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應該旱育稀植,那麼育苗的下種量應該是多少才算稀植?

龍兵過


你好,我是頭條號禾本多,希望水稻很多的“禾本多”,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旱育稀植是水稻育秧的方法之一,適合小規模種植戶自育秧的操作。

秧床製作

旱育稀植是充分利用前期溫光條件,培育多櫱壯秧,獲取水稻高產的育秧方法。

小苗移栽(3-4葉)秧本比1:30,一畝秧田的秧苗可以栽種30畝大田,使用雜交稻種子,需要種子30公斤;使用常規稻種子,需要種子90公斤。

中苗移栽(5-6葉)秧本比1:20,一畝秧田的秧苗栽種20畝本田,使用雜交稻種子,需要種子20公斤;使用常規稻種子,需要種子60公斤。

大苗移栽(7-8葉)秧本比1:10,這種方式一般在乾旱區、望天田、雷響天使用,栽秧受天氣變化影響,需要選擇秧齡彈性較好的品種,例如在雲南可以使用宜香3003。一畝秧田需要10公斤種子。常規稻品種由於秧齡彈性問題,不建議採取大苗移栽。

旱育秧秧田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的菜園土,提前做好培肥。播種前15天噴施除草劑,降低秧床雜草基數,提前2天整理秧床,開廂,撒施壯秧劑,做好播種準備。

旱育稀植是一種區域性育秧手段,播種量要根據你的移栽的時間、秧齡來決定。培育多櫱壯秧是獲得高產的基礎。

以上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歡迎在對話框留言,也歡迎有不同意見進行交流。


禾本多


水稻應該旱育稀植,那麼育苗的下種量應該是多少才算稀植?水稻旱育稀植是培育壯秧的一項有力舉措,是奪取水稻高產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在早春氣溫較低條件下的早稻育秧,通過旱育稀植是防止爛秧最好辦法,所謂旱育稀植,大多適宜於早稻育秧,因為早稻育秧期間,氣溫較低,秧板通過燥做水平達到上糊下松,芽種落泥,上可覆蓋草木灰,巖衣及可疏性垃圾等保喛,三葉期前溼潤管理,之後灌水上秧板進入水育階段,旱育指三葉期前。怎樣才算稀植,這得從秧令來定播量,稀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壯秧,也要便於拔秧起苗,不能圖名留於形式,30天秧令畝播種,120斤。35天秧令,畝播100斤。40天秧令,畝播80斤。

作為水稻旱育稀植的討論,晚稻育秧,只可稀植,不再旱育,因為晚稻育秧,氣溫已高,旱育難管秧板的溼潤,只要立苗就可灌溉管理,但稀植是晚稻育秧的中心,它受前作早稻的制約,搭配的晚稻品種生育期有短有長。假如,遲熟的晩粳搭配遲熟的前茬早稻,難免它的營養生長大多會在秧田裡度過。這就需要我們用稀植來得以補償,根據往年的經驗6月25日播種的秀水系列晚粳到8月上旬移栽,秧令45到50天,它的畝播量必須在60斤以下甚至50斤的稀植,才能獲得較好的收成。

不過按當前的糧食價格,大家都在粗仿經營,這種旱育稀植的栽培方式,早早己退出歷史舞臺,早稻直播,中稻短秧令移栽,根本不用旱育稀植。



天天行3


首先大家要知道什麼是水稻旱育稀植。所謂旱育稀植其根本就在於讓水稻三葉一心之前長成壯苗,水稻是沼生植物,既不是水生植物,也不是旱生植物。水稻起源是生在沼澤地乾旱季節的時候的植物。水稻根系在三葉之前和旱生植物的根系一樣,都得靠自己呼吸土壤中的空氣來維持自身的代謝,到三葉之後逐漸形成葉片吸收氧氣向根部運輸。因此,三葉一心的水稻插到本田裡,也會生出新根,而兩葉一心的水稻插進本田裡,就不容易生出新根,旱育秧就是讓水稻在苗床上處於一個乾旱狀態,土壤的空氣孔隙裡有充足的氧氣。以保證根系呼吸,如果澆水過多,土壤通氣差,根系呼吸就不充足,根生長的就弱,容易感染病害,苗床上水過多是水稻苗期發病最核心的原因,底土多給根系供營養、水分、氧氣的空間充足,底土如果薄根系周圍營養元素,離子濃度過大,就會在滲透壓的作用下,導致根系內向土壤中失水。而土壤水分也會由於持水空間少而不足,就導致我們總得澆水,成了水育秧苗。底土少,通氣孔隙也就少,這是必然的。

