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校教育重理轻文,不光阻碍精神文明建设,也阻碍科技的发展,你怎么看?

家有儿女悦教于行


学校对理科教学的重视,这主要是由高考招理科人数远大于文科而引起,我个人认为这和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直接关系;一个学校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影响、家庭教育、班级管理、学校德育工作等密切相关。


黃巍山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对这个问题深有感悟。

学校教育重理轻文,有着独特的历史原因,建国初期,我们国家急需生产发展,需要大量理工农医方面的工人;改革开放,中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更是需要大量的理科人才。所以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就出现了重理轻文的现象。

高考指挥棒又影响着初高中教育,数理化占用了孩子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理科时间的分配都达不到二八比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七零后上中学,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个时候,党政机关一把手,高校校长书记,基本都是清一色的理科出身。重理轻文本身就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但是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方针还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为我们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提升综合国力打造了良好的教育基础。

但是,如今这种教育方针遇到了很大的瓶颈,也开始制约着我们教育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大一点说就是阻碍了精神文明建设,也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至于怎么看,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在江浙沪鲁打拼了二十年。我想从两个故事,阐述一下看法。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上海的学生,初中就是一个理科学霸,数理化非常强,强到什么程度呢?门门满分。文科方面英语也不错,因为上海非常重视英语,平时考试也接近满分。就是语文差,但是上海中考向来语文定生死。上海中考的考生,最强的一批高手,除了语文其他科目基本都可以考到接近满分的分数,语文(上海中考语文满分150分)100分的也有,120分的也有,高手可以考到140多分。这还都是其他科目达到学霸级别的同学的语文分数,分差非常惊人。换个角度讲,如果在上海,你中考语文达不到130分,基本是上不了上海一流的高中。而我的这个学生,在2016年上海中考中,语文考砸了,只有115分,其他科目总分只扣了3分,满分630,总分考了592,没有进华师大二附中。后来家长觉得不可思议,语文怎么会只有115分呢,上海中考语文平均分也得有120分啊。家长打算去核卷,我告诉她机会不大,最多给你重新加一遍分数,重新改卷是不可能的。我就怀疑是孩子的作文跑题或偏题了。那年上海中考作文的题目是《没想到,真没想到》,其实这个题目审题是有难度的,但是这个学生并没有跑题,还是得了很低的分数,原因是什么呢?孩子仔细回忆了中考作文的内容:暑假,我们一家人去西班牙旅游,在巴塞罗那买了很多好玩的小饰品,回国后当作礼物给好朋友。结果几天后,有几个朋友告诉他,其实这些小饰品都是中国产的,我起初不相信,就拿着机票告诉他们确实是在西班牙买的,但是朋友们都告诉他,每个小饰品的包装上,都有西班牙语“产自中国”的说明,他们都笑话我,甚至还有几个好朋友把礼物还给了我。我就很伤心,没想到,真没想到出国玩了一圈,买到的都是中国货。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问题就是出在这里。我告诉他们审题层面上,这篇作文是没问题的。但是作文的立意不高,思想性出了点问题。如果结尾能写出在国外买到中国产品的喜悦之情,这篇作文就好了。家长直接就和我吵起来了,凭什么?我们家囡囡表达可是真情实感,谁遇到这样的事情不郁闷呢?家长还是上海知名高校毕业生,身价数千万,但是这般素质,我就不好多说了。

后来,另外一件事情,引发我对教育的思考。

我爱人供职于一家世界顶级的评级公司,在陆家嘴上海中心上班,她的很多同事都是美国哈佛,斯坦福,耶鲁,杜克的高材生。她就告诉我,其实这些分析师,很多都是文科出身的,即便是一些数学和金融专业的同事,他们的文学素养也都非常高。有一次,他们公司来了一批耶鲁大学的实习生,公司按照中国的规矩给他们接风洗尘,外企还是非常人性化的,也很细心。人事统计了几位实习生的国籍,然后,根据国籍选择餐厅给他们接风。一个意大利的小伙子,发现大家给他订的是意大利餐厅,就餐时他的那种骄傲和荣誉感真的溢于言表。席间,他总是滔滔不绝地说一些意大利的奇闻趣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小伙子,远渡重洋,在美国读书,然后在遥远的东方国度,与一群陌生人在他家乡的餐厅就餐,他感到的是骄傲,是自豪,是一种民族荣誉感。

而我那个学霸学生,以及她的朋友们,中国教育出来的花朵,未来祖国的精英。他们对自己国家的产品的态度,让人无语,让人气愤。但是反过来想想,却发现错在我们。

我们重理轻文,让孩子只学见效快的数理化;

我们重理轻文,让孩子失去了人文精神,失去了民族国家自豪感,才会出现到美国感慨呼吸的空气都是甜的奴才;

我们重理轻文,让孩子不再懂得家国精神,不再懂得廉耻荣辱;

我们重理轻文,阻碍精神文明建设,也阻碍科技发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什么?没有了文化、文明,只剩一句空壳的口号而已。


