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在词坛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萍萍213933256


看见“李清照”几个字,脑海里不知不觉的就浮现出“凄凄惨惨戚戚”这句话来,六个字,已经不需多余的话辞,足以表达出内心那种揪心的复杂心情。

相信各位也隐约感到了李清照的词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风格,只是不知道用哪个词来形容。

其实,同时代的诗词文坛委员会就已经总结出来了,那就是“婉约”一词,并且还把横向同年代和纵向同类型的诗词作者划分为一派别,称为“婉约派”。还有一派别,诗词风格与婉约派的正好相对,大大咧咧,直抒胸臆,一点不扭扭捏捏,豪迈自信,读来精神抖擞,荷尔蒙飙升的那种感觉,称为“豪放派”。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的主流派。婉约,顾名思义,即婉转含蓄。其内容主要是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其代表人物大致有柳永、晏殊、秦观、李清照等。

拓展备注: “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意是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

李清照其人,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悲就悲在她是一个文化女性,思想先进,可是却生活在封建礼教最为严格的宋代,个人与时代之间的矛盾,可想而知,悲催的只能是个人。李清照其词风,也就不言而喻。

其实,李清照前期作词也比较明快,积极,后期的词作却是消极,郁郁寡欢的。这种转变,更为关键的导火索是她自己的婚姻经过。其夫赵明诚仕宦之人,常不在家,导致李清照思绪较重,后其夫病逝,更加重了悲思之苦,又值宋朝国乱,生活变故,情感丰富的才女,面对如此局势,悲苦孤独的离开了人世之苦。留下了一首首伤感词赋。




善行万世


李清照的词风,结构舒朗,韵律优美,语言平实,含蓄蕴藉,(含蓄而不虚,平实而不僵硬)。

环境优美,(无论是开心的还是悲伤的都是那么美,她善于虚化美的创造,就如: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的迷离与奇幻,在真实与迷离奇幻之间让人遐想无穷,让人沉醉)。

李清照的词刻画形象鲜明,传神,并通过刻画景物形象衬托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动态反应人物心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雨就是词人流不完的相思泪啊。)并且二者完美结合,更无痕迹,清新自然。读李清照的词在那美好的环境,真切的人物形象中,体味,寻觅,并且产生共鸣。

李清照一改词的柔媚,少铺叙,媚而无实,淡而无味的风格,做到前后铺垫,照应,一咏三叹,使诗词内在饱满,并且结构舒朗,语言简洁明快,空间扩大,绝不臃肿,特别是长调跌宕起伏,布景与抒情穿插,往复。在一咏三叹之间,波澜起伏,低回婉转。李清照的词虽然口语化,却句句含情,读起来是那么柔软,却又是那么富有韧性,是那么能刺透人的内心,震慑人的灵魂。

更重要的是李清照的词真切,感情浓烈,炽热,她是在用灵魂和血液写词,她在唱出她心底那无法排遣的真实的忧伤,并且把单纯的思想艺术化,形成超越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无声的呐喊,咆哮,诗词最终就是要唱出心中最想说的那句话,我一唱出便成绝响。这也是她的词的激情所在。

李清照的词平实,就像在向你当面诉说,那真实的场景,那真切的人物形象,情感。虽然不浓墨重彩,但是其色无尽,其味无穷。绝不刻意为之,可谓是天然去雕饰。尽得词之妙处。


梅若魂


李清照(1084~1155)宋朝济南章丘女词人,是诗词婉约派的代表。其代表作有《夏日绝句》,《声声慢•寻寻觅觅》及《金石录》等。

她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朴素自然的声调,以及清新的白描手法,用极其精炼而通俗的语言,达到抒发极其典雅,清新之气之目的。

第二,语言,腔调,清新华丽,柔润和谐。描写人物细腻,真实,自然,含蓄和直率相结合,表现的相得益彰,恰如其分,用对比的手法渲染,烘托情绪上的巨大反差。

第三,语言精炼,凝重。运用极小的篇幅,彰显极大的内容和广泛的含义,是李清照的词让人们吟咏不衰的根本原因。

以上这些仅是个人愚见,望各位见谅,谢谢提问者。





暗香香


李清照风格特点:

