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職業分水嶺該怎麼選擇?

會搬磚的陸訊同學


人生的職業分水嶺嗎?[what]

只能是每個人都有每個年齡每個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這當然包括當中所遇到的問題所在,因為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愛好嘛!所以就會選擇不同的職業的。





zhao8833


現在是我的第三份工作。30+,已婚已育

我剛畢業進了一家500強,教會了我執行力和狼性。

工作幾年後(從大公司招聘隱形要求看,第一份工作最少3年以上,不要頻繁跳槽),我換了個城市,換了個小公司,這時候我28歲。這家公司鍛鍊了我如何把一個東西做出ppt,如果把一個產品給客戶講懂。

工作一年後,有家和專業相關的事業單位招聘,考慮到家庭、孩子,我換到了事業單位。

這應該不是我最後一份工作。換每一份工作肯定都有理由。堅持這幾點選擇,怎麼換都是穩:

1、確保第一份工作3年以上,如果期望往更高的公司走,格外要注意每一份工作時長

2、每一份工作要長於一年。如果是在企業混,換工作不要超過3份。

3、換工作錢是一方面,也要看新公司的發展,發展不好的給再多錢都別換,比如初創公司。容易黃


雲朵小魚


先恭喜你,至少還有選擇。有選擇就說明你還有自己的掌控權。

📌向外看,儘量去選擇未來5年的朝陽行業,比如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養老產業,醫療設備及服務,5G/6G通訊,智能穿戴等。


📌向內看,通常讓人難以做出選擇的往往是因為想要的太多,而掩蓋了自己內心真正最看重的東西,即你的價值觀是什麼?更看重薪資漲幅,還是企業平臺?城市選擇,還是有個伯樂老闆和合作團隊?創業亦或平衡家庭?等。心之所向,選擇之所向,行動方能有所向。


📌向上看,每個選擇的未來發展空間是怎樣的?自己有多少資源(人脈、錢財、健康、能力、時間、家庭)能支撐你走到自己最終的目標之地?


📌向下看,曾經過往的經歷,哪些是能讓你感到愉快的,哪些是痛苦的?人需要做80%擅長的外加20%的挑戰,才能讓自己獲得成就感的同時同樣收穫幸福感。人生就像馬拉松長跑,短時間把自己逼得太緊,弦容易崩斷,不如且走且體驗。


以上這些是幫助你降低“選擇成本”,值得你花時間思考。


最後送一句話,這也是對我感觸很深的一句話。


人之一生,無時無刻不在面臨各樣的兩難選擇,如果得到一個答案,你會過得更好嗎?


既如此,就相信當下這個時刻無論什麼選擇其實都是最好的選擇。




職場有龍擇聆


對職場人來說,35是一個坎,但35歲也是一個機遇。當你有追求、對自己有要求時,你會發現這將是你職業發展的第二春,因為35歲後的你有經驗、有判斷力、做事果敢沉穩許多,你會發現你理想的職業才剛剛開始。只要你敢於邁出艱難的一步,實現自己技能和思考層次的跨越,你一定不會失望。可怕的是你遇到挫折或困難,就一蹶不振,這才是35歲職場可怕的地方。

職業規劃大師陳功認為,最適合的職業,一定要達到以下幾種效果:

一是最大工作滿足感

二是進步和發展最快

三是一生中長期發展

四是達到最大成功

那麼什麼樣的職業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答案是能夠發揮自己的天賦和潛能的職業。

天賦就是你天生的相對於別人的競爭優勢。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優勢,能夠發揮這種優勢的職業就是對一個人最適合的職業。

“作為一名銷售員,你能夠學會如何介紹你的產品特性(知識),甚至能學會問恰如其分的問題來了解每個潛在客戶的需求(一種技能),但是你永遠不可能學會如何在恰到好處的時刻以恰到好處的方式,推動這位潛在客戶掏錢購買。後者是一個人的天生優勢。”

每個人在他的天賦方面學習進步最快,成長空間、潛力最大,能夠獲得的成就也最大。所以,與其把時間精力放在克服弱點上,不如把重點放在發揮天賦上成長更快、成效更大。成功職業之道在於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控制弱點,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克服弱點上。“揚長避短”最重要的是——揚“性格天賦”之長,避“性格天賦”之短。

我個人認為,對35歲的職場人來說,只要你逼著自己進行自我突破,機會還是有的。先從邁出心理第一道坎開始!





大山娃進城


分水嶺,實質是指在這階段,工作發生了意見對你影響很深的事,促使你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使你的目標或理想發生,以至到生活態度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可能是職業的分界線,轉折點。

說實話,我們局外人真的挺難替哪一個人來分辨,只不過通常都會用以下幾個觀點去思考:

1.家庭方面的兼顧,幸福指數。

這當然看每個人的年齡段,是否存在這個因素,也考量這個因素佔的比例的大小。

2.自身能力。

增強自身能力,提高自身價值的必要性,面對抉擇這是標準。

3.資源的善用。

原有資源是否能得到發展,新的職業是否對自己是個小白?

4.經濟狀況(發展潛力)。

職業的選擇是為了自己有個更好的平臺,能力的展現。有這基礎,從零開始,也無所畏懼!

