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以一起哭不可以一起笑

虽然窝在南半球小岛,每天刷屏,心也跟着紧缩,为灾情忧心忡忡,被身处感染高危前线仍然恪守治病救人职业道德的医生感动,被无能污吏气得火冒三丈。看新闻看得每天嗓子梗梗的,眼泪汪汪,自己觉得自己的气压很低,千万里万里之外尚如此,只你是华人,是人。想比亲爱的们在国内,负面信息和现实的承受力度可能更加加倍。打开手机铺天盖地都是有关疫情肆虐和无能为力,连门都不能出,也需要分散一点注意力。

越是压抑越是沉重的时候,越不弃美丽和美好,越要有活力和趣味注入。所以打算还是坚持写,坚持推送,帮不上别的忙,给朋友解个闷。加油!

人类可以一起哭不可以一起笑

人类可以一起哭不可以一起笑

人类可以一起哭不可以一起笑


《别告诉她》

《别告诉她》,片子很像多年前的一部《似水年华》,跟《喜宴》感觉也近。反正海外华人,就是那么个不尴不尬的调调,移民本身就是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事,这类观念冲突,在我身边分分钟发生。我就活在冲突旋涡中,每天都被旋涡甩晕又醒过来,不冲突不习惯。

01病情

人类可以一起哭不可以一起笑


用一句话说下剧情,就是家中要强老太太肺癌晚期,家人决定瞒着她,瞒到瞒不住止。借口孙子结婚,全家从日本、美国归来见最后一面,做人生告别,美国长大的孙女无法理解不让奶奶知道自己身体状况的做法。


中国人觉得不告诉病人病情是保护,西人觉得人对自己生命有知情权。也很难说那边是对的那边是错, 都说得通。电影里老太太的女儿说的对,很多癌症患者是吓死的,告诉她病情,心态和状态就垮了,不如能瞒一天是一天,让老太太高高兴兴一天是一天。西人的病情知情权,对自己身体的话事权,有他们文化和宗教背景,不是用一个个例可以解决的,但把有关生死的观念冲突让一个横切面狭窄的家庭背负,的确是会有共鸣的戏剧题材。


荷兰人在生死面前最不拖泥带水,西柚的妈妈86岁,很多慢性病,很弱。社会保健系统的社区护士一天到家里看她三四次,问诊、做出需不需要请家庭医生、专科医生(specialist)或者住院的判断。还是盯不住老太太不好好吃药,那些药是维持血压等很紧要的药,家庭医生为她建立了一个网页,每天的看护和治疗情况和她的精神状态都可以在上面跟海内外亲属共享。


去年十一月份specialist医生的书面建议是,老太太不想吃药不要勉强她,因为她是清醒的但她不想,现在建议把那些维持质量不高生命的奔奔波波、让病人很辛苦的治疗都停下来,让她再过几个月有质量的生活,就让她自然地走吧,她应该是想这样。前年圣诞节前西柚的爸爸摔断胳膊,在医院里拒绝吃饭,医生也是得出他“不想了”,让他走了,所有的治疗只包括输了写葡萄糖水。现在到他妈妈,这些判断都是医生做出来的,病人自己有知情权,家属都会尊重。


人类可以一起哭不可以一起笑


但是要命的是,时隔一个月,西柚妈妈的家庭医生,又推翻了专家医生的意见,觉得病人的生命体征正常,她是病了很多年,比较弱,但最近病情并没有加剧和急转直下,怎么能就做出弃疗的决定呢。然后又把药给恢复了。这一切分歧和结论,都在公开的网页上,家属、病人、医生都能看到。无论对病人家属还是对病人来说,这得心多大才能面对啊,谁要这么对我,我肯定直接吓死。


这样的局面可以和平维持,要有巨大的信任基础,整个过程,我只听西柚嘀咕了几句,specialist过早做出那样“放手让她走”的结论有点不可理喻。但难缠如他,也没有任何医闹迹象,一切遵医嘱。现在老太太活得好好的,圣诞节还给所有家庭成员账户里转了100欧让自己买圣诞礼物,她就是不想好好吃药,没有不想活。


02美丑

人类可以一起哭不可以一起笑


这个片子除了东西方生死观冲突之外。女主的长相也是话题焦点。为网上女主扮演者奥卡菲娜的长相被过多差评,网上意见博主们都很激愤,提到她的奋斗,她的不容易,她在西人把持话语权的好莱坞世界里,冲出一条路来,所有华人与有荣焉,对这样的华人之光,不应该再这么浅薄地滞留在长相评价阶段。


