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导致部分人收入下降,为什么物价还是偏高?

透过现象看风景


2020年1月、2月,CPI同比涨幅分别达到5.4%、5.2%,日常生活用品、口罩等商品的物价偏高,大家都感同身受。

影响价格的核心因素是供求关系

根据一般的理解,商品的价格出现上涨,一定是供给减少,需求超过了供给,因此导致价格上涨。供给减少可以分为几种常见的情况:

第一,生产的数量有限,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比如当前疫情下,口罩成为全国人民的刚需,由于对口罩的需求暴增,而且有囤购现象,远远超过了口罩日常的供给能力,而口罩的生产需要周期、口罩厂家扩充产能也需要周期。因此,短期内口罩价格暴涨。

第二,生产的数量很多,但供给无法及时满足需求。比如目前的农产品,受疫情的影响,各地封村封路,人们在家自我隔离,由于缺乏人手和道路阻隔,物流企业运输量急剧下降,运输成本上升,各地农产品大量积压,无法及时大量运送到全国各地,产地和销地价格分化,短期内导致价格上涨。

第三,生产的数量很多,但定价权方操纵价格。比如国际大宗商品,包括石油、铁矿石等,定价权掌握在一些西方国家手中,实际可供给的数量非常多,但拥有定价权的国家操纵供给数量和价格,使供求关系“失真”。

如何理解疫情下部分收入减少,物价还偏高呢?

正常情况下,受疫情影响,部分人收入减少,需求减少,价格应该下降。疫情背景下,之所以背离这一常识,原因是:

第一,物价上涨的部分商品是刚需。比如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米面油、蔬菜,还比如口罩防疫物资。日常生活用品,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刚需,即使部分人收入减少,但还会购买,购买的人群和数量都不会减少;防疫物资,在疫情的背景下,也是刚需,而且因为疫情,购买的人群反而增加。加上部分人还存在囤购行为,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

第二,部分商品的供求出现短缺。受疫情影响,人工不足,企业没有复工复产,产能没有得到恢复,以及物流运输的影响,短期内导致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以及产地和销地价格分化。

第三,物价上涨是短期结构性现象。疫情是突发因素,对物价的影响也是暂时的。此外,供给不足的部分刚需商品价格上涨明显,但非刚需产品价格还出现了下跌。农产品产地价格出现了下跌,但需求地价格出现了暂时性上涨。

总结

综上所述,疫情影响下,部分人收入减少,可并不能改变对刚需性商品的需求,且受暂时性供需失衡的影响,价格出现上涨,导致物价偏高。但物价偏高是暂时性、结构性、区域性的现象,随着疫情的缓解和消失,物价会逐步走低乃至恢复正常。


闻道财经


物价和疫情通常都是反向的,疫情越是严重的时候物价通常越是高,而当疫情被有效控制之后,物价就很快会回落。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疫情严重的时候,物品就会被很多人买,本来一天买一次菜,可现在基本是一次买一周的菜。哪怕很多物品最后烂在冰箱里,也愿意多花钱先买回去。因为多出门一次就多一次风险。

除了大家抢购导致物价上涨,疫情严重的时候,做生意的人也少了,因为整天暴露在外面,风险非常大,宁可不赚这个钱,也不要把生命搭进去。我过年回来2月初的时候去菜市场买菜,卖猪肉的只有一摊,平时正常的时候都是4,5摊,卖菜的也才一两摊,平时十几摊。有个卖菜的大姐,当时就说,真希望快点把这些菜卖完,然后就不卖了。卖的人少了,他们自然会提高下物价,这个大家也都可以理解。

然后现在再去菜市场,卖菜的已经恢复到10几摊,卖猪肉的也恢复到了4.5摊,物价相对于2月初,也回落了不少。我相信战胜这场战役,物价肯定会回落正常水平的。


月牙亮投


世界不是平的,有高峰,有沟堑,经济体中有人通胀,有人通缩,有人先富,有人贫穷。

疫情导致部分人收入下降,跟物价偏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只要不是在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收入减少的概率就大大增加,这是民营资本平均利润率低,普遍处于产业链中下游有关。企业没有收入,给员工继续发工资就要看平时效益如何,流动资金是否充足。至于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如果没有生意,收入自然也会减少,在消费者都宅在家里的时候,显然很难避免这一结果。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为什么物价还是偏高:


1、物价高,归根到底是货币现象。

广义货币基数越来越大,看起来增速降低,实际增量并没有减少多少。仅以2020年1月份数据为例,新增量高达3.66万亿元。货币多了,物价必然上涨,尤其是在房地产逐渐失去货币蓄水池作用的情况下。


2、疫情推高人力成本

农民工出于安全考虑不愿意冒风险返程复工,加上很多地方异地需要隔离14天,多数选择在家观望。更多的企业想恢复生产得不到批准,能通过申请的企业想快速恢复生产只能提高工资才能招到人,人力成本上涨。