很多人認為稀植就是插秧尺寸大小的問題,其實不是,是本田中每平方米基本苗多少的問題,與插秧尺寸有關。也與每穴的基本苗數有關。我們寒地稻作區11葉、12頁品種適宜的插秧行穴距離30乘12和30乘14釐米。13葉品種適宜行穴距13乘14和30乘15釐米。每穴苗數一般為4至5株,這就要求播種密度一定要降下來。在機插秧盤情況11葉品種芽種140至150克/盤;12片葉品種,120至125克/盤;13葉品種,100至115克/盤,按這個數據標準來看,當前播種密度太大,導致秧苗不壯。有人認為,播種太稀會盤不好根,根實際盤根好壞完全與根系生長相關。而且播種密度過大,會造成秧苗病害。

機插秧盤每盤11葉品種應該控制在130克以內;12葉品種應該控制在110克以內;13葉品種應該控制在100克以內。

所以說在正常的出芽率下,為了更好的培育出壯秧,播種量易稀不易密。


東北小偉


  水稻旱育稀植是一項比較先進的水稻栽培技術,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育苗方式由傳統的水育秧改為旱育秧,主要控制水分管理。原則是不要建立水層,主要是灌溉,不要缺水,徹底灌溉。育苗十分重視地上和地下同步發育,培育良好的根系,提高苗木質量,增強抗逆性和抗病性,培育壯苗。其特點是抗寒性強,幼苗生長旺盛。移栽後沒有苗期,而是發病早、發育快。第二,種植方式由密植改為稀植。一般來說,種植密度超過9英寸乘3英寸。在一些條件良好的地區,種植密度可以達到9英寸乘8英寸。增加行距,合理利用光溫條件,提高抗病性,提高分櫱率,結實率更高,增產,節約投資,經濟效益高。

  目錄

  技術簡介

  2 .水稻秧苗田間操作規程

  準備苗床

  施用足夠的肥料

  床土的酸處理和消毒

  種子處理

  稀疏播種,均勻播種

  種苗管理

  3.田間栽培

  整地和基肥施用

  適時種植

  科學施肥

  化學除草

  噴霧

  合理灌溉

  筆記

  旱育稀植是採用旱育秧方式育苗,擴大和減少育苗,配合高產栽培的栽培技術。它具有節約用水、勞動力、種子、種苗、成本、產量和收入的優點。與常規栽培相比,一般可節約50%的水、30%的物種和50%以上的苗田。同時,旱育苗後基本沒有苗期。它生長早且快,增加每穗粒數,增產600-900公斤/公頃,增產10-15%。

  準備苗床

  苗床選用背風、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疏鬆、灌溉排水方便的旱地。每公頃田地需要225-525平方米的苗床。經過整地和細耕耙耕後,苗床寬1.2—1.5m。這條溝寬20-30釐米,深20釐米。

  施用足夠的肥料

  水稻幼苗應事先用稻草或有機肥施肥。播種前3天,苗床應施腐熟有機肥10-15公斤/平方米、硫酸銨50克/平方米、磷酸二銨100克/平方米、硫酸鉀50克/平方米,並均勻混入10釐米土層。

  床土的酸處理和消毒

  播種前2天苗床應調至酸性。壯苗劑可用於調酸和施肥。每袋(2.5公斤)加入15公斤細土,均勻噴灑在20平方米的床面上,混合均勻。工業濃硫酸也可用於調酸,25-100克/平方米滴入5000-20000克水中稀釋,噴灑苗床。酸調節後苗床土壤的酸鹼度要求為4.5-5.5。苗床用足底水澆灌,用每平方米2.5g 70%狄克遜消毒。對於2.5-3公斤的水,噴灑床面。

  種子處理

  選擇優質、高產、抗病、適宜生育期的品種。每畝田雜交水稻用量為1-1.5公斤,常規水稻用量為3-3.5公斤。選種,浸泡前在陽光下浸泡1-3天,按照說明用咪鮮胺或其與多菌靈的混合物在水中浸泡,浸泡結束時平均溫度為15℃,浸泡後催芽至累積溫度90-100℃,待種子芽變白後在陰涼處乾燥1-2天,播種。稀疏播種,均勻播種

