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的興衰:奔騰的芯不再酷睿

今天要研究的科創鉅頭,英特爾,已經是一個52歲的半百老人了。


細數英特爾的興衰發展,需要從“晶體管之父” - 肖克利說起 。


1、英特爾誕生


1947年聖誕節前,肖克利和兩位同事,用簡單的材料製成了一個小模型,實現了傳導、放大和開關電流的功能。


這就是後來引發一場電子革命的“晶體管”。它是電子專業的強大引擎,被媒體和科學界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重要性不亞於造紙術、印刷術。


因為這一發明,肖克利和這兩位同事共同獲得195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英特爾的興衰:奔騰的芯不再酷睿


晶體管的誕生,為電子產品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它讓收音機、計算器、電腦等產品變得更小、更便宜、更容易進入普通家庭。


可以說:“沒有晶體管,就沒有硅谷,更沒有現在的電子社會”。


1955年,肖克利在加州山景城創立了“肖克利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聘用了很多年輕優秀的人才。


1957年,因肖克利個人的企業管理方法存在問題,八名主要員工(被肖克利稱為八叛逆)集體離開了肖克利,併成立了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


英特爾的興衰:奔騰的芯不再酷睿


仙童半導體以及八叛徒後來名留歷史,原因在於他們開發出了第一塊集成電路。在巔峰時期,整個半導體行業的人,幾乎都是仙童公司出來的,深遠地影響了硅谷的發展,英特爾、AMD等的創始人都來自此公司。


而這裡面,作為當今的半導體巨無霸,英特爾最為眾人所知。


2、早期發展,避讓日本


1968年7月,八叛徒中的羅伯特·諾伊斯、高登·摩爾再次離開仙童半導體。並於當年的7月16日共同創辦了英特爾公司。摩爾的學生安迪·格羅夫也志願跟隨高登·摩爾的腳步,成為英特爾第3位員工。


「請記住這三個人,至今IT行業仍然受用的“摩爾定律”和“安迪-比爾定律”,就出自他們。」


說起英特爾名稱來源,還有一段趣事。在格羅夫來臨之前,兩位創始人希望模仿惠普公司,用兩人的名字“摩爾·諾宜斯”(Moore Noyce)來命名公司。不過這個名稱卻像是“more noise”,太吵了。


於是最終決定組合Integrated Electronics(集成電子)的前綴,命名為“Intel”。


1970年代,英特爾主業還不是芯片,而是以DRAM與SRAM為主的存儲器。很不巧,英特爾誕生的時候正遇上高速發展的日本,後者通過滿世界傾銷低成本半導體產品,使得DRAM行業利潤快速下滑。


1976年,格羅夫決定壯士斷腕,中斷髮展DRAM方面的產品,改而發展集成電路方面的應用。


在此之前的1971年,英特爾已經制造出第一顆處理器4004,可惜沒有打開市場。


在格羅夫的主導下,英特爾於1978年設計完成了8086,自此開始了大型市場推廣及銷售活動,儘可能說服消費者去使用他們的處理器。


或許是遠見,也或許是運氣,格羅夫的努力沒有白費。


時間來到80年代,我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過的蘋果和微軟,開始大力推廣各自的PC機。


蘋果的Macintosh採用了技術更領先的摩托羅拉芯片,68020。而當時的行業一哥IBM,為了節約開發時間,直接採用了英特爾的8086,並且,還帶上了微軟的操作系統,推出了IBM-PC機。


英特爾的興衰:奔騰的芯不再酷睿


由於各種原因,IBM無法阻止兼容機的誕生(美國電腦市場也是靠山寨迅速壯大)。這就導致採用了IBM-PC兼容機的大量誕生,迅速佔據了市場份額。


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IBM,而是英特爾和微軟,兩者憑藉“版本兼容”這一絕招,牢牢把用戶攥在手中,硬是用性能更差的芯片,和技術更落後的操作系統,擋住了蘋果和摩托羅拉的進攻。


