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书法里的一位老人



在书法上王建贵爷爷是一位热心、耐心、并且一丝不苟的艺术家。在教我练习书法的时候,爷爷会一遍又一遍的演示给我看,对于我一些细琐的问题,爷爷也会不厌其烦的跟我讲许多遍。但有时,他又会化身严厉的长辈。对于我在书法上犯下的一些常识性错误,爷爷常常会严厉的指出来。爷爷常对我说:“书法的规章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在生活中爷爷又是一位勤俭节约的普通人。爷爷总会在每次的活动中身体力行,将废旧的布料口袋收集起来给我们装东西,将练习没用完的墨水倒回瓶中。任何浪费的行为在爷爷的眼中都是可耻的。

在生活中爷爷又是一位勤俭节约的普通人。爷爷总会在每次的活动中身体力行,将废旧的布料口袋收集起来给我们装东西,将练习没用完的墨水倒回瓶中。任何浪费的行为在爷爷的眼中都是可耻的。


对于书法爷爷是报以最大的热心在做,爷爷心中有自己的坚持。我们没有爷爷几十年那样丰富的阅历,所以我们有时候不能理解爷爷的行为,但我们每一个兰亭人都会顺着爷爷的想法,想对待自己的爷爷一样。


作品欣赏

活在书法里的一位老人



岁值耄耋,仍精神矍铄,自成立书社以来三十余载,事无巨细,皆有善导,岁月几更,初心不改。以己多年书画之兴趣,授学明世之德智。善以小事显真知,诲人不倦,未期回报。


王爷爷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告诉我们,临帖要有自己的思考。临摹字帖要注意每个字笔画的结构布局,但也绝非一味的单调的模仿,比如行书的笔画之间未曾体现在字帖中的勾连,都需要自己去思考。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对于身边的小细节十分注意,小到家中笔墨纸砚的摆放,大到举报活动人员的安排,事无巨细


我第一次看到爷爷就落泪了,因为他让我想起我已经去世四年的爷爷,所以我总忍不住想靠近。印象中的爷爷总是面带自信微笑和学生们侃侃而谈,说起二教墙上的“静”是他写的,说起红高粱那儿的一块碑是兰亭书社社友捐赠的,说起他十几岁就自己设计了现在印章的签名,说起他如何指导学生用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手书简历......说起各种往事激动时他可能还会高歌一曲,爷爷说他这辈子最大的两个爱好就是唱歌和书法,还给我们展示过他当年自己写的歌。爷爷还挺喜欢写打油诗,妥妥的老一辈艺术家气质。爷爷八十多岁了还每天坚持写一幅大字,他最爱写“静”和“德”,他说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生命无常,但我想爷爷一生桃李满天下,也许新人一辈又一辈地出,但对那些受过爷爷影响的人来说,他是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是这南山一大传奇。


活在书法里的一位老人


助理团的留言


one

兰亭多诗意,笔墨显豪情。曲水流觞集兰亭,诗文翰墨现初心。


two


“一个诗意的名字”

愿你永远是笔墨纸砚的地方、岁月静好的宝藏。


three


书法使人心平气和,每当我铺完纸,蘸饱墨,提起笔,总是有川端康成“凌晨四点钟醒来,海棠花未眠”的一片清明之感。希望兰亭书社越办越好,有更多的人喜欢上中国传统书法!

four

岁岁常欢愉,万事皆胜意

春生夏明朗,秋祺冬瑞康

five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six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活在书法里的一位老人


文案|刘敏

排版|刘敏

审核|王梦雪

关注我,关注生活,关注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