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大学生患艾滋病的问题?

抓住现在


开房一时爽,染病泪两行。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得,出去浪迟早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的。

记得当时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看见一些豪车停在宿舍楼下,一到周末就羡慕那些有漂亮脸蛋和身材的学姐有接有送,穿的是时装,用的是名牌包。

那时候年少都不懂,好不光鲜亮丽真的有种羡慕嫉妒恨的感觉。

但是,有些资本是咱羡慕不来的,就劝自己平凡可贵。

后来,听她同宿舍的人说:被包养了。再后来说:一边被包养,一边在学校频繁的换男朋友。

每周末定时定点接送,咱也不知道本来人家家里就是有钱?出去谈生意办正事?还是做什么?咱也不想八卦,毕竟别人的人生,不管过得怎样,外人都没资格去指手画脚。

之后就是传出跟不少男生的风言风语,按照当时的疯传,还真不是脚踏两只船的事,倒像是一女事多夫的故事,闹得沸沸扬扬。

据她宿舍的女生说,有一次放假和一男的出去旅游,在酒店大厅,巧不巧的就遇见跟她好的另外一哥们儿在那儿,画面自己脑补吧,反正场面是一度混乱。

后来一次上大课的时候,女生在教室晕倒了,送去医务室之后,不知怎的有送去医院了。开始大家都以为是怀孕了,女孩也一致再没来学校,最后她亲戚来给收拾东西的时候说:生病了,得了艾滋病,要治疗,不上学了。还劝宿舍的女生一定要引以为戒,别犯这种错。

作为女生,一定要懂得自尊自爱;如果你是小孩,可以说自己年少无知不懂事;如果你是个成年人,做任何事都应该慎重,别让虚荣毁了自己的一生。

再次提醒:可以放松但别放纵,泡吧蹦迪去夜店,玩的时候适合而止要有度;玩什么别玩自己的身体。

艾滋病在大学校园蔓延的事例越来越多,别让病毒为难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行为,你的一生还很长。


南程


刚刚从网上看到一组这样的数据:2008年我国报告的艾滋感染者和病人数是5.6万,2014年是10.4万,也就是说在这六年中增长了不到两倍。然而,同期高校学生艾滋感染者和病人数量却翻了将近四倍。

这个数据太触目惊心,大学本来应该是象牙塔,现在却成了艾滋病的高发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那为什么艾滋病会在大学中广泛传播?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进一步查了一些数据。

有资料显示,从2014年和今年1到10月,大学生新增感染艾滋病病毒中,同性性行为造成的感染占82%。

我们都知道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尤其是男男特殊的性行为加剧了艾滋病的传播。

据调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女学生性别比是11:1。自2008年以来,女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报告人数每年都稳定在五六十人。而男男同性恋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增长幅度却很大,直接导致2011年到2015年10月间的学生艾滋病感染人数年均增长幅度达到49%。

也就是说大学生中感染艾滋病的主要为男生,高发原因正是男男同性性行为,这个结论来自央视新闻。


虽然我不反对和歧视同性恋,毕竟性取向很难改变,但是青春虽好,生命还是最重要的,如果感染了艾滋病,以后生活工作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曾经有一个网友跟我咨询过相关内容,他就是被自己的男友传染了艾滋病,他的男友还是个医学生,感染了艾滋病前途也尽毁了,因为携带病毒根本无法从事医生这一行,而这个男孩也因为携带病毒工作也一塌糊涂,我听了之后除了一声叹息,也无可奈何。

希望我们的大学能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而我们的大学生也能在恋爱的同时,洁身自好,防艾从拒绝不洁性行为开始。


陈兰香老师


以前觉得这个病毒很遥远,但是一件事情发生后,我觉得它就在我们身边。


本人大学坐标河南某所本科高校,在上学一年后,学校因为体检需要,对全校进行收费体检,不是入学那种很敷衍的体检(入学体检,许多项目随便填写),每个人缴费接近200的体检费,体检完成之后大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直到体检单出来大家还是很正常的。

直到某一天,学校的贴吧爆出一则重磅消息,XX年级XX班XX人携带有艾滋病病毒,并且有打过马赛克的体检单。听说是一对对象吵架,然后被男方用小号爆出来了,结果当晚学校的贴吧顿时炸了,后来各种小道消息肆虐,其中一个小道消息说的是,全校一万三千余人,艾滋病携带者高达三十多人,其中还有两个男的的前对象是同一女生,初步看出是同一女生传感,但是该女生高考前还是正常。

事后被曝光的女同学退学了,因为同学们看她的眼光都不同了,宿舍也没人愿意和她一起,游泳课更是被点名不能选。

这事情之后,就发现,这种事情不仅仅是在新闻,更实在我们身边。

希望大家安全第一,卫生,自爱。


话唠小毛炉


只为一时之欢

现在的中国已经比较开放了,上大学之后家人也不会明显的反对恋爱,步入成年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很多学生不懂的保护自己,大学关于艾滋病预防的教育也不是特别多,家人对于孩子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的教育还不够多。

再就是社会不良风气导致,一些大学生走上了歪路,为了攀比奢侈品,作践自己的身体,才会导致这些情况的发生。

大学性教育

还记得初中就有过类似的课程,当时大家都是红着脸上课的,为什么大学里很少有这些课了呢,我觉得孩子成年后,还是应该再大学里有几个这样的讲座的,让孩子们警惕艾滋,学会自爱。


共享人才


你问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另一个问题。奥运会期间的奥运村里,每次要用十几万个避孕套。运动员们都是单独入住的。并没有携带家属进入奥运村。但是这么多的避孕套确实被用掉了。这是为什么呢?

