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用胶片相机?

用户139914560


用过120胶片机,父亲那代他们用凤凰303还有海鸥牌的机子。胶片相机用的就是底片,底片影像层次感较强、色彩自然、图质细腻、宽容度大就容易保留亮部或暗部细节等,其成像质量要比数码相机好。胶片相机在于胶卷的成像和解像能力好,不像数码相机那么平面。胶片相机的彩色动态范围大,彩色动态范围可在10000以上.如果购买底片资金更的上会有很多人选择胶片相机。单反用数码感光元件来感光成像的.数码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可以直接进行电脑修图。希望解释可以有帮助,下面是胶片机拍的几张照片




张Shoot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用胶片相机?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胶片摄影。我觉得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是情怀,一方面是从器材的成本。从情怀来说,胶卷的高成本,不可逆使得人们在拍摄的时候有着比数码拍摄更多的考虑。每一次快门都经过充分的思考。当我们打开胶卷冲洗出来,大量的经过思考的影响一下子涌现出来的时候,让人觉得眼前一亮。于是让我们觉得胶片似乎比数码拍摄有着更大的魔力。


另外,数码胶片,特别是黑白胶片有着比数码胶片更大的宽容度,而银盐感光是非线性的,似乎比数码来的更有温度,所以有一批爱好者非常推崇胶片拍摄。另一方面,虽然科技在不断发展,但出于商业化的考虑,一台全画幅相机依然是十分昂贵的,可是任何一台胶片相机都是全画幅的,便宜的一百块就能拿下与此同时全画幅则要1万块。价格差距更大的则是中画幅和大画幅。目前为止,就算是中画幅的数码后背依然十分昂贵,更别说是大画幅了。

所以胶片目前仍然是解决画幅问题的最佳方案。综上所述,胶片仍是很多人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大家有一种复古情节,能够回到初心,找到把玩摄影技巧的乐趣,特别是传统机械相机和传统暗房的技术审美,让摄影的节奏慢下来,让照片变成银盐的物质,变成一种有温度的东西,而不是在电脑里的数码文件。


所以目前有很多数码相机也在模仿机械相机的复古外形,也有很多相机生产一次成像的拍得立,拍了可以立即出照片的相机,都是大家对胶片相机难以忘怀的情节的表现。



凡是宜昌


因为使用胶片相机能给您带来三大收获:

1、提高认真思考能力。2、锻炼指挥调动能力。3、个性复古情节。

我们逐个来说:

1、提高认真思考能力。

如今数码相机非常普及,再加上手机拍照的便利,每个人都像端起了一杆永远打不完子弹的冲锋枪,对着任何物体都是一通胡乱扫射。摄影者常比喻为“捡到筐里都是菜,回家再说爱不爱”。这种照相模式容易失去对景物关系、人物关系以及各种内涵的认真思考。

而使用胶片相机就不同,胶片相机成本非常高,从按下快门到冲印底片再到扩印照片,都需要真金白银的付出。所以在按一下快门以前就要有一个认真的思考过程,需要仔细观察周边的环境、主体的位置、个人的表情等等;如同在电影中看到的刺客带着步枪埋伏在特定的位置,准备对总统行刺。与之相比,数码相机就像是土族武装冲进仇人的村庄,拿着冲锋枪一通乱扫,再跳上汽车走人。所以胶片相机在按一下快门,大脑被迫高速运转从而提高了认真思考的力。

2、锻炼指挥调动能力

由于胶片成本很高,摄影师在照相时经常要对主体进行调动,这就需要摄影师充分展现指挥能动力;相当于电影导演,指挥拍摄出一部来之不易的大片。

3、个性复古情节。

30年前,拍摄者都挎着胶片相机,拿着数码相机的人很牛、很潮、很先进。现在都使用上了数码相机,如果您挎着一台胶片相机,反而会很牛、很潮、很复古。


于鸿雁老于


这个问题感觉属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之前做过一篇文章,总结了摄影师选择胶片机的理由,虽然有点鸡汤,但是可以和你分享。

1.它让你舍不得按快门

很多时候用数码相机不介意按下快门,连拍的时候20-30张照片就过去了。但是用胶片的话会有一种不自然的不舍得。买拍一张之前要思考下,是否值得按下去。出片少也有好处,就是不用从几百张照片中挑出你想要的照片。

2.照片有仪式感

现在也有摄影说这种话,就是好照片一定是要打出来的。数码照片虽然拍了很多,但是都存在硬盘里,但是你会想一下小时候洗出来的照片,触摸一下相纸的质感,你觉得那是一段值得珍藏的记忆。

3.特别省电

电池应该是数码相机的命脉,就算再省电也简直不了连续拍摄好几天。但是很多胶片相机是纯机械结构的,不需要用电。在默写严苛环境,比如登雪山、荒漠的情况下可靠性更高。

4.难忘的胶片色彩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胶片拍出的色彩就是好看。这是因为无数胶片厂商,大道柯达、富士在胶片中有很深入的研究,对于不容胶片有不同的配方。自然有不同的颜色倾向性。富士目前的胶片相机就主打胶片模拟系统。那何不直接去拍胶片呢?

