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領頭雁”培育行動,跑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接力賽

近年來,西盟縣脫貧攻堅連戰連捷、再戰再勝,率先在“直過民族”地區實現了脫貧摘帽。但是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缺技術致貧的佔總數的79.86%,大部分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較差。西盟縣針對這一問題,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結合文章,在全面總結“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實施“先鋒強志”工程,力爭到2020年底培養造就一支“六有”農村基層幹部隊伍,順利完成2020個“致富帶頭人”的培養目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幹部人才支持。

樹形象、轉作風,彰顯榜樣力量

西盟縣堅持把農村“當家人”隊伍培養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礎,全覆蓋開展村組幹部任職資格審查,注重從優秀農村人才中選拔村組幹部,充分發揮農村青年黨員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積極推廣落實青年人才黨支部工作法。以培養“政治明白人、致富帶頭人”為目標,採取示範培訓、重點培訓、全員培訓等方式,推動村組幹部教育培訓常態化長效化,實現全覆蓋輪訓目標。通過選派“先鋒指導員”、“先鋒委員”兩支力量,調整優化“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隊伍結構。

实施“领头雁”培育行动,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赛

勐梭鎮他朗村黨總支書記、主任巖路是村裡小有名氣的“黨員致富帶頭人”。以前他朗村產業發展結構單一、技術水平有限、管理方式落後等問題一直是制約群眾穩定增收致富的瓶頸。為破解產業發展難題,巖路帶領村黨總支認真研究分析先進地方帶領群眾增收致富、抓經濟發展的做法,確定了以“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思路,成立豪豬養殖合作社,積極爭取橡膠、資產收益肉牛養殖等項目的支持,發動群眾開發甘蔗、咖啡、生豬、豪豬等種養殖項目。同時,結合各類技能培訓幫扶,鼓勵青壯年勞動力參加產業培訓,增強發展致富手段,2019年來,巖路共組織動員360餘名群眾參與技能培訓,鼓勵青壯年外出務工增加收入,外出務工人員人均增收3萬元左右。還通過在外務工的兒子幫助群眾銷售農產品、手工藝品等方式,帶領群眾走出了一條“產供銷”一體化的新路子。

提素質、促轉型,凝聚發展合力

西盟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這一主線,在培養新時代農民方面,堅持“實操為主、幹部帶隊、成效包乾、績效考核”的原則,在全縣實施“先鋒強志”素質提升工程,把幹部職工能力素質培訓和群眾技術技能培訓作為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保持收入持續穩定、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作為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通過把好培訓“人選關”、“程序關”、“內容關”、“考核關”,確保“帶有質量,學有成效”,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300餘名。

实施“领头雁”培育行动,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赛

勐卡鎮莫美村二組的90後小夥巖槍,現在是勐卡鎮中華蜂養殖基地的負責人,成為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西盟縣實施“先鋒強志”素質能力提升工程以來,巖槍作為第一批學員被組織到中華蜂養殖培訓基地跟著師傅們學養蜂技術,由於比較勤快,也能吃苦,他很快就學會了查蜂、調脾、育蜂王等技術,並在考評中獲得了較好的成績和評價。因為表現突出,公司決定把巖槍招聘到蜂場工作,巖槍通過短短几個月的努力,就從以前兩個人負責100多箱的小蜂場調整到一個人負責300多箱的蜂場,還成為了蜂場的負責人,並兩次被評為優秀員工。巖槍說:“每次師傅們來巡查,我都會問一些問題,感覺自己有進步,我對生活也越來越有信心。我想我以後也可以成為師傅,把養蜂的技術交給更多的人。”

強保障、揚激勵,點燃幫帶熱情

西盟縣充分發揮“激勵槓桿”提質增效的作用,始終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的工作思路,從“基礎設施、工作機制、培養選拔、政策傾斜”四個方面入手,有效提升農村公共活動場所陣地功能,全覆蓋完成鄉鎮黨校建設,將培訓對象聚焦到了普通黨員。建立健全村組幹部培養選拔機制,將農村優秀青年培養成黨員、黨員培養成村組幹部、優秀村幹部培養成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建立健全村組幹部待遇正常增長機制、正常離任村幹部生活補貼制度和績效考核辦法、獎勵標準。從村集體經濟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為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委員發放工資,讓帶頭致富、帶領致富較強的農村群眾優先享受崗位補貼、產業扶持、項目資金等優惠政策,以村黨組織為主渠道落實,好事讓基層辦,好人讓基層做。

实施“领头雁”培育行动,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赛

建機制、顯成效,譜寫幸福新篇章

西盟縣按照“聯得上”、“結得好”、“穩得住”的思路,在產業扶貧中創新利益聯結機制,通過“訂單、股份、勞務、租賃、保險、激勵”六個聯結,讓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助力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2020年,計劃投入1500餘萬元,用2年的時間,通過採取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培訓相結合,重點培訓與一般性培訓相補充的方式,開展各類培訓5萬人次以上,實現幹部職工和有條件的農村勞動力全覆蓋培訓,鍛造一支“沉得下去、幹得了事、扶得了貧”的幹部隊伍,培養一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新型勞動者,做好脫貧攻堅戰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確保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使脫貧攻堅成果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实施“领头雁”培育行动,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赛

(中共西盟縣委組織部 劉秋實 文/ 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