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最出名的宰相是哪位,他对元朝有哪些贡献?

小芳香


元朝最出名的宰相,元脱脱。

元脱脱,字大用,蒙古族人,是元末政治家、军事家。元脱脱所处的朝代已经是在元朝的末年,这时的元朝已经不是成吉思汗的光辉岁月,只是一个四处起义的没落王朝。而元脱脱的出现,在军事上取得了部分战役,延缓了王朝的瓦解。而他最著名事迹还是主持编撰了三史。

三史,指辽、宋、金三史,这三史参与编撰的人来自各族,是二十四史中参与民族最多的,而三史编成只用两年半时间,这除去前朝历史支持,最大的功劳就是元脱脱的能力。

而元脱脱的冤死,也是他出名的重要原因



爱铲屎的猫


脱脱(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至正九年(1349年)农历闰七月,复出为中书左丞相,至正十年(1350年)农历四月,脱脱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被赞誉为“贤相”。至正十一年(1351年)修黄河民工起义,镇压抗元红巾军。他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职流放云南,后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假传元惠宗诏令自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人物贡献

文学

任修三史总裁官时,他主修有《宋史》,其《艺文志》8卷,主要根据宋朝的《国史·艺文志》,删掉重复,补充未备之书,共著录宋代藏书9818部,119972卷。为记载宋代藏书情况及宋代著述的史志总目,但分类混乱,著录误差较多。在史志目录中“最称芜杂”。所著《宋史艺文志·序》,对宋一代国家藏书之事有总论性的论述,是研究宋代藏书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书法

江南第一家(郑氏宗祠)白麟是郑义门祖上名号,淮公迁到浦江后,改原香岩溪为白鳞溪,示不忘本。元朝宰相脱脱亲书“白麟溪”三大字以立碑。据《义门郑氏祭祀薄》载:“白麟溪”石碑向立于崇义桥侧,年久失修,年久而损伤。乾隆十八年(1763年),将旧碑移至白麟溪桥头,靠祠砖砌。于原处再立新碑(现原碑已移至祠内陈列)。



缘御寒


1.元朝最出名的宰相:耶律楚材(1190~1244)

元代著名政治家,三朝重臣。字晋卿,号湛然居士。

 2. 世居金中都(今北京),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宣宗时,任左右司员外郎。1215年降蒙古,随成吉思汗西征,占卜星象及行医。拖雷监国和窝阔台即位后,日益受重用。1218年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从军参政,官至中书令(宰相)。1231年,任掌汉文字的必赤长(汉人称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利于中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3.耶律楚材身材高大,满面胡须,当时有“长髯人”之称。他勇略过人,正直廉洁,在朝廷内外威信很高。元朝的一些重要典章制度,大都出自耶律楚材之手。成吉思汗非常赏识耶律楚材的才华,他曾说过:“此人天赐我家,而后国君庶政当悉委之。”

  4.曾助定君臣礼仪,奏立燕京等10路征收课税使,推行赋税制,阻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建议把奴隶、农奴和驱口收为国家编户,反对大规模屠城和蒙古贵族横征暴敛。还奏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编印儒学书籍,保护请用儒术举士。

5.窝阔台汗死,乃马真皇后称制,渐被排挤。死后追封为广宁王,谥文正。耶律楚材死时,不但很多士大夫涕泣相吊,连蒙古族的一般老百姓都痛哭失声。根据耶律楚材的遗愿,他被安葬于燕京故里的瓮山(今日颐和园万寿山的前身)脚下。著有《湛然居士集》、《西游录》及《庚午元历》等。


地图观


我认为元朝最出名的宰相非“史天泽”莫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史天泽在“军事方面”的表现