  根據茬的排列和苗齡的長短,適時播種,芽種播種量為150-250 g/m2,苗齡播種密度適宜;苗齡短,宜稀播。播種應均勻,播種後用細土覆蓋。

  種苗管理

  秧苗應保持溫暖,早稻和中稻早播田應覆蓋薄膜。重視水資源管理。播種後噴水一次,之後保持土壤溼潤。幼苗在1葉1心期噴施250毫克/公斤多效唑。控制幼苗過度生長,促進幼苗生長粗壯,分櫱多。及時預防和控制衰減。用酸鹼度試紙測試苗床土壤。當酸鹼度大於6時,用300倍工業硫酸水溶液噴灑苗床,用2.5g/m2狄克遜和1000倍水均勻噴灑苗床。幼苗應及時施肥,並在四葉期噴灑1%硫酸銨溶液,以促進幼苗健壯和分櫱增多。移栽前4天施肥,移栽前1天澆水。

  整地和基肥施用

  地裡以前的莊稼收割後,會及時犁,翻過來曬乾,然後漚制。移栽前3天,施用腐熟有機肥15-30t/ha、磷酸二銨150kg/ha、尿素150kg/ha、硫酸鉀150 kg/ha。肥料採用全層施肥法施入,施入後犁耙。

  適時種植

  採用人工移栽或插秧機移栽。它需要淺移植、寬行、少種植物和稀疏種植。常規水稻種植密度北方30釐米×13釐米,南方26.4釐米×13.2釐米,每穴2-3株。雜交水稻移栽規格為33釐米×16.7釐米,每穴1-2株。

  科學施肥

  在施用足夠有機肥的基礎上,可以少施或不施分櫱肥,例如,如果幼苗葉片發黃,可以施用60公斤/公頃尿素。穗肥應在孕穗期施用,尿素應在暴露和曬乾的田地覆水後以45-75公斤/公頃的速度施用。抽穗後,在根外加入1.5公斤/公頃磷酸二氫鉀和900公斤水施肥,提高結實率。

  化學除草

  早期,建議在兩次阻斷前後注射藥物。一種是種植前每公頃使用600毫升30%油莎豆2-3天,用土壤和藥物方法均勻施用於田間,施後只灌溉不排水。施藥時,田間保持3-5釐米的水層。二、移栽後10-15天,稗草1.5-2葉期前,三稜柱草高度在15cm以下,每公頃加1.2-1.4公斤50%甲氰脲可溼性粉劑加10%吡嘧磺隆或200克30%苄嘧磺隆;30%阿洛津600毫升加10%苄嘧磺隆150-200克,或30%苄嘧磺隆200克。它可以通過土壤和肥料的方法施用,水保持3-5釐米和3-5天。

  噴霧

  稗草在2-3葉期噴灑760-840克35%二氯苄基可溼性粉劑。為了控制和消滅老稗草,可噴灑30%莎草-50%二氯喹啉酸可溼性粉劑的莖葉。水稻分櫱後期,用48%的苄達唑溶液1.5升和56%的四氯二甲基0.5升噴水(或相應的成品製劑),防止三稜柱草。用水在施用前乾燥,保持溼潤,施用後灌溉1-2天,並保持5-7天。該方法易造成藥物損傷,必須控制好時間,以免降低產量。該配方在生產季節只能使用一次。5、蘆葦和渠埂雜草的控制。增加用水耙地的時間,耙起蘆葦的根,挖出漂浮的蘆葦根。水稻幼苗移栽後生長的蘆葦塗上41%草甘膦以防止和清除蘆葦葉,用藥後一個月左右蘆葦就會死亡。使用41%草甘膦定向或隔離噴灑溝渠和池塘中的雜草。應該小心不要把藥噴在米飯上。合理灌溉

  分櫱期,淺水層足以使幼苗暴露在陽光下,淺水層保持在抽穗期和開花期。全航向後,乾溼交替。收割前一週,水被切斷,田地變幹了。及時控制病蟲害。及時預防病蟲害。應及早注意稻象甲和其他害蟲的防治,2.5%的敵人殺死375毫升/公頃,噴灑750公斤/公頃的水。分櫱後期和拔節期在1050公斤/公頃的水中噴施1%井岡黴素5.25公斤/公頃,防治紋枯病。孕穗期,在1125公斤/公頃的水中噴灑三環唑1500克/公頃和甲胺1500—12250毫升/公頃,可防治稻瘟病和稻飛蝨、二化螟和二化螟。