我认真看了片子,还是不能违心,女主是长得不好看啊,五官倒是次要的,仁者见仁。主要是气质潦草,人太虎背熊腰加驼背,出名后得修修身,把肚子减减,这是职业道德。明星就是给人说三道四的,负责养眼是他们的重要职责之一,虽说是搞笑艺人出身,现在影后都当上了,当明星被品头论足说不好看正常,也不用太上纲上线了,这年头华人之光多了,谁也没否认奥卡菲娜的奋斗和努力,大家就娱乐圈说娱乐圈,何必心态那么脆弱,动辄上价值,又是民族又是女权的。


人类可以一起哭不可以一起笑


说实话,这片子不算华语电影的最高水平,可能比较符合西人视角吧,包括审美,中西人审美的确有鸿沟。所以中国女人都很警惕,自己是不是洋人眼中的喷火大美人,万一是的话,很可能在中国审美体系下评分就不乐观,这无关高低级,有关眼神。我美国的同学说,在美国看片,老美从头笑到尾。我说他们笑啥啊,这又不是部喜剧,我都不知道笑点在哪儿,朋友说他们没见过没听说过的都笑。


03笑商


类似共患难易,同富贵难。人类哭是可以哭到一起去的,真心笑到一起就比较难。笑点差异是一个根本差异,就是说有灾难有难过的事情发生,大家基本没有异议,很容易共情和有同理心。轮到可笑好玩事情,认知差异可就大了。别说中西差异了,就是国内不同省份的人,南方人北方人,大家的笑点都是各持己见。在北京时候,就觉得只有北方人幽默,会不动声色讲笑话,南方人讲话一是一二是二,没有那么好玩。其实那是因为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北京人说普通话等于自己的方言,促狭和发音替换微妙近水楼台,南方人即便普通话很好,也未必能get到北京人讲话包袱连包袱。我是在深圳住了多年以后,看多了港产片和TVB剧,才理解广东人笑点一点了。很难说谁幽默谁不幽默,主要问题是语言文化差异让人类笑不到一起去,只能说我的幽默留给我自己,你的美丽你带走。

人类可以一起哭不可以一起笑


我刚刚就莫名其妙尬笑了一场。


我不是玩开店吗,淘了很多欧洲中古美丽盘子,暴殄天物地摞着存放,一直在找各种型号的盘架。上周我在我们镇上的集市上看上一个从高到低很多层的铁架子,问店家荷兰人Hanks,这是plate Stander(盘架子)的吧?旁边一个老头正色说,这可不是盘子架,这是toast Stander(吐司架),我说这个做吐司架也太大了吧。那老头说,我们新西兰有一种巨大的吐司,这个架子就是专门放那种巨型吐司的。然后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周围的人也笑得不行。我这才明白他开玩笑呢,但觉得他们笑成这样,怀疑这里头是不是有点成人笑话的成分,或者类似You are really potato-headed里的愚蠢的大土豆脑袋这种不怀好意的意思。而且Hanks说,你别理他,他跟你开了个很heavy 的kiwi玩笑。于是佯装内行,尴笑了几下,拎着巨大的“吐司架子”赶紧撤了。


回家就疑心重重地分别问我家荷兰人西柚和两个kiwi邻居,巨型吐司架子有什么特别隐晦的重口味含义吗?都说没有啊,就是字面意思。


得,就是笑点不一样。他们可能就是觉得巨型吐司这事特别逗吧。让洋人听德云社,就算有同声翻译,估计他们也笑不好,他们有自己 奇怪的笑点,而且表达起来夸张得要命,真跟他们较真就一脚踩空了。再就人会觉得完全陌生的不合理的东西是可笑的,所以老美看《别告诉她》这么个有点沉重的题材,都被逗坏了。


后面的私货:


不过洋人的确笑点低,可能他们生活太平淡太消停了,一点小破事,会特别夸张地笑,酒吧或者派对上,你听一帮人凑一起哄堂大笑,别质疑自己的听力,他们就是没笑找笑,一点不逗的事,大家一起笑个气氛,不能冷场。西柚打电话也是这样,会说着说着话,一个正常陈述句后面,突然爆发一阵震耳欲聋的哄堂尬笑,对方只好跟他一起笑。神经病似的。


中国人的笑点是曲里拐弯的,有笑商在里面,我觉得很好笑的事,给西柚讲一遍,他通常是没听明白,我坚决不讲第二遍,幽默讲究的就是快速理解,再讲一遍我自己觉得寡淡无趣。西人中英国人笑商超高,比如多次出演《007》系列的朱迪·丹奇,说最初接下这个角色,是因为她的丈夫迈克尔·威廉姆斯一直都很想和邦女郎一起生活。娱乐圈和政客都一样有贡献段子的责任心。

他们讲话刻薄埋坑嘲笑一切的水平,跟中国人有一拼,关键可以做到笑之有物,不动声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