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城之東


武江波

榆次古稱魏榆,地處晉中盆地邊緣。汾河是山西境內的第一大河,是山西兒女的母親河。汾河不僅給晉中這塊古老的土地帶來了富庶,培育了稱雄華夏的晉商大賈,而且留下了輝煌燦爛的文化遺產,生生不息,綿綿不絕。“汾河流水嘩啦啦,陽春三月看杏花”“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歡歡樂樂的汾河灣是三晉大地的腹地中心。

榆次西臨汾河,東靠太行,是浩浩山區的一個西出口。你看從太行山區的榆社九寨谷那就進入了榆次,九寨谷是榆次塗水河的發源地,塗水河邊上有一個村子叫慶城,據說榆次最早應從這裡立起,榆次也曾叫過塗水。塗水河流入瀟河,瀟河注入汾河。河流交匯之處形成遠古時的一片汪洋沼澤,為中國九大沼澤之一,叫昭餘祁澤藪。

榆次城東是高地,首先是貓兒嶺。這是一塊乾燥堅固的地方,地下出土過許多的珍貴文物。站在貓兒嶺上的高處極目遠望,東面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為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那黃土丘陵山巒的褶皺裡,有許多古村落。近一點的有被稱作中國第一古村落的“後溝古村”,在馮驥才先生編撰的古村落讀物中,後溝名列前茅。後溝作為中國第一古村落,確實村裡街巷、戲臺、廟宇、古樹一應俱全。在城市化大潮的衝擊下,它不愧為一塊中華農耕文明的活化石,保留著中國漢民族北方古村落的紋理,越往後會愈加光彩照人。在城裡呆久了,去那裡坐坐,喝喝茶吃個飯,享受一下農耕文化的記憶,追尋前輩人曾經的生活場景,很是難得。

榆次東面還有著沿塗河而建的相立古村和傍古官道而扎的小寨古村。再往南走走,還有一個典型的山寨土圍子,屬於太谷的上安古村,這些村落現在還保持著歷史的悠悠古韻。榆次東面還有著一個叫作“山頭”的村,據說它引領著身後太行山的群峰。還有一個寨底村,那村邊的山頭上屹立著兩座土山寨,陽光照耀下,古樸而雄渾,那結實而又殘破荒涼的土寨牆使人感到時空的遼遠、世事的滄桑,從而生出許多的感慨。山寨下面的村落,古樸清靜,是又一處黃土高原古村的經典形象。那東面還有著長凝古鎮,其名為長久地凝祥聚瑞。這裡賈魚溝的出土文物眾多,是名聲在外的考古遺址。

這塊土地上還有著許多村落,有莊子、東趙、什貼、壁達、上下黃彩、東西赤土、蒲池、南窪……還有叫“山”的村子,那被譽為“中國知青第一村”的杜家山曾吸引著北京知識青年蔡立堅去那裡插隊落戶,成為名聞中國的新農民。那裡有記載著一百多位知青上山下鄉的紀念碑,有漫山遍野的樹木青草鮮花,碑旁有著播放機,述說著那個年代的風雲變幻和激情燃燒歲月中一代人的苦樂年華。

東面還有著美麗幽靜的百草坡公園、黃土農言示範區、小五臺莊園、李墕凱眾山莊、大樹天下谷莊園……特別是有著許許多多聳立著的黃土山崖、黃土高坡。高坡和山崖下還有著許許多多優美的的窪地,那每一塊窪地平整的土地上都長著樹木青草,有的還有清清的溪流,許多地還種著莊稼蔬菜,只要沒有洪水,這裡就是一塊塊美麗的樂園。郊遊的人們在這裡採摘、野餐,流連忘返,享受著郊野之樂。我們還曾在冬日寒風凜冽中去藺郊的河流上觀賞過冰瀑,晶瑩剔透,璀璨多姿,那冬天嚴酷的美留在深刻的印象裡。

榆次城東,還出過許多古代名人,如長凝鎮東見子村的鄭恩,相傳他與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是結義弟兄,長凝流傳著許多他忠勇孝順的故事。源渦村還出過一個田志超,他於五台山出家,後到綿山抱腹巖禪定。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去找他,他已圓寂。李世民空望了一回,留下了“空王佛”的封號,史書記載他為中華漢民族成佛第一人。西左付村出過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和晚清時的傳奇人物張彪。張彪出身西左付貧苦之家,被山西巡撫張之洞看中,後出任晚清湖北提督和陸軍副都統。榆次北郊村莊聶店還有名留《史記》的一代劍客蓋聶。

榆次城東面的圪樑上山川競秀,草木爭榮,一派黃土高原古老而又新鮮的景象。現在還有了漂亮的旅遊公路,平平整整,曲曲彎彎,峰迴路轉,隔一段路旁還有優雅的觀景亭,可以憑欄遠眺,讓天邊的景色入眼,爽爽的清風入懷。這裡許多的地理人文景觀,等待著尋趣的人們去領略。

榆次城東,太陽昇起,紫氣東來。

2020.3.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