  1.調整酸時注意安全。工業濃硫酸稀釋時,應在水中加入酸,不要在酸中加入水,以免濺酸和灼傷。

  2.稻田水管理應採用乾旱管理,以培育優質秧苗。

  3.晚稻移栽時應增加密度,每穴苗數也應相應增加。


未來在明天


水稻應該旱育稀植,那麼下種量多少算稀植呢?旱育秧在整個育秧過程中,只保持土壤溼潤,不保持水層的育秧方法。常見的肥床細土法塑盤旱育秧、開閉式薄膜旱育秧等方式已成為寒冷地區和雙季早稻培育壯秧、抗寒、抗旱、節水的重要育秧方法。肥床細土法塑盤旱育秧在肥沃疏鬆的秧床上,利用塑料軟盤或紙筒進行旱育秧。該育秧方法播種期不受水源限制,旱秧地育秧操作方便;適於大、中、小苗的培育,比塑料盤溼潤育秧秧齡延長,且不串根,有利於高產品種的搭配和應用範圍的擴大。另外,此方法便於統一供種,集中規模育種,並實現商品化供秧。塑盤旱育秧又是適宜機械拋秧的最佳育秧形式,具有廣闊的前景。開閉式薄膜旱育秧。

軟盤育秧常用用鈣塑軟盤,58cm,長寬28cm,深2.6~2.8cm,在田間置於床面上,裝上營養土,澆水,播種。人工插秧的稀播種,每盤70~80g;機械插秧的密播種,機器撒種每盤100g,其餘操作同開閉式旱育秧。如果不是機器撒種,人工撒種一盤應該下種150g左右,因為人工撒種難免浪費,所以應該多放。下面是旱育秧照片







沭東公社


1苗床準備

旱育秧是在旱土狀態下進行育秧,必須選擇適宜地塊作苗床,並加以培肥,培肥以農家肥為主。標準是手握成團、泥不黏手、落地即散,直觀指標是肥、細、松、軟、厚。提倡選用菜園地,實行水稻育秧、蔬菜種植、油菜育苗一田化,既能培肥地力熟化土壤,又能培育壯秧、壯苗,緩解用地茬口矛盾。苗床面積應根據移栽大田數確定,一般1?30,40,即每公頃大田準備300m2左右苗床。

2整地作畦

秧床整地作畦要求上細下粗、上實下松。在播種前施肥並耕翻1,2次,耕翻應耕深15cm以上,做成畦寬1.2,1.4m、溝寬50cm、溝深20,30cm的畦,苗床四周開好圍溝,以保證排水通暢。畦整平後用2.0kg壯秧劑加幹細土20kg充分混拌可撒施25m2苗床,再反覆耙勻於0,5cm深的土層內,用木板壓平,澆透水即可播種。

3播種

按每平方米播種子50g計算總用種量,用25%使百克乳油2 500倍液浸種36h即可直接催芽,催芽至露白後將破胸谷均勻撒播在床土上,可採取分畦稱量多次撒播的方法,確保床面落籽疏密一致、均勻。撒播後用木板輕輕鎮壓,使種子三面入土。再用過篩細土分幾次用手撒覆在苗床上,將種子蓋嚴,厚度應以不露籽為宜,約0.5,1.0cm。土撒完後用漏壺式噴霧器噴水,能使苗床水分充足,種子順利生根發芽。最後插高20,30cm拱架,蓋好薄膜,四周壓實防止透風。

4苗期管理

4.1溫度管理

秧苗一葉一心期前棚內溫度保持在30?左右,一葉一心期至二葉一心期以25?為宜,三葉一心期在20?為宜。晴天下午棚內溫度過高要揭兩頭通風降溫,以防燒芽。陰雨寒流時則蓋好壓實。三葉期後除陰雨天外可日揭夜覆,增加秧苗抗逆性。移栽前3,5d撤膜。

4.2水分管理

旱育秧3葉內以旱為主,促其根系發達、長成壯秧,儘量做到床土不開裂不澆水、秧苗不卷葉不澆水。3葉以後要適當提高床土水分含量,保持土壤溼潤,切忌用大水漫灌。陰雨天要蓋膜擋水,並及時排幹畦溝水,達到最大限度地控水。

