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陽明告訴你的這些職場道理:怪不得人家是聖人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有兩個半聖人,曾國藩算半個,而聖人孔子我們肯定都很熟悉,從小學學論語就知道他。而另外一個聖人,很多人也聽過他的名字,不過不是在語文課本,而是在歷史書上,但對他的瞭解遠沒有孔子那麼深刻。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王陽明。

他的經歷用坎坷二字形容再為不過,早年被劉瑾所陷害發配到了荒無人煙的貴州龍場,在那裡既要經受野獸和土著民的襲擊,還要防止毒氣的危害。但也就是在那裡,王陽明悟出了絕世的陽明心學。

明代王陽明告訴你的這些職場道理:怪不得人家是聖人

後來雖然屢次取得了大功,但朝廷一點賞賜都沒給,對此他也可以心如止水一樣的不抱怨。所以我們今天就要看看王陽明到底有哪些重要的絕世武功可以給我們職場帶來一些見解,讓我們在職場上能夠順風順水。

01、事上練

王陽明講求事上練,這是一個鍛鍊心態的過程,如果不在發生事情的當時進行練習的話,很可能就會失去一次機會。

明代王陽明告訴你的這些職場道理:怪不得人家是聖人

就好比你和同事工作都很努力,但是領導給同事加薪了,但對你置之不理。這時對於普通人來說,肯定會特別地生氣,覺得領導對待不公。但王陽明的事上練,正是要告訴你,要通過這件事情練習你的心智。

很多人平時都說自己能看淡一切,但那只是沒發生大事的謊言罷了。

所以就是要在發生讓你痛苦不堪的事情上刻意的進行心性練習,這樣你才能夠有提高心智的機會。通常在好事情上是沒有這個機會的,所以正確地把握壞事情,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02、人人皆可為堯舜

王陽明有一句很少人知道的話:人人皆可為堯舜。說的就是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著聖人的特徵,只要你打心底覺得每個人都很好,那麼你在街上就會看到滿大街的聖人。

明代王陽明告訴你的這些職場道理:怪不得人家是聖人

所以說,職場上你要多去看看領導和同事的好的一面,不要總覺得領導偏私、同事人品有問題,總跟你合不來。你不妨用積極的眼光對待他們,這樣你在職場肯定是越混越好的。因為一個人欣賞另一個這種感覺是隱藏不住的,他們過不了幾天一定會發現。

03、此心不動

“此心不動”就要說道王陽明當年平叛寧王之亂,取得了這麼大的功勞,朝廷竟然沒有一丁點的獎賞。但王陽明早已看淡這些榮華富貴,感覺獎賞不獎賞根本不重要,我的心依舊不動。

明代王陽明告訴你的這些職場道理:怪不得人家是聖人

這也有點像我們常說的盡人事,知天命。我們如果可以做好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的話,那麼就算是盡人事了。至於領導給不給我們獎勵,其實不必強求,該來的總會來,這叫知天命。

你如果可以做到這些,那就距離王陽明的此心不動越來越近了。

04、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簡單來說就是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這個肯定很多人都聽過,畢竟這也是王陽明的核心觀點。

它教導的是要我們言行統一,不要說話不算數。就好比在人際交往關係上,你如果答應幫一個人辦一件事情,那就竭盡全力給人家完成,把事情辦好,這叫知行合一。

明代王陽明告訴你的這些職場道理:怪不得人家是聖人

但如果你懶得做,給對方說一些不可抗力的影響,那就不叫知行合一了,你的人緣和信用肯定也會在對方眼裡大打折扣。

而如果你努力幫助對方做了,但如果沒做成,你也達到知行合一了,畢竟那也是盡人事,知天命。對方也大概率不會怪你。

05、致良知

王陽明說良知無所不能,良知就是本心,也是天理。

所以我們要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事情,而良知就存在於內心,也可以理解為良心。

王陽明說如果你遇到事情後,可以按照自己內心所想的去做,雖然有些事情看似做的不夠至善至美,但長時間下去,你一定會從中得到巨大的回報和提升。

明代王陽明告訴你的這些職場道理:怪不得人家是聖人

就好比你路過領導辦公室偷聽到了領導的一些權錢交易的秘密,這時候良知肯定告訴你不能說出去,假裝沒聽到。

再好比你今天被領導批了,良知告訴你領導說的對,你需要改正才能進步。

雖然第一個按道理來講應該舉報領導,但你根據良知做事,有些事情即使看似不正確,但對你來講一定是好事,而第二個例子更不用說了,領導批評你一定要接受,而不是想著反駁他。

06、結語。

王陽明的觀點看似深奧,但只要你瞭解了就會發現十分簡單,所謂大道至簡不過如此。

我們只有把王陽明這些簡單的道理琢磨透了,才能在職場和人生的道路上乘風破浪,站到更高的格局上來,也希望朋友們有時間也可以看一些王陽明的紙質書籍,對我們都是很有幫助的。(我並沒有推薦商品)

希望本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