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給新手教師的忠告?

花捲默默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作為新手老師,由於剛剛踏上教育崗位,很容易遇到一些教育和學生管理方面的問題,我這邊也羅列了一些現象和建議,希望能幫助到你:

1、多跟其他老師交流

對於剛踏上教育崗位的新手老師來說,其實也是學生,只不過是關於崗位技能的學生,這個時候身邊會有很多已經踏入教育崗位多年的老教師,他們大多擁有多年的教育和管理經驗,基本上你遇到的問題他們都曾經經歷過,這個時候及時尋找一個好的“崗位導師”是很重要的,可以給你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讓孩子多去思考解決辦法,雖然在解決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錯誤,但應該多給學生一些實踐方面的引導,讓他們多去鍛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多閱讀,對於學生來講,多閱讀能更多地激發思考的能力,平時自己也多和學生們交流閱讀的內容和觀點。也有助於融洽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

4、要尊重學生,因為學生在家裡可能有的父母不夠尊重學生,導致有的學生比較敏感,尊重學生有利於建立信任。一旦建立起信任,教學和管理都會比較方面。

5、對於一些的確調皮的學生,可以考慮給他一些正常的約束規則,讓他去執行約束規則,也就是讓他參與管理學生,這樣一方面給他有一定小權力的事做,他會靜下心來去執行,也有助於他在非學習時間找到一些信心,說不定會改正調皮的毛病。

6、要學會反思,培養自己的反思能力是新手教師非常重要的工作環節,反思能幫助我們總結教學經驗和教訓,記錄下來,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能夠注意到並加以改正。從而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工作。

希望能幫助你,歡迎大家一起交流探討,幫幫這位新手教師。[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微笑教師


沒有忠告,分享一下自己半年當班主任的體會吧!

1.遇到脾氣倔的那種250孩子,千萬不要硬扛,否則自己下不來臺。

2.家長可能人前笑嘻嘻各種給你說好話,人後可能一點兒也不配合。這是成年人的套路。。。

3.只有嚴才能出成績

4.上課但凡有一個學生說話都要停下來糾正後再上課。

5.不要什麼事都找班主任,因為班主任只能幫你一時不能幫你一世,只有在班級樹立自己的個人威信才能管的住學生!

6.要有課後反思,有的課適合課件有的適合板書,最好把這些課挑出來。。。

7.學會注意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並記錄下來,琢磨怎麼解決。

8.做人不要冷漠,在群裡積極響應領導。試想如果你是領導,發條消息,沒人回應是多麼的尷尬。這也從側面反應出一個人麻木,不熱情!

9.不要抱怨教師工資低,工資低在你考編前就應該瞭解了,既然知道現狀又考進來那是自己的選擇,對於自己的選擇要不改變要不默默承受,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贊][贊][贊]加油……


智雲學堂


年輕老師初登職場,一定有很多的困惑和疑慮。要想盡快地度過新手期,走出“新手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儘快提高教學水平,在講臺上站得住,站得穩。

年輕老師初登講臺,往往會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質疑。他這麼年輕,沒有經驗吧?水平行不行呀?可不能把我們家孩子給耽誤了!沒辦法,誰讓你是新人呢?而回擊質疑最好的方法就是你的教學能力。課上得漂亮,學生成績穩定,質疑自然會消失。年輕老師的確沒有老教師有經驗,但也看看到自己的優勢。

  • 年輕的老師知識結構新,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擅長利用多媒體等科技手段教學。

  • 年輕老師精力充沛,沒有沉重的家庭負擔,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

  • 年輕的老師與學生沒有代溝,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獲得學生的認可。

經驗的劣勢畢竟存在,這就要求我們年輕老師在備課上多下功夫,一定多聽老教師的課。最好教學進度比老教師慢一點,在講新課之前先聽聽老教師的課。再結合自己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設計。千萬不要照搬照抄,更不能直接拿網上的課件不加修改直接使用。一句話,你需要學習學習再學習!要在學生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勤補拙。我身邊的一些年輕教師,就是因為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最終期末考試成績比老教師都要出色,很快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成功地度過了新手期,站穩了講臺。

