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富豪2亿送别墅没送出去,梅州富豪1亿送别墅皆大欢喜,为什么

湛江富豪2亿送别墅没送出去,梅州富豪1亿送别墅皆大欢喜,为什么

这两天南方日报上写的两地富豪做慈善的不同结果刷屏了。广东湛江富豪陈先生捐建的别墅分不出去,部分村民不断提出各种要求,一些别墅还遭受恶意破坏,导致乡贤两年不想回老家,令人唏嘘不已。而梅州大埔的“郭老板”捐赠的别墅让村民皆大欢喜,村子变美,而且户户开心,感念乡贤,乡贤也乐于回归,也真正实现新家园的价值。

南方日报对大埔郭氏的采访

为什么会这样?这里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也是文化习俗的问题。分配问题,自古本来就是个难题,所以湛江那个现象,其实是正常的,没人提问题才不正常。据说,人性,本来就经不起考验。人作为生物,本来有着“自私的基因”,这个自私的基因,像亚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推动人类前行。好的制度安排,可以让分配适应人性的边界,从而减少湛江那些情况,增加梅州的情况,提升整体的福利。

湛江富豪2亿送别墅没送出去,梅州富豪1亿送别墅皆大欢喜,为什么

大埔小留村郭氏乡贤捐赠的别墅

湛江那个现象是正常的,那么大埔的乡贤和乡亲们是怎样做到超越正常人性的制度安排呢?这是不容易的。

第一,客家人对施和受的关系,已经有了长久的实践经验。施者不忘本,受者长感恩,并思涌泉相报,通过努力变成新的施者,这是最好的制度安排,也是慈善的最好、最正能量的打开方式。如此,生生不息,这个现象,就一直发生在华侨之乡——梅州。(其他地方也有,但是我结合自身体会说说。

客家商人自古就有做反哺家乡的传统(谁说传统不是一种经济学上的“制度”呢?)。最有名的比较早的,张弼士和姚德胜,富可敌国又有家国情怀的张弼士除了反哺家乡,最重要的捐赠清政府,让慈禧太后都感恩戴德,张弼士在慈禧面前可以不用下跪。姚德胜,除了捐助学校、架桥修路等基础设施,还捐助吃不饱饭的平远乡人吃流水席(他当时还不到40岁哦)。

客名君小时候走过的桥、上下学走的乡道及牌坊、经过的烈士纪念碑、小学(村小和镇小)、初中和高中的四所学校的校舍和教学楼、从小到大每年的奖学金,都是华侨捐赠。焉能不感恩?从小,“华侨”这个词,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座丰碑,我不知道他是谁,他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很多人,总之他总是有一双温暖眼睛,和一双温暖的、能创富、能扶危济困的手。他们在外打拼来的钱,总会注视并反哺家乡的教育和基础建设。

而华侨的家乡,也都记念这种恩情,这是我小时候看到的梅州客家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心态。接受捐赠的地方就会感恩地刻上捐者的姓名(只要捐了就会刻,就要刻碑),比如田家炳、曾宪梓、邹锡昌、彭淦波、章生辉、曹绍球……大小华侨都有捐的。太多,我举不过来,他们都是我们这些学子耳熟能详的名字。例如田家炳公,简直是慈善的代名词,他自己和家人克勤克俭,鞋子破到走路掉跟,为了兑现捐助教育的承诺,甚至卖了自己的别墅租房子住,给全国捐了200多所学校(点击此处可以看他的故事)。

捐助全国,捐助家乡,田公也遇到过心寒的时候,但是矢志不移。所以说梅州是有丰富的施受经验的。缪寿良先生从90年代看到发展教育的责任,他干脆自己办了一所综合性的学校,用最先进的理念去打造教育的本心,不仅“财布施”,而且“法布施”。曾宪梓先生的名字,总是在我们早年最重要的教学楼上面镌刻着——宪梓楼。邹锡昌先生坦言受曾先生影响,十分积极反哺教育,在2008年左右邹先生遭受金融危机、财务重创之时,正逢汶川大地震,他为自己拿不出钱扶危济困而烦恼愧疚不已。他们就是这种心态。这种心态,在其他地方的商人之中并不多见。

写客家名人的时候,结尾我常常都会提一下他们的慈善。重情重义的一帮人呐。客家人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反哺情怀和心态,来自何处呢?