5.胶片相机并不昂贵

这也是一部分文艺青年选择胶片的原因,因为二手的胶片相机真的很便宜,背出门很有逼格。就算徕卡这样的奢侈品牌,他们的部分胶片机价格也只有目前数码相机的十分之一。

6.与别不同,有话题性

这个层面依旧有些装逼,就是“我是个胶片摄影师”,很吊啊……但其实胶片的后期维护成本比数码高得多。

7.因为不完美

目前你看各个影像媒体的新品评测,都会说画质多好,参数操控多牛。其实在胶片的角度说,还是以玩为主。比如Lomo的漏光其实是一种光学瑕疵,但是好看

8.不确定性

明显,胶片拍完无法回看。而且把照片洗完拿回来就像打开潘多拉的磨合,或者薛定谔的猫,你不是知道会看见什么。有可能是惊吓、也可能是惊喜。


熊道森Bearsce


胶片相机没有被完全淘汰了啊!现在市面上还有新生产的胶片相机及其附件,也有一小部分人在使用胶片相机和热衷于传统摄影方式。胶片相机只是从实用摄影影领域中退出来了,因为数码摄影这种先进的摄影方式的确具有极大的便捷性,人们选择数字化摄影方式用于生活和工作领域是摄影的进步。胶片相机和胶片摄影目前几乎全部转向为艺术创作领域,135相机几乎没太多人使用,120相机和大画幅相机是玩家们的主要工具。

大家之所以选择使用胶片相机主要还是从胶片与数码之间的区别上着想的,尽管数码摄影有很多优点,但是也不要忽略了胶片摄影的特性。首先,胶片和传统相纸具有非常好的保存性。它们都是由金属银构成的影像,影像的稳定性极好,在博物馆的环境中可以保存300年不损坏,是很好的被收藏标的物。

其次,贯穿于胶片摄影的全过程是一整套拍摄于暗房制作的手艺活,尤其是暗房工艺,如果没有一二十年的历练是不可能制作出优质作品的。复杂的工艺和繁琐的劳动也使得传统摄影本身的含金量极高(胶片摄影相当于满汉全席,数码摄影就相当于快餐盒饭)。再次,伴随数码影像的软件开发,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出“好看的”照片,每个人都可无所不能地修改着照片,我们好像能够看到数码摄影的尽头。传统摄影恰恰能在艺术创作表现领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方法和呈现手段,用电脑打字和用毛笔写书法之间的差距也就好比是数码摄影与胶片摄影的不同之处。


摄影讲习所


没啥好不好,就是自己喜不喜欢而已。

1、装逼。所谓众人皆黑,而我独善,则可得人心;众人皆善而我独黑,则可得利益。在手机拍照,数码横行的年代使用胶片机,就是特立独行的装逼典范。

2、牛逼:如果用普通胶片机拍出光色俱佳,架构合理的精彩照片,那绝对是审美和技术的综合实力体现,是顶级摄影大牛的象征。绝对不是用软件p图的那些摄影师能比的。

3、炫富。在数码产品爆炸的时代,能买到的胶片机已经不多了,很多都成了限量版。贵的离谱,比如最贵的胶片机,生产于1923年的徕卡0 系列,全球只有23部,拍卖价格达到277万美金。至于为什么这么贵,肯定不是它拍照效果好,而是作为收藏品的文物价值。

4、保守经典。这些人可能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数码产品不会用,也没心思学,手里头有之前的老式相机,就一直用到了今天。不过胶片不好买,得委托自己的儿子孙子网购啦😄。


尼古拉斯小咖


第一次认真对待相机是在2003年,那时上大二,开始学摄影课,老师给班上同学发了凤凰205旁轴相机,作为教学道具。后来到大三下学期,每周要去暗房上课,不仅是学习冲洗放大,还要自己配药水、画胶片特性曲线,对比不同相纸特性。

到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学习经历对后来学习摄影技术、理解照片内容都很帮助。我觉得从胶片相机开始学摄影,能够让人更明白摄影原理,对摄影大师们的知名作品如何诞生、他们为何这么拍也有更丰满的认识。