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與同事形成合力。

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也要講究人際關係。與同事搞好人際關係,不僅能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也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並且能夠在同事之間形成合力。尤其是做班主任,更需要協調好任課老師之間的關係。大家都願意幫你,你的班級工作才能搞好。有一些新手班主任,認為只需要把自己的學生管好,自己的學科教好就行了,我行我素,完全不在乎其他老師的感受。成績差了就怨天尤人,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要知道,教育從來不是單打獨鬥的事,只有人際關係和諧,你有困難大家才樂於幫你。

三、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

做一個老師,真的不是教好課就行了,你需要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有來自學生的、家長的、學校的、社會的。林林總總,讓你焦頭爛額。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合理的解決,不是每件事都有好的結果。有的時候你只能委屈求全,把眼淚往肚子裡咽,還得帶著笑上課。這就是老師的工作,表明上光鮮的背後是無數的煩惱。所以你除了要有專業的學科素養以外,還要有一顆強大的心靈。學會接受學生的不完美,學會接受自己的無能無力。但不能頹廢,還要鼓起勇氣堅強面對。堅信自己會越來越好,堅信教育的前途無限光明。這樣,你才有堅持下去的力量。

每個老師都是從新人過來的,只要熱愛這個職業,努力學習,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優秀的教師。

上面是一個從教二十年教師的經驗和感悟,希望對新手教師有所幫助。我是青石,歡迎您留下寶貴的意見。


青石居


我也是新手老師,可以說一下我這一年半的感受,經驗就談不上了,互相學習吧!

第一,不要表現出你的和藹可親。這一點是很多初次當老師的人容易犯的錯誤。這是由於老師成長的幾個階段導致的,我們在這個新手階段會非常在意學生是否喜歡我們,從而缺乏嚴厲性。如果學生是大孩子還好,畢竟已經懂事兒了,如果是中小學,那麼他們一定不會感覺到你的和藹可親是對他們的善意,反而會覺得你是個軟柿子,可以隨便捏,那麼你的課堂以後就管不了了,成績一定好不了。

第二,不要和學生做朋友。很多新手老師一開始登上講臺先做一個自我介紹,然後會說一句我們可以是師生,你們也可以把我當朋友,這句話本身沒有錯誤,只是你得分學生說。遇到了情商高紀律好的學生他們會覺得你還挺好,遇到情商低的學生他們會在背後罵你傻,覺得你的腦袋肯定不太正常。

第三,多和平行班同一學科老師交流。平行班老師的一些經驗是比較適合你的,因為你們面對的學生群體是相似的,觀察他處理問題時候的方法,學著他在表揚和處罰學生時候的做法。一定不能在學生面前露怯,如果讓他們的氣場把你壓下去那以後就管不了這個班了。

第四,把課提前備好,看作業時候不要出錯。這個建議看似平常,卻十分重要。我剛剛開始就做錯了,備課不足,經常手忙腳亂,每節課都很緊迫卻效果不佳。而且看作業的時候出現了錯誤,這個事情也許在以後還會發生,但是新手期千萬別發生,否則學生會覺得你能力不行,從而影響他們對你上課所說的話的信任感。

總之,新手期就是要把每件事爭取準備到萬無一失,讓學生佩服你的學識,並且對你又敬又怕,那麼這個班級一定差不了。


一名教書匠


你好,祝賀你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作為一名老教師,我對你有幾點建議:

1.進了教育的門,就要耐得住寂寞。教育是一個慢活,快不得;教育的週期較長,小學六年,初高中各三年,要想有成就感,有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做好長期的打算。這就要求老師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

2.成為一名教師,要享受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快樂。教育雖然是一個慢活,有一個較長的過程。但是既然為師,就有教師的快樂。這種快樂,就是與孩子一起成長。當然,與孩子一起成長,就必須享受孩子帶來的成就感,也必須承受孩子帶來的問題感。但無論是問題,還是成就,都是我們要享受的快樂。