据史料和文献记载,史天泽少善骑射,勇力过人,在归降元朝之后,接替其兄都元帅的职位,率军士击败了金国名将武仙,而后又俘杀了抗蒙红袄军将领彭义斌。

二、史天泽在“战略方面”的表现

根据史书记载,史天泽“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甚至将他比作郭子仪、曹彬等。而且他一生的表现都非常谨慎,战略上多谋善断,料敌用兵,并且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

三、史天泽在“政治方面”的表现

据史料记载,史天泽为巩固和发展蒙古在中原地区的统治立下汗马功劳,并且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忽必烈对其评价是,“卿奕世忠勤,有劳于国,一门三职,何愧何嫌!”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见得,史天泽可以说得上是元朝时期最负盛名的宰相了。


草竹道人


说到元朝,一大串名字脱口而出:成吉思汗、忽必烈、铁穆耳……除了这些君主,还有一些大臣也名留青史,比如哲别、伯颜、阿术、脱脱等等。在关于元朝历史的不少电视剧中,脱脱的宰相形象特别正,与很多争权夺利的宰相不同,他是属于少数的贤相。

脱脱年少时就彰显了他的聪明才智,15岁开始当官,为人正直,不甘心做傀儡,于是开始跟伯颜斗争。当他步步高升做了丞相之后就废除伯颜的旧法。脱脱在执政期间作为主要负责人修改了辽、金、宋等三国的历史。脱脱因病辞相,后来复官专门治疗河患,同时实行变钞。元末农民起义爆发,脱脱亲自率领军队,突破徐州立下大功。可惜元末的统治很黑暗腐败,哈麻因为政权问题对脱脱怀恨在心,各种挑拨离间,逼得脱脱从失去兵权、到贬官、到被冤死。

脱脱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文学、书法和作为这三个大方面。在文学上,他作为修改历史的总负责人,主修了《宋史》等。在书法方面,他写了“白麟溪”三个字在石碑上,以此纪念江南第一家白麟。在作为方面,他恢复了科举制度,恢复太庙四时祭,整改了国家领导内部关系,减轻官府对百姓的剥削,整顿吏治。


陆麒麒


王保保啊,其他人的名字太难记了!

元朝为什么不火?为什么很少有人提起?为什么元朝那么多宰相(丞相),我说王保保最出名?

你看看元朝皇帝的这些名字:爱育黎拔力八达,硕德八刺,懿磷质班,妥欢帖睦尔,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搠思监。。

你再看看元朝宰相的名字:铁木迭儿,和礼霍孙,桑葛,完泽,哈剌哈孫,塔思不花,乞台普济,秃忽鲁,旭灭杰。。。

看见这些名字,头都大了。我上学的时候,最烦学习元朝历史,名字太难记了。而且,这还都是音译过来的,很多还不是全名!这些名字,不复制粘贴,用输入法都不好打出来!

再看王保保,多么“亲切”啊!提起他,就想起他妹妹赵敏(贾静雯版),很多人都想给他当妹夫。

当然,王保保是汉名,他的蒙古名字叫扩廓帖木儿(Кeкэ Тeмeр),虽然是武将,也当过丞相。而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名闻天下”,给末代元朝留下一位“名人”。。。这一点,元朝很多皇帝都做不到。例如成吉思汗,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全名其实是孛儿只斤·铁木真。忽必烈的名字前面也要加上“孛儿只斤”。

元朝执政的时候,真该给各位大臣都起一个汉名,方便“名垂青史”。我都想好了,例如:狗剩、铁蛋、翠花、虎子,每一个都朗朗上口。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字仲晦,初名侃。17岁时,做过邢台节度使府中令史(秘书),后弃职隐居。先入全真道,后出家于天宁寺(今邢台西大寺)为僧,取法名“子聪”,自号藏春散人。四处云游,博览群书。

1242年受到北方禅宗领袖海云的赏识,以其“博学多才艺”,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成为忽必烈言听计从的重要幕僚。他事忽必烈三十多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官至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即丞相)。据《元史》记载,刘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