不过,数码大潮还是不可逆地改变了摄影的方式。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虽然也会用学校的尼康FM10和勃朗尼卡中画幅胶片相机偶尔拍摄,但学习和实践的主力装备已经是数码相机了。到参加工作,我用单位的佳能1Ds Mark II 和 50 D和自己索尼单电,胶片相机渐渐都淘汰了,只留下海鸥4B双反相机算作怀念。

然而,2013年以后,我又渐渐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使用胶片相机的越来越多,不光是国内,国外的情况也是如此,市场正在恢复,竟然不少以前停产的胶片又开始重新生产了。自己也耐不住,又买了一台奥林巴斯 OM 4 Ti,和一台玩具相机Holga 120。

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包括自己仍然喜欢胶片相机,我觉得除了情怀以外,胶片相机拿在手里的质感和每个胶卷固定的拍摄张数是吸引人的地方。首先,现在比较市场上比较流行的胶片老相机,大多数经过岁月沉淀的好相机,做工扎实,比如我的奥林巴斯 OM 4 Ti 的机身用料、设计美感都要比现在大多数数码相机好;其次,用胶片相机,不管是拍36张、16张、12张、9张,还是用大画幅一张张拍,每拍一张照片都需要更多时间考虑光影、构图和内容,适合慢慢体会你的拍摄对象。

当然,胶片相机并不一定都是慢慢用的。以前厂商在推出新品胶片相机时,和现在数码相机一样,也追求连拍、追求对焦速度,那是因为要用它们来工作。而现在,用胶片相机来干活儿的摄影师越来越少了,即使是广告摄影师,数码后背也成了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使用胶片更多用来表达和艺术创作,让胶片相机的功能和作用也改变了。

再比如2015年才停产的Holga,它的设计和销售初衷就是当做玩具和游乐场游艺奖品,可是现在不少艺术家开始用Holga,不少文艺青年开始用Holga,享受一种玩乐不恭的创作和生活态度。Lomo的胶片相机产品也是如此。

虽然大家喜欢用胶片相机的理由各有不同,也不排除有人就是处于各种目的纯粹装腔作势。但是如果你喜欢摄影,不论是什么规格的胶片相机,我相信都能从中找到不一样的快乐。

最后想说下成本问题。用胶片拍摄相比数码相机,不是一次投入等待产出的事,而是要不断投入,很多人会认为很费钱。不过,依我的经验,如果只是一周拍一卷或者更慢,成本并不高。举例来说,一卷柯达Ektar 135胶卷大约36块,冲印一卷大约25元,如果每周一卷,一年大约3200元,再加上买各中档135画幅胶片相机一次性投入,如果这样连续拍摄三年,花费在12000左右。如果你三年升级一部数码相机,这个价不也只能买一台入门全画幅数码单反。不过,在现在不拿胶片相机干活的状态下,这样的拍摄量着实已经不小了。


闻声识影


并没有很多人喜欢用胶片相机。

1,喜欢胶片相机的,大家只是玩胶片相机,注意力并不在摄影本身。多数玩胶片的人平时随拍的时候也是用数码的,只是在创作或把玩时才用胶片拍几卷。

2,旅游时从来看不见胶片相机。就算老法师们,真的要外出拍片子了,还是会用数码,胶片只是偶尔公园拍拍,图个乐。

3,只有某些真正搞创作的职业摄影师才在用胶片相机。这些人在用特殊画幅搞创作,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用,而不是玩。这类人太少了。

本人就很喜欢胶片相机的,纯粹就是喜欢相机本身的那类人。


老崧籽


喜欢用胶片机拍摄,首先必须对机械,光学,化学等学科知识比较了解。从装胶卷那一刻开始就充满了神秘感,其次更需要摄影的基本理论做支撑,入门的门槛就比较高。另外每卷张数是有限的,每按一次快门都是要考虑好很多因素的。拍完了冲洗胶卷,洗照片。那乐趣那期待。不是数码机拍照可以体验到的。不像现在什么人只要有钱买个单反就以为自己是摄影师啦。其实现在的摄影已经变味,全民拍拍乐而已。


Lucky62320006





本人从66年 开始接触胶片相机,50年的操作实践,使我体会到,与数码相机相比,使用胶片相机拍照,技术性更强些。从胶片的安装(尤其是6吋、8吋底板),到相机的设置调整、拍摄;底片的冲洗、修理;以及照片的放大、洗印、上光 等等,每一步都必须仔细、认真,每一环节都不可疏忽大意。

每一幅尚好的照片的完成,都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和精力。但它却焕发了我无比的成就感,使我感觉非常快乐!所以至今,我仍乐意使用胶片相机。虽然很麻烦,但其中却是乐趣无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