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歷史—民國時,北洋政府出兵外蒙古和西伯利亞

中國近代歷史上,曾經有一次鮮為人知的軍事行動,那就是北洋軍閥政府的出兵外蒙和西伯利亞。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沙俄一片混亂,十月革命後,紅軍節節勝利,俄羅斯遠東領土落入無政府狀態,原來由俄國支持的外蒙古獨立勢力也頓失重心。中國北洋政府利用這個有利時機,一方面派遣徐樹錚將軍出兵西北,伺機收復外蒙古,一方面於1918年決定出兵俄國西伯利亞,參加聯合干涉軍,屏護三江,並進一步設法收復東北失地。

徐樹錚立馬庫倫

徐樹錚,江蘇蕭縣人,秀才出身,北洋軍閥皖系名將,1905年被保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效命於段祺瑞麾下,是段的得力助手。

扯歷史—民國時,北洋政府出兵外蒙古和西伯利亞

辛亥革命發生的時候,外蒙古在沙俄的威逼利誘和賣國王公的唆使下,宣佈獨立,脫離中國。孫中山、徐樹錚等對此都表示強烈的憤怒,報界稱為“當時中國唯一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衛外蒙失土的兩個愛國者”。但是當時中國沒有能力保衛自己的邊疆,所以除了抗議之外只能坐視。到十月革命前夕中國在外蒙的主權幾乎喪失殆盡。

沙俄混亂給了北洋政府機會

實際上,從一戰爆發,北洋政府就在考慮利用俄國在遠東力量的削弱收復外蒙,具體的執行者就是徐樹錚。當時,中國宣佈參加一戰,徐毛遂自薦,編練中國參戰軍,駐屯西北,他認為,收復外蒙只是個時機的問題,因此名義上準備投入對德作戰,實際上隨時準備出兵庫倫(烏蘭巴托)。

1919年,德國戰敗,北洋政府將參戰軍和原徐樹錚的西北邊防軍合編為西北邊防軍。2月,徐樹錚派出一個旅的兵力,在大青山北進行軍事演習,並從西北邊防軍中選拔精銳積極備戰,他本人在多倫建立前進指揮所。在中國方面的軍事壓力之下,以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為首的外蒙王公貴族失去了靠山,被迫遣使多倫,表示願意迴歸祖國。

可他只不過是緩兵之計,根本沒有誠意。因此,北洋政府派都護使到庫倫與外蒙王公談判,經過艱苦努力達成的《改善蒙古未來地位六十三條》(這個艱苦談判的成果,給了外蒙相當優越的民族自治地位),卻遭到外蒙“議會”的否決。

10月,徐樹錚率領中國西北邊防軍第一師,計步兵二旅,騎兵一團,揮師出塞,向庫倫進發,拉開了中國軍隊收復外蒙的戰幕。

扯歷史—民國時,北洋政府出兵外蒙古和西伯利亞

中國軍隊實際上兵力不足,且軍械皆來自國外貸款,徐定謀於“柔不可守”“弱者示以強”,虛張聲勢,效仿孔明增灶,一路上旌旗招展、大肆張揚。

庫倫當局和戰不定,加上中國軍隊為西北邊防軍精選的勁旅,因此在路上,蒙古哨卡對這支軍隊基本不敢抵抗,對於異動者,徐輕袍緩帶,於門哥託草原擺下鴻門宴,殺一儆百,從而造成了當地蒙古高層人士的臣服。

唯一敢於和中國軍隊交戰的是原俄國顧問變成的白俄股匪,但是他們只是劫掠物資,並無政治目的,因此無法阻擋中國軍隊的前進。

扯歷史—民國時,北洋政府出兵外蒙古和西伯利亞

因為中國軍隊進展迅速,俄國方面內亂重重,猝不及防,因此未及做出反應,只能坐視中國軍隊佔領外蒙各要點。徐樹錚自率主力一旅兵臨庫倫,1919年11月,徐樹錚的部隊開進了烏蘭巴托,,蒙王公俯首稱臣。

局勢初定,徐樹錚毫不手軟,隨即命令人返回內地,否定“六十三條”,把外蒙古偽政權的“內閣總理”巴德瑪多爾濟等“請”到了自己的司令部,對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加以軟禁。在威風凜凜的中國軍隊面前,外蒙古偽政權的高官們頓時沒了威風。

1919年11月17日,歷史會永遠記住這一天,外蒙古正式上書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呈請廢除中俄“蒙”一切條約、協定,至此,蒙古全境重歸祖國,尤其是唐努烏梁海,早已被沙俄侵佔,也在這時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出兵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方面,北洋政府在11月24日發表出兵西伯利亞的宣言。中國決定派遣海陸軍兩路挺進西伯利亞,陸軍第九師宋煥章部先後共有六批二千多名官兵,乘火車經哈爾濱赴海參崴。海軍則由林建章海軍代將率領“海容”號巡洋艦及其附屬部隊組成,也開往海參崴。

美麗的海參崴原來是中國的領土,19世紀末被沙俄吞併。北洋陸軍進駐西伯利亞的同時,海軍“海容”號巡洋艦也到達海參崴,有一張照片流傳下來,左邊是“海容”,右邊是日本干涉軍的“三笠”號,中間還有其他國家的軍艦。

當時對各國軍隊的評價是,軍紀最差的是日軍,供應最好的是美軍,軍容最整、戰績最好的是中國軍隊。

扯歷史—民國時,北洋政府出兵外蒙古和西伯利亞

中國難得有派兵出國露臉的機會,故段政府派了最拉風的部隊出國,軍容整齊哪有奇怪。可是,後續的接應卻久久不到,徐樹錚奉命率軍離開外蒙返回。一年後,海參崴陸軍第九師宋煥章支隊也只好後撤回國,雖然保障三江主權的基本目標達到,規復北方失地卻無從談起,留下的只有海軍部隊。林建章將軍很奇怪,為什麼後續部隊遲遲不來呢?

中國又鬧內亂了

1920年6月,直系發表《為驅除徐氏、解散安福系而致西北邊防軍書》,其中有這樣的話:徐氏“乃野心權利者,利用愚民政策,採取軍閥主義,擁我數十萬朔方健兒,以為同室操戈之用,不以防邊,而以防內。”

真不明白收復外蒙屬於同室操戈,而直系和皖系之爭倒不算?在國內政治壓力下,總統徐世昌不得不將徐樹錚免職下野,但直皖戰爭還是未能避免,結果段氏皖系大敗。7月9日,段祺瑞下臺,徐樹錚遭通緝,逃入外國使館。此時中國陷入軍閥政客們的新一輪權力角逐,民族大局在他們個人和派系利益面前,變得微乎其微。

徐樹錚部離開後不久,他留在庫倫的一個旅(實為一個團)被俄國準軍事部隊擊敗,外蒙古及唐努烏梁海很快又落入他人之手。

徐將軍的一番功業,只是短暫的輝煌

北洋政府出兵外蒙古和西伯利亞,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軍事行動,但是在20世紀初期,積貧積弱的中國確是為保衛國家主權,維護國際地位作出了相當大的努力,他們的功績和歷史地位,是應該被後人所紀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