因每個人的想法,情況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論。考量過了,如何走如何選擇是分水嶺的一個重要定義。當然人是不停的向前走,告別過去,迎接未來,去體驗,去感受,去做新的事物新的生活!



點石成景


35歲以後也就意味著走向成熟,不再是任意我行我素。因為在你的身後,還有妻兒老小的擔子。因此,人生的分水嶺選擇因人而異。

1.對於技術及業務人員而言,勢必要鍛鍊自己走上管理的崗位,因此要時刻樹立自己的職業規劃,不在本單位走上管理崗,也會謹慎跳槽公司轉為管理層。

2.對於想改變現狀而言,不破不立!有了選擇的行業,有了經驗的沉澱,也有了原始資本的積累。因此,創業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當然是在精心準備,評估風險的前提下。

3.深耕一個精細行業。如果說前面幾年是職業的歷練,而立之年便是職業規劃的提升,讓自己有所建樹,術業專攻,整合資源,發揮優勢,成為獵頭的資源。



職場君法則


職業的危和機一直都存在。分水嶺現象的確存在!
第一個分水嶺是在進入職場的第一年,但是這一點往往被我們忽略了。在我看到的大多數並不理想的職業發展經歷中,有很大比例因為在進入職場的第一年就進入了頻繁跳槽越跳越差的怪圈。
第二個分水嶺是患上週期性跳槽症的時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解決職業倦怠的首選方法是跳槽。當我們對一個人、一件事、一家公司、一份工作失去興趣甚至開始厭惡的時候,我們往往自然而然地以為更好的總是在下一個。
第三個分水嶺在於周圍發生巨大變化未被自我感知而自己又感覺遇到真正的瓶頸的時候。比如說今年2020年,疫情突如其來,幾個月的超長假期和禁足令人十分不安。通常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已經在職場上擁有了一定的經驗與地位,心智也比較成熟,痛苦是在於過去的經驗並不能夠幫助自己獲得更大的進步和成就感。這個時候我們可能面臨改變思維方式、工作方法、溝通習慣甚至格局意識的挑戰,這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容易,因為這種轉變很可能是顛覆性的,甚至於你要放棄很多以前引以為豪的資本。


我的職業發展道路上,我始終堅持這三個字:仁、忍、韌。這裡的“仁”不是沒有原則的善良與愛,而是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我把它稱為“做對事”。“忍”是不以自己的情緒為導向,有胸懷有格局,我把它稱為“做大事”。“韌”是不輕言放棄,能夠在困境中不斷反思、突破自己,我把它稱為“做難事”。最終,我想才能“做成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f993b23f8224692b6aa006d00e190c2\

正接地氣天海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從一而終的職業模式很可能成為過去。人們大都會在從業的路上邊走邊想,尋找更清晰定位、更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更能體現自身價值和更有前途的職業和方向。

所以,職業分水嶺就出現了。走到一個路口,出現了兩條甚至多條路,該如何抉擇?我認為,必須慎而又慎!有位名人曾經說過:“人生的路很長,但緊要處只有幾步”。在抉擇的路口,就是人生緊要處!

做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職業選擇也一樣。我們不妨把可以選擇的每一條路都進行仔細的分析:走這條路的理由是什麼?將來會有很好的發展嗎?是否符合未來社會的需求?個人的優劣勢是什麼?走這條路是否合適?個人性格特徵是什麼?是否合適從事這個職業?這家公司總體狀況怎樣?老闆綜合素質如何?公司團隊整體印象如何?等等這些問題,不妨多問問自己,或者和家人朋友探討、商量。慢慢的,心就會沉浸下來,答案也會漸漸浮出水面。

我個人的例子。我是工科背景,但讀大學以後,我漸漸發現,我的真正興趣和愛好是廣交朋友、熱衷於社會活動、喜歡策劃和組織活動,也喜歡閱讀、寫作和對事物的深層次思考。雖然畢業以後因為專業需要對口,我從事了技術工作,但在後來的職業方向的幾次選擇上,雖有過盲目和不得已,但最終還是漸漸走到了自己熱愛的行業上來。

我認為,尤其是年輕人,多幾次職業分水嶺上的選擇,未嘗不是好事。因為山窮未必水盡,柳暗一定花明!



龍舞九天



以下為個人建議:

1. 選擇一個認可的行業,深耕下去,擴展自己的業務知識面、提高自我認知、(你永遠掙不到認知之外的錢) 提升自己的能力。


2. 積累經驗之後,可以考慮自己的睡後收入,如何將經驗轉變為生產力,那就需要自己取摸索了,畢竟不同行業,方法方式各不相同。


3. 兼顧好自己的家庭,愛父母,愛自己的妻子、孩子,家庭是一個人發展的根基,人活著,需要溫暖。


4. 因為3的關係,如果考慮更換職業,這個需要三思而後行。


5. 如果職業發展走下坡路,那麼需要自己突破,在2 這個方面多思考一些。畢竟,自己的人生不應該被職業標籤捆綁,我們每個人都有無限可能。厚積薄發,深耕下去,找對方法,快速成長。



某大廠員工經驗總結,如果認可,請關注哦~


是米娜呀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人這一生有很多機會,只是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渾然不知罷了[捂臉],很多時候過去百後悔哈哈哈,如果沒有經歷哪兒來的閱歷呢,加油吧樓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