現捨身殺敵的壯烈,要麼表現戰士凱旋的豪邁,要麼表現對戰爭的厭惡,揭露戰爭帶給親人、家鄉、人民的苦難,控訴封建統治者發動戰爭的罪惡。

  邊塞詩則為對邊塞軍旅生活的描寫,或表現邊塞苦寒的生活環境,或表現壯麗的邊塞風光。

  思鄉詩、閨怨詩及羈旅行役詩則重在表現對親人的思念,或表達婦女的柔情別緒、憂愁傷感。或表現遊子異地生活的悽楚辛酸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寫景抒情詩和詠物言志詩(包括山水田園詩,隱逸詩等),往往表現詩人自己與眾不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質,或者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傷感,或者表現其他或喜或悲或憂的複雜懷感,或者表現祖國山河的壯麗,表達對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有的則借景(物)來表達自己遠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質。


Mr張先森說


鑑賞詩詞得有鑑賞的素養,然後首先看詩境,境界高自不落俗套,王國維有三境界說,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一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也;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三也。其次看語言錘鍊,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全看語言功夫。再次,詩言志,要看其情感表達和詩的主旨,雖然境界說也有此意,但還是拿出來再論。又次,詩的音律美感。



如此品讀


如何鑑賞一首詩好不好,我是這樣認為的_第一點,要看整首詩的表達句式夠不夠通順,也就是句式上不上口!好的詩句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讓讀者記憶猶新,容易記住!

第二點,要看韻腳!韻腳是詩句之間音韻美感的粘合!常言說_戲怕跑調!歌怕跑音!詩也一樣,如果失韻了,就會失去詩的風韻!讓人覺得讀之乏味!

第三點要看律仗!詩律與音符音律一樣。要有起有伏!一唱一和!這樣才會讓句式更加優美!但現代詩歌就不一樣了!應該說詩是精品!詩歌通俗一些。好的詩句以尊守詩律規則為上,這樣會少一些爭議!真正好的詩作會守律。不是守律就寫不出好的詩句了!

第四點要有意境!有意境的詩詞才會充滿靈魂!有意境才會脫俗!把靈感觸入句理行間,讓表達的景物充滿感情!讓感情以物代答!這就是詩的意境。

第五點要讓詩詞的表達充滿意境的想象!也可以朦朧一點!以四兩撥千斤的力度,把讀者吸引到無限的想象上!讓你的短詩充滿長篇導引性!真正做到小詩大文章!

一首詩概括的就是一篇文章的縮寫!能大就能小!能縮就能擴!如果一首詩缺少了意境與想象力,也就失去了一首算作好詩的價值!真正的好詩,除了朗朗上口,既壓韻,又守律,會讓詩的表達意境充滿朦朧或想象力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