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控解除之後,旅遊行業會出現報復性消費嗎?

天盡晴嵐


您好,這個問題呢,我覺得肯定會有小部分出現報復性的消費。其實在人們能接受的範圍內合理的加價都是能夠接受的,畢竟疫情影響損失都不小,像這種情況,國家應該出具相關的規定可以合理加價,但不能惡意加價,湖北地區的話應該特殊照顧,給予幫助,隔離疫情不能隔離愛對吧,困難時期,我們都相互理解,希望萬眾一心,共創輝煌!


迪仔日記


今年大概率是不會的。

首先,根據疫情目前情況看,全國疫情管控結束最快是四月底,那時2020已經過去四分之一有餘,時間就是一切,成年人急於工作賺錢,小朋友急於上學補課,今年的時間比任何時候都不夠安排,人們會更多把時間精力投入到必須要做的事情,而非必要的事情只能推後。

其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疫情影響較大,人們警惕的心理不能立刻放下,面對公共場所和旅遊區都還是心存芥蒂,需要混序漸進的調整過來。

再次,此次肺炎中國確診病例八萬多人,這背後是八萬多個家庭和無數親朋好友,有人永遠失去了親人、朋友,有人則剛大病初癒,無論心情還是身體都不適宜出去肆意玩耍。而這其中,僅湖北確診病例就佔到近九成,對湖北旅遊景區的衝擊尤為強烈。

最後,此次疫情管控時間較長,國內很多人或企業多少都會有經濟壓力,且目前國外疫情愈演愈烈,全球的經濟貿易情況都不容樂觀,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未雨綢繆是非常有必要的,哪怕手頭寬裕可以也需要謹慎消費,避免陷入經濟困頓之中。

熬過今年,給予人們一定的緩衝期,旅遊業報復性消費必定勢不可擋,毋庸置疑!



似鹿似馬似飛花


確實在突如其來的疫情管控下,旅遊行業確實是各種哀嚎,可以說是近幾年的最低潮。但是呢我認為旅遊界的人士並未徹底絕望,其實這幾年有空就去旅遊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尤其喜歡旅遊的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包括像一些公司團建要去旅遊,工作壓力大要去旅遊,結婚蜜月要去旅遊等等,疫情管控之後呢,談不上“報復性”某種極端,但人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將會重新爆發。

可以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03年非典疫情發生的時候,對於旅遊行業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衝擊甚至差點讓整個行業停止運轉,攜程旅行ceo梁建章曾回顧說道,從03年四月份攜程訂單急劇下滑,之前兩天忙不完的北京酒店訂單,而這時一個人兩個小時不僅可以完成北京訂單也可以順帶完成上海的訂單。然而在疫情得意控制過後,旅遊業很快回彈到02年同期水平,同年十月攜程平臺上的機票訂單成交量同比增長200%。

所以說呢不單單是旅遊業,還有很多已經融入人們生活的行業都會在疫情管控解除後出現“熬過寒冬迎春天”的景象。


去了嗎旅遊


酷妹兒的觀點:疫情結束後短期內有報復性旅遊,但沒有報復性消費。旅遊業會有一個大發展,但需要經過一段過渡期。

謂報復性旅遊,是指人們在疫情結束後會大規模的出遊,但大部分只會侷限在短途、郊遊、自駕遊等方面,以此來慶祝和釋放憋悶幾個月的壓抑,這與“健忘”有關係,也是一種正常生活的需要。

沒有報復性旅遊,是指疫情已經消耗掉了人們的金錢和出遊的激情。

旅遊人群的主體還是上班一族,長期的居家隔離,收入銳減而消費掉了最後的存款,甚至揹負了債務。沒有經濟實力去旅遊消費。

之所以說疫情結束後旅遊業會迎來一個大發展,是基於疫情對人們對身體健康和生活的重新認識,而旅遊是一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旅遊。

在沒有疫情的時候,旅遊人群規模也是越來越大,疫情更會給人熱愛旅遊。但這需要時間來抵消疫情的影響:主要是金錢方面。

所以,報復性旅遊別想了。人們會更多的選擇自駕、自由行,更健康更自由的旅遊方式。


酷妹兒圈


大家好!首先說總的觀點:

疫情若能控制住,

則下半年可能會有適度反彈,

但也不容特別樂觀。

為什麼判斷是下半年才有適度反彈呢?

