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興起"種樹熱",不種糧食來種樹,到底靠不靠譜?

以前,在北方,大多數農民都種植小麥,而在南方,大多數農民是種植水稻的。但是,近幾年不知道刮的什麼風,大家有沒有發現好多農民朋友們都開始種樹了,那麼,他們為什麼不種莊稼改種樹,種樹靠譜嗎?就這個問題,農民朋友告訴了我原因,有的是迫無無奈,有的則是別的原因,最主要原因有以下4點:

農村興起

1、種樹的經濟收益更高

相信很多農民都能感受到,現在的糧食價格持續低迷,即便是豐收年也依舊讓不少農民感到失落,因為這幾年的農藥和化肥的價格是一年比一年高,除去各種費用種地能拿到的利潤太少了,種地的積極性就不是很高。種樹的話,可以選擇的種類比較多,比如具有較好經濟價值,能兼顧木材、果品、藥材或油料的生產的樹種,如山核桃、杜仲、黃連木等;或者桃樹、梨樹、枇杷樹等果樹,每年果實成熟也都是可以出售的;如果有條件可以選擇一些稀有樹種,它的價值會更高,比如彩葉樹種、羅漢松等。

農村興起

2、種樹省時省事

現在不少農民為了收入穩定都是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在農村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子,如果家裡有種植莊稼,往往需要施肥,除草,噴農藥等等工序,那些重一點的農活,老人和孩子是幹不了的,年輕人又不能來回的往家裡邊跑,倘若要他們放棄種地,浪費土地資源也不划算。但如果種樹就不一樣了,樹長大了可以做成傢俱,也可以賣錢,一年到頭還不需要怎麼管理。

農村興起

3、很多人都種了只能跟著種

大家都知道,樹的根系是非常發達的,樹根的延伸能力也是非常強。如果村子裡很多人都種樹了,會吸收土壤的營養成分。對於其他種植莊稼的來說,莊稼勢必會受到些許影響。村子裡如果大多數人種了,有些人也只得無奈跟著種了。

4、種樹也可以拿補貼

這幾年可以看出國家還是比較支持林業建設,對於那些能夠自願退耕還林的農民,國家是會給出一些補貼的,但具體補貼金額和種類各地有所不同,應以地方實際公佈為準,一般農民種喬木林、木本油料林、灌木林、木本藥材等樹木每畝地補貼都會在100元以上,不過並不是人人都能領取,比如,在2018年,只有是林業合作組織、承包經營國有林的林業職工、人工造林的林農或造林公司等才能領取補貼,且造林的面積不能低於1畝。

農村興起

聽完農民朋友給我說的這幾個原因,我大體明白了,因為糧食的價格低迷,下力不討好,所以大部分人改為種樹,其實種樹也好,清新空氣環境,不過大家不要盲目跟風種植,糧食生產還是重中之重的。希望大家可以在審視自身條件和情況下,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種植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