湛江富豪2亿送别墅没送出去,梅州富豪1亿送别墅皆大欢喜,为什么

第二、客商素来重“义”。过去的客家商人,挂的牌匾,一定是“陶朱事业、端木生涯”(过去其他汉族民系也都挂,但是客家这个见诸记录,对我而言是从小听闻),现在这个牌匾,似乎还在,变成挂在众人心里。陶朱公就是范蠡,端木赐就是子贡。范蠡曾是越国大将军,吞吴争霸成功之后,泛舟商海,成为成功的商人;端木赐就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贡,也是最有钱的弟子,如果没有子贡,孔子恐怕在奔忙途中饿死。范蠡和子贡,这两位不仅有着经商的才能,更有着博学的智慧和仁厚的品德,后二者(智慧和品德)就是格局很大的意思,其实,也是前者的因(创富)。

如果没有格局和公心,可能看不到财富的实质或者真财的源头,可能会被捆在一己之私中作茧自缚。这是个奇特的悖论。大公无私,终将大益己身,甚至佑护瓜瓞绵绵;蝇营狗苟而斤斤计较的,反而错失天地良机,即使一时暴富,也终难成大器和长久。公与私之间的悖论,好像一种“上天饶过谁”的轮回,一般人可能很难理解。但是从玉皇大帝的角度来看,这个悖论就是个正常的事。这样的悖论,有时候短期不显现,时间长了,公心私心就像退潮时的裸泳者,一下分了出来,于是该进去的进去,该有厚福的有厚福。太多例子了哦。

湛江富豪2亿送别墅没送出去,梅州富豪1亿送别墅皆大欢喜,为什么

客名君印象最深的,是五华的一位富豪师兄,默默资助梅州的近500名贫困学生。他的父亲早年就是当地的公义之人,过去饿殍遍地、民有菜色之年,在过年的时候,家中孩子多(7个),贫困不堪,但是有乞丐来讨吃的,他竟然叫乞丐一起分享本来就不够分的食物。这在一般人看来不是超级傻吗?但这位孝顺的师兄少年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耳濡目染,他长大后做事也十分公道,处处受人尊敬,很早就发达。

但是发达之时这位师兄看的什么书呢?《了凡四训》。他说对他影响最大的书,竟然是这本明朝人写的小书《了凡四训》。田家炳公坦言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朱伯庐家训》。缪寿良先生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中国革命史。而朱孟依先生觉得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菜根谭》……(扯远了,对富豪影响大的,为什么不是《西方经济学》?)

经过文 革之后,很多人看不起“仁义”这俩字,因为假仁假义太多了,其实假仁假义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它的小马脚会侧漏出来,尤其这种资讯发达的时代。而这个真心的“仁义”,很多富豪客家人真的做到了,结合那些案例来看,这俩字其实是一种最大的格局,也是最有效的信用背书,是生意畅达的桥梁,是最大的智慧。最近发现社会上竟然还有“诈捐”这个词、怪现象,至今未明白这个词动机何在。在客家,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其一,丢不起这人,客家人是要光宗耀祖的;其二,客家人实在,捐不起就不捐,绝不用打肿脸充胖子。

仁厚是一种心中的柔软,却有着善的无边力量。都说好人难做,为什么在梅州不断有人做好人?