因為:

1.心理層面:旅遊不同於溫飽需求,不是必須型需求。

疫情對人們的心理負面影響具有一定的延續性,短時間很難馬上消除,

畢竟旅遊行為一般會頻繁的接觸公共空間,也是接觸大量不確定性人群的過程,

人們多會進入一個觀望期,

只有受到更多身邊人的行為正面影響才會做出旅行的決策;

2.物質層面:旅遊業作為社會經濟中的一個行業,很難獨善其身。

疫情對上半年的經濟運行負面影響很大,

不少人在短時間內的收入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或是對預期產生持悲觀態度,

那麼,預期收入不增反減顯然會抑制旅遊需求。

但時間是一劑良藥,

隨著生產生活學習的迴歸正常,

收入積蓄的增長及樂觀的心態恢復,

又加之暑期旅遊旺季的到來,

多因素疊合,

預計旅遊業到下半年的反彈是可期待的。





阿丹的悠長假期


我認為下半年會恢復到往日的客流,卻不至於會出現報復性消費。

首先我們來看幾個數據,以2003年非典前後兩年的旅遊業數據為例。

2003年以前,中國境內旅遊人次每年的增量大概在 4000-9000萬之間,由於2003年的疫情緣故,首次出現了下滑,但是2004年卻達到了一個新的峰值。雖然數據上看起來04年比03年有很大的增長,但卻並不是因為報復性消費,因為當時旅遊市場本來就在逐年增長,以當時的增長速度,即便沒有非典疫情,04年也會達到11億人次這個水平。

由此可見,疫情確實大大影響了03年當年的旅遊經濟,卻並不會帶來報復性消費。一是旅遊一般是有計劃的根據家人們的假期安排的,不會突然多出很多空閒時間去旅遊。另一個是疫情剛剛退去,人們還心有餘悸,中國人的本性都是謹慎的,不過只要疫情被打敗,旅遊市場就會慢慢的恢復,重現當年榮光。

這裡是趣數據,用有趣數據跟您一起了解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


趣數據


對於工薪階層來說“百廢待興”,消耗殆盡的能量需要及時填充,工作是第一位,需要努力去恢復生活與工作的正常秩序,工資是否如疫情前?公司單位業務業績是否如以前?這些都是需要試探關心的問題,畢竟能鬆一口氣了,家庭開支有著落了!

中小型企業公司面臨各項工作的重啟恢復員工信心,應對停止數月業務的維護與是否流失的客戶,老闆憂心忡忡眼巴巴看著虧損第一時間去爭取企業的重啟。

各行各業都是一個連鎖反應,口袋沒有錢、公司業績的停滯需要解決的是剛需民生需求,旅遊行業可以自由出差賓館酒店慢慢會多起來,完全以旅遊目的只有退休老年人會考慮,他們沒有後顧之憂,餐飲行業同屬旅遊飯店行業快餐小食店小餐館(剛需)、火鍋店等已經可以堂食,以四川為例火鍋店已經恢復到以前的百分之七十的上座率,但是大型宴會廳不會迎來高潮,很多疫情影響春節退訂的宴會除了婚期宴會重啟必須要其它的不會。



我的茶館我的茶


春節以來,全國景區因新冠病毒疫情暫停營業,這讓原本想在春節假日“大幹一場”的景區管理者措手不及。對景區來說,暫停運營就意味著要在零收入的前提下繼續支付工人工資、日常維護、房租水電、防控物資等費用,將損失巨大。

從1月26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文,緊急通知: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產品,旅遊從業人員對疫情過後,旅遊業的恢復,持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一種比較樂觀,期待著疫情解除後,迅速釋放需求,甚至還能像2003年非典一樣,產生“報復性反彈”。而另一種就比較悲觀了,認為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又恰巧碰上疫情,中小企業陷入窘境,導致失業潮,使很多人變成“報復性工作”和“報復性存錢”。

筆者想對疫情結束後,旅遊業的恢復趨勢提幾點看法。

一、疫情過後,旅遊業恢復持謹慎樂觀態度

(一)國民經濟發展夯實了旅遊消費的物質基礎

按照全球休閒與旅遊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一個國家當人均GDP達到3000-5000美元,就將進入休閒消費、旅遊消費的爆發性增長期。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

根據《中國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顯示, 2018年國內居民出遊力指數達到17.8%,旅遊消費大眾化已成為趨勢。城市出遊力指數是指該城市居民旅遊消費支出佔該城市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重。