蒙古贵族在统一中国过程中,大肆烧杀虐掠,刘秉忠多次劝告忽必烈不要滥杀无辜。

刘秉忠向忽必烈介绍了一整套封建治国平天下的经验和理论,采取一系列措施,奖励农桑,兴修水利,设立学校,统一建立官制,对于医治宋末元初的战争创伤,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为了协助忽必烈成就帝业,刘秉忠先后向忽必烈推存了张文谦、张易、许衡、姚枢、窦默、王恂、马亨等数十位雄才硕学。这对于忽必烈改革蒙古旧制,采用中原汉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邢台县郭守敬、沙河人张文谦以及元代的大学者张勇、王恂等,都曾和刘秉忠一起在邢台县西部紫金山同过学,后都经他推荐入仕元朝,对我国当时天文、数学以及水利事业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

蒙古国官员起初没有俸给之制,全凭掠索饱私囊。1254年忽必烈采纳刘秉忠提出的附古例、定百官爵禄的建议,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另外,针对蒙古官无定制的现象,刘秉忠又提议定百官之制,并详细制定了各级官员的职务、名额及俸禄,为元朝建立了一套规范的国家机构和官僚体系。

1260年忽必烈称帝,刘秉忠受命制订各项制度,如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掌握兵权,设御使台主百官升降,举朝仪、定章服、修律历等。1264年忽必烈授刘秉忠为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知枢密院事。1271年在刘秉忠的提议下,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元朝最为出名的宰相毫无疑问的说肯定非耶律楚材莫属!为什么这么说呢,

耶律楚材生于1190年卒于1244年,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

他原本是金国人,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耶律楚材对金国已经失去信心加之成吉思汗欣赏他的才就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为蒙古发展为元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

蒙古铁骑所向披靡,但其作为游牧民族在胜利后的统治则充分暴露了其落后性。于是在中原地区出现了“胡化”与“汉化”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历史的退步危险已有端倪。耶律楚材以其智慧与能力引导统治者看到了汉文明的优越,使蒙古帝国本身没有的礼仪、赋税制度建立起来,使蒙古落后的分封制和部落联盟的管理制式逐渐消失,使蒙古幼稚的法制得以发展成长。在蒙古国向元朝过渡的创业中功不可没。但遗憾的是,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许多建议和构想都没有得到有力的贯彻和实施,受到了贵族和包买商人的阻挠和破坏。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具体情况及民族性是分不开的,统治者有心敛财兴武、无心安抚百姓,百姓在兵荒马乱中也无心生产而疲于奔命。但是耶律楚材的作为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功用。在后来忽必烈的建朝大业中,在蒙古进一步的汉化中,基本上沿袭了他走过的道路,并发扬光大。即使是在元朝灭亡之后,退回蒙古草原的那些贵族们在建立新政权的时候仍然不自觉地遵循了汉制中的若干原则。虽然蒙古的汉化很浅,但非耶律楚材,忽必烈之创业功勋可谓难矣;非忽必烈,耶律楚材之壮志亦难酬。




纵情山海间


我个人认为元朝最著名的宰相当为——史天泽。他是元朝唯一一位官至宰相的汉人。

他是元朝名将,善骑射,勇力过人。随父亲史秉直归降蒙古。

23岁就代替父兄任元帅之职,生擒葛铁枪、败将武仙、击杀抗蒙红袄军将领彭义斌,灭金伐宋,参加各 场战役,功勋卓著。

其父亲是一位爱读书,尚义气,在当地很有影响的人物,家族财力雄厚 是为乡族的大姓。而史天泽也受影响吧,不例外,文韬武略,样样能行。

史天泽,出将入相近五十年,深得重用。他治军有方,谋略有德。多谋善断,量敌用兵,主张以攻心为上,力戒杀略。

他以“以竭尽殉国,尊主庇民”为原则。

武可以上阵杀敌,文可以辅佐政事。1266年被任命为丞相。

他凡事必须是毅然决然的以天下之重为己任,从不追求个人的富贵与权势。他任丞相的二三年间,国家面貌和军队实力,也是蔚然可观。

有评价: 史天泽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人以(其)比于郭子仪、曹彬。

忽必烈言:卿自朕祖宗以来,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宣力多矣。又卿首事南伐,异日功成,皆卿力也。


