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每個鎮都像縣城那樣繁華,啟動一鎮多片生活圈建設,政策均衡

近日,記者從東莞市提升辦獲悉,今年東莞將啟動 “一鎮(街道)一片”優質生活圈建設工作,全市各鎮街將打造至少1個15分鐘社區優質生活圈,從居民的需求出發,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和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力爭3年內全市將形成2—3個示範性優質生活圈。

東莞每個鎮都像縣城那樣繁華,啟動一鎮多片生活圈建設,政策均衡


形成點線面結合的品質提升格局

2017年7月開始,東莞啟動城市品質三年提升工作,按照市級層面適度強化中心城區,鎮級層面大力建設魅力小城,村級層面打造美麗幸福村居的“市、鎮、村”三個層級,全力推進重點區域形成亮點。市提升辦重點聚焦魅力小城建設工作,到2019年底,全市32條示範街道完成建設,部分示範片區初見成效。

東莞每個鎮都像縣城那樣繁華,啟動一鎮多片生活圈建設,政策均衡

今年開始,市提升辦將提升魅力小城建設經驗,在打造示範街道建設基礎上逐漸延伸形成一個街區,進而構築一個優質生活圈,逐步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城市品質提升格局。

市提升辦專職副主任高益忠介紹,今年開始,東莞將以優質生活圈建設為抓手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工作,更多希望能夠聚焦社區層面,從居民的需求和獲得感出發,打造15分鐘社區優質生活圈建設,就是從居民的需求出發,在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和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提高居民生活品質。

高益忠介紹,結合前期對鎮街調研座談,考慮到東莞人口、用地分佈均較為分散的現實,優質生活圈的用地面積約為1-3平方公里左右,覆蓋常住人口約1-3萬人。接下來,全市將按照“一鎮(街道)一片”的工作要求,每個鎮街選擇一片現狀已具備發展基礎、提升意願強烈、與居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片區集中打造成為優質生活圈,要求各鎮街的優質生活圈建設在2020年內啟動建設。

重點關注“四大空間”改造提升

高益忠介紹,優質生活圈將與當地群眾獲得感緊密相關,與各鎮街近年關注的重點區域相結合,重點關注“四大空間”的改造提升。

東莞每個鎮都像縣城那樣繁華,啟動一鎮多片生活圈建設,政策均衡

在公共空間改造提升方面,包括廣場空間、綠化空間、濱水空間、人文空間、設施空間等,要滿足居民不同類型、不同空間層次的公共活動需求。

在街道空間改造方面,作為居民日常生活最為緊密的空間,將依託現有路網系統,建立便捷連通、舒適宜人的步行網絡,涉及公交設施、交通銜接、路內停車、無障礙設施、人行道、自行車等設施供給。

在公建服務空間方面,應對現代社區多樣化需求,重點關注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文化設施、體育設施、養老設施,提供多層次的社區服務體系,引導居民形成綠色健康、交往共享的生活方式。

在居住空間方面,既包括新建小區建設,也有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包括新增社區廣場、社區內部亮化、巷道清雜提升、社區管理系統、建築立面整治等工作。

3年內打造2—3個示範性優質生活圈

高益忠介紹,市提升辦將選取優質成熟、意願較強的區域作為全市示範性優質生活圈,並區分不同鎮街、區域和類型選擇試點標杆項目,作為重點抓手跟進落實,力爭在3年內打造形成2—3個示範性優質生活圈。

東莞每個鎮都像縣城那樣繁華,啟動一鎮多片生活圈建設,政策均衡

去年9月起,中堂鎮已率先啟動了中心片區優質生活圈建設試點工作,劃定鎮中心區1.55平方公里範圍。在3年內投資6億元,打造覺華寺、覺華公園、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項目,以形成中堂鎮“拓空間”優質生活圈。

目前覺華公園項目建設工程進度已接近70%,“東莞古八景”的覺華煙雨即將在這裡出現。接下來,該片區還將上馬圖書館、影劇院、少年文化宮、示範道路建設、彩色林建設、燈光亮化提升、中堂中學拆舊建新、中堂醫院改擴建等共計52個項目。

市提升辦還制定了《東莞市15分鐘社區優質生活圈設計技術指引》,正在徵求意見,該指引將作為通識性的指南,為全市各鎮在規劃設計編制、行動計劃擬定、行動推進流程等方面提供指導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