3.成為一名好教師,要多閱讀、多寫作。我不知道你是哪一門學科的老師,但無論是哪一門學科的老師,都一定要多閱讀、多寫作。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與時俱進,就是與孩子打交道。孩子是成長的,我們也必須成長,不能用一成不變的觀點和思維來看待孩子。這就需要我們多閱讀、多寫作。

4.認真研究教材,夯實教學基礎。初登講臺,上好每一堂課非常重要。認真鑽研教材,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只有認真研究教材,讀出自己的體會和心得,學生才可能會喜歡你上的課,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從而走上良性的教學循環。

願你喜愛教育,祝你越來越優秀!


自由之上


Hello,大家好!我是清揚,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作為一個從教28年的教師想給新手教師如下忠告:

第一.作為一名新手教師應該不斷地加強學習。

參加工作了,還是要重視學習啦!耐心地向所在單位的領導、同事們學習。因為他們工作時間長,在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等方面都積累有自己的特色經驗。作為一個新手教師,可以多觀察、多聽優質課、多交流。同時認真研讀國內外教育教學專著以及專業教輔資料,廣泛涉獵,從中獲取幫助,從而更快更好地去面對自己所教學科、所教學生。“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學會上課從學會模仿開始吧。類似書法,模仿臨帖起步,漸而自成一家。

第二.作為一名新手教師應該有一個好心態。

新手教師剛開始角色轉換,從一個學生轉換成一名教師,角色變了,一下去面對好幾十個學生。他們的性格不同,知識儲備不同,接收能力不同,成長的環境不同等等會對一個新手教師提出不小的挑戰。有時候學生表現會讓你驚喜萬分,有時候也會讓你淚流滿面;有的可愛,有的生厭等那新手教師就要有一個好心態。工作中肯定會有很多的人兒、事兒要你去面對,挑戰不可怕,怕的是沒有一個好心態!偶爾情況不如意,那就要提醒自己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去迎接它!

第三.作為一名新手教師應該學會思考。

新手教師也要努力去“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主要是課堂上處理好教材、學生、老師三者關係。那麼上課前思考我這節課學生主要學習什麼內容,達成什麼目標(三維目標:知識能力目標、過程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牢記於心),怎麼講學生喜歡,課件的設計是否合理,哪種效果最好,課後通過反思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尤其是你請的聽課老師給你反饋的信息,要認真總結思考,從而更好地完成以後的教學內容。至於平時遇到問題學生該如何去引導也是學問!等等。

好了,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三點主要建議啦。祝您做一個幸福、快樂的新手教師!如果感興趣歡迎關注、留言。我是清揚,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ab9857e25a34f219f79735a5f41e2fb\

清揚158228545


作為職場新人,新手教師,可以借鑑以下忠告。

幹一行,愛一行。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勇往直前,不怕風雨兼程。

德能配位。學高為師,德崇為範。教師不單是知識的傳承者,更是以德行去感化德行,以行為去引領行為的育人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不但要對自己負責,更要為孩子們負責,為社會負責,不能把孩子們帶歪了。

理論指導實踐。學校學的育人理論,在實際教學中仔細揣摩運用,面對現實生活中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新手教師會發現實踐更具有靈活性,不是生搬硬套的。

不要單打獨鬥。學會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仔細觀察模仿,教育教學會少走彎路。家校聯手。獲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熊孩子才會變少。學會用好班級小助手,讓孩子們都動起來,成為班級的主人。

嚴慈相濟。不要因為自己是新手教師,就沒原則的和孩子走得太近。也不要自己是老師,就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對小孩子教育,就像握雞蛋,太緊了易碎,太鬆了易掉還是碎。寬嚴有度嚴慈相濟。


