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厂常见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

(1)鸡群整齐度与产蛋率的关系。肉鸡种母鸡群产蛋高峰上不去,全年产蛋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鸡群的整齐度差.有些鸡群平均体重已达标准要求,但是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大的过肥,小的太弱。当然就大多数肉用仔鸡生产水平来说,距离这些记录还很远,说明潜力还很大。通过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普遍提高肉用仔鸡的增重速度,仍然是大多数生产者努力奋斗的目标。

(2)限饲与光照控制结合进行.体成熟和性成熟能否同步进行对青年肉用种鸡极为重要。要求母鸡24周龄体重达2.6千克,并且此时达到性成熟,开始产蛋,但实际上常出现体重虽已达标,但尚未开产,或体重低于标准,就已开产的不同步现象。如果限饲与光照控制结合得好,就会通过光照的时数和强度调节开产日龄,使其性成熟与体重标准同步。

应当注意的是,在遇有不利于限饲的情况,如发病、投药等应激因素时,要暂时停止限饲,改为自由采食。待恢复正常时,再继续限饲。


鸡厂常见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


鸡厂常见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


鸡厂常见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


(3)在进行限制饲养时要正确的确定各阶段的饲料供给量。

①从育成到开产阶段,饲料量确定的基础是育成鸡各周的实际体重(参照各种品种标准体重),同时要考虑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②开产后至产蛋全期,饲料确定主要按鸡群实际产蛋率、舍内温度、健康状况并参考各品种鸡的标准体重。

③产蛋高峰前期即开产后3~4周饲料给量必须迅速增加或一下子达到产蛋高峰期的最大料量。

因为鸡群中有些已开产的早熟母鸡其产蛋数、蛋重和本身体重同时在增加,因此若按周增加饲料量,这些鸡会感到营养不足。结果到产蛋高峰前的母鸡脱羽、停产,因而影响整个鸡群的产蛋水平。从产蛋规律看,开产后仅需4~5周时间产蛋率即可进入高峰,这时由于蛋数、蛋重急速增加,对营养需求量高,所以饲料的给予不应该按周平均分配,更不应只给仅能满足当时产蛋率需要的饲料,而应按照下1周的预期需要对鸡进行引导性饲养或一下子满足供应。这才能促使鸡群产蛋迅速达到高峰,而且高峰高、持续时间长,否则将永远不会出现高峰,导致全期产蛋量不多。

④高峰期饲料确定后,要保持饲料量的恒定。通常保持6~8周时间。目的是把产蛋率下降减少到最低程度,以保持高峰期的高产蛋率和产蛋持续时间。

高峰期内如果产蛋量受某些应激而略有下降,但蛋重仍在增加,两者相抵,则对营养的要求仍不变。40周龄后产蛋率开始下降,母鸡完成了生长阶段并且蛋重增加很少,这时母鸡对营养的总需求开始减少,应及时酌情减料,否则母鸡会出现过肥,产蛋率急剧下降。

采取试探性减料,就是说减料后,观察4~7天,看其产蛋率变化是否按常规下降。如果不正常或回升,则减料应暂停。原则上40周龄后产蛋率每下降4%,每只鸡平均减料约2.3克,从40~64周龄每只鸡应减少饲料14克左右。


鸡厂常见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


鸡厂常见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


鸡厂常见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


(4)降低饲料消耗。饲料费用占肉用仔鸡全部生产费用的65%~70%之间,因此生产者对饲料转化率非常关心,每降低0.1的耗料率,也会给生产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降低饲料消耗的途径主要有,选用优秀的商品杂交肉用鸡种,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方法来提高早期生长速度,缩短肥育期限,尽早达到上市体重。饲料转化效率与肥育期限的长短存在高度的正相关,达到出场体重的肥育期限越短,每千克增重消耗的饲料越少。

今后随着肉鸡生长速度的提高,达到同一上市体重,所需的时间将每年缩短天。不久将来 ,理想的生产 指标是:上市体重1.8千克,肥育期7周龄,每千克增重耗料1.75千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