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出名的宰相是谁?

小芳香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国祚二百八十九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的兴盛是与一个个名相的呕心沥血分不开的,实际上唐朝的名相也的确不少。

第一个元和中兴

第一功臣 裴度

  二、布衣宰相 马周

  三、东方的福尔摩斯 狄仁杰

  四、才子宰相 岑文本

  五、救世宰相 姚崇

  六、史上第一谏官 魏征

  七、贞观之治缔造者 房玄龄

  八、被刺杀的大唐宰相 元衡

  九、理财大师 刘晏

  十、大唐第一传奇宰相 李泌


生活在黄岛开发区


唐朝历二十二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

如果问唐朝最出名的宰相是谁?我认为是房玄龄。

房玄龄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遗风,且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写得一手好书法。

房玄龄在随秦王李世民(唐太宗)征战时,凡王府书檄,驻马即成,言简意尽,不需起草。曾被招为“十八学士”之一。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龄为梁国公。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监修国史,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同时负责国史馆,先后监修成《高祖实录》、《太宗实录》、《晋书》。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所以,我认为唐朝最出名的宰相是是房玄龄。


大江侃历史


唐朝宰相有很多,并不是唯一的,唐朝实行”群相制“,宰相是给中国唐朝一段时期授予一批高官的一项半正式官名(此列表也包括武则天年间的宰相,尽管武则天称唐王朝为“周”)。

高祖:宰相十六人。秦王。裴寂。刘文静。萧瑀。窦威。窦抗。陈叔达。杨恭仁。封德彝。裴矩。高士廉。齐王元吉。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元龄。

太宗:宰相二十九人。裴寂。萧瑀。陈叔达。李靖。封德彝。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温彦博。岑文本。魏征。侯君集。杨师道。戴胄。刘洎。李世绩。张亮。马周。褚遂良。崔仁师。杨宏礼。王珪。杜淹。杨恭仁。许敬宗。高季辅。张行成。

如果说有名的,秦王李世民算一个,一个最厉害最后是太宗皇帝,太宗时期就是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为代表吧





隧道挖泥巴


唐朝出名的宰相实在太多,很多都是一时瑜亮,难分轩轾。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狄仁杰、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等。如果一定要说最出名,个人认为是房玄龄。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世时被封为梁国公。死后被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可谓是臣子能到达的顶峰。

房玄龄是李世民的死党。他少年的时候就才华出众,诗书俱佳且又聪明过人。在李渊刚刚起事的时候,就投入了李世民的帐下,不能不说是眼光独到。

和李世民一起征战天下的时候,房玄龄就表现的与众不同。每打败一方势力,大家都忙着搜刮财物,寻求奇珍异宝。只有房玄龄偷偷的寻访人才并招纳他们,然后再引荐给秦王李世民。唐朝著名的大臣如张亮、薛收、李大亮、杜如晦等,都是房玄龄拉入李世民阵营的。

房玄龄擅长谋划,所以在秦王府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负责文件起草的工作。他思路清晰,写东西倚马可待且又言简意赅,曾被唐高祖李渊赞为当世奇才,加上擅长决断的杜如晦,李世民的“房谋杜断”此时已经成型。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大局已定后,李世民论功行赏,有五个人是一等功,分别为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和侯君集。李世民还特意称赞房玄龄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从公元629年到公元648年,房玄龄共担任了近二十年的大唐王朝宰相。在职期间,他总领百司,忠心耿耿,参与制定各种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

他还负责监修国史,又曾与魏征同修唐礼,先后监修成《高祖实录》、《太宗实录》、《晋书》他主张精兵简政,大力调整政府机构,裁撤中央官员,以求减轻百姓负担。

他一生用人,不关心对方出身贵贱,不求全责备,真正做到了毫无私心的选贤任能。因此,贞观年间的官场形成了良好的气氛,像马周这样出身寒门的人才才能来到李世民身边,并成为后来朝廷的宰相之一。

房玄龄在临终之际,还在劝阻李世民以天下苍生为念,停止征讨高句丽。这让李世民大为感动,称赞他如前世的诸葛孔明一般,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公元648年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龄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小花絮。

据说房玄龄是唐朝的丞相里面,最怕老婆的一个,因此长期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有一回,唐太宗李世民宴请群臣,酒过三巡之后,开玩笑说起了房玄龄惧内之事。房玄龄酒壮怂人胆,说自己并不害怕老婆,李世民便赐给了他两个美人儿,让他领回家去。

房玄龄酒醒之后,看着两个皇帝所赐的美人大惊失色,茫然不知所措。尉迟敬德给他出主意说:“这两个美人乃是陛下所赐,你领回家去,她还敢怎么样?”

