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情堪比鲍照,名声传遍全国,打破男女界限,唐代第一人

唐朝有四大女诗人:鱼玄机、薛涛、刘采春、李冶。

前几天我们发了鱼玄机、薛涛、刘采春。

今天来发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李冶。后面会陆续续为各位师友呈现对红楼的解读,敬请关注、阅读、点评。



有这么一个女人,才华横溢,诗情满满,唐玄宗邀请她去宫里论诗,长于五言诗的刘长卿与她相交莫逆,称她为“女诗豪”,茶圣陆羽和她姐弟相称,上人皎然也是她的好友。

高仲武评论她说:“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器既雄,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又说她“上比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她的诗传遍各地,她的名气响彻天下。

她就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李冶。


才情堪比鲍照,名声传遍全国,打破男女界限,唐代第一人

01 从小聪颖,因避祸出家

李冶,原名为治,避唐高宗李治的讳,改为冶,字季兰,吴兴人。

她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就受熏陶,展露过人的才华。

6岁那年6月,初夏的时候,她的父亲难得有空闲,就抱着小小的她,坐在庭院里乘凉,突然看到蔷薇,她的父亲想考考她诗写的怎么样了,就指着蔷薇,让她做一首诗。

她扭头看着蔷薇,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她的父亲惊奇极了,她才6岁,才接触写诗不久,就能写出如此有深意的诗句来,那再大一点,不知道会精进多少!

她的父亲对她的学业更上心了,每天都抽出时间,亲自教导她。

她非常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努力地学。

好景不长,5年后,她的家突然发生变故,她的父母为了让她安全,就把她送到道观出家避祸。

才情堪比鲍照,名声传遍全国,打破男女界限,唐代第一人


她才11岁,就要离开父母,去道观陌生的地方生活,和父母不知道能不能再见。

临别时,她忍泪对父母说:“父亲母亲多保重,不必担心季兰。”

她的父母也含着泪,李冶是他们的掌上明珠,如今却要送到清修的道观出家,都怪自己没本事。

李冶出家当了女道士,从此再也没有脱下这身道袍!

终此一生,李冶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

02 出家成方外之人,脱离世俗男女界限

李冶长得非常美,道袍穿在她身上,非但没有遮住她的美,反而给了她更多的韵味。


才情堪比鲍照,名声传遍全国,打破男女界限,唐代第一人


她在道观很自在。

唐朝自从太平公主当过女道士之后,女道士越来越多,地位也越来越高。

她们的待遇也很好,不用干活,想干什么干什么。

李冶在这里继续自学弹古琴和写诗。

虽然没了父亲的指导,但是道观的书很多,借住的才子也很多,逮住一个人就能请教。

更可贵的是,出家人算是方外之人,没有世俗男女界限,她可以和任何一个人讨论诗,而不必避讳男女有别。

当时,她所在的道观香火旺盛,才子们都喜欢到这里来谈论诗词。

不用担心生存,自然诗情大发。

李冶写出了她自己的名篇《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全诗一个典故也没,却意境深远。

李冶一战成名,顿时簇拥者众,很多才子都赶来,想和李冶一起讨论诗作。

她也很喜欢和他们讨论,诗会就这样一场接一场的举行。

这其中,她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刘长卿、陆羽、释皎然、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等。


才情堪比鲍照,名声传遍全国,打破男女界限,唐代第一人


她的诗也在不断地进步。

她的诗都是写给友人或者抒发自己的情感。

她给上人释皎然写过《结素鱼贻友人》: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给朱放写了:《寄朱放》: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给阎伯钧写了《送阎二十六赴剡县》: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这些诗没有女诗人羞涩之态,而对男女社交非常坦然,在其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所以刘长卿评价她为“女中诗豪”。刘长卿是中唐有名的诗人,这个评价非常高。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在自己的王国——道观中活得恣意,活得洒脱。

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岂不快哉?

03 应唐玄宗旨入宫,飞来横祸,死于非命

如果唐玄宗没有看到她的诗,李冶的人生可能不会改变,可是,没有如果。

天宝年间,唐玄宗偶然看到了她的诗,觉得不同凡响,想亲自见见她。


才情堪比鲍照,名声传遍全国,打破男女界限,唐代第一人

于是一道圣旨,让李冶入京进宫。

此时,李冶已经四十多岁,皇帝召见,这是极大的殊荣。

李冶奉旨入京,临行时,她写下了《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她知道此去可能再也见不到故人了,黯然神伤。

到了长安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召见了她,和她讨论诗词,讨论了一个多月,赏赐了很多东西给她,还给她安排了住处。

从此,李冶在长安定居。

时光如梭,转眼又好多年过去了,她在长安也交到了好几个朋友,其中她和大将朱疵志趣相投,交往甚密。

建中四年(783年)发生泾原兵变,大将朱泚自立为帝,占据长安。

唐德宗李适扑灭叛乱之后,从朱疵府中搜出很多李冶送给朱疵的诗。

唐德宗李适气极,把李冶抓来,怒气冲冲地问她:为何不学严巨川作诗“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反而还和反贼混在一起?


才情堪比鲍照,名声传遍全国,打破男女界限,唐代第一人


他下令让人把李冶乱棒打死。

一代才女,死在乱棒之下,可悲!可叹!

李冶从小聪颖,即使被迫出家也没绝望,反而积极向上。

她被称为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但是被皇帝召见,这份殊荣只有她独有。

她一生风华绝代、才情横溢,结局却如此悲惨!

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


注2:我的其他文章,欢迎阅读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