家庭消費支出中,發展和享受型消費支出比例,已經大大超過了生存型消費支出的比例,我國消費結構從總體上已經從生存型向發展和享受型過渡,這為旅遊消費的快速增長創造了條件。

(二)即使處於經濟衰退期,旅遊消費依舊是增長趨勢

美國1981-1982年連續17個月經濟衰退,失業率達10.8%,國民生產總值下降2.5%,但美國 1979-1984年國內旅遊消費年均增長 9.1%,旅遊產業提供的就業機會1974-1984年均增長32.0% 。法國在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兩次經濟危機,居民出遊率仍保持增長。

從我國國內情況看,我國自2008年下半年起受到美國金融風暴的影響,經濟下滑,各項經濟指標都在下降,但全年國內旅遊消費8749億元 ,比上年增長12.6%。2009年春節黃金週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1.09億人次,比上年春節黃金週增長24.7%;實現旅遊收入509.3億元,增長23.1%。

遊客在旅遊過程中能在美感陶醉中獲得精神愉悅,在廣聞博見中得到充實自我的精神滿足,在移情寄情中得到釋放情感的慾望。讓人們得到精神上的減壓,調整好狀態,重拾信心,養精蓄銳投入下一步的工作。旅遊消費能產生精神的愉悅,具備心理安慰作用。因此,即使在經濟危機下,人們需要保持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愛,需要保持信心,對旅遊這種精神產品的需求不僅不會降低,而且還會提高。雖然整體趨勢恢復良好,也應注意“口紅效應”對旅遊消費結構的變化。

二、旅遊業的“口紅效應”

在美國,經濟蕭條時,各種消費都會普遍下降,但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原因有二,一是口紅作為一種化妝品,能夠對消費者起到一種心裡“安慰”的作用,讓消費者能用放鬆的心情去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二是經濟的衰退會讓一些人的收入降低,他們會減少對一些大宗商品或服務的消費,轉而去購買一些相對廉價商品或服務,口紅就是一個較佳選擇。

《中國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中的數據顯示,從2016至2018年,三類客群對消費總金額的貢獻度看,大眾消費客群貢獻近50%的旅遊消費金額;高淨值客群的貢獻值佔比被壓縮,都市休閒客群旅遊消費金額貢獻度緩慢增長,旅遊消費潛力待進一步挖掘。同樣,我們在《2016-2018年中國在線度假旅遊市場交易規模結構》報告中看到,周邊遊的增長份額正在逐漸壓縮國內中長遊和出境遊。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高價的旅遊產品所佔份額會下降,相對低廉的休閒旅遊將會成為那隻“口紅”,消費將逐漸擴大。

三、疫情過後,旅遊恢復的幾點建議

(一)更加註重本地遊客,充分挖掘國內旅遊市場

疫情過後,勢必很大地影響境外來客人數。所以,我們應更加註重國內市場,刺激國內需求。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國內旅遊市場需求容量龐大,而且增長潛力日增。疫情過後,人們會更加重視健康,將旅遊活動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裡,在寒假,在暑假,在節假日,在帶薪假期,甚至在週末,越來越多的人寄情于山水,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所以,我們應更加充分地挖掘國內旅遊市場、以國內遊客作為我們的主要服務對象,更加註重本地遊客的需求。

(二)注重培育農村居民的旅遊消費 ,深挖旅遊下沉市場

近年來,農村居民旅遊花費保持8%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農村居民旅遊花費從2013年的0.56萬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0.87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9.2%。從人均旅遊花費方面來看,城鎮居民的旅遊花費遠高於農村居民,但從人均旅遊花費的增速來看,農村居民人均旅遊花費增長率一直在城鎮居民之上。隨著鄉村振興、“三農”領域重點扶持政策、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持續推進,將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長,進而促進農村和農民的消費,農村旅遊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三)降低門票價格,發揮門票價格的牽引作用

在旅遊業中,經濟效益的更多來源並非來自景點門票本身。門票收入在其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有著強大的牽引拉動力量。地方經濟應該以旅遊景點為核心,拓展相關資源形成產業鏈,包括住宿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遊覽娛樂業、旅遊用品和紀念品銷售行業等等相關行業,重點是把整個產業鏈做大做強。以湖南省為例,景區門票平均降幅21%,但旅遊收入同比不減反增。景區門票降價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遊客旅遊負擔,吸引遊客數量增長,使周邊遊需求增長,同時促進二次旅遊消費,從而對激發對景區營收貢獻值提升。當經濟陷入衰退時,旅遊業就成為了不可忽視的“拉動力”。希望旅遊人能化危機為轉機。旅遊人,加油!

