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封护胜463


《题西林壁》言简意赅,饱含哲理,且有多重内涵,堪为哲理诗精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一层面,表面诗意:苏轼游览庐山,正面看是延绵不绝的山峦,侧面看是奇峰迭起,直入云中,从远处看,近处看,身处高处、地处,看到的皆是不同的风景。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身处山中的缘故。移步换景,尽显庐山的千姿百态,目不暇接,大发感慨。

第二层面,人生哲理:把庐山拟人化,正面观察,侧面了解往往都能看出不同的性格,离得远了解个大概,走近些了解深入,俯视他,仰视他,皆会产生各自的理解。因此可以明悟人和人之间想法差异的由来,对他人的行为做法评价截然不同,概因我们身处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层面。

举两个例子:秦朝宦官宰相赵高结党隐私,排除异己,多数人称他是奸臣祸乱,却也有不少人知道他的书法卓绝,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

本诗作者北宋文豪苏轼极具多面性,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才华横溢。喜爱文学的人通过诗词了解他性情豪放,历经坎坷仍屹立不倒;喜爱书法的人通过他的书法笔触看见他的风骨;喜爱美食的朋友更加专注于“东坡肉”怎么做更好吃……

第三层面,跳出桎梏:无论身处哪个角度,看到的人或事都是片面的,为了避免以偏概全,坐井观天,从门缝里看人的狭隘,需要跳出局限的思维,纵观全局,多方面多角度结合在一起,方能摆脱“当局者迷”的窘境。

旁观者清,局外人往往更能看清一个人,一件事的真相!

这个回答你们还满意吗?喜欢的点个赞,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不同见解,谢谢~


晴空莽莽


【书文小品】详解: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前言

苏轼在官场失意,在文坛却是千古奇才,他的诗文,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内容上,都各具特点。他的哲理诗,往往在形象的描绘中,寄托着禅意的哲理和人生思考,《题西林壁》就是此类诗的代表。

苏轼诗文中的“山”意象,是他独特心灵的呈现

苏轼在欣赏山水时,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竭力从各个角度和方位来观赏。比如他的《巫山》:

巫山峥嵘起。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苍崖忽相逼,绝壁凛可悸。仰观八九顶,俊爽凌颢气......

苏轼分别从纵的方向来观察巫山的高,从横向的角度来观察巫山的走势,用颜色的变化来表示诗人步伐在纵深的发展,从侧面、深处、进观、仰视、俯视等方面呈现巫山的高大雄伟,诗人随着所观景物的角度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意境。

因此,左顾右盼、高低远近都要穷尽的审美渴望,是苏轼山水诗的重要特征。

但无论是看山、看水,还是看大自然的一切景色,苏轼诗文中都呈现出一览无遗的意思。“闻有弁山何处是,为君四面意求看”,他看弁山,就要从四周、四面看个够。他看西湖,便想将西湖尽收眼底:“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庐山在苏诗中实际上已经不是庐山本身了,而是浸透着作者人生思考的象征性意象。诗人面对庐山,仿佛面对着一个变化无穷的大千世界。

元丰七年,他第一次到庐山,就被庐山的恢弘气势震撼到,他写道:“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日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庐山的面目难以看清楚,它博大精深,变化多端。

其实在苏轼眼中,自然界的山水都充满着永恒的、变化不已的色彩,所以他认为人心的变化,也是无穷无尽的。《题西林壁》中庐山的“横”、“侧”、“远”、“近”、“高”、“低”变化,都透露着人生的变化无穷。

同时,苏轼也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具有悲剧性的。一般特别看重获取外物的人,他眼中的外物,一定是高大的。如看庐山时,无论是横看、侧看,如果被无穷的欲望困扰,不能跳脱出来,人就会产生困扰。

所以,庐山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征着——欲望的无穷。

但换一个方向来看,当人不把外物作为功利而是作为美的对象时,他便超越了自身的烦恼,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此刻不是身在庐山,而是走出了庐山。”