中學時期那點事


1.記住:經歷是一筆財富

  剛參加工作,不僅僅是環境的變化(從學習的地方來到了工作的新學校),也不僅僅是角色的變化(講臺下的學生變成了講臺上的老師),更主要的是一種人生經歷的變化,這個變化是重大的。因此,我想作為一個新老師,應該記住這句話:經歷是一筆財富。

  很多時候,別人告訴我們,剛參加工作,要學會“多做事,少說話”,這更多是從人際關係的角度提出的處世之道。為什麼要“多做事,少說話”呢?我想,應該放到“經歷”的層面上來理解,會更深刻,也更豐富。這種經歷是具體的,日常的。小到去傳達室拿信件,到總務處領取辦公用品,去油印室複印資料,大到上課,參加教研活動,申報課題研究,都是一個新老師具體而實在的經歷。多做事情,就是多多地經歷,少說話,就是要積極去經歷,經歷的直接收穫就是帶來熟悉和經驗。對於一個新老師來說,熟悉事務和具備經驗,是多麼的重要和迫切啊。

2.要做好從頭學習專業知識的準備。

  我常常看到,很多新老師一參加工作,就基本上放棄自己的專業學習和追求,在他們看來,如何管理學生和如何跟同事打交道,顯得更重要。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

  當前的師範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一個就業方向上的限定,而專業的學習與其他綜合性大學,似乎差別不大。比如我們中文系的課程,北師大的和北大差別並不大,這樣的專業學習,並不能讓我們讀師範的佔了多少便宜。大學的專業知識與中學的學科教學,其間還存在很大的鴻溝。比如我們中文系上的課程《中國現代文學》,跟我們在中學講魯迅等作家的篇目,並不是完全匹配的,也不是一種涵蓋關係。這期間,有很大的轉化,根據的學生特點、教學要求、考試要求等內容而作出的轉化。

  我的意思就是說,作為一個新老師,重新學習一番學科專業知識,很有必要,我們有了四年的大學基礎,學起來也許很輕鬆,但也許很艱難。用宏大的、泛泛的大學專業知識,去駕馭教學的課堂,往往會出現很多矛盾或者衝突。

3.要認真做一次教育和教學上的研究。

  工作,如果只是重複,是相當乏味的。每當我看到銀行的櫃檯業務員時,我都常常替他們感到悲哀,,因為他們的工作,重複性那樣的大,雖然他們的收入不菲。工作的魅力在於,工作提供了一個很大研究空間。

  一個新教師,應該有意識去做一次體驗,研究的體驗。比如你碰到一個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的學生,你可以藉此機會,默默地開展一次行動研究,你的目標就是讓他更有禮貌,更熱愛學習。你想什麼辦法,怎麼去做,這就是你研究的內容。又比如,你上課學生不歡迎,你就此展開研究,如何提高課堂魅力?

  研究有時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比如你要花很多心思和時間,但這種煉獄式的經歷,我覺得很重要。一個新教師,能夠自主地完成這樣一個研究,那麼我們就奠定了很高的工作基礎,它所產生的效應,是影響一輩子的,如果你一輩子做老師的話。

   一個不做研究的老師,當然可以繼續做老師。

   我這個建議,是給那種希望做更好的老師的新老師。

4.通讀一本有故事的教育好書。

   影響一個人的,有時是一個人,有時是一句話,有時是一本書。

我這裡想說的是“教育好書”,而不是“教育名著”。我發現很多“教育名著”不好看,不耐看,不經典,而很多“教育好書”沒有上升到“名著”,但是很好看,很耐看,很經典。

   很多人以為,讀了教育學方面的書就行了,我體會是,讀教育學書籍,不等於讀教育好書。那種乾巴巴的理論成果,對於我們的實踐教學,說實話,並不能產生深刻的影響。一本有故事的教育好書,有這麼幾個重要特徵:有生動細膩的教育細節、有感人肺腑的教育情懷、有發人深思的教育感悟、有血肉豐滿的師生形象、有實在具體的教育行為、有激情洋溢的教育理想等等。