「這裡插一句題外話,有趣的是,80年代的PC機發展,與21世紀10年代的手機發展,如出一轍,蘋果的產品,都相對高端,但市場份額卻日漸縮小」


整個80年代,英特爾在8086芯片的基礎上,不斷推出80286、80386、80486等迭代版本,也因此,英特爾的芯片架構被稱為“x86”系列。


至此,英特爾坐上了半導體行業一哥的位置。


3、 Wintel 時代


如果要說決定英特爾成功的因素,首先是專注,其次則要歸功於微軟的崛起。


隱忍了10年後,在1990年代,微軟正式推出Windows系統,PC市場再無對手。微軟乘風破浪,打敗了一系列硅谷的軟、硬件企業。


這裡面,硅谷唯有英特爾不但沒受損,反而跟著微軟獲利,水漲船高,在PC這條產業鏈上,芯片和操作系統,具有高度不可替代性。而攜手度過80年代蜜月的微軟和英特爾,表面上互相不屑,暗地裡繼續牽手同盟,制霸PC。


但是,英特爾並不滿足於此。在1989年發佈了80486處理器後,1993年換了芯片名稱,以Pentium(奔騰)為名開始出擊。


換名字,不僅僅是因為數字無法作為商標,更重要的在於,英特爾想樹立自己的品牌。


用英特爾的原話說,“我們希望處理器在電腦中佔有更顯眼的位置,它極為重要卻看不見,人們不知道微處理器的存在,人們不認識我們。”


整個90年代,英特爾發起了“Intel inside”標籤運動。只要電腦商廣告中包含“intel inside”標籤,以及其生產的電腦中也貼有“intel inside”貼紙,英特爾就一同分攤廣告成本。


英特爾的興衰:奔騰的芯不再酷睿


應該說這是一步非常成功的商業戰略,大眾開始認識到芯片的存在,從而大大提高了英特爾的知名度。


奔騰系列,在中國的宣傳語大家一定不陌生。“給電腦一顆奔騰的芯”。


在90年代中期的極盛時期,知名度打響後,Intel甚至獨立製造了超過15%的個人電腦,一躍而上成為第三大的PC提供商。


客觀地說,從上世紀80年代,一直到本世紀前十年,英特爾與微軟相輔相成,共同推進了PC的發展。


創造了被稱為 “Wintel” 的輝煌年代。


4、錯過移動時代


英特爾的三位創始人曾先後擔任CEO,但真正把英特爾推向巔峰的,是安迪·格羅夫。1970年起摩爾任CEO的那段時期,實際運作的也是格羅夫。


英特爾在創立第一年的營收為2,672美元。在30年之後,於1997年,英特爾營收成長至208億美元;在當年度,格羅夫被《時代雜誌》選為時代年度風雲人物。


英特爾的興衰:奔騰的芯不再酷睿


不久後,1998年,格羅夫退休,英特爾迎來了新的時代。


21世紀的前十年,英特爾仍在中規中矩地發展,專心迭代芯片。雖然也曾受到AMD這個小兄弟的騷擾,但一哥的地位,從來沒被撼動過。


但到了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事情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移動設備和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PC機不再成為必須品,人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最明顯的特徵是,在大多數非專業場景下,手機逐漸替代了電腦。全世界銷量最大的芯片,不再是intel系列,而是ARM系列。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事情得從80年代的指令集之爭說起。


計算機系統結構分為RISC(精簡指令集)和 CISC(複雜指令集)。二者各有利弊,但總體而言,RISC的特點在於每條指令的執行時間相同,可以實現流水作業,功耗更低。


只要研發投入夠,加以改進,在當時,二者性能其實不相上下。但學術界一致認為CISC已經過時了,所以大多數企業採用了RISC。


這裡英特爾就比較尷尬,在設計8086芯片時,RISC技術還沒有誕生,所以主營產品走的是CISC路線。此時他們必須要作出選擇,走RISC路線則無法兼容以前的產品,而走CISC路線可以穩定兼容,留存客戶。


在艱難權衡了技術與市場後,英特爾選擇了市場。導致後續的整個x86系列,都是CISC指令集。英特爾憑藉著穩定的迭代更新,成功和微軟一同走向巔峰,度過了美妙的20年。


伴隨著移動時代的到來,手機芯片市場基本被以RISC指令集為基礎的ARM 公司所佔領。


ARM的公司全稱(Advanced RISC Machine)本就表明了它的技術立場。


雖然在手機領域,英特爾也做過努力,為黑莓手機供應芯片,但由於基因不同,加上業務衝突,該項目研發費用過於高昂。2006年,相關業務賣給了Marvell,後者也因此曾擠進手機芯片製造商前三名。