于是房玄龄就壮着胆子把这两个女人领回了家,然后被夫人用鸡毛掸子赶了出来。房玄龄无奈只好把两个美人还给李世民。李世民也有些生气,就决定帮房玄龄治治他的老婆。他让人唤来房夫人,一本正经的对她说:“两个选择,要么把这两个美人领回去;要么喝了这碗毒酒。”房夫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毒酒,却发现是一碗陈醋。李世民双手一摊,彻底的服了。

可能正是从这时候起,吃醋这个词被广泛的应用于男女关系。


任十三读史


现在来看应该是狄仁杰了,唐朝有名的宰相太多了,大都出现在唐初,君明臣贤的典范。

要说最出名的狄仁杰应该是最有名的了。

《神探狄人杰》的电视剧就拍了五部,电影那是更多。现在不知道狄仁杰的人真是太少了,所有关于狄仁杰的电影和电视那都是最吸引人的。

历史上的狄仁杰也确实是千古名相,在当时武则天时期能够叱咤政坛几十年不衰,不提政绩光凭这一点就足够让人佩服。

武则天时期除了一个霸道的女皇帝之外,还有很多势力尔虞我诈,有武则天的武氏家族一派,太平公主一派,太子一派,李唐旧人一派。

狄仁杰能够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各个势力组成的政府之间游走,而且还游刃有余。不可不佩服狄仁杰的聪明和圆滑。

各个势力还有武则天对狄仁杰都没有敌意。最后还能对政权回到李唐起到关键性作用。

武则天在犹豫不决中也是听了狄仁杰的话把江山交到了李姓手中。

要说唐朝哪个宰相最有名,无论能力和知名度都狄仁杰莫属了,元芳你怎么看?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唐朝自建国到灭亡共289年!光皇帝就有21个!宰相更是多到难以计数,我们耳熟能详 脱口而出的恐怕就有十几个吧!

防微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白衣山人李泌 大唐柱石 狄仁杰 哪一个搬出来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不分好坏哈)!实在是不敢说哪个最出名! 但今天读史书 读到房玄龄了!那咱们今天就说一下这个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大唐名相!

清代的房玄龄画像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是秦王得力的谋士之一。但房玄龄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资治通鉴》有这么一段描写!

初,杜如晦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长史。时府僚多补外官,世民患之。房玄龄曰:“馀人不足惜,至于杜如晦,王佐之才,大王欲经营四方,非如晦不可。”世民惊曰:“微公言,几失之。”即奏为府属。与玄龄常从世民征伐,参谋帷幄,军中多事,如晦剖决如流。世民每破军克城,诸将佐争取宝货,玄龄独收采人物,致之幕府。又将佐有勇略者,玄龄必与之深相结,使为世民尽死力。世民每令玄龄入奏事,上叹曰:“玄龄为吾儿陈事,虽隔千里,皆如面谈。”

起初唐朝名相杜如晦,也只不过是秦王府的一个参军,而当时府中幕僚太多,李世民想要遣散一些!房玄龄说道:您谁都可以不用,但杜如晦 乃是王佐之才,您将来若想治理天下,非杜如晦不可!(房玄龄这话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了,当然 也说进了李二爷的心坎里)

所以李世民故作姿态的说道:不可能乱说话的,然后把杜如晦收入帐下! 每有征战都会待着他!而杜如晦也不负李世民的期望,参谋 部署 都能一针见血!(当时杜如晦和房玄龄关系还不密切,但就因为杜如晦有能力,房玄龄便大力举荐,可见其人!)

文中还写道,李世民的军队每攻克一座城池,大多将官都是急于入城争 财物!唯独房玄龄四处招揽人才,有用的就帮李世民收为幕僚!

然后如果发现有能力的将领,他一定会跟那人结交,为的可不是结党营私,而是说服此人能为李世民出生入死!

连李渊都夸奖道:玄龄替世民奏事,我就跟亲眼见到他似的!

房玄龄之功 百世传颂

而关于房玄龄收拢人才的例子还有很多!

初,洛阳既平,杜淹久不得调,欲求事建成。房玄龄以淹多狡数,恐其教导建成,益为世民不利,乃言于世民,引入天策府。

杜淹是李世民天策府的兵曹参军,最初杜淹想要投李建成,而房玄龄知道杜淹多有诡计,如果他跟了建成会对世民不利,所以跟李世民商量把他吸收进了天策府!(真可谓是一心为世民呀!)

李世民称帝以后 房玄龄升任宰相!

