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場到社區“閉環式管理 ” 6架入境航班271人這樣接他們回家

3月15日,36架航班抵達北京,海淀接收登記人數271人,其中居家觀察204人,集中觀察67人,中國籍254人,外國籍17人。截至16號清晨,15號入境抵達海淀的人員已經全部隔離。

有人負責登記,有人負責核實,有人負責轉運,還有人及時聯繫街道和社區做好準備……從一個清晨到另一個清晨,海淀區衛健委、政法委、公安分局、組織部、外辦等部門組建的3個機場轉運專班,一刻不停地忙碌著。

從機場到社區“閉環式管理 ” 6架入境航班271人這樣接他們回家

轉運專班工作場景

首都機場航旅信息牌上的“到達”航班,每一秒鐘都在跳動……3月15日,來自埃及的艾麗莎(化名),乘坐CA942次航班抵達。艾麗莎先後經過逐項核查,22點到達新國展。

這裡是疫情防輸入阻擊戰打響後,北京市啟用的作為首都機場全部國際及港澳臺地區入境旅客轉運的集散地。

從機場到社區“閉環式管理 ” 6架入境航班271人這樣接他們回家

等待境外進京人員

“您在海淀區的具體住址是哪裡呢?”“一會兒我們帶著您坐車回去。”從登機前到下飛機、再到將她“手遞手”送到隔離點,艾麗莎前前後後檢測了至少6次體溫,大約經過了5個小時,從“落地到隔離”不和社會公眾接觸,形成從機場到社區的“閉環式管理”。

3月10日,海淀區相關部門組成三個機場轉運專班入駐新國展。確保境外返回海淀的人員,從入境登記、分流接送、居家隔離,環環相扣、形成閉環管理。

從機場到社區“閉環式管理 ” 6架入境航班271人這樣接他們回家

轉運專班工作場景

從未有過的工作,各種突發,考驗著大家的耐心和專業性,更讓大家的心靈,一次次被感動、被震撼。

從韓國回來的一家三口基本符合居家隔離條件,但提供不了身份證信息,登記住所為租住,從系統中也查不到相關信息。按照流程無法接收轉運(居家隔離),但當看到那對焦急的夫婦和凍得瑟瑟發抖的孩子,工作人員還是讓他們上了車,先送到目的地,同時與居委會工作人員聯繫,為他們核實居住信息,打開了他們的“家門”。

有國外居住的同胞,得知家人來接需要同樣隔離14天,毅然決然拒絕了回家,直接選擇集中隔離。他說,從過了安檢,就確認回家了,從未如此強烈的感受到腳下的這片土地,如此堅實溫暖,在這裡,去哪兒都一樣!

有情緒激動的人,一直催著發車,怎麼勸也勸不住!當工作人員得知,航班起飛前為防止交叉感染,航程中未提供餐食,她們默默地將自己的工作餐放在了他面前……

有年邁的父母,為了接女兒回家,自願自我隔離14天,只是說了一句:平安回來就好!

有電話卡出了問題,工作人員共享自己的wifi幫助她聯繫家人的;還有擔心集中隔離點的床墊的軟硬程度,確認自己是否習慣的……

從機場到社區“閉環式管理 ” 6架入境航班271人這樣接他們回家

進新國展前,穿好防護服

“目前轉運的人員來自韓國、日本、古巴、俄羅斯、埃及等國家,轉運大巴儘量保證至少有兩輛隨時待命,司機和轉運人員還需要對車輛進行消毒,所有工作一刻不敢耽誤。”海淀區衛健委轉運小組組長鬍克強介紹。

轉運小組將接收人員按照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要求,分別送至不同的目的地。往往轉運15個人,有15個不同的隔離點,原本計劃凌晨2點結束的工作時間會一推再推。各種突發狀況,都有可能遇到。

從機場到社區“閉環式管理 ” 6架入境航班271人這樣接他們回家

深夜,他們還在忙碌

萬家的燈光已經熄滅,你我早已安心酣眠,只有他們還飛馳在路上,所有工作完成時,往往能看到清晨初升的太陽。而且,轉運專班所有工作人員也是需要隔離的,境外抵京人員和家人團圓了,而對於轉運專班的工作人員來說,他們與家人團圓的路,近在眼前卻又漫長。

截至目前,海淀轉運組已經安全接轉6天,人員無一疏漏、無一失誤。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於麗爽通訊員 於方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