   教師是一個平凡的職業,每個新老師都要有這個心理準備。這個平凡得容易懶散的職業,是需要教育激情來維持的。通讀一本有故事的教育好書,往往可以改變我們很多東西,而最主要的,就是它展示了一個真實教師的形象,從而激揚了我們的教育夢想。讀這樣的書,是源於精神的追求和需要。

  5.聽優秀老師的課或普通老師的優質課。

   課堂是一個教師施展教學本領的真實場所,置身於這樣的場所,往往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一個教師的綜合氣息,比如教學語言、教學智慧、教學行為等等,這種真切的感受,可以帶給我們最新鮮的認識。

   有很多新老師,似乎缺乏這種置身於真實場景中的學習意識,他們喜歡問別人怎麼備好課,喜歡打聽別人是怎樣上課的,但是卻忽視了聽課這種良好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有些新老師這樣去做了,但是又不願意跟上課者進行交流,不願意去分析自己聽課的得失,這樣的聽課就變成了一種形式或任務,效果也是不好的。我現在很後悔有些老師的課我沒有去聽,直到人家退休或者離開了,我才醒悟到自己的損失。

  6.建立自己的資源庫。

   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教學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擁有資源的老師,在我看來,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老師。因此,從一開始,新老師就要有建立自己的資源庫的意識。

   一個老師需要的資源是多方面的,比如在班級管理方面,會涉及到管理、學生特點、班會設計、工作總結與計劃、環保知識、心理、保健、家庭教育等等方面的文字、音頻、視頻等資源,在教許方面,會涉及到教學設計、課堂實錄、教學論文、教學理論、朗讀、圖片、動畫、歌曲等等方面的文字、音頻、視頻等資源,此外你可能還會有自己喜歡的各種各樣的資源,所有這些,我們最好從一開始就有建庫意識,分門別類,加以蒐集。資源的意義在於“萬物皆有備於我”。

   當然,我們還需要時不時對自己的資源進行整理和系統化,以便更好為我們自己服務。如果可以,新老師要積極去拷貝有經驗老師的資源,這樣可以省心省力並且高質高效。

7.形成自己的程式化工作範式。

   這幾年,我一個體會,就是我們教師有很多事情是程式化的,每星期一次、每學期一次或者每學年一次,比如學生成績、班主任總結、班級牆報、家長會、期末手冊、教學計劃等等,對於這樣的工作,我常常很費力地去做好每一次,回過頭來看,其實應該建立一個程式化工作範式,這樣就完全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我想,作為新老師如果儘早知道這個道理,會使我們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那些程式化工作。程式化工作範式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們要不斷地在實踐中加以完善。對於新老師,當務之急的就是要養成這個習慣。

  8.逐步享受寫東西的快樂。

  教師主要教書和育人的,但是,寫東西也是一個重要工作。 新老師最好給自己制定一個寫東西的計劃或者寫作的系列。不管是哪個學科的教師,寫作或者記錄自己的教師生命過程,都是很有必要,剛開始可能是一種壓力,慢慢也許會成為一種樂趣或者享受。

  生命是精彩的,但記錄可以保存這樣的精彩。寫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學校常常要求我們寫的是論文、總結、計劃,從日常化的要求來看,我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工作感受、教學啟迪、生活苦樂、人生感悟、見聞雜感、世界大事等,都可以成為筆下的東西。

  此外,我還覺得,寫東西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就是,寫是促進和加深思考的絕妙方式。很多問題,只有提起筆來,我們才能思考得更深入,更細緻。

  一個新老師,要逐步去享受“寫”的快樂,養成寫東西的習慣,是一個新老師的巨大收穫。


哈爾濱數學教師宋鵬程


您好!我是:吳老師的教育日常。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就您的問題:有哪些給新手教師的忠告?我分享一下我入教育行業10年以來的心得想法。

