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原文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老子》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譯文

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重視身體好像重視大患一樣。

什麼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得寵仍是下等的,得到恩惠感到心驚不安,失去恩惠也覺驚恐慌亂,這就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

什麼叫做重視身體像重視大患一樣?我所以有大患,乃是因為我有這個身體,如果沒有這個身體,我會有什麼大患呢?

所以,能夠以貴身的態度去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託給他;以愛身的態度去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委託給他。

《老子》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引述

這一章老子強調“貴身”思想。一個理想的治者,首要在於“貴身”,不胡作妄為。這樣,大家才放心把天下的重責委任給他。

受辱固然損傷了自尊,得寵何嘗不是被剝落了人格的獨立完整。得寵者的心理,總是感覺到這是一份意外的殊榮,既經賜與,就戰戰兢兢地惟恐失去,於是在賜與者的面前誠惶誠恐,曲意逢迎,因而自我的人格尊嚴無形地萎縮下去。若是一個未經受寵的人,那麼他在任何人的面前都可傲然而立,保持自己的人格之獨立完整。

《老子》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一般人對於身外的寵辱譭譽,莫不過分地重視,就像如臨大患一樣,甚至於許多人重視身外的寵辱譭譽遠超過了自己的生命。因此,老子喚醒大家要貴身,他要人貴身像關注大患一樣。

——陳鼓應《老子註釋及評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