咱先从人说起,人是什么,人是高等的动物,人有性需要,奥运会时候,地球上体质最好的一批人住在一起,都是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时期,都是正值性需要的时候,而且不用担心艾滋病,别说艾滋病了,一般的病也当不了运动员。还不用担心狗仔队,想想这个明星出轨那个体育名人出轨,自己比照一下影响。这种环境下人会做什么,要是你你会做什么。知道避孕套怎么用的了吧。

再说说大学生得艾滋病的问题,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包括母婴,血液,和性,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大学生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来自于性,但是即使不带套,艾滋病男女双方性行为传播的概率都不到百分之一。这么低,你不信吗?但这个确实是真的,但是百分之一不代表你做一次就不会得。而如果带套进行性交,这个概率千分之一都不到。那大学生为什么是个高危人群呢?我们比照运动员来说,他们与运动员有着相似的年龄,也有着旺盛的荷尔蒙分泌,大学生活相对轻松,没有生活的压力没有就业的烦恼,经济来源固定,男的过了二十二,女的过了二十,法律都规定可以结婚,所以性在大学里,更是司空见惯的了,但是他们没有奥运村的运动员的条件,没人给保证没有疾病的人聚集在一起。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很正常,人性使然,但是性行为时候不检点就是我们社会的教育问题以及自己自身的认识问题了。首先是教育,这绝对应该排在艾滋病传染的首位了,至少没见过高中大学时候对性交的过程方法注意事项的专门教育啊。其次是个人,个人的原因多重多样,不用列举了。

我在工作后认识个母亲,女儿上大学了,送女儿个礼物,就是一盒避孕套,你能做到这点吗,你是赶紧送儿子女儿苹果x吧,所以,大学生成为高危人群的两点原因。一是人性使然,性是生活必需品,没啥不好意思的,二,教育不到位,人性使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教育不到位就是我们自身的问题了。

最后不能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得普点法。

刑法360条 传播性病罪,是指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又卖淫、嫖娼的行为。艾滋病的患者比照,定性为传播性病罪。

看明白这个发条没,不是卖淫嫖娼行为并不触犯这条罪,所以,大学生之间处对象,性交行为并不犯罪,得了病都没有人保护,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爱惜自己呢?








职业经理人123


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发生在1981年,一位33岁美国人突然发烧,呼吸困难,随后转到医院救治,2个月就离开了人世。艾滋病又叫HIV,这种病毒可以直接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结果患者往往不是死于艾滋病,而是死于其他疾病,因为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不了免疫作用。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在8到9年,也就是说在发病前,还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只不过一旦发病,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是无法根治的,也就是说,等待来的就是死亡。不过目前在知道感染艾滋病早期可以通过治疗缓解,这也能延长患者的寿命。

艾滋病主要通过以下几点传播:性接触、血液接触和母婴。相比较而言,血液接触和母婴而患艾滋病的比性接触的少,而性接触患病正侵袭着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在摆脱了高中的压力之后,大学生很多开始房放飞自我,男生不注意、不负责,女孩子也不会保护自己,使得艾滋病在大学生这类团体中散播开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应试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在国外,学生们很早的就接触到性教育,比如日本,在情色行业那么发达的情况下,日本的艾滋病感染率仅有0.01%,全世界最低,这就跟性教育有很大关系。

那么作为大学生,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套套),不要听一些人说带上它没感觉了,如果有人这样说那说明他根本不爱你,只是想睡你罢了。还有,不和一些不清楚的人产生关系,大学生要学会的是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不要走上不归路,从而影响自己的一生。

最后,希望看到这条回答的男生们主动担起责任,女生们要更加爱护自己。


爱笑的眼睛ova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提前进行预防是比较有效的措施。

艾滋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是多出现于哪些场合?大学生应该注意避免什么?这些都是需要首先给他们普及的。

这些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配合,按道理,大学生已经成年了,这方面不需要去过多解释,但是在中国,性教育还不是那么的完善,所以,更加需要社会全体的提前预防。

首先:家庭和学校应该在平常普及一下性基础知识教育。

中国的教育目前还比较保守,而对于欧美来说,这项教育已经成为了必修课。因为对于每个公民来说,人身健康是最基本的保障。所以,不管是家庭或者学校,在恰当的时机应该进行此类教育,毕竟大学生已经成年。


其次:社会对一些特殊场所加强监管。

艾滋病人们潜意识中想到的场所就是酒吧,等等的地方。所以这些地方的社会监管应该再加大一些,健康证应该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再次:对于大学生个人,需要加强对艾滋病的基础教育。

