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因爸媽太溺愛,23歲兒子成“懶癌”重度患者,父母離世後餓死家中

儘管國家已經開放二胎政策五年了,但是許多家庭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要二胎,因此大寶成為家裡的“獨苗”。小部分的父母出於對孩子的保護心理,開始了對孩子的溺愛,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許多父母不知道,溺愛會導致一個家庭的破滅。

故事:因爸媽太溺愛,23歲兒子成“懶癌”重度患者,父母離世後餓死家中

23歲“懶癌巨嬰”,被父母極度溺愛,吃飯都要父母送到嘴邊,父母離世後餓死家中。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也是窮人家的孩子楊鎖卻是一個例外。如果說每個孩子都想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那麼楊鎖的父母就是每個孩子都想要的“別人家的父母”。

楊鎖的父母對他特別溺愛,在下地幹活時也帶著楊鎖一起。但怕楊鎖累著了,他的父母是把他放到擔子裡抬過去的,這讓當地不少人覺得難以接受。

到了上學的年齡時,楊鎖並不想去上學,是父母求著他去的。與別的父母不同,父母對楊鎖的成績要求並不高,甚至會因此老師說了楊鎖幾句,父母就會到學校找老師鬧。這讓楊鎖的老師對他失望,也不敢再對他嚴格要求。

故事:因爸媽太溺愛,23歲兒子成“懶癌”重度患者,父母離世後餓死家中

楊鎖一天天長大,父母也在一天天老去。楊鎖的父親去世之後。母親對楊鎖加倍疼愛,。生怕他因為父親不在受到了委屈,這也導致楊鎖的脾氣越來越大,越來越自私,覺得全世界都要圍著他轉。

由於過度操勞,母親病倒了,且病情越來越嚴重。一般來說,當母親病倒時,兒子會心疼母親,並且替母親分擔肩上的擔子,但父母多年來的溺愛讓楊鎖完全沒有替父母著想的想法,反而因為母親不能照顧自己,對她拳打腳踢。最後,母親也離開了,而那一年,楊鎖18歲。

故事:因爸媽太溺愛,23歲兒子成“懶癌”重度患者,父母離世後餓死家中

母親去世之後,楊鎖並沒有收斂自己的脾氣,寧願自己餓著,也不願意自己動手把好心人送來的食品加工。村上的人看不下去,時不時給楊鎖送點吃的,在楊鎖23歲的那年,給楊鎖送飯的鄰居發現他餓死在家裡。

因爸媽太溺愛,23歲兒子成“懶癌”重度患者,父母離世後餓死家中,這樣的悲劇令人唏噓,更讓人心痛。溺愛是孩子的不負責任,也是父母的失職,這樣的悲劇本不該發生。

故事:因爸媽太溺愛,23歲兒子成“懶癌”重度患者,父母離世後餓死家中

☞溺愛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①懶惰

許多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專心學習,讓孩子“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於家中的家務活,完全不會讓孩子沾手。導致孩子養成了懶惰的習慣,甚至連基本的常識都不懂,給孩子以後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故事:因爸媽太溺愛,23歲兒子成“懶癌”重度患者,父母離世後餓死家中

②自私

孩子原本就是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人一點點的給他增添色彩,成為一副作品。父母們的溺愛,猶如往白紙上潑墨,掩蓋了孩子的本性。父母對孩子的有求必應,讓孩子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孩子變得越來越自私,完全不會為別人考慮。

③自大

在家裡,一家人都圍著孩子轉,讓孩子誤以為自己很重要,有了自大的苗頭。如果再不加以制止,孩子就會越來越自大,認為自己很厲害,這樣的性格很容易讓人討厭,在職場上也容易被人排擠。

故事:因爸媽太溺愛,23歲兒子成“懶癌”重度患者,父母離世後餓死家中

​和你說句貼心話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不是溺愛,也不是要幫孩子掃除成長的所有障礙,而是讓孩子自己慢慢成長,孩子跌倒了先不要忙著扶,先讓孩子自己站起來。

今日話題:你們家有人特別溺愛孩子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