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分享太自私,原因有3点,家长要注意

孩子自私的原因

如果单说自私两个字,问自私到底是什么?多数人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就是只顾自己完全不顾他人,甚至是损害他人的利益。现在,有很多的家长都觉得孩子太自私了,孩子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自私"行为,让很多家长尴尬又无奈。孩子自私的原因是什么呢?

孩子不愿分享太自私,原因有3点,家长要注意

1自我意识的成长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心理活动都单纯围绕自我出发,接触、了解与自己紧密相连的人和事,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之后随着年纪的增大,孩子开始渴望拥有友情、渴望被别人接受,就会出现分享、宽容的心态,这都是逐渐发展过来的。因此,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的问题行为。

孩子不愿分享太自私,原因有3点,家长要注意

2父母行为的影响

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反复无常、表里不一,当孩子犯错时,便加以嘲讽、鄙视,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变得只能自我封闭,尽量不与他人接触,躲到自己的小天地里,结果必然导致孩子自私。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常常叮嘱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玩具不许别人玩等。这些,都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在孩子品德和心理的培养过程中,父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责任应该是帮助孩子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

孩子不愿分享太自私,原因有3点,家长要注意

3. 家庭教育上的缺失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把一些孩子惯成了小霸王,家里好吃的先紧着孩子,父母一年到头不买件衣服,给孩子买的衣服却穿也穿不完。当幼儿看到别人有的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时,哭闹后成人一般都会满足。还有些父母因为太忙了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心里会很内疚,就想用物质方面来补偿孩子。这样就会滋长孩子对物质的索取。从而,滋长了幼儿对物质的索取,幼儿不断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

如果一个人只想到自己,就容易发展成为一个自私、吝啬、不受欢迎的人,家长需明白如何适当的引导孩子,让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而懂得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