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對蘋果壟斷處12億美元罰款對我科技企業訴訟類似壟斷侵權的啟發

科技企業科技創新後所帶來的護城河效應是否必然涉嫌壟斷競爭?是否必然遭到天價罰單?法國對蘋果公司的兩次罰款對引導中國企業訴訟蘋果涉嫌壟斷和國家規範監管外資企業有否借鑑意義?

法對蘋果壟斷處12億美元罰款對我科技企業訴訟類似壟斷侵權的啟發

法國對蘋果最近的罰款是反壟斷監管機構3月16日向蘋果公司開出一張11億歐元(約合12億美元)的罰單,指控蘋果公司“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在分銷網絡中的反競爭行為”。同時受到處罰的還有蘋果公司的科技數據公司(Tech Data)和英邁(Ingram Micro)兩家分銷商,分別被處以7611萬歐元和6297萬歐元罰單。法國競爭總局將蘋果判定為“卡特爾”的經濟壟斷形式:“蘋果和兩家分銷商達成協議不互相競爭,並阻止其他渠道商互相競爭,造成了整個分銷市場蘋果產品的壟斷。”

法對蘋果壟斷處12億美元罰款對我科技企業訴訟類似壟斷侵權的啟發

上一次對蘋果的處罰是今年1月法國就蘋果故意新機上市後通過系統讓iPhone手機CPU變慢的“降頻門”所處的2500萬美元的懲罰2017年年底,有報告指出,蘋果公司為應對iPhone電池老化問題而故意放慢iPhone運行速度以維持手機穩定。蘋果公司也證實”確實會因為電池老化、寒冷和低電量而放緩iPhone 6、7和SE等多個系列的CPU速度”,這讓消費者普遍認為,“放慢速度”誤導了他們以為手機已接近使用壽命或需要更換電池,導致額外產生費用或浪費,如中國區更換電池就需要608元。。

法對蘋果壟斷處12億美元罰款對我科技企業訴訟類似壟斷侵權的啟發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也在對蘋果公司進行反壟斷調查,按照特朗普的說法,“如果他們(歐盟)可以罰款,我們也可以,因為我們有一個偉大的司法部長”,早前的3月3日蘋果同意支付”受到降速門影響的美國消費者”最高5億美元和解金,原因是蘋果公司未能通知用戶有關舊iPhone的iOS更新可能會降低其設備的運行速度,而用戶指控蘋果在推出新型號時悄悄”放慢”老款iPhone的速度,以誘使消費者購買新手機或替換電池。

法對蘋果壟斷處12億美元罰款對我科技企業訴訟類似壟斷侵權的啟發

這是否意味著法國學習美國收拾法國能源巨頭阿爾斯通導致被直接的辦法,還不得而知,但有網友認為”法國學習的挺快,都是美國人自己造的孽,遲早要還的“,如果說法國監管機構對蘋果的2500萬美元的罰款對蘋果公司是灑灑水,那這12億美元的高額處罰對飽受新冠疫情影響的蘋果公司無疑是雪上加霜,股市上產生效果就是消息發佈前股價跌幅接近13%,把今年股價的全部漲幅抹去、累計跌幅超過5%。

法對蘋果壟斷處12億美元罰款對我科技企業訴訟類似壟斷侵權的啟發

除了法國對蘋果公司的罰款及美國用戶獲得和解賠償,中國、韓國等其他地區用戶的呼籲還沒得到回答,雖然還有信息顯示,中國民間組織“反蘋果聯盟”呼籲商務部反壟斷局對蘋果展開調查,韓國超過18萬人參與了對蘋果的集體訴訟。所以,蘋果公司是否在中國市場也有類似托拉斯壟斷違法行為?企業如何推動政府做類似調查和處罰?政府如何對美國企業實施本地經營的規範與合法性管理?這值得我們思考該轉變對洋品牌的崇洋媚外和洋企業的心理恐懼了,學習法國的做法,當行其道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