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蹭热度”信息披露违规 三家公司被证监会“打假”调查

扬子晚报网3月16日讯(记者 范晓林)3月15日晚间,秀强股份、雅本化学、泰和科技均公告称,近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误导性陈述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立案调查。今天早盘截至发稿,秀强股份(300160)跌停,泰和科技(300801)跌超6%,雅本化学(300261)跌停。

「原创」“蹭热度”信息披露违规 三家公司被证监会“打假”调查
「原创」“蹭热度”信息披露违规 三家公司被证监会“打假”调查

3月15日晚间,秀强股份(300160)、泰和科技(300801)、雅本化学(300261)均公告称,近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误导性陈述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有关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原创」“蹭热度”信息披露违规 三家公司被证监会“打假”调查

上述3家公司均为近期A股市场活跃度较高的热点公司,股价波动较大。其中,鼠年开市迄今,秀强股份曾在14个交易日中录得12个涨停板,泰和科技曾录得5连板,雅本化学也曾强势4连板。连续涨停的3公司共同点是均公开说明过公司的业务情况,涉及与特斯拉的合作、新冠肺炎防疫等热门事件。

“特斯拉概念股”秀强股份在互动平台中回答投资者对于公司与特斯拉在太阳能屋顶项目上的合作事宜,称“正在按照客户要求准备工程认证样品,预计6月份完成认证”。在被立案调查之前,交易所已发多份问询函对公司连续追问,并将秀强股份列入持续重点监控范围。

秀强股份对问询函作出回复称,公司于2019年5月开始介入特斯拉太阳能屋顶项目,已经完成初步样品确认,尚未取得批量订单。并表示,目前尚未完成特斯拉太阳能屋顶玻璃的工程认证,能否接到特斯拉太阳能屋顶订单尚存在不确定性。

“防疫概念股”泰和科技曾披露公告称,拟将过氧乙酸等加入经营范围,并在股票连续涨停时表示“目前消毒剂类产品正常开工,主要产品苯扎氯铵和次氯酸钠可用于环境消毒工作”。但实际上,公司这块业务涉及的收入占比非常小。

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中,泰和科技表示,2018 年、2019 年及 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泰和科技次氯酸钠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0.03%、0.05%、3.57%,苯扎氯铵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17%、8.22%、6.72%,且苯扎氯铵主要用于水处理行业,少数客户用于公共卫生消毒领域,过氧乙酸投产后对泰和科技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3月8日,深交所网站披露了对涉嫌蹭热点的泰和科技的处罚决定,表示泰和科技未在互动易平台回复中客观、完整反映消毒剂类产品相关业务的实际状况,也未披露消毒剂类产品收入占比以及对公司业绩的具体影响,直至 2 月 10 日才在对关注函的回复公告中予以披露。据相关规定,对公司及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终发、董事会秘书程霞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

同为“防疫概念股”的雅本化学2月4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子公司朴颐化学是阿扎那韦以及达鲁那韦关键中间体的主要供应商。据悉,阿扎那韦和达鲁那韦都是目前国家推荐的9个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中的两个。2月7日晚间,连续3日涨停的雅本化学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朴颐化学生产应用于达芦那韦的关键中间体手性环氧物。

之后,交易所对雅本化学下发关注函,询问公司在互动易平台上回复相关信息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雅本化学则在回复中表示,朴颐化学生产的应用于达鲁那韦的关键中间体产品为手性环氧物,手性环氧物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较小,暂时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这三家遭立案调查的公司均涉嫌存在“蹭热点”的情形,虽确实有涉及市场关注的相关业务,但均未表明业务收入占比情况及对事件对公司业务收入的影响程度,且在股票连续涨停中未提醒相关风险,涉嫌“误导性陈述”。

3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从多个方面提升了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并大幅提高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从原来最高可处以60万元罚款,提高至1000万元;对于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虚假陈述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虚假陈述的,规定最高可处以1000万元罚款等。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个股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