4.3施肥

旱育秧苗床的供肥量能基本滿足秧苗正常生長,三葉期後若補肥則應同時補水。用尿素10g/m2 100倍液均勻噴施,再用清水噴淋洗苗,移栽前幾天可按尿素75kg/hm2標準適當施送嫁肥。

5大田管理

大田翻耕整地時要整平,薄水現泥。旱育秧苗矮壯,3.5,4.0片葉,秧齡30,35d即可移栽,中小苗移栽後無緩苗期,活棵快。插秧時淺水淺插,栽插2,3cm深,秧苗帶土與泥平,不可埋心。在適宜範圍內宜稀不宜密,注意稀植,栽插24,27萬穴/hm2,一般每穴1本,如單株帶櫱少的可插

施肥應根據水稻不同生長季節期所需的營養元素量、土壤肥力等確定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提倡測土平衡施肥,有機肥佔總施肥量的30%,40%,氮?磷?鉀一般為1.0?0.5?1.0。嚴格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鉀肥和有機肥用量。施肥總量為有機肥30 t/hm2、純氮210kg/hm2、磷600kg/hm2、鉀150kg/hm2、鋅肥15kg/hm2。要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和穗肥,噴施粒肥。

6病蟲害綜合防治

水稻生長期應加強紋枯病、稻曲病和螟蟲等病蟲害防治。稻紋枯病是真菌為害葉片及葉鞘形成病斑,防治適期為分櫱後拔節前,防治指標為病叢率20%左右,防治措施上著重改善栽培管理,淺水勤灌,適時烤田。稻曲病是真菌侵染穀粒,使穀粒變質,防治適期為孕穗後期,防治措施上要避免在病田留種,及早除去有病小穗以防蔓延。20%井岡黴素可溼性粉劑對稻紋枯病和稻曲病防效較好。水稻二化螟易造成枯鞘、枯心和白穗,重點要抓好秧田期1代二化螟和大田期2代二化螟的防治,卵孵高峰至枯心形成前為防治適期,防治指標為有卵1 500塊/hm2。稻飛蝨群集在稻株下部吸食汁液,水稻被害後在分櫱階段莖稈下部形成褐色秧苗逐漸枯死,在抽穗期和灌漿臘熟期造成倒伏、穀粒空殼或半實粒,防治指標為1.5萬頭/hm2以上,噴藥時要均勻對準稻株中下部,無水田塊可在晴天中午高溫時拌毒土撒施。

7適期收穫

當90%稻穀黃熟時為收穫適期,過早過遲均會影響外觀和品質。收穫的方式以機械收脫為好,不宜堆捂或機械碾壓。


小男人話農村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栽培技術的進步,水稻栽培總體上是向旱育稀植方向發展。但可以肯定地說,水稻插秧也不是越稀越好。因為:

(1)水稻產量是由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三個因素的乘積構成,是靠群體增產的。插得過稀,不能構成較大的群體,雖然個體發育好,但穗數不足,也不能獲得高產。

(2)插得過稀,則必須依靠大量分櫱,因此易延長營養生長期,消耗大量的養料。因此而增加追肥量,成本增高了,無效分櫱增多了,穗小而不整齊,成熟度差,又會降低產量和品質。

(3)肥力不高的地插秧過稀,會因分櫱晚、分櫱少而無法構成高產群體,浪費生育前期光、熱、肥、水資源,也不能高產。

因此,稀植必須要有先決條件,即“合理稀植”。只考慮稀植,不考慮其他因素是很難獲得高產的。


河北太行小米


水稻育苗用種量的多少,有二個因素:一是種的常規水稻還是雜水稻;二是栽培方式是直播還是移栽。一般常規稻畝用種量在3-4公斤,雜交水稻用種量0.5-1公斤。


五穀豐登50


雖然現在機器插秧還沒太普及,但以後會越來越多的,有條件的話建議使用機器插秧,省時省力省成本。

我家也有幾畝地,每年也都會種植水稻,水稻高產否,一是要選好品種,好的品種是高產的基礎。二是掌握育秧苗和插秧的方法,育秧和稀植是兩個不同概念,秧育好後,要移栽秧苗,移栽時才是稀植的開始,移栽秧苗時,每株秧苗栽種距離10到15公分左右,太稀影響畝地株數和產量,太厚水稻容易生病和稻伏。


彼岸戶外


這個看早稻,中稻,還是晚稻了,早稻應該一畝田有2.5斤就可以,中稻有2斤足夠了,因為中稻那時候發苗更多,所以更要稀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