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大清入关如同带着嫁妆的小媳妇,如何理解?

导读:不吹不黑本人不是清粉也不是明粉,只是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这个是没有疑问的,虽然满清晚期给我们留下了种种不如意的印象但是确实当年满清入关时是带着“嫁妆”入关的。从某种意义来说大清王朝也奠定了现代国家的版图基础。清朝的“嫁妆”和贡献不但是表现在疆土上,更重要的是更多的对原来羁縻统治的边疆地区实行直辖管理的探索。下面我们进行详细阐述。


有人说大清入关如同带着嫁妆的小媳妇,如何理解?


中原王朝对边疆实施羁縻统治

包括明朝在内的中原大一统王朝强盛时包含的领土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长城以内属地加西域;第二部分是北方草原以及东北的白山黑水。通常情况下第一部分基本上是大一统封建王朝的标配;第二部分的归属要看中原王朝的实力强弱,汉唐强大时北方草原臣服汉唐。即便是远在外兴安岭附近的黑水靺鞨、室韦等部族称臣纳贡。

中原王朝在这种情况下对鞭长莫及的边疆地区执行的是羁縻统治但是这种统治形式相对宽松。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有定期朝贡的义务外,其他所有事务中原王朝不插手。永乐九年在东北设置奴儿干都司设置流官进行管理,注意此时不是羁縻统治。由于朱棣极其认可黑龙江流域的“锁钥之地”地位,所以明朝在明成祖执政时期对奴儿干都司的重视程度达到顶峰。


有人说大清入关如同带着嫁妆的小媳妇,如何理解?

但是到了明仁宗、明宣宗时期缺乏大局观,对于定期巡视东北造成的财政压力逐渐收缩对奴儿干都司的控制。基本上在辽宁地区实行直辖,对于更北部的地区改为羁縻统治。如果不是如此变更,恐怕努尔哈赤的后金不会轻易崛起(控制力度弱)。


满清入关前已经完成对东北地区成熟直辖统治,在统一后把这一习惯延伸到所有的边疆地区。

大清入关前带来的嫁妆有两块:漠南蒙古和成熟直辖统治的东北地区。大家不要误解,小编的意思不是说漠南和东北是从大清才纳入中原版图的而是统治形式的改变。明朝初年虽然也保证了蒙古各部对于大明的臣服,但是经过土木堡之变后发生了改变。所以到明朝中后期蒙古各部对于明朝来说属于独立部落政权,连羁縻统治都算不上。而满清入关前,这一切得到了改变。

后金崛起后为了补充人口基数的不足,不断向北不的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拓展。抓捕战士补充八旗,后金版图逐渐向北方扩展。这种模式可不是什么羁縻统治,是直接并入后金版图的直辖。在于蒙古科尔沁部结盟后,为了打破漠南蒙古的林丹汗和大明的联盟,后金多次征战漠南终于击败林丹汗。林丹汗远遁青海,漠南纳入后金版图。后金对漠南蒙古编制蒙古八旗加入后金军队,所以在大清入关以前漠南蒙古和海西女真以及更北部的野人女真地区纳入后金强有力直辖版图。这两块直辖地区以及后来大清王朝对于所有边疆地区的尝试直辖传统才是满清带来的嫁妆。


有人说大清入关如同带着嫁妆的小媳妇,如何理解?


大清王朝统一后对于边疆地区的直辖掌控能力超出了历代王朝

统一后的大清王朝的版图面积在历代王朝排名也是靠前的,与历代王朝版图不同的是清朝具备两个特点:1、鼎盛时期的版图与后期版图相差不太大。2、对于边疆地区的直辖掌控能力超出了历代王朝。这两个特点都反映了清朝对于边疆地区的强大掌控能力,否则在资本主义列强的鲸吞下损失惨重了(可以对比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当然这种状况的实现和近代国际法的形成、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清朝对于边疆直辖尝试和维护统一作出的努力。


有人说大清入关如同带着嫁妆的小媳妇,如何理解?


小结:

综上所述满清入关前带着嫁妆是客观事实,而且这种攒嫁妆的方式也随着大清统一后逐渐发扬光大。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