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保持高考時間不變,才是一個成熟社會應有的表現


當下保持高考時間不變,才是一個成熟社會應有的表現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高三,在合肥一所重點高中讀書,成績平時在班級中等偏上,高考考一所重點本科院校應該沒有問題!可是朋友最近很焦慮,覺得學校一直沒有復課,孩子平時呆在家中,沒有得到很好的複習,而且學習效率不是很高,很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言外之意,可以看出朋友對孩子的不信任,對孩子也沒有足夠的信心,似乎覺得這個時間段其他孩子都能夠學好一樣,他非常希望高考能夠延期,這樣孩子復課後,就會有充分的時間複習功課!

我想朋友的焦慮,也是所有高三家長以及學校和老師們的焦慮,更是當下整個社會的焦慮!不可置否,高考是目前全國認可度最高的考試,也是世界上最公平的選拔性考試之一,不論家庭出身、富貴貧窮,都可以通過高考來實現自己的求學夢想!正因為如此,高考在國人心目中才會有如此高的地位。目前距離全國統一高考只有80多天時間,由於疫情的影響,高三學生到現在都沒有復課,社會上對於高考是否延期產生熱議,但可以看出絕大多數人的意向是高考延期!

到底應不應該延期高考,我們首先要理性看清幾件事,那麼你就會發現保持高考時間不變,才是一個理性社會面對突發災難的定力所在,是新時期高中素質教育的有力體現,更是一個成熟社會的應有表現!

一、疫情只是社會發展面臨的問題之一,高考時間不變體現一個社會面對突發災難的定力

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場考試,不是人生的全部,所以要淡定看待!所有參加過高考,步入社會的成年人,對這句話都應該有更深的理解!現在新冠肺炎對社會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了影響,殊不知它對高三學生可以說並沒有產生實質性影響,高考考核的是學生高中階段知識學習掌握的程度,並且高三上學期高中所有課程都學習完畢,也進行了第一輪系統複習,而且疫情這段期間也不影響學生自學!

如果把時間拉回到40年前,從1979年開始,全國高考時間就固定在每年7月7、8、9日,後來20多年時間裡一直穩定不變!由於後期考慮到7月份正處夏季時分,天氣比較炎熱時間,加之時常爆發暴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為緩解高溫天氣和自然災害對高考的不利影響,教育部門研究決定從2003年開始調整高考時間為每年的6月7、8、9日,調整後的高考時間一直延續至今!

殊不知,2003年非典疫情也是從2月份開始爆發,直到5月份才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那時手機尚未普及,網上授課更是無從談起,那一年也是執行高考時間調整的第一年,你還要知道那一年還發生了高考試卷被盜的事件,但是那年高考時間依然沒有延遲!

17年後的今天,社會面對新冠疫情對高考產生的不利影響,試圖呼籲延期高考的方式來緩解擔憂,主要是社會過於放大其中的問題。疫情造成的困難和問題只是暫時的,社會各個群體要客觀公正地看待社會發展規律,理性思考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群策群力,處事不驚,這才是理性社會發展的定力。所以說,社會的發展,不能因為突發的事件的影響,而隨意改變發展的計劃,高考更是如此。

二.延期高考的真實目的無外乎是增加複習的時間,只會讓招生分數“水漲船高”

面對高考,社會究竟在焦慮什麼?很多家長焦慮的並不是教育本身問題,而是焦慮自己家的孩子沒有別人家的孩子複習時間多,焦慮自己家的孩子自學能力沒有別人強!學校和老師的焦慮大抵也是如此,焦慮自己學校或者班級的學生沒有複習好,高考分數會落後於其他學校的學生!

其實高考不單純是一個考生的戰鬥,而關係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延長高考無形中會增加高考學生和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焦慮感!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現在高三學生都會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高強度有針對性的複習,或者有些家長會聘請老師單獨為孩子量身定做“開小灶”,覺得那樣孩子即使以後沒有考好,也不會有什麼遺憾。

目前所有的高三學生都在家自學,或者參加學校組織的網課接受輔導,沒有參加課外輔導,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學生,都處於同一起跑線,非常公平!而延期高考時間,無外乎給高三學生大量複習的時間,重複機械記憶和強化式訓練,那樣學生高考分數都會“增加”,然而每個大學招生人數是一定的,必然會導致高校錄取分數線“水漲船高”,那麼延遲高考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三、高考時間不變可以考察學生自學能力,更加全面的衡量學生的綜合能力

按理說老師把高中三年知識教授完畢,教育部門下發高考考試大綱後,剩下的時間就靠學生自學,到時間再去參加高考,期間沒有必要再集中進行強化訓練!但是現實中,高中三年級學生幾乎全部是複習以往學習過的舊知識,重複高強度的考試,期間市區還會組織大規模的高三教學質量檢測工作(簡稱“模考”),比如合肥每一屆高三學生都要經歷三次“模考”,每次“模考”不管是考前還是考後,對於學生和家長而言都是一場挑戰。

從合肥2019屆高三學生學習情況來看,高三第一學期是第一階段複習,主要是複習以往課本知識,所以高三“一模”開考時間為1月24日,考試主要是檢驗學生對高中整體知識掌握程度;第二階段複習從寒假到3月下旬結束,主要是通過題海戰術,讓學生達到熟練運用基礎知識和解題技巧,3月23日進行“二模”考試對學習效果進行檢測。最後一輪複習,一般是高考前一個月時間,主要是補缺補差和調整狀態,5月4日進行“三模”考試,考試成績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學生高考成績。

上述文字可以看出,整個高三年級學生的學習,幾乎就是複習、複習、再複習,沒有任何創新可言。然而2020年的高三學生受疫情影響,幾乎都在家隔離,擺脫了在校時的填鴨式教育,學生沒有必要按部就班上課,那樣學生複習就具有更大的自主權,會的東西沒有必要再聽老師講解,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複習自己的薄弱知識。高考是全面衡量學生綜合能力的考試,長達近3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待在家中自學,也更加能夠檢驗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執行能力,誰能夠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認真自學、補缺補差,誰就會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這何嘗不是素質教育的有力體現。

高考到底會不會延期舉行?目前教育部也在廣泛徵求相關意見,近期會作出決定。無論結果是什麼樣子,我們都要以不變應萬變。畢竟高考規則已經成型,我們就應該主動去遵守這個規則,只有這樣社會才能有效運轉,才能夠彰顯社會的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