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管理》後記:別把整個水果行業的前景,當作自己機會

本系列文章起源於一本五十年代的老書,偶爾拿出來翻翻。然而過年特殊的長假,我覺得關於果園管理中的一些技術性的內容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即技術的時代性和管理的系統性思維。果園管理是一個技術性的內容,然而決定果園管理技術措施的並非只是簡單的從技術的層面去考慮,更多的涉及時代與發展的角度。所以我希望更多的讀者能夠去理解這個技術以外的東西,以及文章中所涉及的技術問題其背後的選擇邏輯。我認為,理念與思路才是決定果園管理方向與技術選擇的核心影響因素。


《果園管理》後記:別把整個水果行業的前景,當作自己機會

在談及果園時,總會涉及到水果產業這樣一個話題,於是新品種,新產區,新技術,新的發展機會總會展現在我們種植者的面前。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誰因為種什麼賺了錢的消息,以及畝產十萬的典型具有非常快的傳播力。而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高價水果,網紅品牌所帶來的造富能力,也無時不打動著種植者的神經。可以說,中國水果已經成為農業中最豐富多彩的一個行業。我認為也認為,水果從生活非必須品到在某些城市成為菜籃子的一部分(即成為生活必須品)是一個時代發展的選擇,水果以豐富多樣的口味和簡便的食用方式,已經成為生活中蔬菜類的重要替代品,成為8大營養素中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越來越重要的來源。因此從發展的角度講,消費者對水果的需求將會繼續增加,當量增加到一定的時候,必然會對質量和多樣性提出更高的需求。從市場的角度講,市場將對優質水果的需求快速增長,這為優質水果產業以及與優質水果產業相關的配套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一個能種出高品質水果的新品種,一種能夠明顯提升水果品質的投入品,能夠種出更為優質水果的優勢氣候區域,以及能夠把優質果品從果園傳遞到消費者手中的方式等都受到關注。


《果園管理》後記:別把整個水果行業的前景,當作自己機會

我在悠果年會的時候談過對未來的信心與預期這樣的話題,清揚老師用新時代,他的新書的副標題就是《新時代中國果業的變革與思考》,而我用新時期,因為我認為最近的這十年,是中國轉型的時期,它即是消費升級,也是產業轉型,更是社會治理和政策體系的轉換關鍵,這個時期也是風險較大的時期,前二年的大棚房可以算,以及還未確定的土地政策和鄉村振興的相關政策也還沒有完全落地,中國農業的農業人員以及真正引領中國農業發展的主體人員也沒有相對固化。我非常贊同中國果業江湖群雄爭霸這樣一個說法,亂世出英雄,而更多的則成不了英雄,成為亂世發展的貢獻者。

我曾經在接待許多想進入農業的人,每次都會說,進入農業的資本和人員如過江之鯽,從江的這邊跳下去,然而能夠從另一邊上岸的人卻非常得少。不少人戲稱去從事農業稱之為入坑,我認為最大的坑是把一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機會想當然的認為是自己的發展機會,而不去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有本事,能夠順利的爬出這個坑。

為此我認為我們需要從把眼光從這個充滿機會誘惑的行業氣象轉向自身,審視自己是否適合這樣的機會。

我在果園管理有感的《生產果園的病蟲防治》一節中,提到了層次的問題。我認為能夠從操作層面做好果園的活,那只是一個普通種植者;而當不認識病蟲,卻能夠根據管理提出解決方案,並且關注到果園的未來預防的,那是一個管理者的角色;當能夠與果園目標結合,提出系統的方案,農藥僅作為一種投入品,更多關注農藥外的內容時,那又是一個層次,我認為可以管理一個規模果園。當能夠從果園對果品的要求出發,結合經營狀況,更為系統的考慮經濟、人員、設備、氣候、發展方向等因素時,那就真正理解了病蟲防治是管理的核心要義。

《果園管理》後記:別把整個水果行業的前景,當作自己機會

水果是人類最美味的食品

病蟲防治僅是果園管理的一個部分,但很多時候能夠看出管理者的層次水平。同樣作為入坑者,很多時候也需要給自己一個定位。我曾經在《我要種水果》系列文章中,提出過幾個種植的層次問題,一是小規模的優質果園。我把它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看待,果園就是實現生活的場所,追求的是田園的樂趣和生命的自由;在這種模式下,生存往往即是果園存在重要任務,但有時卻也會變得無關緊要。二是較大規模的果園。我認為這是一種賺錢的投資方式。在較大的面積下,果園經營者往往需要依靠僱傭勞動力來實現經營,當經營良好時,能夠賺更多的錢,當然不好時,也承擔更多的虧損。這樣的果園在很多時候無法較長時間內低成本的存在,這與小規模果園在某些條件下生存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不一樣的。同樣我認為大規模果園的經營,從另一個角度講是作為老闆需要承擔更多的家庭的發展任務,換句話說,你的果園的經營好壞,直接影響著給你幹活的其它勞動力的家庭收入與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承擔著更多的責任。三是產業發展者,我認為是承擔更大責任的。當一些資本進入水果種植時,其投資是否能夠成為產業發展的帶動者,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生產園賺取資本的利益,或者成為一個短期的投機行為。對於這個層次來說,更需要經營者有戰略的眼光與智慧。然而這樣的人確實不多。


《果園管理》後記:別把整個水果行業的前景,當作自己機會


我對《大學》中孟獻子的話深以為然:“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

農業不僅僅是一個格局的問題,更是一個涉及自然科學的種植技術,社會科學的土地與社會環境;經濟領域的市場規律以及變化無常的自然氣候的影響。

當我們面對行業中的成功者時,是否我們也真的能夠有這樣的能力、精力、智慧和資本去種植水果,是否能夠有一顆敬畏的心去面對自然,或者說,這真的是我的機會嗎?

我曾經經歷過一位房地產老闆投資農業,理由是人們都希望吃到健康的農產品,而現在的農產品在他看來存在很多問題,必然是有前途的。農產品優質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行業的發展趨勢,但他認為就是他的機會,於是投了幾千萬,過了幾年就沒有然後了。

很多時候人總是會高看自己。一個人能做的事情真的很有限,我認為理解人的侷限性很重要。對於大多數的果園的經營者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管好自己的果園,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水果行業那日新月異的機會跟你沒有多大關係。果園管理的目標讓它能養活你,養活你的員工,讓生活更美好。從這個角度講,我的不少文章是適合你看並具有參考與思考價值。

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認真的審視自己是應對宏觀機會誘惑的最好方式。當然這種謹慎對於一些人來可以會認為過於消極。下篇就從積極的角度來談談水果種植或者說果園管理中的發展機會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