3、物流运输受限,部分物资供应紧张,中间环节肆意加价

口罩最能说明问题,曾经一次性口罩一只的成本不过0.2元,现如今普遍2元一只。日产10万只口罩的口罩机二三十万元一台,直接涨价到一百三十万元。

医用口罩核心面料的中间层需要熔喷布,过去1.9万元一吨,直接上涨20倍有余,动辄四五十万元一吨。

农民大棚蔬菜不到1元一斤,运不出去发愁,城市中六七元一斤,某些城市甚至六七元一根。


商品需要流通,供需关系变化影响价格,物价回落还需时日。


财智成功


决定价格的因素俩大块,一个成本,一个供需关系。

大家或许都看过一个故事,说一个小男孩怎么把一件50元的衣服卖100块,卖1000块,卖10000块。背后的逻辑就是创造价值,营造不平等的供需关系。100块就是普通卖,1000块需要再衣服上贴标签,10000块就是找明星签字了。

现在也是非常时期。大环境决定了供不应,对于卖家而言,他会卖给谁?同样的商品平常卖50块,现在100块有人买,200块一样有人买。

另一方面,现在的交通及其不便,运输的途道有限,工作的人也少。这个成本有没有增加?成本增加,供不应求,这是导致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北海仔阿宏的vlog


物价上涨,收入偏低,特别是少数人收入偏低,这并不矛盾,由于疫情造成了货物流通渠道不畅,想卖的卖不出去,想买的又买不到,有些货物短缺,导致物价上涨,收入偏低,特别是农民工受损失最大,因为小工厂没有开业,没有保障,像打令工一样,干一天挣一天的钱,不干没有钱,一系列问题造成了部分人收入偏低,暂时没有收入。


老于52080


物价的偏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通货膨胀率以及供需市场产生的相对不平衡,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时间,周期内的生产力不平衡才是部分地方物价偏高的主要原因。从时间周期上来看,如果此次疫情能够短期内有效的过渡过去,那么等到市场生产力和产业链完整连接在一起时,供需平衡就又会在市场作用力的影响下,逐渐的恢复到以前的效果。

但是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当前的猪肉价格,去年下半年是受到了非洲猪瘟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确实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时间过渡周期,那么预计会在今年下半年或者年底之前大规模补贴的猪才会出栏,所以猪肉价格的下降,很有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这也与生猪的饲养周期有直接的关联。



至于其他物价的下跌,短期内由于物流以及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确实或多或少对于当前的蔬菜和水果价格会有一定的负面刺激作用,但是在市场宏观的作用引导下加大对于哄抬物价的打击力度,一定程度上可是可以抑制物价上涨的,但是普遍性的微涨本身就是通货膨胀的一种体现,这是难以避免的。


晴天财经阁


主要有以下原因:

1、工薪阶层收入降低是因为一个多月没上班,单位或公司可能会少发或者不发工资,收入减少了。小老板,企业主因为没开工,公司没盈利,所以收入也会减少。

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大部分都因疫情而停止了,所以大家收入普遍都会受影响;

2、虽然没上班,但饭还是要吃的,日常消费品也都是需要消耗的,这些都是需要进行生产活动才能创造出来。由于很多工厂也因为疫情没开工,导致市面上流通的物资相对减少,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要涨一些;

3、物资生产出来后,还需要物流将其从工厂输送到各个地方,这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前段时间物流行业一方面不能全员上岗,导致运力有一定下降,另外还要优先保障抗疫物资运输,导致日常生活物资的运输比平时慢,客观上也造成了一些生活物资短缺现象;

4、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很多人有恐慌情绪,跑到超市大肆抢购生活物资,这种情绪会在社会上传播,导致很多人拼命囤积物资,导致生活物资出现短缺,造成价格上涨。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没有了。

5、很多中小企业现金流都很紧张,因为疫情一个多月没开工没收入,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破产,国家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让央行给市场注入了很大的流动性,就是俗话说的“放水”。这种措施在当前的这种特殊情况下是必要的,但客观上会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现象,反应到日常生活中就是物价上涨。


别叫我老师tx


收入下降,但物价走高,大体有如下原因:

1、二师兄余温尚在;生猪销售价格暂时还在高位运行。

2、供应关系因为疫情被打乱,部分产能短期内被抑制。供应少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3、因为要完成“全面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的历史使命,在疫情背景下,不得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钱多了,自然钱就不值钱了。

总体来看,今年CPI走强,是不可回避的事情。



草根妍究员


但是疫情当下,很多企业都已经延工,企业延工那么很多人也就只能待在家里,不要说长期没有收入,仅仅只是一个月没有收入就已经让很多人难受了,对于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多人都感到无奈。

疫情造成很多没有复产,好多的物资都有缺口,在个就是人员紧缺和成本上涨



济南三哥


物价并不是由收入增减决定,而是由供应与需求决定,疫情来临,为了防止扩散蔓延,采取外来人员隔离,甚至“封城”,“封路”,需健康证明等,导致物流不畅,但人的衣食住行一刻也不会停止,物以稀为贵,狗价自然上涨,好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管控有力,调度有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使物价控制在合理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