湛江富豪2亿送别墅没送出去,梅州富豪1亿送别墅皆大欢喜,为什么

“我以前的房屋是在这的,是一座瓦房,住了几十年,很破旧了。好几年前,村里在外面赚了大钱的‘郭老板’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出资拆除重建了。”

第三、客家人感恩之心、廉耻之心很重,并且十分懂得处理施和受之间的边界和关系。这是从受者的角度来看的。因为感恩,受者终将变成施者。为什么呢?

因为客家人有这种意识,就是施和受,是“能量守恒受人之恩,是有责任的。有能力的时候一般不要轻易受,受了,就要想着回报或者传递,这是客家人的心态,至少是我从小受到的教育。绝对不会出现什么“你弱你有理”这种奇怪现象。小时候有村中的老奶奶(熟人,不是陌生人)觉着你小孩子可爱,有好吃的,就会招呼你过去吃,但是母亲是让感谢不许可轻易接受的,这是个小例子。

几乎所有的客家人都知道阿婆或者母亲常念叨的一句话:有钱修路做得,冇钱捻开簕。簕就是荆棘,意思是,有钱的可以做铺路架桥这样大点的事,没钱的,也可以做,就是把路上的荆棘捡开,别让它扎到路人了。就是莫因善小而不为的意思,但又不会因只为善小而看不起人,因为,梅州人的心态中还有一种概率很大的可能性,就是穷小子你不能看不起,有朝一日他也许变从一条虫变成一条龙,客家太多这样的案例了。人生的际遇,谁说得清呢?正像山歌里面唱的“做来做去天会红”、

“一条裤带过番邦,两手空空敢飞天,不怕吃尽苦中苦,自有无穷甜上甜。”

因为受的人知道知恩图报,所以施的人就可以很坦诚地施,不会寒心和担心猫腻问题。而且,最重要的,受者绝不会觉着你有钱你就该捐这种奇怪的论调。你有钱,也是你辛苦挣来的;我没钱,但是我可以自食其力。大部分客家人是这种心理。结合一些新闻看,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

梅州难道就没有过慈善中的猫腻问题吗?我相信当然可能一样有不少,或者至少会有人有过企图。但是有一个经验,也是从写客家名人堂中得出的制度安排经验,那就是:增加透明度、增加参与感、充分了解并满足多元利益诉求。所有捐助的人及金额,都会公示并勒在碑上;整个实施的组织由全民参与。

梅州富豪的经验表明,慈善并不是给钱就完事,必须有制度安排。否则,就变成了“如果你想让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

”的过程和结局,好事不成反有怨言。

比如田家炳公捐助全国众多的学校,特别是捐助家乡众多桥梁公路等设施,他人在香港,汇钱回来,据说还是遇到过心寒的情况的。后来他成立基金会,对于重要捐助项目,会亲自过问。他最大的透明度是,直接把捐助项目命名为自己的名字,砥砺自己督促这个项目对得起自己的名。

如果不懂得增加透明度和分配多元诉求,终将被人性的恶所淹没,好好的一件事,变成节操不太均匀畅达的憾事儿,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人际的退化,挺可惜的。同时湛江和梅州的案例的区别在于,湛江建好再分,梅州建前就分,并成立村民小组负责协调、“郭老板“组成建筑小组形成监督,推动建设,工程前的群众工作做得够足,工程建好拎包即住。这个参与感就是和精力的股份制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湛江富豪2亿送别墅没送出去,梅州富豪1亿送别墅皆大欢喜,为什么

且看此次梅州市大埔县小留村的三位低调而慷慨的“郭老板”,他们的捐助实施过程,就是有着以上的文化传统原因,并进行了较好的委托代理制度安排,将多元的利益诉求协调规划好,施者和受者皆圆满。

湛江富豪2亿送别墅没送出去,梅州富豪1亿送别墅皆大欢喜,为什么

且看

,每座别墅大门都有楼名,并贴着洋溢着客家传统文化的楹联。当你家写着“永芳楼”或者“节操楼”,楹联上镌刻着“祖德流芳”的时候,你好意思不做一个仁厚君子,好意思不施恩图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