玄龄明达吏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至于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

房玄龄任宰相以后 可谓是 殚精竭虑 !对朝堂之事 事无巨细皆用心用力! 对人和善 用法宽容,真正做到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且他不居功自傲(玄武门之事便是由房玄龄为主策划实施!并亲自参与的!) 朝堂的人员选拔调度皆与杜如晦一同决断! 太宗皇帝每次跟房玄龄商量事儿,房玄龄都说:“这事儿要跟杜如晦商量了才能决定”然后叫杜如晦来,

如晦来了以后每次决定用房玄龄的方法!所以说 玄龄善谋 如晦能断 !这就是著名的 《防微杜断》!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重,太宗派名医为其医治,每日供给御膳,并亲临探望。临终之时,房玄龄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陛下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停止征讨高丽。太宗看见奏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

七月,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太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与初唐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一起画像并供奉于“凌烟阁”。


府少爷的历史观


最出名的当属贤能宰相狄仁杰。

一、真心的爱才不妒才

狄仁杰的才能不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了破案奇才。更为重要的是他具备当宰相真正之才——善于发现人才、推荐人才。这点相当不一样,历史上很多宰相都做不到这一点,即便具有极高的治国理政才能。

以张柬之为例,当时张柬之是荆州刺史,由于不肯趋炎附势得罪权贵,年纪很大仍然没有得到升迁,狄仁杰见到他后觉得此人很有才能,便在武则天面前极力推荐。

二、选人用人不夹杂私利

狄仁杰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十分重视和发现人才,向朝廷举荐人才。

他曾经说道,"贤能之士无处不在,如果我们心存偏见,就无法寻找到人才了。为官者不能为朝廷招揽人才,应该是最大的失职,也是最大的无能。"

总而言之,作为宰相的狄仁杰,总是把找到的人才放在关键的位置上大胆使用,为朝廷储备了一批杰出人才。


驸马君


大家好!唐朝宰相中既有贤明流于千古的名相,也有臭名昭著万世不可洗刷的奸相,更有参与激烈政治斗争但却体现出非常才能的是非之相。下面就给大家谈谈我的认识。

  • 救时宰相:梁文献公 姚崇

姚崇自幼受父影响,孜孜好学,胸怀大志。长大入朝论政,答对如流,且下笔成章,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初拜侍郎(四品官),后连续升迁,成为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四朝宰相,是中国封建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 开元盛世名相:燕文贞公 张说

张说年才弱冠,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累官至凤阁舍人。因忤旨流配钦州,中宗朝召还。睿宗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开元初,因不附太平公主,罢知政事。复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出为相州、岳州等地刺史,又召还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俄授右丞相,至尚书左仆射,中与张嘉贞有过权力争斗,最后扳倒张嘉贞,自任首席宰相。卒谥号文贞。与苏颋(封许国公)齐名,俱有文名,掌朝廷制诰著作,人称“燕许大手笔”公元730年,不幸病逝,寿63岁。

  • 口蜜腹剑:晋国公 李林甫

李林甫长期专权,遍用蕃将、阻绝边将入相,又一手炮制了针对太子李亨(唐肃宗)的多起冤案,李适之、王忠嗣、皇甫惟明等重臣良将均遭其迫害。但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终于有年老势衰之时,被唐玄宗提拔的另一奸臣杨国忠所算计。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十月抱病而终。

  • 中唐权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载李辅国的骄横使代宗深为忧惧,亦引起宦官程元振的不满。因之,代宗用元振之计,逐步限制李辅国的权力。十月,李辅国被暗杀,程元振起而代之。代宗依靠鱼朝恩除了专权的大宦官程元振。随之鱼朝恩又恃宠专权,引起朝廷内外的愤怨。在这期间,元载静观政局变化,耐心等待机会。鱼朝恩骄横跋扈,欺压大臣,也威胁着代宗的权力。元载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安全,伺机进行反击。李国辅、鱼朝恩相继被除,元载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代宗最重用的人。后元载的恣意妄为引起众怒,元载及其妻并三子全逼令自杀,其女原已为尼,命收入掖庭,其党徒多处死刑。

以上四位唐朝的宰相各有特点,欢迎大家指正!