所以,苏轼在观山看水时,其实是在看人生、想人生,他说“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世俗经过岁月时光的沉淀,实在记不得多少了,人短暂的一生,不能看到古人生活的景象,只有山川才是时光的见证者。苏诗中的“山”,凝聚了古老漫长的时空和人生难以穷尽的欲望。

万物多样性不可穷尽,人自身欲望永不消歇,世事难以识破,这些都是诗人对人类心灵不安宁的叹息。

详解诗句:苏轼的深情都藏在哲理的讲述中

前文概述苏轼“山”意象的内涵,并不是要表明苏轼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相反,他往往是旷达的。这首《题西林壁》,我们可以从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来看。为了能看出差异,我们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作比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诗奇雄壮丽,表达诗人灵动的想象力和对大好河山的赞美。

而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写庐山变化莫测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重在对“理”的探求,充满哲理,即古人所说的“理趣”。

叶嘉莹曾对如何分析作品提出了看法:“作者除了在作品中所写的外表情事以外,更可能还于不自觉中流露有自己某种心灵感情的本质。”“作者除了在作品中所写的外表情事以外,更可能还于不自觉中流露有自己某种心灵感情的本质。”

《题西林壁》的表层含义,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但这不是此诗的主要魅力,此诗能够经久不衰,绝不是它说明这种道理,因为人们依靠常识,也能得出“局外人”的道理来。此诗的感染力是在于它的深层意义。

前两句是具体景物的描写,庐山本是静止不动的,但诗人按照顺序从不同方位写出庐山的差异,让庐山具有移动变化、复杂难测的特点。这一主观动态图,体现了诗人身在庐山中的观察感受,间接折射出作者生活中的内在心理体验。

从苏轼的描绘看,庐山的“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的形貌,与苏轼对人生世事难见真相的潜在感受是相通的。苏轼宦海浮沉,仕途坎坷,触发了他对庐山复杂情况的感慨。但他并不是直接将庐山与自身身世相比。

苏轼创作的显著特点就是,他善于把具体描写和意象结合,使诗达到理性思考的高度。比如: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题西林壁》中,既有自信、自慰、乐观,又有往日生活崎岖的沉重感。苏轼对宇宙人生的怀疑、厌倦、悲观,是不自觉流露出来的,他通过转移视点,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状态的感悟。

诗人在最后两句发出议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确十分具有哲学的说理性,这种“局外人看得更清楚”的哲理,我觉得并不是作者的本意,苏轼可能是想传达他在人生探索中感到迷惑又想超越迷惑的心理。

联合前两句来看,诗人从对景物的描绘过渡到议论,景观描写被赋予人生哲理的象征意义,议论说理补充了作者的心理状态。就整首诗而言,在“当局者迷”的背后,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复杂人生的思考和迷惘,同时,也透露着诗人想要解脱这种迷惘的想法。

结语

《题西林壁》中表达的复杂情感,既不是简单形象化的说理,也不是诗人情感的生硬注入,而是诗人基于生活和心灵奥秘的探索。严格意义上来说,苏轼不是哲学家,他只是用笔挖掘自己的情感深处,挖掘心灵对大千世界、社会人生的感悟,因此在他的哲理诗中,形象和情感才是主要的。


图|网络


书文小品


我认为《题西林壁》确实是哲理诗中的精品。

先来解读和欣赏一下此诗: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苏轼老人家看风景可不光是游山玩水,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山,边走边思考。

思考的结果是:

身在山里的人,不可能知道这山长啥样。

不得不说,东坡就是厉害,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短短四句诗中,概括了庐山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后人们把后两句当作哲理警句,

就足以说明这首诗是哲理诗中的精品。

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

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

《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一朵诗


你好!很荣幸作答。

我认为:苏轼的《题西林壁》,不仅是哲理诗中的精品,还是典范。

简言之,哲理诗,首先是“诗”,再诗中有“理”,给人以启迪。

苏轼的《题西林壁》诗中,涵有朴素的认识论,矛盾观,也有联系观,实属哲理诗中的典范。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庐山,从它的正面看,它是一道长长的山岭,从它的侧面看,它是一座高高的山峰,从高处俯视庐山,它的山峦高低错落,从低处仰望庐山,它的山峰高耸。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的庐山险峻奇秀,美景尽收眼底。