2018年9月,高通指控蘋果公司竊取芯片機密:幫英特爾提高芯片性能。高通方面認為,蘋果的最終目標是將英特爾產品水準提高至高通水準,之後蘋果就有兩家供應商可選,從而讓兩公司廝殺獲得比價利益。


2019年4月16日,法庭辯論剛剛開始時,高通、蘋果突然發表聯合聲明宣佈和解。蘋果將會支付一筆未披露的款項給高通,同時雙方達成一份六年的專利授權協議,高通將重新為蘋果提供調制解調器芯片。聲明公佈數小時後,英特爾宣佈將停止移動設備5G調制解調器產品的開發。


作為補償,7月26日蘋果公司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了英特爾旗下的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以及一系列專利和大約2200名員工。


至此,手機市場,成為了英特爾永遠拿不到的蛋糕。


5、英特爾的未來


作為一家科創鉅頭,最擔心的,往往是經營結構過於單一。


如果時代進入了技術革命的浪潮,任何企業以往所有的優勢都會毀於一旦,覆滅僅在一瞬之間。


摩托羅拉、諾基亞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


所以英特爾始終在尋找新的芯片市場。


2017年3月13日英特爾斥資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自駕技術公司Mobileye。


2019年12月16日英特爾斥資20億美元收購以色列 AI芯片製造商Habana Labs。


作為半導體行業的一哥,英特爾除了有市場,還擁有不俗的購買力。


所以,它走上了和許多成熟企業一樣的道路,靠收購維持創新,需求出路。


英特爾收購的企業,大多與芯片業務有關,屬於行業深耕。


可以認為,英特爾仍將專注於芯片領域,只是錯過了移動設備時代,它將視野放在了更遠的泛移動時代,或者說AI時代。


6、商業模式


論起英特爾的商業模式,必須得說到與創始人相關的兩大定律,摩爾定律和安迪-比爾定律。

英特爾的興衰:奔騰的芯不再酷睿

“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子產品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而你現在所買到的電子產品性能,每隔18-24個月,也將比最新款降低一半。


“安迪-比爾定律”:「凡是安迪提供的,比爾都要拿走。」

這裡的安迪,指的是英特爾前CEO安迪.格羅夫。比爾,指的則是微軟的前CEO比爾.蓋茨。也就是說,硬件提升的所有性能,都將被軟件消耗殆盡。如果不升級硬件,只升級軟件,會因資源支持不夠,使性能大大下降。


基於以上兩條定律。英特爾和微軟,默契地將PC這種電子產品,變成了電子消耗品。要想獲得最好體驗,每隔一兩個摩爾週期,用戶就必須更換設備。


這一現象,不僅適用於電腦,也同樣適用於手機(大部分人覺得手機使用了一兩年之後,性能下降,就是這個原因)。


得益於電子消耗品的更新換代,當前的PC市場和服務器市場,仍然能夠支撐英特爾的芯片業務。


英特爾的興衰:奔騰的芯不再酷睿


讓我們看看它的產品結構,英特爾公司32%的營業額來自於數據中心,6.5%來自於物聯網,而餘下的60%,主要來源於傳統的PC業務和新收購的Mobileye業務,在業務構成上還算多元,但其實產品同質化嚴重。


通過2019年的財報,我們可以看出,市值2000多億美元的英特爾,年營收在2720億美元左右,淨利率30%,年賺210億美元。讓人驚訝的是,市盈率只有11。(要知道,高通市盈率20,AMD市盈率150,微軟市盈率30)。


作為半導體行業一哥,估值給的這麼低,無非是不相信它未來可持續盈利的能力。


英特爾的興衰:奔騰的芯不再酷睿


公平地說,沒有企業應該一直引領時代潮流,年過半百的英特爾已經創造了足夠多的輝煌,我們不該苛求英特爾更多。


生長、成熟、平庸、枯萎,這是企業發展的規律,也是市場競爭的選擇。


錯過了移動時代,在今後的泛移動時代(AI時代),英特爾能不能獨佔鰲頭,不得而知。


但歷史,肯定是留給年輕企業去創造的。


---End---

每日研究一家科創板企業

每週覆盤一家世界科創鉅頭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