現階段,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些積極應對疫情並已經走上自救之路的企業,以期能夠對其他企業有所啟發,同時,也希望業內人士可以向我們提供更多的優秀案例,通過我們的筆講述其中的故事,給行業以信心。

春節以來,全國景區因新冠病毒疫情暫停營業,這讓原本想在春節假日“大幹一場”的景區管理者措手不及。對景區來說,暫停運營就意味著要在零收入的前提下繼續支付工人工資、日常維護、房租水電、防控物資等費用,將損失巨大。

從1月26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文,緊急通知: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產品,旅遊從業人員對疫情過後,旅遊業的恢復,持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一種比較樂觀,期待著疫情解除後,迅速釋放需求,甚至還能像2003年非典一樣,產生“報復性反彈”。而另一種就比較悲觀了,認為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又恰巧碰上疫情,中小企業陷入窘境,導致失業潮,使很多人變成“報復性工作”和“報復性存錢”。

筆者想對疫情結束後,旅遊業的恢復趨勢提幾點看法。

一、疫情過後,旅遊業恢復持謹慎樂觀態度

(一)國民經濟發展夯實了旅遊消費的物質基礎

按照全球休閒與旅遊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一個國家當人均GDP達到3000-5000美元,就將進入休閒消費、旅遊消費的爆發性增長期。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

根據《中國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顯示, 2018年國內居民出遊力指數達到17.8%,旅遊消費大眾化已成為趨勢。城市出遊力指數是指該城市居民旅遊消費支出佔該城市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重。

家庭消費支出中,發展和享受型消費支出比例,已經大大超過了生存型消費支出的比例,我國消費結構從總體上已經從生存型向發展和享受型過渡,這為旅遊消費的快速增長創造了條件。

(二)即使處於經濟衰退期,旅遊消費依舊是增長趨勢

美國1981-1982年連續17個月經濟衰退,失業率達10.8%,國民生產總值下降2.5%,但美國 1979-1984年國內旅遊消費年均增長 9.1%,旅遊產業提供的就業機會1974-1984年均增長32.0% 。法國在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兩次經濟危機,居民出遊率仍保持增長。

從我國國內情況看,我國自2008年下半年起受到美國金融風暴的影響,經濟下滑,各項經濟指標都在下降,但全年國內旅遊消費8749億元 ,比上年增長12.6%。2009年春節黃金週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1.09億人次,比上年春節黃金週增長24.7%;實現旅遊收入509.3億元,增長23.1%。

遊客在旅遊過程中能在美感陶醉中獲得精神愉悅,在廣聞博見中得到充實自我的精神滿足,在移情寄情中得到釋放情感的慾望。讓人們得到精神上的減壓,調整好狀態,重拾信心,養精蓄銳投入下一步的工作。旅遊消費能產生精神的愉悅,具備心理安慰作用。因此,即使在經濟危機下,人們需要保持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愛,需要保持信心,對旅遊這種精神產品的需求不僅不會降低,而且還會提高。雖然整體趨勢恢復良好,也應注意“口紅效應”對旅遊消費結構的變化。

二、旅遊業的“口紅效應”

在美國,經濟蕭條時,各種消費都會普遍下降,但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原因有二,一是口紅作為一種化妝品,能夠對消費者起到一種心裡“安慰”的作用,讓消費者能用放鬆的心情去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二是經濟的衰退會讓一些人的收入降低,他們會減少對一些大宗商品或服務的消費,轉而去購買一些相對廉價商品或服務,口紅就是一個較佳選擇。

《中國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中的數據顯示,從2016至2018年,三類客群對消費總金額的貢獻度看,大眾消費客群貢獻近50%的旅遊消費金額;高淨值客群的貢獻值佔比被壓縮,都市休閒客群旅遊消費金額貢獻度緩慢增長,旅遊消費潛力待進一步挖掘。同樣,我們在《2016-2018年中國在線度假旅遊市場交易規模結構》報告中看到,周邊遊的增長份額正在逐漸壓縮國內中長遊和出境遊。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高價的旅遊產品所佔份額會下降,相對低廉的休閒旅遊將會成為那隻“口紅”,消費將逐漸擴大。