艾滋病的危害需要提前说明,最重要的是预防措施。通过各种途径普及这一知识。从而达到提前有了解和预防的意识。


最后:大学生需要增强自制力,洁身自好。

面对社会上纷纷扰扰的诱惑,需要抵住压力,清醒的明白爱情和健康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价值观,避免因为猎奇,从众而发生后悔的事情。

艾滋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快速上升,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成年的大学生还是在这个领域有欠缺,所以,加大教育,进行预防,是最基础,也是比较有效的措施。希望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健康的大学生涯。


情感专栏


很多时候都是性教育缺失的原因,基本上到了大学,就是爱情期,有几个青年学子在大学校园不会恋爱。而如今的社会如此开放,恋爱之后必须发生性关系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没有良好的性安全教育,能不出问题吗!

而如今的恋爱不像我们那时候,只限男女,而如今还存在一个同性恋的问题,这其实也是导致艾滋病高发的一个原因,相关数据结论,网上已经有很多资料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就是同性之间的艾滋病感染率非常高。

异性恋之间发生性关系,因为担心怀孕的事,或多或少会采取安全描述,即使用安全套,而同性之间,因为不用担心怀孕,因此多数并不会使用安全套。由于同性之间的性行为是发生在非性器官上,这其实更容易导致艾滋病的感染。

椐相关数据统计,男男之间的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是女女之间的10倍,异性之间的8倍左右。原因上面已经说了。实际上只要使用安全套是能减少感染的,但异性之间都没能有这样的安全意识,处于灰色地带的同性更不会有。

所以,目前我国的教育迫切需要针对青少年进行性安全教育知识,不仅如此,更建议跟封建保守的家长讲课,让他们知道,孩子如果有了正确的性教育,才有可能避免各种由性引发的问题。


王医生谈精神病


艾滋病防治科的工作人员,开始把大学校园纳入他们的宣讲阵地。要知道一点:在以往,他们宣讲的主阵地是夜店、KTV和暗娼寄居的红灯区。

这种变化,提醒我们艾滋病毒携带者、感染者的隐匿性在扩大,艾滋病不是只可能“袭击”高危的性工作者,还可能“袭击”象牙塔内、活跃在我们身边的90后、00后。

他们还是孩子。

在防控艾滋病这件事上,他们大多数人还是知之甚少的小白鼠,但在性和青春热血的鼓动下,他们却又是瓷器店内乱撞的公牛。

记得一次聚会上,中年的家长们谈论起读大学的孩子们,心里很是不安生。

一位家长的儿子在国外留学,花花世界啊,担心孩子出问题,提醒孩子用避孕套,男孩公开和家长交流,提示家长要放心。

而另一位家长,生了个女儿。大学放假去外地和同学聚会,家长心里敲翻了五味瓶,“想提醒她注意安全,尤其是(性)那方面。”支支吾吾和孩子云里雾里说了很多,一直没好意思说重点,谁知道女儿自己反问过来,“是不是怕我跟同学开房,怀孕?想哪儿去了!”

在性教育讳莫如深的国情下,进入大学生活的年轻男女们正在对性好奇和蠢蠢欲动中徘徊、逾越、放纵甚至乱了分寸。

校园外的钟点房,被称为大学生的“炮房”;

一些同城约会社交软件上,也频频出现这些年轻人的身影;

而大学的爱情,和性纠缠在一起,很多人的恋爱“分手在上床以后”;

“初恋”也已经被重新定义,它是指对待每个个体来说,这都是爱的“第一次”。

在大学生情侣令人司空见惯的同时,一些没有情侣相伴的男生、女生也在觊觎在校园外的花花世界。

他们的性,未必是真空的。

这一切的种种,都提示我们:大学生患艾滋病的几率,正随着他们性行为的多发而增高。

不当的性行为、不确定的性关系、不会自我保护的性接触,都在让一些大学生游走在艾滋病的边缘,甚至一脚踏进来也不自知。

性并不是洪水猛兽,但当你不能正常驾驭它的时候,它会冲破藩篱,将你的健康撕得粉碎!


辽沈名医


15到24岁之间的青年学生最近几年每年报告发现患有艾滋病的高达3000例。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组刘中夫主任表示,在学生防止艾滋病的工作上回答记者回答的时候,说出这么一个数字。

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了2018年北京市艾滋病疫情,报告的病例中经性传播的有2784例,占到了96.87%。

而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的人,正值壮年,所以性传播的可能性很高。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原因:

性教育需要普及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学生在性教育的知识比较缺乏,这就容易导致自己得不到应该有的保护。

或者说是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因为最基本的知识都缺乏了。没有最基本的知识,自然会手忙脚乱的。

还有就是国内的舆论环境需要改善,不要谈性色变,而是要明白这是基础的知识,而是有利于保护自己。

因为感染了艾滋病,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这可能是一辈子的病了。

洁身自爱

大学生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行为,如何从源头上控制,这是非常重要。虽然说,谈性不应该色变,但是也得起码有一定的道德标准,不能随意而为。

最后,希望艾滋病这种病毒的疫苗或者痊愈的方式能很被研发出来。毕竟这是全人类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