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背景: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居士,,齐州济南(今)人。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早期生活优裕,其父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艺术风格:

在宋代词坛上,李清照是独树一帜的人物,其文学创作是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被奉为“婉约 词宗”,“易安体”提出“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如果把李清照诗与词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其诗其词在艺术风格上有同有异,其诗颇具男子的阳刚之气,其词则较多地集中体现了女性的柔性之美,词善用白描方法,溶炼通俗语言倾诉真情实感。前期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一活的向往和与丈夫别离相思的痛苦。后期间,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伤时念旧,情乡悼亡,孤独生活中的浓重衰!


松下思妤


感谢提问。我认为李清照在词坛的风格以婉约为主。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两宋之交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创作,除《夏日绝句》等极少数词以外,婉约是其主流风格,这也难怪后人把她与李煜、柳永、晏珠等称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与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派形成鲜明的对比,亦柔亦刚形成宋词的空前绝后!

婉约是委婉含蓄的意思,又指柔美。细品易安之词,无不恰合其意。

自古诗酒不分家。唐有太白斗酒诗百篇,宋有易安把盏词绵绵。也许艺术真的来源于生活,李清照历经国破家败的颠沛流离之苦和丧夫再婚的不幸,她却还能用独具的才情将满腹的愁与苦转化成首首婉约之作,实在是难能可贵,千古不朽!

她曾有“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的迷茫;

她也有“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的感伤;

她也有“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惆怅;

她更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洁身自爱与孤芳自赏!

这就是李清照,怎一个婉约评得!


山居斋主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浔阳一客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在宋代词坛上,她是卓然自成一家的人物,被奉为婉约派的正宗。

那什么是婉约派?“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意是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故“婉约”与“烦滥”相对立。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不过我觉得,用”易安体“来形容李清照的词更贴切。因为在她的一生当中,影响她最深的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豆蔻年华,春光 淡荡试新衣(少女时期)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第二阶段:明月入梦,和羞试理并双枝(结婚早期~南 渡之前)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第三阶段:国破南渡,角声催断梦伤悲(国破南渡)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第四阶段:一别永诀,秋坟瘦却损梨枝(赵明诚之死及晚年生活)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有《漱玉词》传世,录词六十多首。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以靖康之变为界,前半生幸福,后半生凄苦。个人觉得,只是一个”婉约“体现不了她的全部,还是用她自己的名号”易安“来得好



piupiu君的礼物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的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   

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 《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 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简明、节奏急促,情调凄 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泪下”。


Mr张先森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为宋代著名文人李格非之女。二十一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二人相亲相爱,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后金人南侵,迁徙江南,赵故亡。李清照孤苦晚年。

李清照是北宋末年登上词坛的,她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的词、诗、散文成就非常高。以词来说,虽存不多,惟有《漱玉词》存五十余首词。主张“词别是一家,反对苏轼"以诗为词","多不谐音律"的理论。

李清照是正宗的婉约派格律词人。她的词分北南二期。

前期是南徙之前的词。大多反映封建社会环境中女性的生活情景和离别闺思之情。词艺优雅,艺境深远。比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中显示出清新俊丽的意境。

后期是迁入江南以后的创作。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比如,(永遇乐):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含蕴着家国兴衰的情怀。

李清照作为一个婉约词派的文学家,词艺的综合评价高于晏殊、欧阳修、秦观等。在严格的格律束缚下,她的艺术造诣更高于周邦彦,这突出表现在她对优美而又纯熟自然的浅明的文学语言的把握,以及准确鲜明,细腻工巧的人像塑造方面。李清照的词更以深沉的思想感情,浓厚的生活气息,清新的口头语言,代表了活泼、健康、向民间靠拢的潮流,给婉约词派带来新的生命。


贺兰燕语


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词风婉约清丽,是宋代婉约派之中的集大成者。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