这就是苏轼认识到矛盾着的事物和它的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

我身处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了局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认识有片面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如果你想真正识得庐山,要走出庐山,到庐山之外更高更远的地方,去观察认识庐山。

世界的事物都有联系,对事物的认识要摆脱主观成见,既要认识全局,也要认识局部,只有这样,才可以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苏轼把庐山美景和哲理巧妙融和,亲切自然,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中国沉淀并留存下来很多好的哲理诗,这些诗意境开阔,深沉含蓄,吟诵让人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唐代诗人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

唐代诗人白居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

唐代诗人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要为一时的困难和挫折所吓倒,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唐代诗人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宋代诗人杨万里:“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准备,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宋代诗人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才能保持不断的进步。

宋代诗人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宋代诗人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探求学问时,往往会像迷路一般,出路难寻。如果继续前行,就能发现新天地。

【大家好!我是赵旭666。希望喜欢我的原创文字。一起学习,一起探讨,共同进步,传承文化。】


赵旭666


很多人喜欢苏轼,不仅是因为他的诗词歌赋,更主要的是他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很接地气的生活方式。他有文人的雅兴,也有俗人的爱好,民间流传他的逸闻趣事不胜枚举。

作为北宋时期的文人,他有自己的最高理想,生活的主线是科考入仕,为民请命,为民谋利。然而这条路并不平坦,当遭遇坎坷甚至挫败时,他失意不失志,依然能过上惬意的生活。

苏轼将他的人生体验写进了诗文,他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中发现人生的哲理,今天我们欣赏一首七言绝句《题西林壁》,感悟苏轼的惬意人生,并剖析其中的现实意义。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揭示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然而我们细细思考,对于人生终极命题我们始终不可能看透,我们常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的迷失者。

人类是有局限的,也是渺小和无知的。苏轼生活在北宋时代,儒、道、佛各有主张,他自小研修孔孟思想,而历经坎坷之后又继承了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同时他又常与佛印研讨佛学理论。

苏轼的人生是入世的,从首次出川科举入仕,到人生的终点,虽然历经坎坷,几经被贬和几度东山再起,他始终没有退隐山林,消极避世。

苏轼的人生是出世的。仕途顺达时,他疏浚河道、修筑长堤,受到百姓欢迎;而仕途坎坷时,他吟诗作画、纵情山水,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在这首《题西林壁》一诗中,前两句不仅仅是游历山水的感受,其实更是人生的启迪。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人生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

现代社会也是如此,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当我们评价别人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班门弄斧的误区,特别是在评价一件事情的时候,抖机灵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苏轼在后两句解释了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具有片面性的原因所在,庐山的真面目不容易看到,因为我们总在深山里游览,就像我们深入钻研一门学问,越深入往往也越片面。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我们的认知与我们的经历有关,也与我们的阅读习惯有关,当我们喜欢碎片化阅读,或者喜欢阅读网络小说,由于文化偏食,我们与真相渐行渐远。

苏轼的经历和他的诗词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生活态度,他始终不忘文人的使命,在仕途不懈追求,即使经历坎坷甚至危及生命也不放弃,在夹缝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虽从小接受儒家传统思想教育,但又深入钻研道家思想和佛学理论,经过融会贯通,他既不迂腐、也不避世,更没有选择寂苦的生活,他对人生的看法是在峻峰之上,他看到了生活的全面。

他喜欢美食、纵情山水、饮酒赋诗、广交朋友,他看透了世间的真相,特别是对那些蝇营狗苟的人生不屑一顾,但他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始终过着惬意的生活。

苏轼的这一首小诗《题西林壁》,说的是游历的体会,说的是人生哲理,如果再深入思考,这首诗说透了生活和人生。即使今天看来,也具有现实意义。








宏观评论师贺兰


其实很多诗都描写的是作诗之人通过目睹的现象来表达自己现在所处的境况和表达一种寓意。这才是诗写出来后能振奋人心的地方。每个字词句的连合才有它的精妙。诗才能耐人寻味,对准自身的体会去思考。