杜刚老师


这不是学校的问题,这是社会的问题,现在都是自谋职业,自谋生路。而学理工科的人容易找到工作,学文科的人不太容易就业,就算是自主创业,文化产业也很难赚钱。人都是很现实的,觉得那个有用就会偏向哪里,因为生存是第一位的,首先要能养得活自己,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因此产生了重理轻文的现象也很正常,要改变这个现象只有整个社会变富裕了,人们精神需求增加了,不再为生存为钱而学文,而是为了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那这种情况才会改观。


六扇门人jgy


只有像鲁迅先生那样学过矿业,研究过医学,才能在文学的道路上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中国教育文理分科,已经有了很大的隐患,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事实上,科研创新能力往往来自交叉学科。




金童希瑞


文理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文中有理,兵法中计谋,天象中日月轮番。无不文中有理。而理必具文,没有文的理科是缺少伦理道德,缺少逻辑思维,缺少基本规则,是无头苍蝇,翻不出什么大浪。并且制造业没有善恶之念,只会自造麻烦。有文能从历史中,环境里,天象中感受创造的灵感,理是物理,万物遵循的天道伦回,其根本还是循环章法,是古文献中,历史经验里千万代人演驿的哲学思想,是理科的航行指南,所以弃文重理是容易迷失方向的。现代物理正处此状态。


大海142581829


理科是研究自然科学,文科是研究的社会科学。理科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科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重理轻文,一般可能造成科技高度发达,人类物质高度文明,但是解决不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种族歧视、违法犯罪等等。

但这并不是就可以说阻碍了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本身也是精神文明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也自然而然地带动精神文明。

社会上的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科学高度发达带来的,而是没有解决的,这些文题只靠自然科学解决不了,需要结合社会科学,才能有效解决。

通过文科教育,人更加爱国,更加美好,更加善良,更有爱心,更加奉献,更加礼让,更加有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这样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所以说文科理科同等重要,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却一不可。


大爱无恨刘成军


是的,物质的丰富并分配的合理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而在对私性并物欲的偏执下,贫富悬殊等阶愈来愈严重!这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英国当下面对疫情的放纵,就是国家对国家物质并财政资源失控的体现,它们不太可能全国动员起来,共同对抗疫情,不是它们不具备物质能力,而是政府不能掌控物质资源,主动权在个人财团手里,政府只是在起协调作用!

理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而真正的文化是转化消灭灾害!这是文化不同所导致的,在我们的历史传说中我们面对大洪水是大禹治水,而西方神话是靠上帝的拯救!所以,重理性轻文化的结果就是,随它去吧,看看英国的应对疫情模式就明白了!



银松文化


赞成老师的凝惑??没灵魂!不知什么???小平都要到弟一线。一线一切实物的辩证基础。自媒体满天飞?功利显而深垢?军人不打仗?学生不求真?商人不求德??外家发言人不思怼而怼??评论专家成挂号家????村中无魂!村枝无皮,桃花靠肥施???我休灵魂自思量!日月抚尘勤中郭,不看干净不干净?既来冥灵赤练儿。[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无所谓76803


我很认同这句话!

具体原因如下:

科技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但是人文教育是孕育伟大科技的温床

科技进步很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进步的源泉,所以我们总喜欢强调科技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环境也是很重要,没有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环境,不可能孕育出强大的科技,那也就无所谓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而营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这些都是人文教育的任务。

树立人们正确的观念和科技发展一样重要

没有正确的观念,没有充实的文化生活,科技进步了危害更大,现实生活与人们思想不匹配,容易导致内心空虚,缺乏信仰,迷失自我,从而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危害国家,危害人民,所以人们的思想观念应该同物质生活相匹配,而且思想观念应该走在物质生活的前头,才不会被物质所带偏。才能正确的驾驭纷杂的物质社会,抵御住社会中的种种诱惑。

人文教育的不足必将阻碍科技的发展

前面分析过了,要人民的思想观念走在物质生活的前头才会不至于误入歧途,当然如果相反,物质生活的发展速度,大大领先于人民的思想观念,人民就会变得无所适从,人们总是对于未知的事物具有抵触情绪,因为他们就会偏听偏信对一些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事情进行抵制,而当大部分人抱有抵制情绪的时候,科技进步就很难再进一步推进了。

总结

因为,我们的教育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必将阻碍科技的进步,我们在重视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人文教育建设,两者齐头并进,人民的思维观念应该要领先于科技发展,先人文复兴,再科技复兴,最后在两者的共同推动下,实现民族复兴。

喜欢我的分享就点个关注吧!

您的关注我的荣幸!

您的转发我的动力!


经济观点


是的,物质的丰富并分配的合理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而在对私性并物欲的偏执下,贫富悬殊等阶愈来愈严重!这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英国当下面对疫情的放纵,就是国家对国家物质并财政资源失控的体现,它们不太可能全国动员起来,共同对抗疫情,不是它们不具备物质能力,而是政府不能掌控物质资源,主动权在个人财团手里,政府只是在起协调作用!

理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而真正的文化是转化消灭灾害!这是文化不同所导致的,在我们的历史传说中我们面对大洪水是大禹治水,而西方神话是靠上帝的拯救!所以,重理性轻文化的结果就是,随它去吧,看看英国的应对疫情模式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