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的黄河曲,能担起过人的羊皮筏,能顶着风浪博击黄河浊流

羊皮筏是什么来的?相信很多“魅力老照片”的读者们,见得最多的,就是下面这张图了!


老照片里的黄河曲,能担起过人的羊皮筏,能顶着风浪博击黄河浊流

1980年,宁夏中卫。羊皮筏。做一个羊皮筏子要用掉多达十五只羊,费很多工夫。这些筏子大多数能够用五年。

老照片里的黄河曲,能担起过人的羊皮筏,能顶着风浪博击黄河浊流

两个纳西族游泳者穿着充气山羊皮筏,准备渡过长江。

老照片里的黄河曲,能担起过人的羊皮筏,能顶着风浪博击黄河浊流

羊皮筏子,顾名思义就是用羊皮做成的筏子。既然要保证羊皮筏子在水上漂浮,就不能让羊皮有口子,否则在行驶过程中漏气或者进水就相当危险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羊皮筏子不能用母羊的皮而只能用公羊的皮制作,这是为什么呢?当地人这样解释,公羊和母羊的身体结构略有不同,母羊的乳房有小孔,会漏气,所以最好是用公羊皮制作羊皮囊。

老照片里的黄河曲,能担起过人的羊皮筏,能顶着风浪博击黄河浊流

1933年甘肃,兰州黄河边的羊皮筏子

老照片里的黄河曲,能担起过人的羊皮筏,能顶着风浪博击黄河浊流

羊皮筏子虽不大,但你可千万别小看了它的制作工序,它不仅对原材料的要求高,而且制作工序也是比较复杂的。原料羊皮的获取是个技术活儿,需要从羊的颈部开口,往下慢慢剥下整块羊皮。之后再烘干脱去皮上的毛,这其中的过程,也是有讲究的。一般烘干羊皮是放在火炉边烤,而且得烤均匀,否则容易损坏羊皮。

老照片里的黄河曲,能担起过人的羊皮筏,能顶着风浪博击黄河浊流

皮筏子按制作原料又可分为羊皮筏和牛皮筏。羊皮筏多用山羊皮制成。皮囊的制作方法是,将羊宰杀后,先去头,然后从颈口处取出肉、骨、内脏,剩下一张完整的皮子。将其放入水中浸泡数日,捞出曝晒一日,将毛刮净,灌入适量食盐、水和植物油,再次曝晒至外皮呈红褐即可。组筏时用口吹充气,扎好口便成。牛皮筏的制作与羊皮筏大体相同。

老照片里的黄河曲,能担起过人的羊皮筏,能顶着风浪博击黄河浊流

2006年,游客在黄河渡口,乘座羊皮筏

老照片里的黄河曲,能担起过人的羊皮筏,能顶着风浪博击黄河浊流

1941年,兰州人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子。

迄今为止,羊皮筏子连续不断承载了几十代人的劳动、生活、交通运输的历史使命,这是它的历史价值;而羊皮筏子造型美观、独特,很具观赏性,也被制作成雕塑、工艺品等,这是它的艺术价值。

羊皮筏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