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宁,有一种“天作之合” 叫“紫云英与水稻”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万物复苏正当时

在农田里、水渠边、果山上,

紫云英竞相绽放……


中国绿都 最氧三明 | 在建宁,有一种“天作之合” 叫“紫云英与水稻”

汇聚成一片片紫红色花海


微风轻拂,紫色波浪随风起伏

春日的田野显得分外美丽

有句诗叫“化作春泥更护花”

紫云英就属此类

在花开绚烂之际

它却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

中国绿都 最氧三明 | 在建宁,有一种“天作之合” 叫“紫云英与水稻”

紫云英的奉献

在于化身为泥滋养大地。


作为农业大县的建宁

紫云英与水稻等农作物关系密切

原来,紫云英喜好温暖、湿润的气候

对土壤没有特殊要求

是传统的绿肥作物

而建宁田野里大部分都种植水稻

水稻根系发达、吸肥力强,易导致土壤硬化

二者相遇,便是“天作之合”

中国绿都 最氧三明 | 在建宁,有一种“天作之合” 叫“紫云英与水稻”

紫云英长在稻田里,有五大好处

一是用肥少了

二是杂草少了

三是土质松了

四是水稻产量提高了

五是水稻品质提升了


这是怎样实现的?

答案就在花上

花的根部分布着许多不起眼的小颗粒

能吸收空气中的氮和二氧化碳

依托根部的固氮瘤,形成磷块

中国绿都 最氧三明 | 在建宁,有一种“天作之合” 叫“紫云英与水稻”

每年10月,在水稻收割前

紫云英种子便已播撒到田地里

次年插秧前,田里犁地

紫云英和着泥土融进地里

作为养料滋养水稻

紫云英作绿肥

比农家肥更加清洁健康

还能减少化肥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

有效促进水稻田生态平衡

中国绿都 最氧三明 | 在建宁,有一种“天作之合” 叫“紫云英与水稻”

2016年以来,建宁县持续抓好冬种紫云英工作,累计种植紫云英17万亩,不仅提升了耕地质量、推动化肥减量,还美化了田园乡村,促进节本增效。

2019年,建宁县建立冬种紫云英百亩示范片11个,带动全省推广冬种紫云英3万亩,播撒紫云英种子27.4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