刘幽求

刘幽求(655年-715年),冀州武强(今河北武强)人,唐朝宰相。刘幽求进士出身,武周时期官至朝邑尉。710年(景云元年),刘幽求辅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封尚书右丞,徐国公。后进拜侍中,获赐铁券。

712年(先天元年),刘幽求谋诛太平公主,因事泄流放岭南。先天政变后,又被召回朝中,升任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因与姚崇不和,被罢为太子少保,因此颇有怨言。714年(开元二年),刘幽求被贬为睦州刺史,后又调任杭州。715年(开元三年),刘幽求在赴任郴州途中病逝,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献。



小金狮


刘幽求(655年-715年),冀州武强(今河北武强)人,唐朝宰相。

刘幽求进士出身,武周时期官至朝邑尉。710年(景云元年),刘幽求辅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封尚书右丞,徐国公。后进拜侍中,获赐铁券。

712年(先天元年),刘幽求谋诛太平公主,因事泄流放岭南。先天政变后,又被召回朝中,升任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因与姚崇不和,被罢为太子少保,因此颇有怨言。

714年(开元二年),刘幽求被贬为睦州刺史,后又调任杭州。715年(开元三年),刘幽求在赴任郴州途中病逝,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献。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刘幽求在武则天圣历年间参加制科考试,被任命为阆中县尉,因受到刺史的轻视,弃官而去,后授朝邑县尉。

担任宰相

710年(景云元年),韦皇后意欲篡位,毒死唐中宗,改立温王李重茂为帝,并临朝听制。刘幽求与临淄王李隆基暗中定计,与钟绍京、麻嗣宗、薛崇简等人发动唐隆政变,入宫诛杀韦后,并经手发出一百多道诏书。次日,李重茂命相王李旦辅政,进封李隆基为平王。刘幽求擢拜中书舍人,参知政务,成为宰相,并赐爵中山县男。

不久,李旦接受李重茂禅位,登基为帝,是为唐睿宗。刘幽求代理尚书右丞之职,仍旧担任宰相,并进封银青光禄大夫、徐国公。 当时,李隆基建有大功,群臣都建议立为太子,皇长子宋王李成器也极力请求。刘幽求进言道:“臣听说铲除天下祸患的人应当享有天下的福分。平王拯救社稷君亲于危难,论功最大,论德最贤,应为太子。”唐睿宗遂立李隆基为皇太子。

711年(景云二年),刘幽求罢相,改任户部尚书,不久又调任吏部尚书。同年十月,刘幽求进拜侍中。唐睿宗还赐铁券,让他享有免死十次的特权,并准许他的子孙世代承袭徐国公的爵位。

流放岭南

712年(先天元年),皇太子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尊唐睿宗为太上皇。刘幽求自认为功劳在群臣之上,以为唐玄宗会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兼领中书令。不料,唐玄宗却任命窦怀贞为左仆射、崔湜为中书令,而刘幽求则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他心中不平,怨愤之情形于颜色。[6]

当时,太平公主权倾朝野,宰相多出其门下。刘幽求便打算与右羽林将军张暐率羽林军诛杀太平公主,并让张暐密禀唐玄宗:“窦怀贞、崔湜、岑羲等人都是依靠太平公主才当上宰相的,日夜图谋不轨。如果陛下不早日除掉他们,一旦事变突然发生,太上皇怎么能平安呢!臣已经与刘幽求定好了计策,就等陛下下令。”唐玄宗深以为然。

事后,张暐又将密谋泄露给侍御史邓光宾。唐玄宗得知,非常恐惧,急忙将刘幽求等人的罪状列举报告给唐睿宗,刘幽求因此下狱。不久,法司上奏:“刘幽求离间皇帝骨肉至亲,应该判处死刑。”唐玄宗以刘幽求于国有功为由,向睿宗求情,希望免除他的死罪。唐睿宗遂将刘幽求流放岭南封州(今广东封川),张暐、邓光宾也都遭到流放。

刘幽求被流放后,崔湜命广州都督周利贞将其杀死。桂州都督王晙得知这一阴谋,便将刘幽求扣留在桂州,并对周利贞索要刘幽求的公文不予理会。后来,崔湜数次向王晙施压,让他遣送刘幽求。王晙仍旧不理,刘幽求这才得以幸免。

愤恚而死

713年(开元元年),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刘幽求被召回朝中,升任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上柱国,并参与军国重事。十二月,唐玄宗更改官制,刘幽求改任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不久被罢相,改任太子少保。

714年(开元二年),姚崇上奏皇帝,称刘幽求因担任散职抑郁不乐,口出怨言。唐玄宗遂将刘幽求贬为睦州刺史,并削去实封六百户,后调任杭州刺史。

715年(开元三年),刘幽求又调任郴州刺史。他愤恚不已,在赴任途中病逝,终年六十一岁。唐玄宗得知后,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赐谥文献。

782年(建中三年),唐德宗追赠刘幽求为司徒。

轶事典故

神龙政变时,桓彦范等人虽诛杀张易之兄弟,但却没有杀死武三思。刘幽求进言道:“不杀武三思,你们最终会死无葬身之地。现在若不早作准备,等到大祸临头时就来不及了。”桓彦范不听。后来,武三思果然窃取朝权,将桓彦范等五人陷害致死。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