很多诗都是带有哲理意义。哲学不分好坏高低,各有所指,各有各的表达。能最对准你心意的就是最好的。就像歌曲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也没有最好之说。但这首确实被大家认为哲学的口口相传。

题西林壁

[ 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面2句话讲的像是比喻万事万物各有体态,各有变化。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看,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显现。多个角度去看人事物,人事物就出现多面性。显现出大自然包罗万象,不要对任何事物去局面的了解,否则我们看不到真正的全面,而看到的都是片面。

后面2句是说人之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种种,而喜欢去看别人指别人的是非,是因为在自己眼里你看不到自己,你看到的是别人,所以别人做些什么你都看在眼里,清楚明白。唯独看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看别人看过了头,渐渐不知道自己了,所以人活着很容易迷失自己,不知自己本面目。也代表说人经常要跳过表相的东西多观看下自己内心,不要被你能看得到的东西所迷。

整体下来这就是这首诗的本意了。确实带有哲理,能感同身受的人就自会经常把这首诗拿来用了。但是拿去经常说别人的,也要用这句话说说自己哦。




芷惜文化杂谈


因此,这首《题西林壁》的确是哲理诗中的精品,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萌发的石头城


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这首诗,确实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在其中。

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人推崇苏轼为“宋词第一人”,不但是评价他的文采高,更是因为苏轼的诗词中蕴含着很深的哲理。

曾经看过苏东坡的三首与庐山有关的诗,,

有人说是代表苏东坡修为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便是这首《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风景优美,有云海、险峰、飞瀑等多种自然景观,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诗人来到庐山,观景有感,遂写下这首流传后世的经典诗作。

诗人写景之用意,并不是如此简单。还寓理于景,阐述了哲理思辨。从不同角度观赏风景,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不认识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山中,无法纵观全局。


观景如此,人生在世看问题亦是如此,我们学习工作、待人接物,如果都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可能就会做到有效沟通,不至于局限于自身认知的小天地里。


这一首诗可以看出,东坡居士能够理智多于感情的去看待所遇到的人、事、环境,能够客观冷静去处理,这是一个明白人、一个综合人文素养比较高的表现了。


第二重境界《庐山烟雨》: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世人都向往庐山烟雨美丽、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没有亲自见到这个景观画面的时候,心中总是有千般万般的遗憾,不明了那到底是什么境界。等到看到这庐山的烟雨蒙蒙,看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时, 心当下安歇,原来如此——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表现出东坡居士个人修为更上一屋楼,在持续的精进努力后,才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他在灯火阑珊处。”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意味。

第三重境界《赠东林总长老》: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潺潺溪流的声音就像十方诸佛在出广长舌相,演说万法;山水林木、蓝天白云这些景色皆是清净的法身。佛陀时时刻刻对我们说法,演说八万四千偈那么多的妙谛,其中的奥妙法理,如人饮水,只能心领神会,改天如何才能为别人一 一演说呢?

这首诗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高的境界了,这里面的境界不足为人道。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个人修为境界,实在说只有亲证方知,用语言是无法表达清楚的,所谓“张口既错”。


真的是言为心声,诗以言志啊,从个人文学诗词作品里面,能够看出东坡居士不断的提升个人综合修为。


这三首诗作,意境高远,一并奉献给大家,大家可以慢慢品味,希望能够喜欢。


书香居


是的。

《题西林壁》诗中的具象,是富有哲理的。哲学是人类大脑意识活动在社会实践中的产物。

视觉是人类与外界最重要的信息交流通道。

苏轼的诗,之所以给人哲思,就是由于视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差异化的观看文化,很有艺术性。

诗中,苏轼把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物,和“缘”文化结合起来了。现代人也讲缘份,这个词来自佛教。苏轼对佛教是有研究的,自号“东坡居士”。


慈善文化研究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我认识每首诗歌都有它的含义和哲理,个人觉得没有高低之分!

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古诗

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