三、疫情過後,旅遊恢復的幾點建議

(一)更加註重本地遊客,充分挖掘國內旅遊市場

疫情過後,勢必很大地影響境外來客人數。所以,我們應更加註重國內市場,刺激國內需求。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國內旅遊市場需求容量龐大,而且增長潛力日增。疫情過後,人們會更加重視健康,將旅遊活動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裡,在寒假,在暑假,在節假日,在帶薪假期,甚至在週末,越來越多的人寄情于山水,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所以,我們應更加充分地挖掘國內旅遊市場、以國內遊客作為我們的主要服務對象,更加註重本地遊客的需求。

(二)注重培育農村居民的旅遊消費 ,深挖旅遊下沉市場

近年來,農村居民旅遊花費保持8%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農村居民旅遊花費從2013年的0.56萬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0.87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9.2%。從人均旅遊花費方面來看,城鎮居民的旅遊花費遠高於農村居民,但從人均旅遊花費的增速來看,農村居民人均旅遊花費增長率一直在城鎮居民之上。隨著鄉村振興、“三農”領域重點扶持政策、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持續推進,將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長,進而促進農村和農民的消費,農村旅遊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三)降低門票價格,發揮門票價格的牽引作用

在旅遊業中,經濟效益的更多來源並非來自景點門票本身。門票收入在其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有著強大的牽引拉動力量。地方經濟應該以旅遊景點為核心,拓展相關資源形成產業鏈,包括住宿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遊覽娛樂業、旅遊用品和紀念品銷售行業等等相關行業,重點是把整個產業鏈做大做強。以湖南省為例,景區門票平均降幅21%,但旅遊收入同比不減反增。景區門票降價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遊客旅遊負擔,吸引遊客數量增長,使周邊遊需求增長,同時促進二次旅遊消費,從而對激發對景區營收貢獻值提升。當經濟陷入衰退時,旅遊業就成為了不可忽視的“拉動力”。希望旅遊人能化危機為轉機。旅遊人,加油!

現階段,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些積極應對疫情並已經走上自救之路的企業,以期能夠對其他企業有所啟發,同時,也希望業內人士可以向我們提供更多的優秀案例,通過我們的筆講述其中的故事,給行業以信心。





風華正茂Vlog


這些年每年都要旅行至少一次,一次出國遊或者1-2次國內遊,隨著大家生活水平提高,國外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很多退休老頭老太太團,基本上都是專列出遊。

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大部分收入提高,大家不在為了填飽肚子奔波,多了時間享受生活。強大的消費能力也給各國帶來了巨大收益,這是一個各取所需和雙贏的局面。

不過這次疫情影響比較嚴重,全國上下需要比較長時間恢復經濟穩定秩序,經濟復甦後大家才能空下來閒散心情。加上去年整個市場裁員潮來臨,很多人失業,大部分人更多要先解決剛需問題。所以要分幾個方面來看:

1.短時間不會報復性反彈。因為國外形式不穩定,疫情在國外已經開始爆發性展開了,很多旅外人員陸續回國,起碼需要半年時間來平復這場疫情。

2.短暫的恢復後會迎來一個小高峰。基本在疫情穩定後,各方面會努力恢復市場調整各種政策來迎接旅遊行業的經濟復甦。

3.長期來看會是穩定上升趨勢。國民的消費力和購買力是有目共睹的,在疫情穩定經濟復甦之後,全球旅遊行業會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消費者。

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寒冬潮,堅持下去挺過寒冬必然迎來春天。不管是股市也好,行業也好,都會有低谷之後定時迎來高峰,各行各業都是變化發展有曲線有峰值,耐心等待,總會春暖花開。





宮兒有話說


這個我覺得不會出現大規模的爆發。周邊或者自駕可能會好。畢竟大家都憋那麼長時間了吧。

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1 業內專家認為,旅遊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並不會隨著疫情而改變,疫情反而會提振部分旅遊產品的市場需求,或在疫情結束之後出現一波“報復性”消費。

2 入境旅遊基本擱置。雖然中國的疫情得到控制,但是國外形式不容樂觀。所以入境旅遊國際都可能會暫停。國外來中國旅遊不太可能了

3 自駕遊

自駕遊這種形式可能會被更多人接受了。畢竟大家短時間內不會聚眾。乘坐公共交通旅遊的現象會很少。何況滿載率不高的話旅遊也不會有收益啊。

4 旅遊線路可能更多會去往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觀。畢竟那裡的空氣要好。何況大家都已經在家待怎麼長時間了。更向往大自然吧。人文景觀或者是博物館我看不會太好。

以上是本人觀點 認可的話就點個贊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