首先,要有明確的職業定位。在我看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教育行業。因為,這個行業對老師的愛心、耐心、責任心要求很高。教書育人,絕對不能誤人子弟,得做良心教育。哪怕做教育,做老師的工資和經濟收益並不是很吸引人。但是,如果熱愛教育,就會有動力堅持用心去做。因此,你得問問自己,你是什麼樣性格的人?是否有有足夠的耐心、愛心、責任心去對待你遇到的每一個學生?也許對於老師而言,他們只是我們其中一個學生,然而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孩子就是他們的全世界。若愛,請深愛,要教,就竭盡全力教好。

其次,潛心教學,即具備專業的教學能力。無論你是哪個學科,哪個領域的老師,都要在自己專注的領域,潛心教學。不斷儲備、積累專業知識,不斷打磨自己的課堂,磨課練課,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不要還停留在照本宣科或者傳統式以老師為主的課堂。要轉為以學生為主的課堂,不斷探索,教學相長,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能夠寓學於樂,輕鬆地學到知識。

然後,匠心育人,即具備專業的育人能力。作為一名老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要培養品學兼優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不健全人才。因此,老師除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很端正以外,還要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去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再次,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應變能力、抗挫折打擊能力。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會和很多不同情況的家長、孩子打交道,老師得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不同的問題。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還要處驚不變靈活應對,在遇到教學不能立馬出成果時也要經受住挫折。都說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特別的天使,都是與眾不同的,老師們也得有“看我72變”的能力去應對喔。

最後,我分享一個萬能教育法則:“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管它叫“兩個假如”這也是我這麼多年一直堅持的教育情懷分享給大家。假如我是孩子,我希望遇見什麼樣的老師,我就成為那樣的老師。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希望把他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才,我就給他制定那樣的教學計劃去培養他。我相信任何時候,用這“兩個假如”去指導我們的教書育人的行為,那麼孩子的成長方向都不會偏離我們預想的目標太遠。要記得,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每個家庭的全世界,我們一定要用心教育。PS:之前有錄過兩個萬能法則的視頻,分享給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42206afa4284fc0b3fc8327c596e37b\

吳老師的教育日常


每個人都有一個成長過程,教師也不例外,我們都是從新教師逐漸成為老教師的。

注意,這裡的“新”和“老”與年齡沒有關係,如果一位教師教書十年了還不能夠獨當一面,還沒有任教過畢業年級,年齡再老也是“新教師”。

那麼“新教師”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認準師傅。緊跟一名老教師,不厭其煩向他學習。認準一名校內同學科有較高知名度老教師,主動認他做指導教師,直接進教室多聽他的課,課後向他請教。多看他的教案,多和他交流,虛心向他學習。與其摸索半天不見進步,不如跟著師傅每天學習。

鑽研教材。通讀自己任教學科的教材,熟悉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特別是專業術語的含義要明確無誤。教師是專業技術人員,教師的語言應該與專業術語有關,也就是說行話。如果不通讀教材,沒有認真領會教材中的相關表述,就有可能說外行話,讓學生和同行嘲笑。

命制試卷。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多項考核指標,其中一項就是獨立命制試卷的能力。在可能的情況下,要主動要求命制試卷。當然了,命制試卷之前,應該多做相應的試卷,不要參考答案,認真書寫,就當自己還是一名學生,獨立地考考自己。自己對試卷的構成,難度的把握,知識點的考查,分值的設置等,都會在模擬答題的過程中得到提高。

研究意識。新教師要用研究的眼光來研究教學,特別是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不能迴避,要知難而上,找到突破口。興趣是建立在研究意識之上的,因此要儘早確立自己的研究方向,並以此帶動自己研究所任教的學科。千萬不可以依賴所謂的教學參考資源,要自己發現和使用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整合、借鑑他人已有資源。多看一些本領域的期刊論文,對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是很有幫助的。

總之,對於新教師來講,要認準師傅,積極鑽研教材,主動命制試卷,培養研究意識等方面提升自己,儘快成為能獨擋一面能勝任畢業年級教學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