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发现范蠡的“伯乐”

夏廷献《百问百答说范蠡》13——

谁是发现范蠡的“伯乐”


文种是发现范蠡的伯乐。

可以说,没有文种的引领,范蠡很难施展才华,成为一个载入史册的重量级历史人物。

文种,字子禽,湖北江陵县人,学识渊博,志向远大,原在楚国首都郢为官,因不会溜须拍马,被发配至边陲宛邑(今南阳市)做了一个邑令(注:相当于今日县长)。“大夫种入其县,知有贤者,未睹所在,求邑中,不得其邑人,以为狂夫多贤士,众贱有君子,泛求之焉”(《越绝书》)。文种听说范蠡有奇才,便遣邑吏去“三户里”村,请范蠡到邑衙一叙。

邑吏到了“三户里”村,打听范蠡家住哪里,邑令要召他问话。村上人对邑吏说,范蠡是个小疯子,邑令召他干啥?是不是也疯了。范蠡听到消息,对文种是否“招贤纳士”心存疑虑,对文种派人来招他心里不爽,悄悄到淯水边丛林里练剑去了。

邑吏没有找到范蠡,回文种道:“村人都说范蠡是个小疯子,不必再召见他了吧。”文种笑道:“吾闻贤俊之士,易招疯子之讥,内怀独见之人,外遭不智之毁”(《越绝书》)。命令道:“明日备车,吾将亲往谒之”(《越绝书》)。

第二日,文种到了“三户里”村,询问到范蠡家住在村西北角时,径直朝范蠡家走去。当走到范蠡家大门外时,突然一黑色大狗从门内蹿出,“汪汪”狂吠不止。

文种先是一楞,仔细看时,却是一人披着狗皮学狗叫。

村上跟着看热闹的人说,那就是范蠡!

邑吏催文种离开。文种笑道:“尔不明白,吾闻犬吠者人也,人身而犬吠者,谓我是人,今吾到此,觉有圣人之气。圣人谓吾是人莫大抬举矣!”文种说完,整了整衣衫,朝范蠡逃去的方向拜了又拜。村人笑文种太痴,笑范蠡太癫。

范蠡用避见和装狗迎文种,是他试探文种之计。邑吏传文种召他,他避而不见,是试文种是否诚心。文种来时,披狗皮狂叫,是试试文种是否真心。范蠡揣测,文种既然有此真心,明日必定还会来。那明日,我就要试一试文种是否知心了。若是知心之人,就可商议大事。

次日早饭后,范蠡对兄嫂说:“今日文种必至,请嫂嫂为我找一件像样的衣裳,兄长上市买一些酒菜待客。”兄嫂一一照办。

将近中午,文种一人果然骑马而至。“蠡修衣冠,有顷而出。进退揖让,君子之容”(《越绝书》)。文种见被称作小疯子的人,今日衣冠整齐,仪表堂堂,礼节周到,声音铿锵,心中大喜,不由说道:“种闻蠡有旷世之材,得见颜面,实是三生有幸”。两人分宾主坐在蒲团上,一边喝酒,一边交谈,“终日而语,疾陈霸王之道。志合意同,胡越相从。俱见霸兆出于东南,捐其官位,相要而往臣”(《越绝书》)。两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结为兄弟,约定一同赴越,施展报负。

文种到越国后,和范蠡一起辅佐越王勾践实现了兴越灭吴的伟大目标。大功告成后,没有听从范蠡劝告离开勾践,被听信谗言的勾践赐死。

文种三请范蠡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刘备为兴汉室到南阳卧龙岗三请诸葛亮,恐怕是从文种三请范蠡学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