山颠一壶清酒r


耶律楚材(1190--1244),官至中书令(宰相),开国元勋,三朝重臣。生于北京,辽皇族子孙,自幼博览群书,精通汉文,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医卜之说等。

简要介绍下耶律楚才的生平,金宣宗时,任左右司员外郎。1215年降蒙古,随成吉思汗西征,占卜星象及行医。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窝阔台即位后备受重用,1231年任中书令,定制治国方案,1244年悲愤而死。

主要贡献

建国元勋

蒙古建国之初,提出建议:“地方上应设置官吏统治老百姓,另设万户总管军队,使军政相互遏制,防止独断独行。”窝阔台采纳了。窝阔台还根据他的建议,在中央设立了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

耶律楚材提出《便宜十八事》作为临时法律,严禁地方官吏擅自滥杀老百姓,不准商人财主贪污公物,打击地痞流氓杀人盗窃,禁止地主富豪夺取农民田地,这样,社会秩序就渐渐安定了下来。

此外,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窝阔台改变了过去“裂土分区”的分封制,在各地设立十路征收课税使,并定下“五个丝”制(5个人缴纳1斤丝),把征税的权力收归中央。

制定礼节

太宗窝阔台即位时,耶律楚材参照中原王朝的礼仪,为他制定了登基的仪式,并劝服窝阔台的哥哥察合台率领皇族中长辈向他行参拜大礼。参拜礼节的制定,使大汗在蒙古贵族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得到了确认和巩固,增加了大汗的威严和权力。这是耶律楚材推行自己的主张,按中央集权的方式向蒙古统治者施加影响的第一步。

制定经济、军事、教育政策

经济上,主张轻徭薄赋,爱惜民力,发展生产。

军事上,耶律楚材提出改革蒙古族军民一体的治理方法,把军权、政权和财权分割开来,可以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协调了汉族地主和蒙古贵族之间的矛盾,巩固了蒙古的统治基础,加速了蒙古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政治的步伐,对蒙古和中原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

教育上,耶律楚材大力倡导儒学,推崇孔子。修复了孔庙,优待孔子后裔,建立了国子学,用封建文化教育民众。公元1237年,耶律楚材又提出恢复科举取士。第二年,元朝首次开科取士,一次录取了4000多人。科举考试的恢复,提高了中原儒生的地位,为国家发现招揽了大量的人才,为忽必烈时期蒙古帝国的发展繁荣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

保护人才、制定文化政策

在蒙古灭金国、吐蕃、大理和征伐南宋时,许多名士如元好问、赵复、窦默、王磐等人都被保护并起用。这对于北方学风的兴盛有很大的影响。1237年耶律楚才举行考试,选中的许多人才,如杨奂、张文谦、赵良弼、董文用等人,他们后来都是忽必烈时代的名臣,为完成蒙古国的汉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次考试使大批儒士得到身份的提高和课役上的优待,在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各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耶律楚材还向蒙古贵族传授儒家思想。他先从尊孔开始,金灭亡后,他“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惜,奏袭封衍圣公,服役林庙地。”他还向统治集团讲经,讲学之风渐起,在京城还设置了国子学。

在文献方面他也做出了贡献,耶律楚材在平阳设置经籍所,在燕京设置编修所,整理编辑经籍;保存了关于辽史的重要文献。

结语

两位元朝皇帝对他的评价,孛儿只斤·铁木真:此人是天赐我家,以后军国庶政,都可以委托于他。孛儿只斤·窝阔台:非卿,则中原无今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